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英

《雞鳴錄》~ 外科第十五 (1)

回本書目錄

外科第十五 (1)

1. 外科第十五

腫毒初起,杏仁不拘甜苦,剖分兩瓣,擇邊稜齊全者數枚,塗以溏雞屎,加麝香些須。罨患處,即吸住不脫,移時毒聚,則杏仁迸起,再換杏仁如前罨之。候毒漸減,至一觸即脫而止,毒儘自愈。

明礬(五錢),研碎放瓷盤內,入水化開,浸粗草紙一張,蓋瘡上,干則易,十餘張而消。

白芨為細末,溫水攪之,澄清去水,綿紙攤貼,名水澄膏。

蔥白杵爛,蜜和圍之自消。

玉精炭(即蜒蚰,煅存性),生大黃(各四兩),五倍子,白芨(各三兩),生半夏,白蘞(各二兩),百草霜,礬紅,生南星,陳小粉(炒),草烏(各一兩),熊膽(一錢),共研末,以廣膠(化烊),鮮芙蓉葉(絞汁),醋量和搗成錠丸,熱毒癰瘍,發於陽分,盤硬疼腫色赤者,醋磨濃塗四圍,使其不大,最為要旨。名束毒圍。

白話文:

對於剛開始出現的腫毒,可以使用杏仁進行治療,不分甜或苦,只要挑選邊稜完整、形狀齊整的幾枚杏仁,然後將溏雞屎塗抹在杏仁上,再加入少量麝香,覆蓋在患處。這樣會讓杏仁緊緊貼合在患處,不脫落。過了一段時間,腫毒聚集,杏仁就會自然彈起,然後再次換上新的杏仁覆蓋。當腫毒逐漸減少,直到輕輕碰觸就能脫落,腫毒就會自然痊癒。

取明礬五錢,研磨成粉末,放入瓷盤中,加入水溶解,浸泡一張粗草紙,待乾後更換,經過十多張後腫毒即可消除。

使用白芨製成細末,用溫水調勻,澄清後去掉水份,用綿紙敷貼,這就是水澄膏。

將蔥白搗爛,加入蜂蜜混合,用來包覆腫毒,可以促其自行消散。

使用玉精炭(即蜒蚰,煅煉後保留性質)、生大黃(各四兩)、五倍子、白芨(各三兩)、生半夏、白蘞(各二兩)、百草霜、礬紅、生南星、陳小粉(炒)、草烏(各一兩)、熊膽(一錢)等材料研磨成粉末,再加入廣膠(溶化)、鮮芙蓉葉(絞汁)、醋,按比例混合搗成錠丸,對於剛發作的熱毒癰瘍,表面堅硬、疼痛、腫脹、顏色紅赤的,可以用醋磨濃稠後塗抹周圍,以控制病情擴散,這是關鍵。這就是束毒圍。

五倍子(炒黑),陳小粉(炒黃黑,各五斤),龜板(煅),白芨,白蘞,朴硝,榆樹皮(各十二兩),白芷梢,大黃,南星,黃柏,半夏(各八兩),黃連,牙皂,蓖麻子(各四兩),共研醋調,砂鍋內慢火熬成膏,拔去火氣。臨用加醋蜜豬膽汁三味,和勻圍之。中留一孔,綿紙貼之,紙干以抿子刷上。

凡一切癰疽發背,便毒吹乳橫痃,及風濕疼痛,小兒熱毒火丹,無名腫毒,初起即散,已成即生頭出膿,定痛散毒。

白話文:

材料包括:炒黑的五倍子(五斤),炒黃黑的陳小粉(各五斤),煅制的龜板,白芨,白蘞,朴硝,榆樹皮(各十二兩),白芷梢,大黃,南星,黃柏,半夏(各八兩),黃連,牙皁,蓖麻子(各四兩)。這些材料研磨後與醋混合,放入砂鍋中慢火熬煮成膏狀,然後去除熱氣。

使用時,加入醋、蜂蜜和豬膽汁三種材料,使其均勻混合。在膏狀物中留下一個孔洞,用棉紙封住。當紙乾時,用毛筆蘸取新的膏狀物塗抹。

此方對於各種癰疽、發背、便毒、吹乳、橫痃,以及風濕疼痛、小兒熱毒火丹、無名腫毒等疾病,在初期即可使用,能迅速消散,已形成者則可生出頭部,排出膿液,並有止痛和消散毒性的效果。

鳳仙子,大黃,五倍子(各十兩),共研細,配以朴硝(一兩五錢),小粉(三年陳者,十二兩),入鍋同炒,至黃黑收起,用時以米醋調圍,名全箍膏。明礬研細,擂飯為丸,綠豆大,好酒送下,盡醉汗出即愈。凡惡毒瘡瘍初起,並宜亟服。

牛黃,狗寶,血竭,乳香(炙),沒藥(炙),飛辰砂,蓬砂,葶藶,飛雄黃(各二錢),真珠,沉香,冰片(各一錢),琥珀(六分),十三味研細,以熊膽(六分),人乳化為丸,每重一分,金箔為衣,每服一丸,陳酒調下。重者二三丸,治內外一切癰疽疔毒,能護心止痛,消毒化膿,在外者,可使表散,在內者,可使便泄,真外科之聖藥也。名靈寶香紅丸。

白話文:

鳳仙子、大黃、五倍子各十兩,研成細末,加入朴硝一兩五錢、三年陳小粉十二兩,一起炒至黃黑色收起。使用時以米醋調和,稱為全箍膏。明礬研成細末,用飯團裹成綠豆大小的丸藥,以好酒送服,喝到盡醉出汗即可治癒。凡是惡毒瘡瘍初期,都應該立即服用。

牛黃、狗寶、血竭(炙)、乳香(炙)、沒藥(炙)、飛辰砂、蓬砂、葶藶、飛雄黃(各二錢)、真珠、沉香、冰片(各一錢)、琥珀(六分),共研成細末,加入熊膽(六分)、人乳,製成丸藥,每丸重一分,用金箔包裹。每次服用一丸,用陳酒送下。病情嚴重者可服用二三丸。此藥能治療內外一切癰疽疔毒,護心止痛,消毒化膿,外用可使瘡毒散去,內服可使毒素排出,是外科聖藥,稱為靈寶香紅丸。

汪曰:此定痛神方,每服一丸,可一周時不痛,亦稱豬膽。

生大黃,天竹黃,乳香(炙),沒藥(炙),阿魏(炒),血竭,三七,兒茶(各二兩),雄黃,牛黃,冰片,麝香(各二錢五分),十二味研細,用藤黃(二兩,烏羊血或子羊血不見水者,拌曬五次,再以山羊血拌,水乾為度),化烊杵丸,如干加蜜,每重三分,陳酒化服一丸。

白話文:

汪某說:「這個方子是專治疼痛的神方,每次服用一丸,可以持續一周的時間不痛,也稱為『豬膽』。

配方如下:

生大黃、天竹黃、乳香(用火炙過)、沒藥(用火炙過)、阿魏(用鍋炒過)、血竭、三七、兒茶(各二兩),雄黃、牛黃、冰片、麝香(各二錢五分)。將以上十二味藥材研磨成細粉。

取藤黃(二兩),用烏羊血或子羊血(沒有沾過水)拌和,曬乾五次,再用山羊血拌和,曬到水分完全乾透,然後用火融化,用藥杵搗成丸子。丸子乾了之後,用蜂蜜調和。每丸重三分,用陳酒化服一丸。」

治一切癰疽發背,疔毒肺癰,及血積蟲蠱,惡蛇狾犬毒蟲諸傷,並跌打筋斷,骨折刀箭杖傷,瘀阻發暈,內服外塗皆妙。服後忌油膩發物,名黎洞丸。

明礬(一兩),象牙屑,乳香(炙,各三錢),血竭,雄黃,辰砂,琥珀(各二錢),沒藥(炙,一錢五分),牛黃,冰片(各五分),十味研極細,每藥末一兩,配黃蠟五錢,加麻油少許烊化,丸如黍米大,每服三五分,陳酒下,能護心消毒,名三黃八寶丹。

白話文:

治療所有癰、癤、肺癰等皮膚疾病,以及血塊、寄生蟲造成的傷害,包括被惡蛇、狗、毒蟲咬傷,或是跌倒導致的骨頭斷裂、骨折、刀箭傷、杖傷,以及血液凝結、頭暈等症狀,內服或外敷都能達到很好的效果。服用後需避免食用油膩及發物,此藥方名為黎洞丸。

明礬(一兩),象牙粉末,乳香(炙烤,各三錢),血竭,雄黃,辰砂,琥珀(各二錢),沒藥(炙烤,一錢五分),牛黃,冰片(各五分),十種藥材研磨至極細,每種藥材粉末一兩,與黃蠟五錢混合,加入少量麻油熔化,製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分到五分,用陳年米酒送服,能夠保護心臟、消炎解毒,此藥方名為三黃八寶丹。

真珠,牛黃,乳香(炙),沒藥(炙),飛辰砂,蓬砂,葶藶(炒),雄黃(各一錢),血竭,沉香,冰片(各五分),熊膽,麝香(各三分),十三味研極細,人乳丸,每重一分,銀箔為衣,名珠黃紫香丸,可代靈寶香紅丸之用。汪曰:定痛與靈寶香紅丸同。

陳茶葉,炙甲片,當歸,綿茵陳,兒茶(各五錢),五味,水酒各半煎。上身加川芎,下身加牛膝。溫服。治一切腫毒,睡一寣即消。名一寣全消散。

白話文:

珍珠、牛黃、乳香(炙)、沒藥(炙)、飛辰砂、蓬砂、葶藶(炒)、雄黃(各一錢)、血竭、沉香、冰片(各五分)、熊膽、麝香(各三分),共十三味研磨成極細的粉末,製成人乳丸,每丸重一分,以銀箔包裹,名為珠黃紫香丸,可代替靈寶香紅丸使用。汪氏說:珠黃紫香丸與靈寶香紅丸具有相同的止痛功效。

陳茶葉、炙甲片、當歸、綿茵陳、兒茶(各五錢),五味子,用水和酒各半煎煮。上身腫毒加川芎,下身腫毒加牛膝。溫熱服用。治一切腫毒,睡一覺即消。名為一覺全消散。

西牛黃,梅片(各四錢),熊膽,蓬砂,蟾酥,乳香(去油,各五錢),當門子,血珀,真珠(各六錢),劈砂,腰黃(各一兩二錢),千金霜,山慈菇,文蛤(各一兩三錢),紅芽大戟(一兩六錢),十五味,各研極細,燒酒量化,蟾酥杵丸,每重四分,治無名腫毒,一切疔疽皆效,及疔毒走黃,垂危可救,名梅花點舌丹。

