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錄》~ 頭面七竅病第十一 (3)
頭面七竅病第十一 (3)
1. 頭面七竅病第十一
斑瘡入目生赤翳白障,綠豆皮,穀精草,白甘菊等分為末,每一錢用柿餅一枚,米泔一錢煎乾,不拘時,啖柿餅七八次愈。
痘疹目澀昏睡或喘嗽,蒲公英(二兩)煎服即愈。
眼傷青腫,生半夏為末,水調塗。
竹木刺入目,白頸蚯蚓掐斷,滴血入目,刺即出。
雞盲,鮮合歡皮兩許煎服,以愈為度。
耳卒聾,椒目,巴豆仁,石菖蒲,松脂(各五分),為末,以蠟熔化和勻,作筒子樣,綿包納耳中,日二次,名透耳筒。
全蠍(一個),土狗(一個),地龍(二條),雄黃(五分),生礬,枯礬,麝香(各二分半),研末,以蔥白蘸藥入耳中,閉口面壁坐一時,一日三次,名通神散。
由於跌僕損傷頭腦,愈後耳聾者,巴豆(一粒,不去油),斑蝥(三個),麝香(少許)研勻,以蔥涎蜂蜜,和捻如麥粒形,絲綿裹,置耳中,必響如雷鳴。不必驚懼,待二十一日,耳中膿水流出,去藥即聰,名導氣通瘀錠。
耳卒鳴,蠍梢(七錢),穿山甲(一大片,蛤粉同炒赤),麝香(少許),為末,麻油化蠟和。
耳膿,黃柏(豬膽汁炒),紅花(酒炒),等分,冰片共研吹。
白螺螄殼(四錢),柿葉炭,煅龍骨,石首魚頭中白石(煅,各三錢),橄欖炭(二錢),燈心炭(一錢),冰片,麝香(各五分),八味研末,時吹耳內。
大北棗(四枚,劈開,每嵌入豆大明礬一粒,煅存性),肉桂,冰片,輕粉,麝香(各一錢),五味共研細儲,頻吹極效。汪謝城曰:蛇蛻為末,頻摻即愈,愈後其藥末,結成一塊,滿塞耳孔,以指撮出可也。
耳瘡,屠肉几上垢敷之。
耳癢,甘遂根杵汁滴之。
耳聤,野豬腳爪(切),千年石灰(杵)以人糞拌勻,用大蚌殼全個,裝滿合好,外以鐵絲紮緊,黃泥封固,於炭火上煅,至青煙起,置泥地上,出火氣,研細末,瓷瓶秘藏,凡耳爛流水,各藥不效者,敷之立效。此耳科秘方也,用治一切外證之潰爛不已者,亦神效無比。
鼻衄,火漆(紫針汁染綿為胭脂渣,名火漆)研極細末,時聞鼻中。
鼻淵,漆綿(漆鋪內絞漆用過者),白鴿翅(去硬管,用兩邊之毛,各一兩)將鴿翅卷在綿內,煅存性,每一錢加冰片七釐研勻。令病人仰臥,輕輕吹入少許,若吹稍重,恐噴嚏打去藥也。每夜吹一吹,四五次愈,戒房事百日。
鼻筍,白礬,蓬砂等分為末吹,一化水而消。
明礬(一兩),白梅肉(五錢),麝香(三分),篦麻仁(七粒)共研爛綿包,再用紙裹塞鼻,男左女右。
口渴,白糖霜,烏梅肉,薄荷葉,柿霜,蓬砂等分,研細蜜丸噙之。
口臭,前方加白檀香,白豆蔻(此二味分兩減半)共研細,以枇杷葉(去毛)煎濃汁,和蜜丸,櫻桃大,臨臥含口中。
白話文:
頭面七竅病第十一
眼睛患有斑瘡導致赤翳白障,可用綠豆皮、穀精草、白甘菊等量研磨成粉末,每克藥粉用一個柿餅和一克米湯煎乾,不限時間服用,服用七八次柿餅即可痊癒。
痘疹引起眼睛澀痛、昏睡或咳嗽喘息,可用蒲公英(二兩)煎服,即可痊癒。
眼睛受傷青腫,可用生半夏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後塗抹。
