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英

《雞鳴錄》~ 腫脹疸瘧第八 (2)

回本書目錄

腫脹疸瘧第八 (2)

1. 腫脹疸瘧第八

癡仙按:此攻補兼施之法,並非猛劑,雖疳膨鼓脹,亦可取效。(《願體集》有牛肉朴硝治鼓脹法,撫剿兼施,皆為正虛邪錮者設也。)

酒疸,萱花根,白茅根等分煎服。

黑疸,鮮栝蔞根搗汁飲。

黃病,飛面(一斤),皂礬(八兩,和作餅,火上煨焦),蒼朮(泔浸),厚朴(去皮,薑汁炒),陳皮,甘草(各六兩),川椒(去閉及目,十兩)共研末,用大棗(三斤,去皮核煮熟),胡桃(三斤),同杵成膏丸,梧子大,每七八十丸酒下,初服覺香,病愈則聞臭矣。

,蓽茇一粒研細,置暖臍膏上,貼臍中,治寒瘧甚效。

野云曰:瘧因於寒者,特其一端耳。世俗不知治瘧,多用溫熱之劑,以致綿延難已。非餘邪留戀,或飲食失調,或傳布單方,試輒罕效。惟邪盡正虛者,可以溫補收功,否則累月經年,仍宜按證設法也。

白話文:

腫脹疸瘧第八

這治療方法同時運用攻邪和補虛,並不是猛烈的藥物,即使是因疳積引起的腹部膨脹,也能奏效。(《願體集》裡記載用牛肉和朴硝治療鼓脹的方法,也是兼顧攻邪和補虛,都是針對正氣虛弱、邪氣阻塞的病症。)

酒疸:用萱花根和白茅根等量煎水服用。

黑疸:將鮮栝蔞根搗碎取汁飲用。

黃疸:用飛面(一斤)、皂礬(八兩,混合製成餅,用火烤焦)、蒼朮(用淘米水浸泡)、厚朴(去皮,用薑汁炒)、陳皮、甘草(各六兩)、川椒(去除蒂頭和眼睛,十兩),一起研磨成粉末。再用大棗(三斤,去皮核煮熟)和胡桃(三斤),一起搗成膏狀,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用酒送服。剛開始服用時覺得藥味芳香,病癒後就會覺得藥味難聞。

瘧疾:將蓽茇一粒研磨成細粉,放在溫熱的臍膏上,貼在肚臍中間,治療寒瘧效果很好。

民間說法認為瘧疾都是因為受寒引起的,這只是其中一種情況而已。世人不懂得治療瘧疾,多用溫熱的藥物,導致病情反覆難治。如果還有餘邪滯留,或是飲食不調,或是單純照搬偏方,往往效果不佳。只有邪氣去除乾淨,正氣虛弱的情況下,才能用溫補的方法收效,否則拖延數月甚至數年,仍需根據病情制定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