無名腫毒,鵝毛一把,銅鍋炒焦研,豆腐衣包一錢,酒吞下,內消極效。

白話文:

西牛黃、梅片(各四錢)、熊膽、蓬砂、蟾酥、乳香(去油,各五錢)、當門子、血珀、真珠(各六錢)、劈砂、腰黃(各一兩二錢)、千金霜、山慈菇、文蛤(各一兩三錢)、紅芽大戟(一兩六錢),一共十五種藥材,都要研磨到極細。然後用白酒調和,蟾酥要先杵成丸,每個丸子的重量約為四分。這種藥方可以治療無名腫毒,以及各種疔疽,對於疔毒走黃,即病情危急的情況也有很好的療效,這就是梅花點舌丹。

無名腫毒時,可以用一把鵝毛在銅鍋裡炒焦後研磨,然後用一錢豆腐衣包裹,用酒吞服,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消除腫毒。

芙蓉葉、赤小豆共搗末,雞子清和塗。

青黛,黃柏(各一兩),藤黃(五錢),共研,醋和塗,名一筆消。

腫毒痛極,山藥(一兩),大黃,白糖霜(各四錢),研細敷。

焮腫木硬,乳香,蟾酥(各一錢),研勻,人乳和如泥,瓷盒收藏,用時以津調些少,貼腫處,膏藥貼之即消,即發亦輕。

癰瘍屬陽,白芨,薑黃,銅綠,南星,甲片(土炒),樟腦(各四錢),輕粉,膽礬(各三錢),青黛(漂),梅片,當門子(各二錢),擇吉日靜室誠制。先將各藥研細,再研勻,瓷瓶密收,勿使泄氣。一切陽分腫毒初起,照所患腳地大小,糝膏藥貼之,數日即消,名陽毒內消膏。

白話文:

【芙蓉葉、赤小豆共搗末,雞子清和塗。】 將芙蓉葉與赤小豆一起搗成粉末,然後用雞蛋清混合塗抹。

【青黛,黃柏(各一兩),藤黃(五錢),共研,醋和塗,名「一筆消」。】 將青黛、黃柏各取一兩,藤黃取五錢,一起研磨,再用醋調和塗抹,這種方法被稱為「一筆消」。

【腫毒痛極,山藥(一兩),大黃,白糖霜(各四錢),研細敷。】 對於極度疼痛的腫毒,可以使用山藥、大黃和白糖霜各四錢,研磨後敷在患處。

【焮腫木硬,乳香,蟾酥(各一錢),研勻,人乳和如泥,瓷盒收藏,用時以津調些少,貼腫處,膏藥貼之即消,即發亦輕。】 對於腫脹堅硬的症狀,可以使用乳香和蟾酥各一錢,研磨均勻,再加入人乳調成糊狀,放入瓷盒保存,需要時調入少量水分,貼在腫脹的地方,膏藥貼上即可消腫,且效果較輕微。

【癰瘍屬陽,白芨,薑黃,銅綠,南星,甲片(土炒),樟腦(各四錢),輕粉,膽礬(各三錢),青黛(漂),梅片,當門子(各二錢),擇吉日靜室誠制。先將各藥研細,再研勻,瓷瓶密收,勿使洩氣。一切陽分腫毒初起,照所患腳地大小,糝膏藥貼之,數日即消,名「陽毒內消膏」。】 對於屬於熱性(陽)的膿腫,可以使用白芨、薑黃、銅綠、南星、甲片(土炒)、樟腦、輕粉、膽礬、青黛、梅片、當門子等各取一定量,選擇吉日,在靜室中誠心製備。先將所有藥物研磨細碎,再研磨均勻,裝入瓷瓶並密封保存,以免洩氣。一旦出現熱性腫毒初期症狀,根據受影響腳部或身體部位的大小,調配膏藥貼上,幾天後就會逐漸消腫,這種方法被稱為「陽毒內消膏」。

疽毒屬陰,樟腦(四錢),輕粉,川烏,甲片(土炒),阿魏(瓦上炙去油),腰黃(各三錢),乳香,沒藥(皆去油),牙皂,當門子(各二錢),良薑,丁香,白胡椒,肉桂(各一錢),吉日靜室誠制,先各藥研細,再研勻,瓷瓶密收,勿使泄氣,一切陰分疽毒初起,如對口發背,瘰癧乳癬便毒之不紅腫焮熱者,照腳地之大小,摻。膏貼之。如患處已有膿亦可貼,名陰毒內消膏。

癰瘍初破,消蝕散(一兩),雄黃,石膏(煅,各六錢),地榆(炒),蓬砂(各五錢),藜蘆(炒),烏梅肉(炒炭,各三錢),殭蠶(炒,二錢),冰片,牛黃(各一錢),十味研粉收儲,凡外瘍初破,毒未化者,四圍以圍藥圍之。將此藥用麻油調塗瘡孔,外以提膿化毒膏貼之,早晚一換。此拔毒之聖藥也?名瓜硝拔毒丹。

白話文:

疽毒屬於陰性病症,需用樟腦、輕粉、川烏、甲片、阿魏、腰黃、乳香、沒藥、牙皂、當門子、良薑、丁香、白胡椒、肉桂等藥材,選個吉利日子,在安靜的房間內,將藥材研磨成細粉,再混合均勻,裝入瓷瓶密閉保存,避免空氣進入。對於初期陰性疽毒,如對口發背、瘰癧、乳癬等,不伴有紅腫發熱的情況,可根據患處大小,將藥粉撒在患處,再敷上膏藥。即使患處已有膿液,也可以貼敷。此膏藥名為「陰毒內消膏」。

癰瘍初破,毒尚未化時,可以使用消蝕散、雄黃、石膏、地榆、蓬砂、藜蘆、烏梅肉、殭蠶、冰片、牛黃等藥材,研磨成粉末保存。將藥粉用麻油調和,塗抹於患處,再外敷化毒膏,早晚換藥一次。此藥具有拔毒功效,名為「瓜硝拔毒丹」。

提膿化毒,象皮,穿山甲(各六兩),男發(洗),桃枝(切),柳枝(切),桑枝(切),槐枝(切,各四兩),生山梔(六百枚,杵),八味,用麻油(十斤)浸(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一旬)煎至枯,濾去渣,熬至滴水成珠,以炒丹鉛收之。待少溫,入後三味,淨硇砂(四兩),血竭(二兩),兒茶(一兩二錢),均研細,攪入成膏收儲,專治一切外瘍,毒未盡者。照瘡形大小,攤貼,一日二次甚效,名提膿化毒膏。凡油一斤,收丹七兩為老膏,四兩為軟膏。此方若加入收口藥熬之,可治一切荔枝之證。

白話文:

取象皮、穿山甲各六兩,男發洗淨,桃枝、柳枝、桑枝、槐枝各切成四兩,生山梔六百枚搗碎,混合成八味藥材。用十斤麻油浸泡,春浸五天,夏浸三天,秋浸七天,冬浸十天,煎煮至藥材枯乾,過濾藥渣,繼續熬煮至油滴成珠,加入炒丹鉛收存。待油溫稍降,加入硇砂四兩、血竭二兩、兒茶一兩二錢,研磨成粉末,攪拌至成膏狀儲存。此膏專治一切外瘍,毒氣未盡者。根據瘡瘍大小,將膏藥攤貼於患處,一日兩次,效果顯著,名為提膿化毒膏。每一斤油,加入七兩丹鉛則為老膏,加入四兩丹鉛則為軟膏。若在熬製時加入收口藥,則可治療一切荔枝瘡。

諸疔,先尋脊骨上,有紫黃色瘰點,用銀針挑破出血。其毒即泄。

細看腿彎間。即委中穴。有紫黑筋,用銀針刺出血即愈。

雄黃(研,一錢),烏梅肉(三枚,杵爛),蜒蚰(二條),共搗爛塗之,根即拔出。

初起飲真麻油一碗,雖毒重無性命之虞。(並治血疔血出不止)再用肥皂杵爛,和沙糖調勻圍之。

大斑蝥(去翅軟米制,六錢),全蠍(炙,三枚),血竭(二錢),沒藥(炙),乳香(炙,各一錢),冰片,麝香(各六分),元參(四錢,泥固煨去泥用),八味。於端午午時,制研收藏,摻膏藥上貼之,拔疔最妙。

白話文:

對於疔瘡,首先應在脊椎骨上方尋找有紫黃色結節,使用銀針挑破後讓血液流出,毒素就能排出。

接著仔細觀察大腿內側,找到委中穴,若發現有紫黑色筋絡,使用銀針刺破出血,療程即可完成。

使用雄黃(研磨,一錢)、烏梅肉(三枚,杵成泥狀)、蜒蚰(二條),混合後搗碎敷在患處,可以促使病根拔出。

初期可飲用真麻油一碗,即使毒性再強也不必擔心生命安全。(同時適用於血疔,血不停流出的情況)接著使用肥皂杵成泥狀,與紅糖調和後包覆在患處。

使用大斑蝥(去除翅膀,與軟米一起製成,六錢)、全蠍(炙烤,三枚)、血竭(二錢)、沒藥(炙烤)、乳香(炙烤,各一錢)、冰片、麝香(各六分)、元參(四錢,用泥土封住烘烤後去泥使用),共八味材料,在端午節午時製成後收藏,然後敷在膏藥上貼在患處,拔除疔瘡效果極佳。

生南星,生半夏,五倍子,慈石(煅),陳小粉(炒,各一兩),明礬,生軍(各二兩),東丹(六錢),鐵鏽,瓷粉(各五錢),雄黃,蟾酥(焙,各四錢),熊膽(二錢),山白煤(一兩四錢),共為末,豬膽汁打錠。專治疔瘡初起,根腳不收,堅硬發麻,用醋磨塗四圍。名疔圍。

活鯽魚(一尾),杵爛。入研細辰砂拌勻圍之,漸圍漸小,其疔自拔。治面疔屢效。

辰砂(二分八釐),蜈蚣頭(炙),雄黃(各二分四釐),輕粉(制),白丁香,蓬砂,蟾酥(各一分四釐),乳香(一分),麝香(四釐),金頂砒(七釐或以鐵鏽代之),十味研細,用燒酒蟾酥和丸,或扁或尖均可,即古方立馬回疔法,以之拔疔甚妙,目前用以代刀亦佳。

