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英

《雞鳴錄》~ 腫脹疸瘧第八 (1)

回本書目錄

腫脹疸瘧第八 (1)

1. 腫脹疸瘧第八

水鼓,白茅根,赤小豆,煮汁頻飲,溺暢腫消。

輕粉(二錢),巴豆(四錢),生硫黃(一錢),研勻成餅,先用新綿鋪臍上,次鋪藥餅,外以帛緊束之。約人行五七里許,自然瀉下惡水,待下三五次,即去藥,以溫粥補之。一餅可治一二十人,久患者隔日取水。

烏牛溺一升,微火煎如飴,空心服棗許,當鳴轉病出,隔日再服之。

雄豬肚(一具,洗淨),入蟾蜍(一隻),胡椒(按病人年紀,每歲一粒),砂仁(二錢),以酒煮爛,去蟾蜍、胡椒,但徐徐服完酒肚,其腫自消。

西瓜(一個,切去蓋),以大蒜(按病人之年,每歲一囊),插入瓜內,仍將瓜蓋好,用竹釘扦牢。入甕內以糠火四面圍,煨一晝夜取出。去瓜但食蒜即愈。愈後食淡百日,不再發,顧雨田傳。

腹大有聲,而皮黑者。用山豆根末,酒服二錢。

諸藥不效,延久欲死者。豬獾肉作羹啖。

蛤殼粉(煅,一錢五分),厚朴,檳榔(各一錢),桑皮,大戟,葶藶,陳香櫞,陳皮,胡蘆,防己,沉香(各五分),黑醜(四分),麻黃,芫花,甘遂(各三分),十五味為末,用朴硝化水丸,黍米大,每服十丸,重證加至二十丸,小兒服八丸為止,以冬瓜皮赤小豆,煎湯送下。

汪曰:赤小豆,乃赤豆之小種,俗以相思子半紅半黑者為赤小豆,大誤,余故改稱小粒赤豆,以免矇混。治鼓脹腹大臍凸,青筋遍繞,氣逆如喘之危證。

汪謝城曰:白茯苓二兩,土炒白朮一兩,小粒赤豆一兩,大麥芒五錢,(無則以麥糵代之),大罐煎之。須一晝夜盡一劑,三日連服三劑,治水腫如神,如分兩減輕,或兩日服一劑即不效,或少加枳實、神麯、車前草等亦可。

氣鼓,白楊東枝(去粗皮,避風,細銼五升,炒黃)以酒一斗淋之,渣盛絹袋,還浸酒中密封再宿,每飲一合,日二合。

五穀蟲洗淨,炒黃色,研黃米飯杵丸,綠豆大,開水服三錢,日二服。此方兼治疳膨黃瘦。蘆菔一枚,周圍鑽七孔,納巴豆七粒,入土種之,待其結子,取以再種。待蘆菔成,仍鑽七孔,納巴豆七粒再種,如此三次,至第四次,開花時,連根拔起,陰乾待用。每一枚槌碎煎湯服,重者再服必愈。

黃疸,清米泔頻飲。

頭番莧菜(系經割過者)陰乾,遇病以砂鍋煎湯,大碗頻服。按冬月淡風蘆菔葉亦可用。

生南瓜蒂研爛,絹包塞鼻孔。(男左女右。)又用布圍病人兩肩,待黃水流盡即愈。或以干蒂炙存性,研末搐鼻亦可。

陸定圃曰:袁州楊蕉隱云:黃疸諸藥不效者,以活卿魚數尾,剪其尾,貼臍之四圍。(當臍勿貼)須臾黃水自臍出,魚尾當漸干,更剪貼之,以愈為度。

汪謝城曰:青殼鴨蛋,上敲一孔,入朴硝數粒。(宜多不宜少。)飯鍋上連殼蒸熟,去殼日食一二枚,輕者十日,重者一月必愈,雖黃疸入腹,將成膨脹,亦可治。或疑藥猛不敢服,或服數枚即止,不知藥不瞑眩,厥疾不瘳,俗所謂有病則病當之也。余體素虛,患黃疸入腹,諸法不效,因服至四十餘枚始愈,此實治疸第一神方。

白話文:

水腫腹脹: 用白茅根和赤小豆煮水,頻繁飲用,小便順暢,水腫就會消退。

用輕粉二錢、巴豆四錢、生硫磺一錢,研磨均勻製成餅狀。先用新棉花鋪在肚臍上,再鋪上藥餅,外面用布緊緊地綁住。大約走五七里路,就會自然排出惡水,待排泄三五次後,就去除藥餅,用溫粥來補充身體。一個藥餅可以治療十到二十人,病情久的患者可以隔天用藥取水。