竹木刺入眼睛,可用白頸蚯蚓掐斷,滴其血入眼,竹木刺即可取出。
患有雞盲症(夜盲症),可用鮮合歡皮適量煎服,以痊癒為度。
耳朵突然失聰,可用椒目、巴豆仁、石菖蒲、松脂(各五分)研磨成粉末,用蠟熔化後混合均勻,做成筒狀,用棉花包裹後放入耳中,每日二次,稱為透耳筒。
也可使用全蠍(一個)、土狗(一個)、地龍(二條)、雄黃(五分)、生礬、枯礬、麝香(各二分半)研磨成粉末,用蔥白蘸藥放入耳中,閉口面向牆壁坐著一刻鐘,一日三次,稱為通神散。
因跌倒損傷頭腦,痊癒後導致耳聾,可用巴豆(一粒,不去油)、斑蝥(三個)、麝香(少許)研磨均勻,用蔥汁蜂蜜調和成麥粒大小,用絲綿包裹後放入耳中,必會聽到如雷鳴般的聲音。不必驚慌,等待二十一日,耳中膿水流出後取出藥物,即可恢復聽力,稱為導氣通瘀錠。
耳朵突然耳鳴,可用蠍梢(七錢)、穿山甲(一大片,與蛤粉同炒至赤色)、麝香(少許)研磨成粉末,用麻油和蠟混合。
耳朵流膿,可用黃柏(用豬膽汁炒)、紅花(用酒炒),等量,與冰片共同研磨後吹入耳中。
可用白螺螄殼(四錢)、柿葉炭、煅龍骨、石首魚頭中白石(煅,各三錢)、橄欖炭(二錢)、燈心炭(一錢)、冰片、麝香(各五分)八味研磨成粉末,隨時吹入耳內。
也可將大棗(四枚,劈開,每枚嵌入豆粒大小的明礬一粒,煅燒至存性)、肉桂、冰片、輕粉、麝香(各一錢)五味研磨成細末儲存,頻頻吹入耳中,效果極佳。汪謝城說:蛇蛻研磨成粉末,頻頻摻入即可痊癒,痊癒後藥末會結成一塊塞滿耳孔,可用手指取出即可。
耳朵長瘡,可用屠宰肉案板上的污垢敷於其上。
耳朵癢,可用甘遂根搗碎取汁滴入。
耳朵流膿,可用野豬腳爪(切碎)、千年石灰(搗碎)與人糞混合均勻,用完整的大蚌殼裝滿後封好,外面用鐵絲紮緊,黃泥封固,放在炭火上煅燒,直到冒青煙,放在泥地上,排出火氣後研磨成細末,用瓷瓶密封儲存。凡是耳朵潰爛流膿,其他藥物無效者,敷用此藥立即見效。這是耳科秘方,用於治療一切外傷導致的潰爛不止,也具有神奇的療效。
鼻子流血,可用火漆(用紫草汁染棉花製成的胭脂渣,稱為火漆)研磨成極細粉末,隨時聞入鼻中。
鼻淵(鼻塞),可用漆綿(漆器店絞漆用過的棉花)、白鴿翅(去掉硬管,用兩邊的羽毛,各一兩),將鴿翅卷在棉花內,煅燒至存性,每克藥加冰片七釐研磨均勻。讓病人仰臥,輕輕吹入少量藥粉,如果吹得太重,可能會引起噴嚏將藥粉噴出。每晚吹一次,四五次即可痊癒,戒房事百日。
鼻息肉,可用白礬、蓬砂等量研磨成粉末吹入鼻中,藥粉遇水即溶解。
也可使用明礬(一兩)、白梅肉(五錢)、麝香(三分)、篦麻仁(七粒)研磨後用棉花包裹,再用紙裹好塞入鼻孔,男性塞左鼻孔,女性塞右鼻孔。
口渴,可用白糖霜、烏梅肉、薄荷葉、柿霜、蓬砂等量研磨成細末,用蜂蜜做成丸劑含服。
口臭,在上述方劑中加入白檀香、白豆蔻(這兩種藥材用量減半),研磨成細末,用枇杷葉(去毛)煎煮濃汁,與蜂蜜混合做成櫻桃大小的丸劑,睡前含在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