白話文:

生南星、生半夏、五倍子、慈石(煅)、陳小粉(炒,各一兩)、明礬、生軍(各二兩)、東丹(六錢)、鐵鏽、瓷粉(各五錢)、雄黃、蟾酥(焙,各四錢)、熊膽(二錢)、山白煤(一兩四錢),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豬膽汁混合製成藥錠。專門治療疔瘡初起,根部尚未收口,堅硬麻木的症狀,用醋磨塗抹患處周圍。此藥名為「疔圍」。

將活鯽魚搗爛,加入研細的辰砂拌勻,塗抹在疔瘡周圍,隨著藥效發揮,疔瘡會逐漸縮小,最後自行脫落。此法治療面部疔瘡效果顯著。

辰砂(二分八釐)、蜈蚣頭(炙)、雄黃(各二分四釐)、輕粉(制)、白丁香、蓬砂、蟾酥(各一分四釐)、乳香(一分)、麝香(四釐)、金頂砒(七釐或以鐵鏽代之),將這十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燒酒和蟾酥混合製成藥丸,藥丸可以是圓形或尖形。這是古方「立馬回疔法」,用來拔除疔瘡效果奇佳,現在也可以用它代替外科手術。

魚臍疔,瘡頭黑破出黃水,蛇蛻一條,燒存性研,雞子調塗之。

韭菜,絲瓜葉,連須蔥白,同杵爛取汁,熱酒和服。病在左手,渣貼右腋下,病在右手,渣貼左腋下,病在左腳,渣貼右胯,病在右腳,渣貼左胯,在中貼心臍,以綿縛定,候肉下紅淺處,皆白則散矣。須令人抱住,恐其顛倒,則難救矣。

水疔痛極,白梅肉,荔枝肉,共搗貼易數次愈。

暑瘍,生芋片貼之。

諸惡瘡,白蜜搽。

白話文:

魚臍疔,瘡頭發黑破出黃水,將蛇蛻燒成灰研磨成粉,用雞蛋調和塗抹。韭菜、絲瓜葉和蔥白一起搗爛取汁,用熱酒調和服用。如果病在左手,將藥渣貼在右腋下,病在右手,則貼在左腋下;病在左腳,貼在右胯,病在右腳,貼在左胯,病在中間則貼在心臍,用棉布綁住固定,等患處肉色由紅轉淺變白即可。治療時必須有人扶住患者,避免翻身,否則難以痊癒。

水疔疼痛難忍,將白梅肉和荔枝肉搗碎,貼在患處,多次使用即可治癒。

暑瘍可以用生芋頭片貼敷。

各種惡瘡,可以用白蜜塗抹。

諸瘡臭爛,白礬,雄黃等分煎洗。

諸瘡不斂,先以槐枝蔥白湯洗淨,復以瓦松陰乾研摻,三黃制甘石(五兩),白螺殼(煅飛三兩),白蠟(一兩五錢),蔥制輕粉(六錢),人參,牛黃(各二錢),真珠(一錢五分),冰片(一錢),八味研極細,無聲為度。治一切大小癰疽,流毒已多,久不收口,用麻油調塗瘡孔,外以象皮膏蓋。如眼細而深者,將綿紙合線蘸此藥,插入亦妙。若方中加鳳凰衣更佳。

白話文:

如果瘡傷臭爛,可以用白礬和雄黃等量煎煮後清洗。

如果瘡傷久久不癒合,先用槐枝和蔥白煮水清洗乾淨,然後再將瓦松陰乾研磨成粉末,與三黃制甘石、白螺殼、白蠟、蔥制輕粉、人參、牛黃、真珠、冰片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治療大小癰疽,流毒已深,久久不癒合的,可以用麻油調和藥粉塗抹在瘡口,並在外敷上象皮膏。如果是眼睛上的細小深處的瘡傷,可以將棉紙和線沾上藥粉插入其中,效果也很好。如果方劑中加入鳳凰衣會更好。

血竭(三錢),乳香(炙),沒藥(炙),赤石脂,雄黃(各一錢五分),輕粉(制,一錢),冰片,麝香(各一分),八味研細。以無聲為度。

制甘石,煨石膏,赤石脂(煅,各三兩),大蚌殼(煅去黑衣),陳年吐絲渣(煅),兒茶(各一兩),血竭(三錢),冰片(二錢五分),研如前。上二方,皆主生肌長肉,平口收功,均極神效。以上三方,並有八寶丹之名,審宜擇用可也。余如人指甲、人腳皮、三七、龍骨之類,亦可隨證加入。

諸瘡出血,燈心炭,百草霜,黃牛矢(煅炭,各三錢),花蕊石(煅),龍骨(煅),參三七(各六錢),琥珀(一錢五分),陳墨,川連(各一錢),兒茶(五分),十味研細,以無聲為度,治一切瘡口出血不止,以綿絮蘸而按之。

白話文:

將血竭、乳香、沒藥、赤石脂、雄黃、輕粉、冰片、麝香各取適量研磨成粉末,直至細膩無聲。另取甘石、石膏、赤石脂、大蚌殼、陳年吐絲渣、兒茶、血竭、冰片,經過處理後也研磨成粉末。以上兩種藥方都具有生肌長肉、平口收功的功效,效果顯著。這兩種藥方也合稱八寶丹,可根據病症選擇使用。此外,還可以根據病情添加人指甲、人腳皮、三七、龍骨等藥材。

針對瘡口出血,將燈心炭、百草霜、黃牛矢、花蕊石、龍骨、參三七、琥珀、陳墨、川連、兒茶等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棉絮蘸取藥粉敷在患處,可有效止血。

惡瘡淫火惡肉朽骨,枯白礬(一兩),枯綠礬,雄黃,乳香,遠志肉,胭脂(各一錢),研細。蜜水或麻油和敷。名消蝕散。

惡瘡年深不斂,白芷(一兩),川芎(二兩),白芍(三兩),輕粉(三錢),研摻瘡。口深者紝之。名搜膿散。

惡瘡去毒生肌,滑石(一兩),銅綠(五錢),輕粉(二錢),冰片,麝香(各三分),粉霜(二分半),研勻,紝瘡口,以膏封之。名翠霞散。

白話文:

惡瘡生長久、腐爛嚴重,可用枯白礬、枯綠礬、雄黃、乳香、遠志肉、胭脂各一錢,研磨成粉末,用蜂蜜水或麻油調和,敷於患處,稱為消蝕散。

惡瘡年久不癒合,可以用白芷一兩、川芎二兩、白芍三兩、輕粉三錢,研磨成粉末,撒在瘡口上,瘡口深的可以敷厚一點,稱為搜膿散。

惡瘡想要去除毒素、促進癒合,可以用滑石一兩、銅綠五錢、輕粉二錢、冰片、麝香各三分、粉霜二分半,研磨成粉末,撒在瘡口上,再以藥膏封住,稱為翠霞散。

瘡瘍毒盡,白芨,白蘞,黃柏,黃連,黃丹(洗淨炒),乳香(另研),麝香等分,研末摻瘡口,二三日,即生肌平滿。名桃花散。

諸漏,或一處,或周身不等,並治諸瘡年久不愈,人牙,油頭髮,雄雞䏶胵等分,煅存性研,加麝香輕粉少許,麻油和敷。

象牙屑(八錢),蝟皮(一張),帶子大蜂窠(二個,同蝟皮新砂鍋內焙黃色),明雄黃(七錢),硃砂(六錢),瓜兒血竭,白礬(各五錢),兒茶(去油淨,四錢),乳香(去盡油),沒藥(去盡油,各三錢),共研細,熔黃蠟丸,梧子大,每二十四丸,槐花煎湯,和黃酒空心下。忌醋葷腥惱怒,名甘露丸,兼治瘀停脘痛。

白話文:

如果患有瘡瘍,毒素已盡,可以用白芨、白蘞、黃柏、黃連、黃丹(洗淨炒)、乳香(研磨)、麝香等份,研磨成粉末,撒在瘡口上,兩三天就能生肌平復。這個藥方叫做桃花散。

各種漏症,無論是單一部位或全身各處,以及久治不癒的瘡瘍,都可以用人牙、油頭髮、雄雞嗉囊等份,煅燒至存性,研磨成粉末,再加入少許麝香和輕粉,用麻油調和後敷在患處。

用象牙屑、蝟皮、蜂巢、雄黃、硃砂、瓜兒血竭、白礬、兒茶、乳香、沒藥等藥材,研磨成細粉末,再用黃蠟丸成梧子大小,每次服用二十四丸,用槐花煎湯,加黃酒空腹服用。忌食醋、葷腥、生冷食物,並避免情緒激動。這個藥方叫做甘露丸,也可以治療瘀血停滯導致的脘腹疼痛。

鵝毛管,火上炙存性,同鹿角研細,敷孔內,以膏蓋貼。

水銀(三錢),雄黃(一兩),以燒酒二斤,漸煮漸添,酒盡為度,研細末,取大蟾蜍一隻(去腸留肝肺),將藥末納入縫好,另用銀硝,明礬(各一兩),入陽城灌。加水半茶鍾,放火上熬干,於底取起,置地上,入蟾於內,升文火二枝,中火一枝,武火一枝候足,開看刮下靈藥,以杜蟾酥丸如芥子大,凡管以一丸放管口、外蓋膏藥,力能至底,雖彎曲必達,軟管自化,老管自退,七日見效。如不全退,再一丸,無不除根,名金蟾化管丸。

白話文:

鵝毛管治療方法:

第一部分:

  • 將鵝毛管放在火上烤,烤至其性穩定。
  • 將鹿角研磨成細粉,與鵝毛管一起混合,敷於孔內。
  • 用膏藥覆蓋在上面。

第二部分:

  • 將水銀三錢、雄黃一兩,用二斤燒酒慢慢煮,直至酒煮乾。
  • 將煮好的藥物研磨成細粉。
  • 取一隻大蟾蜍,去除內臟,保留肝肺。
  • 將藥粉填入蟾蜍腹腔,縫合好。
  • 將銀硝和明礬各一兩,放入陽城器皿中。
  • 加入半茶杯水,放在火上熬煮至乾。
  • 將熬乾的藥物取出,放在地上,將蟾蜍放進去。
  • 用文火兩枝、中火一枝、武火一枝,將蟾蜍慢慢燒烤。
  • 烤至充分後,打開查看,將燒出的靈藥刮下來。
  • 將靈藥製成如芥子大小的丸子,稱為「金蟾化管丸」。