用黑牛的尿液一升,用小火熬成濃稠的糖漿狀,空腹時服用棗子般大小的量,當腸胃發出鳴叫聲時,病就會好轉,隔天再服用一次。

取一個雄豬的胃(洗淨),放入一隻蟾蜍、胡椒(按病人年齡,每歲一粒)、砂仁二錢,用酒煮爛,去掉蟾蜍和胡椒,慢慢地喝完酒和吃完豬肚,水腫就會自然消退。

取一個西瓜(切開蓋子),放入大蒜(按病人年齡,每歲一瓣),塞入瓜內,再將瓜蓋好,用竹釘固定牢。放入甕內,用糠火在四周圍著煨烤,一晝夜後取出。去掉瓜,只吃大蒜就會好,痊癒後吃清淡的食物一百天,就不會再發病,這是顧雨田傳授的。

腹部脹大有聲音,皮膚發黑的,用山豆根末,用酒送服二錢。

各種藥都沒效果,病情拖延很久快要死的,可以用豬獾肉煮湯吃。

將蛤殼粉(煅燒過的)一錢五分、厚朴、檳榔(各一錢)、桑白皮、大戟、葶藶、陳香櫞、陳皮、胡蘆、防己、沉香(各五分)、黑醜(四分)、麻黃、芫花、甘遂(各三分)等十五味藥磨成粉,用朴硝化水做成丸子,像黍米粒大小,每次服用十粒,病情嚴重的可以加到二十粒,小孩服用八粒即可。用冬瓜皮和赤小豆煎湯送服。

汪氏說:赤小豆,是紅豆的小品種,民間誤以為相思子(半紅半黑)是赤小豆,這是大錯特錯,所以我改稱小粒赤豆,以免混淆。治療腹部脹大、肚臍凸出、青筋遍布、氣喘等危重病症。

汪謝城說:用白茯苓二兩、土炒白朮一兩、小粒赤豆一兩、大麥芒五錢(沒有的話用麥芽代替),用大罐煎煮。必須一天一夜喝完一劑,連續服用三劑,治療水腫效果神奇。如果分量減輕,或是兩天服用一劑就沒有效果,也可以稍微加入枳實、神麯、車前草等。

氣脹腹脹: 將白楊樹東邊的樹枝(去掉粗皮,避開風,切細五升,炒黃),用酒一斗淋濕,把藥渣裝在絹布袋中,放回酒中密封浸泡一夜,每次喝一合,一天喝兩合。

將五穀蟲洗淨,炒至黃色,磨成粉,和黃米飯搗成丸子,像綠豆大小,用開水送服三錢,一天服用兩次。這個方子同時可以治療疳積引起的腹脹和黃瘦。取一個蘿蔔,周圍鑽七個孔,放入七粒巴豆,種入土中,等它結子,取出來再種。等到蘿蔔長成,再鑽七個孔,放入七粒巴豆再種,如此三次,到第四次,開花時,連根拔起,陰乾備用。每次取一個搗碎煎湯服用,病情嚴重的再服一次,必定痊癒。

黃疸: 頻繁飲用米泔水。

將頭茬莧菜(是已經割過的)陰乾,生病時用砂鍋煎湯,大碗頻繁服用。冬天可以用淡味的白蘿蔔葉代替。

將生南瓜蒂研磨爛,用絹布包著塞入鼻孔。(男的塞左邊,女的塞右邊。)再用布圍住病人的兩肩,等到黃水流盡就會好。也可以將乾南瓜蒂烤至保留藥性,磨成粉末吹入鼻孔。

陸定圃說:袁州楊蕉隱說,黃疸用各種藥都沒效果的,可以用活的卿魚幾條,剪掉魚尾,貼在肚臍的四周。(肚臍上不要貼)一會兒黃水會從肚臍流出來,魚尾也會逐漸變乾,再剪魚尾貼上,直到痊癒為止。

汪謝城說:取青殼鴨蛋,在上面敲一個孔,放入幾粒朴硝。(宜多不宜少。)放在飯鍋上連殼蒸熟,去掉殼每天吃一兩個,病情輕的十天,嚴重的需一個月必定痊癒,即使黃疸入腹,將要形成腹脹,也可以治好。有人懷疑藥性太猛不敢服用,或是服用幾顆就停止,不知道藥效不猛烈,疾病不會痊癒,俗話說,有病就應該承受藥力的作用。我身體虛弱,患上黃疸入腹,用各種方法都沒效果,因此服用至四十多個才痊癒,這真是治療黃疸的第一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