王孟英

《雞鳴錄》~ 外科第十五 (7)

回本書目錄

外科第十五 (7)

1. 外科第十五

即煎膏亦有法度,藥物堅脆不齊,若一同投入,則脆者先枯,堅者實未熬透,雖銖兩較重,而味終未出也。推之諸膏,皆須准此,余按頸癧結核諸證,無非痰患,故許君以控涎丹為君,而加行氣散結為佐,宜乎施之輒效也。

田中螞蝗,杵爛圍之即散。

雄豬膽約百個取汁,入夏枯花(三兩),鍋內。同熬去渣,收至滴水成珠,加入沉香末(三錢),砒霜(三分),和勻,收入瓷罐內,攤貼患處,已潰者塗四圍。

大𩺀魚二尾破淨,入獨核肥皂十餘枚,以瓦兩張合好,兩頭泥封之。火煅至青煙起為度,取出研細,每早醇酒調服三四錢。忌煎炒姜椒發物,愈後終身忌食𩺀魚、栗子。

夏枯草末六錢,甘草末一錢,研勻,每二錢茶清下。

生山藥一塊,蓖麻子三粒各去皮,研勻攤貼。

草本白玉簪花軟葉,以米醋浸一宿,飯鍋上蒸熟,扯如膏貼之。

蛤殼(煅,四兩),元參(三兩),象牙屑,黃耆,土貝,昆布(各二兩),海藻,製半夏(各一兩五錢),制西洋參,炙草,川貝(各一兩)十一味研末,夏枯草(四兩),忍冬藤(五兩),煎濃湯泛丸,綠豆大,每二三錢,空心開水服。治虛痰滯絡,結為瘰癧,不論已破未破,此方最良。

丹雄雞全骨一副(生取),千里奔(即驢馬騾修下蹄甲也,五錢),紫降香(五兩),當歸,生甘草(各一錢),槐樹枝(三十寸),先以雞骨。入麻油鍋內微火煎枯,入後藥,亦用微火煎枯去渣。二油一丹,收成膏,浸冷水中,拔去火氣,不論已破未破,量大小貼之。以愈為度,兼治乳岩亦效。

蓖麻仁(二百粒杵),番木鱉,生半夏,生大黃,牙皂(各四兩),斑蝥(一百個),巴豆仁(五十粒杵),穿山甲(二兩),甘遂(一兩),九味,用麻油(二斤)浸。(冬半月,夏五日,春秋一旬),熬至藥枯去渣。

再熬至滴水成珠,以炒鉛丹收之,俟稍溫,入後十一味,真硇砂(另研),雄黃(各五錢),乳香(炙),沒藥(炙,各四錢),樟腦,蓬砂,真番硇(此西藏名產,不易得,勿用亦可,不過藥力較遜耳,各三錢),蟾酥,麝香(各二錢),阿魏,冰片(各一錢),各研細,和勻攪入成膏收儲,治痰串瘰癧諸核如神。

用時攤膏貼患處,膏之中央,須剪一細眼為要,並治一切外瘍,堅硬不消,空頭代圍藥貼之,其塊漸化。

野云曰:此證善竄,故俗名癧串,與流注相似,皆肝熱生痰,風激入絡,結而成核。毛氏主控涎丹,徐氏主大活絡丹,一治實痰,一治虛痰,用者酌之。余執其兩端,而用其中,每以指迷方茯苓丸,治瘰癧流注輒效,初起者應手而瘳。蓋茯苓丸,原主痰流手臂。推廣其義,顛癇類中諸病之屬於痰入絡者,余亦屢收奇績。死方活用,在人之善悟耳。

白話文:

外科第十五

煎膏需掌握技巧,藥材硬軟程度不一,若一起投入煎熬,則軟的先焦,硬的卻未熬透,即使重量比例精確,藥效也無法完全發揮。其他膏藥的製作,也都應遵循這個原則。我觀察頸部腫塊結核等症狀,大多是痰濕引起的,所以讓患者服用控涎丹為主藥,輔以行氣散結的藥物,因此效果顯著。

田中螞蝗搗爛敷在患處即可消散。

取約一百個雄豬膽汁,加入夏枯花三兩,一同熬煮去渣,熬至滴水成珠,再加入沉香末三錢、砒霜三分,混合均勻,放入瓷罐中,攤貼患處,已潰爛者塗於四周。

將兩尾大鰣魚洗淨,加入十幾枚獨核肥皂,用兩塊瓦片合好,兩頭用泥封住,用火煅燒至冒青煙為止,取出研磨成粉,每天早上用少量酒送服三四錢。忌食煎炒、薑、椒等辛辣刺激食物,痊癒後終身忌食鰣魚、栗子。

夏枯草末六錢,甘草末一錢,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二錢,用茶水送服。

取生山藥一塊,蓖麻子三粒(去皮),研磨均勻後攤貼患處。

將白玉簪花的嫩葉用米醋浸泡一夜,然後放在飯鍋上蒸熟,拉成膏狀敷貼。

煅燒過的蛤殼四兩,元參三兩,象牙屑、黃耆、土貝、昆布各二兩,海藻、製半夏各一兩五錢,製西洋參、炙甘草、川貝母各一兩,共十一味藥材研磨成粉,再將夏枯草四兩、忍冬藤五兩煎成濃汁,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三錢,空腹用開水送服。此方治療因虛痰滯絡而引起的瘰癧,無論是否已潰爛,療效最佳。

取一隻雄雞的全部骨頭(生用),千里奔(即驢、馬、騾蹄甲,五錢),紫降香五兩,當歸、生甘草各一錢,槐樹枝三十寸,先將雞骨頭放入麻油鍋中用小火煎至焦枯,再加入其他藥材,同樣用小火煎至焦枯去渣,煉成膏狀,放入冷水中去除火氣,無論是否已潰爛,根據患處大小敷貼,直至痊癒為止,亦可治療乳腺腫塊。

將二百粒蓖麻仁搗碎,番木鱉、生半夏、生大黃、牙皂各四兩,斑蝥一百個,巴豆仁五十粒(搗碎),穿山甲二兩,甘遂一兩,共九味藥材,用二斤麻油浸泡(冬季半個月,夏季五天,春秋季十天),熬至藥材焦枯去渣。

再熬至滴水成珠,加入炒過的鉛丹收膏,稍涼後,加入以下十一味藥材:研磨好的真硇砂、雄黃各五錢,炙乳香、炙沒藥各四錢,樟腦、蓬砂、真番硇(西藏特產,不易取得,可不加,但藥效略遜)各三錢,蟾酥、麝香各二錢,阿魏、冰片各一錢,研磨細緻,混合均勻製成膏藥儲存。此膏藥治療痰引起的瘰癧結核等症狀效果神奇。

使用時將膏藥攤貼患處,在膏藥中央剪一個小孔,也可治療一切外瘍,堅硬不消者,可在患處四周敷貼,腫塊會逐漸消散。

野雲曰:此症易於蔓延,俗稱癧串,與流注相似,都是肝火旺盛導致痰濕,風邪侵入經絡,凝結成腫塊。毛氏推崇控涎丹,徐氏推崇大活絡丹,前者治實痰,後者治虛痰,使用者需根據情況選擇。我則取兩者之長,常用指迷方茯苓丸治療瘰癧流注,效果顯著,初期患者往往能迅速痊癒。茯苓丸原是治療痰流手臂的,以此類推,治療因痰濕入絡引起的癲癇等症,我也屢獲奇效。死方活用的關鍵在於人的善於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