使用方法:

  • 將一丸金蟾化管丸放入鵝毛管口,外用膏藥覆蓋。
  • 藥力能直達管底,即使管子彎曲也能到達。
  • 軟管會自行化解,老管會自行脫落。
  • 七日即可見效。
  • 若管子未完全退去,可再服用一丸,保證根治。

註解:

  • 此處所述鵝毛管應是指男性生殖器官上的疾病。
  • 文中「陽城」指的是一種古代器皿,類似於現代的燒杯。
  • 「金蟾化管丸」是該治療方法的專屬藥丸名稱。

黴瘡,以艾火灸先起第一瘡五壯,每日空心服麻油一杯,其瘡自愈,永不結毒,最妙簡效方也。

龜甲(酒炙,四兩),石決明(童便煅,二兩),硃砂,甘草(各四錢),四味研細,用土茯苓(四兩),煎湯泛丸,梧子大,每二錢空心土茯苓湯下,治黴瘡結毒,瘡形腐爛,筋骨疼痛,遍體發瘡等證,名珠龜丸。

癘風,遍身腫爛,眉發墮落者是,與黴瘡同為淫毒之氣所釀也,大蟾酴(一隻),泥裹煨熟去泥。以大碗盛之,小碗蓋好。入熱酒半碗,隔水煮一刻,盡吸之,取汗為度。

白話文:

黴瘡可以用艾灸治療,先灸第一個瘡五壯,每天空腹喝一杯麻油,這樣就能讓瘡自己癒合,永遠不會留下毒素,是最好的簡便方法。

龜甲用酒炙烤,石決明用童尿煅燒,硃砂和甘草各取四錢,將四味藥材研磨成細粉,再用土茯苓煎湯,把藥粉製成梧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兩錢,空腹用土茯苓湯送服,可以治療黴瘡結毒、瘡形腐爛、筋骨疼痛、全身長瘡等症狀,叫做珠龜丸。

癘風是一種全身腫爛、眉毛頭髮脫落的疾病,和黴瘡一樣,都是因為淫邪之氣引起的。治療方法是用一隻大蟾蜍,用泥土包裹後煨熟,去除泥土,放入大碗中,用小碗蓋好,加入半碗熱酒,隔水煮一刻鐘,吸盡藥汁,直到出汗為止。

煨大黃,皂角刺(各一兩),為末,每三錢空心酒下,瀉惡物如魚腦,未瀉再服。所下之蟲,如亂髮然,待蟲盡止服。

豨薟(六兩),生地(四兩),羌活(三兩),當歸(二兩),天麻(煨,一兩二錢),塊紅花,防己,防風,木瓜(酒炒),白蒺藜(炒去刺,一兩),蛇蛻(酒洗),蟬衣(酒洗),甘草(各五錢),十三味為末,另用豨薟(三兩),煎湯泛丸,綠豆大,每三錢臨臥開水下,凡蛇皮癩,紫雲風,皆其類也。

白話文:

將大黃和皂角刺各一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空腹用酒送服,可以瀉出惡物,像魚腦一樣。如果沒有瀉出,就再服用一次。瀉出的蟲子,像亂髮一樣,等蟲子完全排出後就停止服用。

再將豨薟六兩、生地四兩、羌活三兩、當歸二兩、煨好的天麻一兩二錢、紅花、防己、防風、酒炒的木瓜、炒去刺的白蒺藜一兩、酒洗的蛇蛻、酒洗的蟬衣、甘草各五錢,共十三味藥研磨成粉末,另用三兩豨薟煎湯製成綠豆大的丸子,每次服用三錢,睡前用開水送服。凡是蛇皮癩、紫雲風等病症,都可用此方法治療。

膿窠瘡,舊傾銀罐子研粉,麻油和塗。

最舊齷齪鞋(一雙),最舊用久絲綿絮筋俱燒成灰,候冷,再用大楓子肉為末,合成一處,菜油調敷,兩日必愈。如未能幹燥,即以二物之灰摻之甚效。

門檔上塵,黃丹,松香,胡椒炭,生大黃,生白芷,蠶豆殼炭,煨石羔,枯礬棗(紅棗明礬同煅至炭,研末也),九味等分研末摻,乾者麻油調搽。

廚房倒掛塵(三錢,煅伏地氣),松香,茴香,花椒,硫黃(煅),乾蟾,枯礬,蒼朮,白芷,硃砂(各一錢),共研細,以雞卵一個,挖一小孔,灌藥於內,紙封固,幽火中煨熟,輕去殼存衣。另用生豬脂,和藥蛋搗爛,葛布包之,時擦患處。

白話文:

膿包瘡,用舊的銀罐子研磨成粉末,再用麻油調和塗抹。

用最舊、最髒的鞋子(一雙),以及舊的絲綿和筋一起燒成灰,冷卻後,再用大楓子肉研磨成粉末,與灰燼混合在一起,用菜油調和敷在患處,兩天必癒。如果還沒乾,就再加入一些灰燼,效果很好。

將門檻上的灰塵、黃丹、松香、胡椒炭、生大黃、生白芷、蠶豆殼炭、煨石羔、枯礬棗(紅棗和明礬一起煅燒成炭,研磨成粉)等九味藥材,等量研磨成粉末,加入乾的麻油調和,塗抹患處。

將廚房裡倒掛的灰塵(三錢,煅燒後放入地氣中)、松香、茴香、花椒、硫磺(煅燒)、乾蟾、枯礬、蒼朮、白芷、硃砂(各一錢)一起研磨成細粉,用一個雞蛋,挖一小孔,灌入藥粉,用紙封好,在幽火中煨熟,輕輕去除蛋殼,保留蛋衣。另外用生豬油,與藥蛋混合搗爛,用葛布包裹,不時擦拭患處。

松香(一兩),雄黃(一錢),共研,竹紙卷條,菜油浸一宿,燈上燒之,取滴下油頻搽。先以車前草濃煎洗淨,並治肥瘡。

煨石膏(二兩),寒水石,炙乳香(各五錢),膽柏(一兩),(膽柏未詳)四味研末,凡膿窠疥瘡,延久不愈,以致身熱惡食,驚搐不安,先用甘草木瓜煎湯洗淨,後以此藥麻油和塗患處。能潤肌化毒,拓膿殺蟲止癢,內須服紫霞丹四五分,燈心湯下。

白話文:

將松香一兩和雄黃一錢研磨在一起,用竹紙捲成條狀,浸泡在菜油中一夜,然後在燈火上燒,取滴下的油頻頻塗抹患處。先用車前草濃煎液清洗患處,用於治療肥瘡。

將石膏二兩煨熟,寒水石、炙乳香各五錢,膽柏一兩,研磨成粉末。凡是膿瘡疥瘡久治不愈,導致身體發熱、食慾不振、驚搐不安的,先用甘草木瓜煎湯清洗患處,然後用上述藥粉與麻油混合塗抹患處。能夠滋潤肌膚、化解毒素、消散膿液、殺死蟲子止癢,同時要內服紫霞丹四五分,燈心湯送服。

疥瘡,真老松香(四兩),蔥汁(一飯碗),入瓷鍋內熬烊,煎至滴地即凝,加東丹(一兩),調勻,候冷研末,麻油調搽。

風化石灰,和醋漿調塗,隨手而減,或以石灰汁淋洗。

枯礬,滑石(各五錢),硫黃(二錢),共研末,豬油調搽。

生礬(三錢),硫黃,蛇床,樟腦(各二錢),共研,雞子清調和,再加熬熟菜油攪勻,飯上蒸過敷。久不愈者,金蛇蛻燒存性研,豬油調搽。

鮮首烏(一兩),川萆薢(五錢),每日煎服,匝月必愈。

白話文:

疥瘡可以用真老松香四兩,加入蔥汁一飯碗,一起放入瓷鍋內熬煮至滴落地面即凝固,再加入東丹一兩,充分攪拌均勻,待冷卻後研磨成粉末,用麻油調和後塗抹患處。

風化石灰可以用醋漿調和後塗抹患處,效果立竿見影,也可以用石灰汁直接淋洗患處。

枯礬、滑石各五錢,硫黃二錢,將三者研磨成粉末,用豬油調和後塗抹患處。

生礬三錢,硫黃、蛇床、樟腦各二錢,將四者研磨成粉末,用雞蛋清調和,再加入熬熟的菜油攪拌均勻,用飯蒸過後敷在患處。若久治不愈,可以用金蛇蛻燒成灰,研磨成粉末,用豬油調和後塗抹患處。

鮮首烏一兩,川萆薢五錢,每日煎服,持續服用一個月,必定痊癒。

大楓子肉(五錢),桕燭油,川連(各三錢),明礬(一錢五分),川椒(一錢),水銀(五分),六味共研,至水銀不見星,加豬油調相得。絹包擦疥瘡痛癢效。

,白礬炒極干為末,豬油和塗。

初起以海螵蛸一塊,時常擦之。

白芨(二錢),土槿皮(八分),二味研末,少加白糖霜,百滾水攪如糊,用棉紙攤貼陰癬效。

爛癬,臭硫黃,生大黃,土茯苓(等分),明雄黃(減半),明礬(再減半),共研,裹草紙內捲成筒,用桐油浸透,燈上燒之,瓷盤接取其油,候冷,以鵝翎蘸塗,一二次即效。

白話文:

將楓樹果肉五錢、桕燭油、川連各三錢、明礬一錢五分、川椒一錢、水銀五分,一起研磨,直到水銀消失不見,再加入豬油調和均匀。用絹布包著擦拭患處,可以治癒疥瘡的疼痛和搔癢。

對於癬,将白矾炒至完全干燥,研磨成粉末,用猪油调和后塗抹患处。

癬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用海螵蛸一块,经常擦拭。

白芨二钱,土槿皮八分,将两者研磨成粉末,加入少许白糖霜,用开水调成糊状,用棉纸摊贴在患处,可以治疗阴癬。

对于烂癬,臭硫黄、生大黄、土茯苓等量,明雄黄减半,明矾再减半,将所有材料一起研磨,用草纸包裹成筒状,浸透桐油后,放在灯火上烧灼,用瓷盘接取滴下的油,待油冷却后,用鹅毛蘸取油涂抹患处,一两次即可治愈。

,竹刺撥開瘤上薄皮,不必見血,研銅綠置其上,膏藥封之。以上通治一身諸證,以下上中下三部證。

禿瘡,紫蘇以麻油熬成膏。塗之。

生羊肉切大厚片,如常炙熟,乘熱遍貼,俟蟲出著羊肉上。若不盡,再作取盡,以鹽湯沐之,再用雄黃末和豬膽汁塗之。

黃豆炒黃研末,菜油和塗。

黃柏,血丹,膽礬,煙膠等分,研麻油調勻,剃頭後,敷之三四次愈,瘡濕者乾摻亦可。兼治耳內膿水等患,名四平散。

白話文:

瘤,用竹刺撥開瘤上的薄皮,不需要見血,將研磨好的銅綠放在上面,用膏藥封住。以上方法可以治療全身各種病症,包括上、中、下三部的病症。

禿瘡,用紫蘇和麻油熬成膏狀,塗抹患處。

將羊肉切成大厚片,像平常一樣烤熟,趁熱貼在患處,等到蟲子爬出來附著在羊肉上。如果沒有全部爬出來,就再用羊肉重複一次,直到蟲子全部出來,然後用鹽水洗患處,再用雄黃粉末和豬膽汁塗抹。

將黃豆炒黃,研磨成粉末,和菜油混合塗抹患處。

將黃柏、血丹、膽礬、煙膠等份研磨,用麻油調勻,剃頭後塗抹,敷三四次即可痊癒。如果瘡傷濕潤,可以乾敷藥粉。此藥方還可以治療耳內膿水等疾病,稱為四平散。

榆皮為末,米醋調敷。

吳萸研細。以陳蠟燭油烘烊調厚。剃頭後,擦敷數次愈,愈後忌食海鮮一年,犯者必發。

蟮⿸疒貢頭,照其腫之大小,用枳殼半個(去瓤)以生飛面調糊,塗在枳殼沿上,如道冠樣,戴在毒上,其毒水自能釣出。候其脫下,腫處自小,再用小些枳殼半個,如前塗覆,水漸釣干,俟其自脫,不過六七日,腫平而發茸矣。此證在頂心腫起,先白後紅,如不治愈,⿸疒貢愈多,旁添小者,如百烏朝王一般,既在頂心,不能開刀,即潰膿亦不淨,惟此方簡效無比。

肥瘡,黃牛皮燒存性研,菜油調搽。

白話文:

將榆樹皮研磨成粉末,用米醋調和敷在患處。

將吳茱萸研磨成細粉,用陳舊的蠟燭油加熱融化後調和成糊狀,剃光頭後,塗抹患處數次即可痊癒。痊癒後一年內忌食海鮮,若違反必會復發。

患有頭癬的人,根據腫脹的大小,取枳殼半個(去除內瓤),用生麵粉調成糊狀,塗在枳殼的邊緣,像道冠一樣戴在患處,毒水就會自然流出。等到毒水流盡,腫脹處就會變小,再用更小的枳殼半個,按照相同方法塗敷,毒水會逐漸流乾,大約六七天後,腫脹就會消退,長出新的頭髮。這種病症會在頭頂腫起,先呈白色,然後變成紅色,如果不治療,頭癬會越來越嚴重,周圍還會長出新的頭癬,像百鳥朝拜一樣。由於病症在頭頂,不能動手術,即使潰膿也不能徹底清除,只有這個方法簡單有效。

患有肥瘡的人,將黃牛皮燒成灰燼研磨成粉末,用菜油調和塗抹患處。

松香,明礬(各二錢),花椒(四錢),東丹(一錢),加豬網油,共杵爛,卷在五寸真青細布內,在火上熏出油,以碗接之。去火氣,塗患處效,加輕粉一錢效更速。

皂莢燒灰,菜油調敷。

蒲桃瘡,黃柏(一兩),乳香(二錢五分),研細,槐花煎濃汁調塗。

面瘡,黃連,黃柏(炙),胡粉(炒),等分研。豬油調塗。

肺風瘡,黑脂麻(去皮),紅蓮子(水浸軟去衣不去心),每早食之。

鬢疽,陳石灰、蔥白同搗敷。

龜板煅研,桐油和敷。

白話文:

松香、明礬各兩錢,花椒四錢,東丹一錢,和豬網油一起搗爛,用五寸長的真青細布包裹,在火上熏出油,用碗接住。去火氣後,塗抹在患處有效,加一錢輕粉效果更快。皂莢燒成灰,用菜油調和後敷在患處。蒲桃瘡,黃柏一兩,乳香二錢五分,研磨成細粉,用槐花煎煮濃汁調和後塗抹。面瘡,黃連、黃柏(炙)、胡粉(炒)等量研磨,用豬油調和後塗抹。肺風瘡,黑脂麻(去皮)、紅蓮子(水浸軟去衣不去心),每天早上食用。鬢疽,陳石灰、蔥白一起搗碎後敷在患處。龜板煅燒研磨成粉,用桐油調和後敷在患處。

腮腫,大黃末和蔥汁,調勻圍之。

上疳,(喉疳、牙疳、口瘡之類),輕粉(三分),冰片(二分),雄黃(二釐半),硃砂(七釐)共研細,先以薄荷湯漱口,吹入或敷。

生大黃(三錢),綠豆粉(二錢,炒),丁香(十粒),研勻,開水調塗兩足心。

頸癧,舊明角燈,煅存性研,菜油調塗。

制甘遂,紅芽大戟(各二兩),白芥子(八錢),麻黃(四錢),生南星,薑製半夏,殭蠶,藤黃,朴硝(各一兩六錢),以麻油一斤,先入甘遂、南星、半夏熬枯撈出,次下大戟,三下麻黃、殭蠶,四下芥子,五下藤黃,逐次熬枯撈出。六下朴硝,熬至下爆,用絹將油瀝淨,再下鍋熬滾。

白話文:

腮帮子肿了,用大黄粉末和葱汁调匀,敷在肿的地方。

喉咙、牙齿和嘴巴溃疡,用轻粉、冰片、雄黄、朱砂研磨成细粉,先用薄荷汤漱口,然后吹入或敷在患处。

生大黄、绿豆粉、丁香研磨均匀,用开水调和,涂抹在两脚心。

脖子上的淋巴结肿大,用旧明角灯煅烧成灰,研磨成粉末,用菜油调和,涂抹在肿块上。

将甘遂、红芽大戟、白芥子、麻黄、生南星、姜制半夏、殭蠶、藤黄、朴硝等药材分别用麻油熬制,然后过滤,最后熬成油膏。

徐投入炒透東丹,攪勻丹之多少,以膏之老軟酌用。夏宜稍老,冬宜稍軟膏成,乘熱傾冷水盆內,扯拔數十次,以去火毒,即可攤貼,宜厚勿薄,名消核膏。吾鄉許君辛水方也,兼治乳核流注,及各種結核,甚著奇效。許君附其方於《重訂外科正宗》,余與參校,蔣君寅昉慨付棗梨,甫刻竣,即遭兵火。

許君又云:膏之老軟,各有所宜,凡潰瘍諸證,膏勿太軟,總以貼之即黏,揭之易落為度;攤勿過厚,軟而過厚,則揭時非帶脫皮肉,即黏住皮肉。凡熱癤本可無瘢,而或生妒肉或如蟢鏡者。非黏傷其肉,即膏粱不忌也。獨消核膏,宜少軟,但令貼時勿烊塌而已,攤須極厚,蓋此膏本以代敷藥,軟而厚,則藥氣濃郁,而能深入,又其皮肉如常,無慮帶脫而黏住可洗也。

白話文:

將東丹炒透後加入徐投入,攪拌均勻,丹藥的多少依膏藥的老軟程度來決定。夏天宜用較老的膏藥,冬天宜用較軟的膏藥。膏藥製成後,趁熱倒入冷水盆中,反覆拉扯數十次,去除火毒,即可攤貼。貼的時候要厚一點,不要薄。這個膏藥叫做「消核膏」。

我的故鄉許君辛水,這個方子可以治療乳核流注、各種結核,效果非常顯著。許君將這個方子收錄在《重訂外科正宗》中,我和他共同校對,蔣君寅昉慷慨提供棗梨,剛刻完就遭遇戰火。

許君還說:膏藥的老軟程度,各有所宜。凡是潰瘍的症狀,膏藥不要太軟,總之要貼上去就黏住,揭起來容易掉下來為度;攤開的時候不要太厚,軟而過厚,揭的時候就會連皮肉一起揭掉,或者黏住皮肉。凡是熱癤本可以不留疤痕,卻有可能生出贅肉或像蟢鏡一樣的疤痕。不是因為膏藥黏傷了肉,就是因為飲食不節制。只有消核膏,宜略微軟一些,只要貼上去時不要融化塌陷就行。攤的時候要非常厚,因為這個膏藥原本就是代替敷藥,軟而厚,藥氣濃郁,就能深入,而且皮肉跟平常一樣,不用擔心揭的時候會連皮肉一起揭掉或者黏住,可以用水洗掉。

即煎膏亦有法度,藥物堅脆不齊,若一同投入,則脆者先枯,堅者實未熬透,雖銖兩較重,而味終未出也。推之諸膏,皆須准此,余按頸癧結核諸證,無非痰患,故許君以控涎丹為君,而加行氣散結為佐,宜乎施之輒效也。

田中螞蝗,杵爛圍之即散。

雄豬膽約百個取汁,入夏枯花(三兩),鍋內。同熬去渣,收至滴水成珠,加入沉香末(三錢),砒霜(三分),和勻,收入瓷罐內,攤貼患處,已潰者塗四圍。

大𩺀魚二尾破淨,入獨核肥皂十餘枚,以瓦兩張合好,兩頭泥封之。火煅至青煙起為度,取出研細,每早醇酒調服三四錢。忌煎炒姜椒發物,愈後終身忌食𩺀魚、栗子。

白話文:

煎藥膏也有講究,藥材的硬度和脆度不一致,如果全部一起放進去煮,那麼脆的藥材先被煮干,堅硬的藥材還沒熬透,雖然重量都一樣,但藥效卻不能完全發揮出來。其他藥膏也都要遵循這個道理。我觀察到頸部淋巴結腫大、結核等症狀,都是痰濕引起的,所以給您開了控涎丹為主藥,再搭配行氣散結的藥物做輔藥,所以效果才會這麼好。

田裡的螞蟥,把它搗爛敷在患處就能散去。

取一百個雄豬膽,取汁,加入夏枯草(三兩),一起放在鍋裡熬煮,去除渣滓,熬到滴水成珠時,加入沉香粉(三錢)、砒霜(三分),攪拌均勻,放入瓷罐中,塗抹在患處,如果已經潰爛就塗在周圍。

將兩條大黃魚破開洗淨,放入十多塊獨核肥皂,用兩塊瓦片合起來,兩頭用泥土封住,用火煅燒到冒青煙為止,取出研磨成粉末,每天早晨用米酒調服三到四錢。忌諱煎炒姜、椒等發物,病癒後終生忌食黃魚、栗子。

夏枯草末六錢,甘草末一錢,研勻,每二錢茶清下。

生山藥一塊,蓖麻子三粒各去皮,研勻攤貼。

草本白玉簪花軟葉,以米醋浸一宿,飯鍋上蒸熟,扯如膏貼之。

蛤殼(煅,四兩),元參(三兩),象牙屑,黃耆,土貝,昆布(各二兩),海藻,製半夏(各一兩五錢),制西洋參,炙草,川貝(各一兩)十一味研末,夏枯草(四兩),忍冬藤(五兩),煎濃湯泛丸,綠豆大,每二三錢,空心開水服。治虛痰滯絡,結為瘰癧,不論已破未破,此方最良。

白話文:

取夏枯草末六錢、甘草末一錢,研磨均勻,每次用兩錢,用茶水送服。

取生山藥一塊、蓖麻子三粒,去皮研磨成糊狀,敷於患處。

取草本白玉簪花軟葉,用米醋浸泡一夜,然後放於飯鍋上蒸熟,將其拉成膏狀敷於患處。

將蛤殼煅燒成灰(四兩)、元參(三兩)、象牙屑、黃耆、土貝、昆布(各二兩)、海藻、製半夏(各一兩五錢)、製西洋參、炙草、川貝(各一兩)這十一味藥材研磨成粉末,再取夏枯草(四兩)、忍冬藤(五兩)煎煮濃湯,用湯液將藥粉泛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至三錢,空腹用開水送服。此方專治虛痰滯絡,結為瘰癧,無論是否已經破潰,此方療效最佳。

丹雄雞全骨一副(生取),千里奔(即驢馬騾修下蹄甲也,五錢),紫降香(五兩),當歸,生甘草(各一錢),槐樹枝(三十寸),先以雞骨。入麻油鍋內微火煎枯,入後藥,亦用微火煎枯去渣。二油一丹,收成膏,浸冷水中,拔去火氣,不論已破未破,量大小貼之。以愈為度,兼治乳岩亦效。

蓖麻仁(二百粒杵),番木鱉,生半夏,生大黃,牙皂(各四兩),斑蝥(一百個),巴豆仁(五十粒杵),穿山甲(二兩),甘遂(一兩),九味,用麻油(二斤)浸。(冬半月,夏五日,春秋一旬),熬至藥枯去渣。

白話文:

取一隻完整的雄雞骨頭,生用,以及驢、馬、騾修腳時剩下的蹄甲五錢,紫降香五兩,當歸、生甘草各一錢,槐樹枝三十寸。先將雞骨頭放入麻油鍋中以微火慢慢煎至枯乾,再加入其他藥材,同樣以微火煎至枯乾並濾去渣滓。將兩次煎藥所得的油和雞骨頭混合,收成膏狀,浸泡在冷水中去除火氣,無論傷口是否破裂,依大小敷貼患處,直至癒合即可。此方亦可治療乳房腫塊。

取蓖麻仁二百粒,搗碎,以及番木鱉、生半夏、生大黃、牙皂各四兩,斑蝥一百個,巴豆仁五十粒,搗碎,穿山甲二兩,甘遂一兩,九味藥材。用麻油二斤浸泡。冬天浸泡半個月,夏天浸泡五天,春秋季節浸泡十天,熬至藥材枯乾並濾去渣滓。

再熬至滴水成珠,以炒鉛丹收之,俟稍溫,入後十一味,真硇砂(另研),雄黃(各五錢),乳香(炙),沒藥(炙,各四錢),樟腦,蓬砂,真番硇(此西藏名產,不易得,勿用亦可,不過藥力較遜耳,各三錢),蟾酥,麝香(各二錢),阿魏,冰片(各一錢),各研細,和勻攪入成膏收儲,治痰串瘰癧諸核如神。

用時攤膏貼患處,膏之中央,須剪一細眼為要,並治一切外瘍,堅硬不消,空頭代圍藥貼之,其塊漸化。

野云曰:此證善竄,故俗名癧串,與流注相似,皆肝熱生痰,風激入絡,結而成核。毛氏主控涎丹,徐氏主大活絡丹,一治實痰,一治虛痰,用者酌之。余執其兩端,而用其中,每以指迷方茯苓丸,治瘰癧流注輒效,初起者應手而瘳。蓋茯苓丸,原主痰流手臂。推廣其義,顛癇類中諸病之屬於痰入絡者,余亦屢收奇績。死方活用,在人之善悟耳。

白話文:

將藥液熬煮至濃稠,滴水成珠狀,加入炒好的鉛丹,待藥液稍涼後,再加入其他藥材:真硇砂(另外研磨)、雄黃(各五錢)、乳香(炙烤)、沒藥(炙烤,各四錢)、樟腦、蓬砂、真番硇(西藏特產,不易取得,不使用亦可,只是藥效略遜,各三錢)、蟾酥、麝香(各二錢)、阿魏、冰片(各一錢),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後攪拌成膏狀,儲存起來。此膏藥可治療痰串瘰癧等腫塊,效果奇佳。

使用時,將膏藥攤開,貼於患處,並在膏藥中央剪一個小孔。此膏藥亦可治療各種外傷,若腫塊堅硬不消,可將膏藥貼於患處周圍,腫塊會逐漸消散。

有人說:這種病症容易蔓延,所以俗稱「癧串」,類似於「流注」,都是因為肝火旺盛,產生痰液,風邪侵入經絡,凝結形成腫塊。毛氏以控涎丹治療實痰,徐氏以大活絡丹治療虛痰,使用者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我則兼採兩家之長,並參考茯苓丸,治療瘰癧和流注,效果顯著。對於剛發病的患者,療效尤其明顯。茯苓丸原本是治療痰流入手臂的藥方,我推廣其應用,發現它也能治療因痰入經絡導致的各種疾病,如癲癇等,效果非凡。藥方要活學活用,關鍵在於使用者善於領悟。

白蛇纏,頸上周圍細白泡者是,白芨末柿漆調敷。

絲瓜藤杵汁搽,或以乾者煅研,菜油和塗。

天泡瘡,錦紋大黃,磨水頻搽。

鐵鏽釘醋磨汁搽,並治蟢兒瘡。

蚯蚓泥,或風菱殼煅存性研,井水調塗。

小麥炒黑為末,桐油和敷。

蓮蓬殼煅研,並水調塗。

絲瓜葉,杵汁塗。

鮮蠶豆外殼炒黑研,麻油調敷。

擔肩,生蒜切片,較患處大些,安患處,艾灸三壯。

白話文:

如果出現白蛇纏,脖子周圍有細小的白色泡疹,可以用白芨粉末和柿漆調和塗抹。

可以用絲瓜藤搗碎取汁塗抹,或者將乾燥的絲瓜藤煅燒研磨,再用菜油調和塗抹。

如果患有天泡瘡,可以用錦紋大黃磨成水,反覆塗抹。

也可以用鐵鏽釘和醋一起磨成汁塗抹,此方法也能治療蟢兒瘡。

可以用蚯蚓泥塗抹,或者將風菱殼煅燒存性研磨,再用井水調和塗抹。

將小麥炒黑研磨成粉末,再用桐油調和塗抹。

可以用蓮蓬殼煅燒研磨,再用井水調和塗抹。

可以用絲瓜葉搗碎取汁塗抹。

將新鮮蠶豆的外殼炒黑研磨,再用麻油調和塗抹。

如果患有擔肩,可以用生蒜切片,比患處大一些,放置於患處,用艾灸三壯。

五倍子,糯米,雞卵殼,石灰等分研摻,乾者菜油調搽。

對口,鰟鮍魚。連腸骨杵爛敷。

薑汁磨陳墨圍兩邊,以白梅肉打爛,豬膽汁和塗瘡口。

頂大肥皂一條(去子弦),婦人篦下頭垢(三錢),生山藥(三寸)同搗敷。不論初起腐爛,頻敷自愈。

芭蕉根(四兩),洗淨杵爛,熱酒沖服,渣敷患處。

大𩺀魚一尾(去鱗腸),入瓷罐內杵爛,加頭垢二三兩拌勻敷上,中留一孔,以紙貼之。一二日愈。以上二方,初起即愈。

生橄欖核,瓦上炙成性,研極細,桐油調勻,雞毛蘸刷四圍,露出頭,勿令藥干,干即再圍。

白話文:

取五倍子、糯米、雞蛋殼、石灰各等量,研磨混合,若乾燥則用菜油調和後塗抹患處。

治療口瘡,可用鰟鮍魚連腸骨搗爛敷於患處。

將薑汁磨碎陳墨,圍在瘡口兩邊,再以白梅肉搗爛,加入豬膽汁一起塗抹瘡口。

取一條肥皂(去除中間的線),將婦人篦下的頭垢(三錢)和三寸長的生山藥一同搗碎敷於患處。不論是初起還是腐爛,頻繁敷用即可自愈。

將芭蕉根(四兩)洗淨搗爛,用熱酒沖服,渣滓敷於患處。

取一條大𩺀魚(去除鱗片和腸子),放入瓷罐內搗爛,加入二三兩頭垢拌勻後敷在患處,中間留一個小孔,用紙貼好。一兩天即可痊癒。以上兩方,初起使用效果最佳。

將生橄欖核放在瓦上烤至變性,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桐油調勻,用雞毛蘸取藥膏塗抹患處周圍,露出瘡頭,避免藥膏乾燥,乾燥後需再次塗抹。

發背,凡人中熱毒,眼花頭暈,口苦舌乾,心驚背熱,四肢麻木,覺有紅暈在背者,即用槐子(五兩鮮者更佳)揀淨。銅杓內炒褐色,泥地攤去火氣,以好酒一碗,煎滾去渣服,出大汗即愈。未退,再服即消,已成者,三四服即減輕,渣杵爛敷患處,兼治魚口便毒亦效。

陳石灰,東丹,銅綠等分研細,加西牛黃一分和勻,雞子清調成膏,以舊黑傘紙攤夾,用銀鐵於傘紙上刺數眼,扎縛患處,如干易之。甚者三四次必愈。

海馬(一對),雄黃(三錢),硃砂,穿山甲(炙,各一錢),冰片,麝香(各少許),六味研細,再入水銀(一錢)研不見星收藏。凡遇危急之症,日以少許點患處,兼治疔瘡。

白話文:

發背是一種熱毒侵入人體的疾病,症狀包括眼花頭暈、口苦舌乾、心驚背熱、四肢麻木,並且背部會出現紅暈。治療方法是用槐子炒熟後,用酒煎服,可以讓患者大量出汗,達到治療效果。如果症狀沒有改善,可以再次服用。病情嚴重者,服用三四次就可以減輕症狀。將槐子研磨成泥狀,敷在患處,也能治療魚口和便毒。

另一種治療方法是用陳石灰、東丹、銅綠等成分研磨成粉末,加入西牛黃和雞蛋清調成膏狀,塗抹在患處,可以加速傷口癒合。嚴重者,使用三四次就能治癒。

海馬、雄黃、硃砂、穿山甲、冰片和麝香等成分研磨成粉末,再加入水銀,可以治療危急的疾病,也可以治療疔瘡。

栝蔞(五枚,取子),乳香(棗大五枚),各研細,沙糖熬膏。每三錢溫酒下,兼治胸腹生癰。

宮粉(一兩),輕粉,銀硃,雄黃,乳香(去油),沒藥(去油,各二分半),共研細聽用。先將好茶葉,煎濃湯洗患處,後將豶豬腰子切開摻藥五分於上,蓋患處,待藥如蒸,良久取去,一日一次,拔毒減痛,潰出穢膿,不可手擠。輕者二次愈,重者七八次愈,兼治對口,及一切癰瘍潰爛。

當歸(二兩),白芷(五錢),甘草(一兩二錢),紫草(二錢),麻油浸七日,然後入鍋煎,至藥枯,去渣再熬,至滴水成珠,下白蠟二兩攪勻,再入血竭(研細,四錢),待冷,再下輕粉(四錢),攪勻,待成膏,蓋好聽用。陳久愈佳,勿輕加減,兼治對口,及一切癰疽大毒,腐去瘡孔深而洞見膈膜者。

白話文:

將栝蔞去皮取籽,乳香,各研磨成粉,加入沙糖熬製成膏。每次服用三錢,溫酒送服,可治療胸腹部位生瘡。

將宮粉、輕粉、銀硃、雄黃、乳香(去油)、沒藥(去油)研磨成粉末備用。先用濃茶水洗患處,然後將豬腰子切開,加入五分藥粉,蓋在患處,讓藥物像蒸一樣滲入,一段時間後取下,一天一次,可拔毒止痛,使膿液排出,切忌用手擠壓。病情輕者兩次即可痊癒,重者七、八次痊癒,可治療對口以及一切癰瘍潰爛。

將當歸、白芷、甘草、紫草浸泡在麻油中七天,然後放入鍋中煎煮,至藥材枯乾,去除渣滓,繼續熬製,直到滴水成珠,加入白蠟攪拌均勻,再加入研磨成粉的血竭,冷卻後加入輕粉,攪拌均勻,製成藥膏,蓋好備用。放置時間越久越好,不可隨意增減藥量,可治療對口以及一切癰疽毒瘡,腐蝕性強,瘡孔深,甚至能看到隔膜的症狀。

用此填塞瘡口,自能生肌長肉收口,乃外科聖藥也。名玉紅膏。

巴豆仁,白芨(切),番木鱉(切),川烏(切),草烏(切,各五錢),商陸(切片,十兩),漏蘆,鬧羊花,全歸(切),穿山甲(切),元參(切),蝦蟆皮乾(須新取收干,各二兩),蓖麻仁,白蘞(切),川大黃(切),雄鼠矢(各三兩),蒼耳子(四兩),黃牛蹄甲(敲研),豬蹄甲(敲研,各一兩),烏羊角(一對,敲研),𩺀魚(二尾,重十二兩以上者),凡二十二味,入大廣鍋內,真麻油三斤八兩,浸三日,熬至各藥焦黑,濾渣再熬沸,入飛淨血丹二十四兩,以槐柳條,不住手攪,熬至滴水成珠,息火待冷,再入上肉桂心(五錢),乳香,沒藥,上芸香(各去油),上輕粉(各四錢,此五味並研細,徐徐摻入)以銅箸攪勻,待凝冷覆地上,十餘日,拔盡火毒,凡一切癰疽疔毒,皆可用以箍膿,未成即消,已成即潰,不至大患,名巴𩺀膏。

白話文:

使用這些藥物填充傷口,可以自行生成肌肉和肉,促進傷口癒合,是外科領域的聖藥。藥方名為玉紅膏。

巴豆的種子、白及(切片)、番木鱉(切片)、川烏(切片)、草烏(切片,各五錢)、商陸(切片,十兩)、漏蘆、鬧羊花、全當歸(切片)、穿山甲(切片)、玄參(切片)、蟾蜍皮乾燥(需新鮮採收乾燥,各二兩)、蓖麻的種子、白葦(切片)、川大黃(切片)、雄鼠的尿道(各三兩)、蒼耳子(四兩)、黃牛的蹄甲(敲碎研磨)、豬的蹄甲(敲碎,各一兩)、烏羊角(一對,敲碎研磨)、鰓魚(兩條,重超過十二兩者),共二十二味,放入大廣鍋中,加入三斤八兩真正的麻油,浸泡三天,熬煮至各藥物呈焦黑色,過濾掉殘渣後再熬煮至沸騰,加入二十四兩的飛淨血丹,使用槐柳枝不斷攪拌,熬煮至滴水成珠,熄火等待冷卻,再加入肉桂心(五錢)、乳香、沒藥、芸香(去油)、輕粉(各四錢,這五味都要研磨細緻,慢慢混入),使用銅筷子攪拌均勻,待凝固冷卻後覆蓋在地上,十多天,去除所有的火毒,所有各種膿包、疔毒都可用來束縛膿液,未形成時可以消除,已經形成的會破潰,不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名為巴鰓膏。

肺癰,其證初起,咳嗽即兩脅疼痛,元參(八兩),天冬(四兩),桔梗(二兩),炙甘草(一兩),水十碗,煎至二碗,入蒲公英、金銀花(各五錢),煎至一碗,徐徐服之。初起即消,久者亦愈。

甘草,土貝(各二兩),乳香(炙),沒藥(炙),槐米(各一兩),炙山甲(八錢),沉香,血竭,葶藶,血餘(各六錢),雄黃(飛,五錢),十一味研末,水法丸如綠豆大,牛黃為衣,每一丸開水下,名內消神效丸。治一切內癰初起,未潰膿者,服之即消。

白話文:

肺癰治療方法

肺癰初期症狀為咳嗽時伴隨兩肋疼痛。

藥方一:

  • 元參:八兩
  • 天冬:四兩
  • 桔梗:二兩
  • 甘草(炙):一兩

以上四味藥材,加水十碗,煎煮至剩兩碗,再加入蒲公英、金銀花(各五錢),繼續煎煮至剩一碗,溫熱服用。此方適用於初期肺癰,可快速消腫,即使久病也能痊癒。

藥方二:

  • 甘草:二兩
  • 土貝:二兩
  • 乳香(炙):一兩
  • 沒藥(炙):一兩
  • 槐米:一兩
  • 山甲(炙):八錢
  • 沉香:六錢
  • 血竭:六錢
  • 葶藶:六錢
  • 血餘:六錢
  • 雄黃(飛):五錢

以上十一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製成如綠豆大小的丸藥,以牛黃包裹,每次服用一丸,用開水送服。此方名為內消神效丸,主治一切內癰初期,尚未化膿者,服用後可迅速消腫。

乳癰,芙蓉花杵爛,敷上,疱起即消,如干花瓣以雞子清,或醋調塗。凡芙蓉開時採,浸鹽滷中備用,貼諸癰瘍皆妙。

芙蓉根切片,醇酒煎,儘量飲即消。如掘鮮者杵汁,酒沖服,睡醒即消,其痛如失。

白蠟一錢酒化服。

蚶殼煅存性,研末,醋調塗。

芭蕉葉杵汁,生白蜜酒和服,渣敷。

乳癤,陳半夏,連須蔥白,共杵爛,絹包如指大,左患塞右鼻,右患塞左鼻。

乳吹,用硃筆,書十一地支於本婦所戴簪上。本命屬不書戴之。無論內外吹,初起極驗。

白話文:

乳癰可以用芙蓉花搗爛敷在患處,起泡後就會消退,如果像乾花瓣一樣,可以用雞蛋清或醋調和塗抹。採摘芙蓉花時要選擇盛開的,浸泡在鹽滷中備用,貼在各種癰瘡上都很有效。芙蓉根切片用酒煎,大量飲用就能消腫。如果挖到新鮮的芙蓉根,可以搗碎取汁,用酒沖服,睡醒後腫痛就會消失。白蠟用酒化開服用。蚶殼煅燒至存性,研成粉末,用醋調和塗抹。芭蕉葉搗碎取汁,和生白蜜酒一起服用,渣敷在患處。乳癤可以用陳半夏和連須蔥白一起搗爛,用絹布包成手指大小,左邊患病就塞右鼻,右邊患病就塞左鼻。乳吹可以用朱筆,在婦女佩戴的簪子上寫下十二地支,自己的本命屬相不寫,戴上後無論內外吹都能治癒,尤其對初期效果顯著。

象牙屑,棉花仁(炒去油),葫蘆芭,石決明(煅),土貝母(各二兩),蒲公英,鬼饅頭,橘葉,蓮房(各一兩五錢),炙草,花粉,鹿角屑,麥糵(各一兩),乳香(炙,五錢),小青皮,十五味研末,每一錢六分,橘核煎湯調下,治內外吹,乳癖乳癧皆良。

乳癖(正名乳裂),上川連(三分),制甘石(二錢),黃柏(五釐),牛黃(三釐),四味研細,麻油調敷。

白話文:

  1. "象牙屑,棉花仁(炒去油),葫蘆芭,石決明(煅),土貝母(各二兩),蒲公英,鬼饅頭,橘葉,蓮房(各一兩五錢),炙草,花粉,鹿角屑,麥糵(各一兩),乳香(炙,五錢),小青皮,十五味研末,每一錢六分,橘核煎湯調下,治內外吹,乳癖乳癧皆良。"

  2. "乳癖_(正名乳裂),上川連(三分),制甘石(二錢),黃柏(五釐),牛黃(三釐),四味研細,麻油調敷。"

乳岩,大栝蔞一個(半生半炒),酒三鍾,煎一鍾,食後服。

生蟹殼砂鍋內焙焦為末,每日二錢酒下,勿間斷,以愈為度。

橘核一兩。炙存性研,分三服酒下。

甘草(水洗淨,二錢),白蠟(三錢),酒煎去渣,服五七次效。

圓蛤殼研末,加皂莢末少許,醋煎去火氣敷。

此證初起,不痛不癢,堅硬如岩,必數年始潰,潰後難愈,始覺即用活壁蟢,以針扦住,乘活用竹紙包作小球,食後白湯下,日一服,不過數日,患處即癢,如蟢行之狀,堅塊自消。

初起以蔥白寸許,嵌入梅花點舌丹一粒,另用旋覆花三錢煎湯,和醇酒少許吞下,日服一粒,不旬而愈。

白話文:

乳房腫塊,可以將大栝蔞一個(半生半炒)用酒煎服,每天服用兩次。另外,將蟹殼焙焦研末,用酒送服,每日服用兩錢,直至痊癒。橘核炙熟研末,分三次用酒送服。甘草洗淨,與白蠟一起用酒煎服,連續服用五到七次。圓蛤殼研末,加入少許皂莢末,用醋煎去火氣後敷患處。如果腫塊剛開始出現,沒有疼痛或瘙癢,堅硬如石,需要數年才會潰爛,潰爛後難以癒合,可以嘗試用活壁蟢,用針固定住,用竹紙包成小球,飯後用白湯送服,每天服用一次,一般幾天後患處就會出現瘙癢,像是蟢在爬行的感覺,腫塊就會逐漸消失。如果腫塊剛開始出現,可以用蔥白嵌入點舌丹,再用旋覆花煎湯,加入少許醇酒吞服,每天服用一粒,十天左右就會痊癒。

拓盤疽,溏雞屎塗。

穿掌心毒,新霜葉研爛塗,忌食鵝。

鵝掌風,銀杏仁,豬𦚟。共杵爛敷。

手背腫,絲瓜葉,或芙蓉葉,蜜拌蒸搗敷。

天蛇頭,荔枝肉,同脂麻嚼塗。

蒲公英,蒼耳草(各五錢),醋煮頻洗。

陳柿餅一個,雄黃末一錢,搗爛敷。

代指,烏梅肉醋浸研塗。

手指瘭疽,初生如麻,漸如桃李,腫痛出血,見骨發狂,南星,半夏,白芷,共研,菜油調搽。

指甲根潰爛,松香,黃蠟化烊作筒,套七日愈。

白話文:

【拓盤疽】,用溏雞屎塗。

【穿掌心毒】,用新霜葉研磨後塗上,忌食鵝。

【鵝掌風】,使用銀杏仁,豬肉。共一起搗爛敷上。

【手背腫】,用絲瓜葉或芙蓉葉,蜂蜜拌和後蒸熟,搗碎敷上。

【天蛇頭】,用荔枝肉,與脂麻咀嚼後塗上。

蒲公英,蒼耳草(各五錢),醋煮後頻繁清洗。

陳柿餅一個,雄黃末一錢,搗爛敷上。

【代指】,烏梅肉醋浸泡後研磨塗抹。

【手指瘭疽】,初期像麻一樣,逐漸像桃李,腫痛出血,看到骨頭就會發狂,使用南星,半夏,白芷,共一起研磨,菜油調和後擦拭。

【指甲根潰爛】,使用松香,黃蠟熔化後做成筒狀,套在患處七天即可痊癒。

赤蛇纏,腰間發如紅繩一條者,是俗名纏身龍,大麥炒焦研,菜油和敷。

陳墨磨濃,和雄黃末敷。

舊糞桶箍,煅存性研,菜油調敷。

大小腸癰,大腸癰右足縮,小腸癰左足縮,地榆(一斤)水十碗,煎至三碗,入生甘草(二兩),金銀花(一兩),煎至一碗,空心一服即消,雖久亦不須兩服,但忌房事,余無所禁。按辛熱炙敷,亦不可食。

冬瓜子,土貝母(各二兩),甘草(一兩五錢),黃耆,栝蔞,枳殼,殭蠶(制),肥皂(炒,各一兩),炙甲片(五錢),牛黃(三錢),乳香(炙,七錢),十一味為末,水法丸,如綠豆大,每二錢開水下,專治大小腸癰,二便下膿,名滌腸丸,兼治肺肝腎諸內癰。

白話文:

赤蛇缠,腰间出现像红绳一样的症状,俗称缠身龙,将大麦炒焦后研磨成粉,用菜油调和敷在患处。

用陈墨磨成浓浆,与雄黄粉混合敷用。

将旧粪桶箍煅烧至存性后研磨成粉,用菜油调和敷用。

大小肠痈,大肠痈会导致右脚缩,小肠痈会导致左脚缩,将地榆一斤用水十碗煎煮至三碗,加入生甘草二两、金银花一两,继续煎煮至一碗,空腹服用即可消肿,即使病症久远,一般也不需要服用两剂,但要忌房事,其他方面没有禁忌。要注意辛热炙敷也不可食用。

冬瓜子、土贝母各二两,甘草一两五钱,黄芪、栝楼、枳壳、僵蚕(制)、肥皂(炒)各一两,炙甲片五钱,牛黄三钱,乳香(炙)七钱,共十一味药研磨成粉,用水制成丸,大小如绿豆,每次服用二钱,用开水送服,专门治疗大小肠痈,伴随二便下脓的情况,名为涤肠丸,同时也兼治肺肝肾等内痈。

老馬蘭頭煮熟,飽啖可治諸內癰。

魚口,瓦松焙乾,雞子清和塗。

五倍子以陳醋於瓦器內,熬成膏,攤布貼之。干即易,數次愈。

便毒,魚膠(麩炒成珠),研末,空心好酒下,外以芭蕉根米醋磨塗。或蔥白杵爛,蜜和敷立消。按二證俗雖兩名,其實治法不殊,毋庸拘泥。

雄黃,乳香(各二錢),黃柏(一錢),共研。新汲水和塗。

囊癰,鳳凰衣,黃連,輕粉等分研,熟麻油和敷。

已潰者。用黃連、青黛等分研摻。

莖癰,炙鱉甲研末,雞子清和塗。

白話文:

老馬蘭頭煮熟,吃飽可以治療各種內部的膿腫。魚口可以用瓦松焙乾後,再用雞蛋清塗抹。五倍子用陳醋在瓦器中熬成膏狀,然後用布攤開敷貼患處,乾了就換,敷幾次就會好。便毒可以用魚膠(用麩炒成珠狀)研磨成粉末,空腹用好酒送服,外用芭蕉根和米醋磨成糊狀塗抹患處。或者用蔥白搗爛,加入蜂蜜敷在患處,很快就能消退。這兩種病症雖然名稱不同,但治療方法其實是一樣的,不用拘泥於名稱。雄黃、乳香(各兩錢)、黃柏(一錢)一起研磨,用新汲取的水調和塗抹患處。囊癰可以用鳳凰衣、黃連、輕粉等量研磨,再用熟麻油調和敷貼患處。已經潰爛的,可以用黃連、青黛等量研磨,撒在患處。莖癰可以用炙過的鱉甲研磨成粉末,再用雞蛋清調和塗抹。

妒精淫瘡,銀杏仁(七枚),鉛粉(二錢),拌勻入銅杓內炒深黃色,除去銀杏仁,以鉛粉去火氣。研敷,舊綢包紮。

下疳,軟兒茶研細,米泔洗淨敷。

甘草(三兩),老蔥(三株),黑大豆(一合),槐枝(一把),水三升,煮豆熟為度,濾清汁,乘熱淋洗,如冷再熱,再淋洗一二時,名甘豆湯。

蜜陀僧(別研,去渣,砂鍋內火炮),白礬(各五錢),白堊(二錢),黃丹(淘),乳香(各五分),麝香(二分半)共研。先用蔥白甘草槐枝煎湯,淋洗一二時,拭乾摻之。名博金散。

白話文:

患有性病瘡瘍者,取銀杏仁七枚、鉛粉二錢,拌勻放入銅杓中炒至深黃色,去除銀杏仁,用鉛粉去火氣,研磨後敷於患處,用舊綢布包紮。

患有下疳者,將軟兒茶研磨成細粉,用米泔水洗淨後敷於患處。

取甘草三兩、老蔥三株、黑大豆一合、槐枝一把,加水三升,煮至豆子熟透,過濾取汁,趁熱淋洗患處,若汁液冷卻,需再次加熱後淋洗,連續淋洗一至兩個時辰,稱為甘豆湯。

取蜜陀僧(研磨去渣,放入砂鍋中用火炮製)、白礬(各五錢)、白堊(二錢)、黃丹(淘洗乾淨)、乳香(各五分)、麝香(二分半),混合研磨。先用蔥白、甘草、槐枝煎湯,淋洗患處一至兩個時辰,拭乾後撒上藥粉,稱為博金散。

兒茶(錢半),珍珠(五分),乳香,沒藥(各二分),冰片(一分),絲線(燒存性,七分),共研,先洗如上法,摻此藥,須如錢厚,以紙裹縛,俟結痂而已,如出水再洗摻,名丁泥散。

六一散(一錢),橄欖核(煅炭,五錢),冰片(一分),三味研勻,麻油調塗,名冰六散。

痔瘡,朴硝(五錢),開水沖熏洗。

臘月取羊膽一枚,入冰片一分陰乾,用時以涼水化開塗之。

白話文:

將兒茶、珍珠、乳香、沒藥、冰片和燒存性的絲線研磨成粉,先按照前述方法清洗,再將藥粉摻入,厚度如錢幣,用紙包裹固定,待結痂即可。如果流出水液,再清洗並摻入藥粉。此藥方名為丁泥散。

將六一散、煅炭的橄欖核和冰片研磨成粉,用麻油調勻塗抹,名為冰六散。

痔瘡可以用五錢的朴硝用開水沖泡熏洗。

臘月取羊膽一枚,加入一分冰片陰乾,使用時用涼水化開塗抹。

蠶繭內裝滿人指甲,外以胎髮纏裹,煅存性研,蜜和敷。

大棗三枚(割開去核),入銅綠合住,外以淨黃土,和泥包好,煅紅取起,去土研,麻油調敷。

朝東楊樹上蕈。煎湯頻洗。

唾調木鱉子末塗之。若以醋磨搽,能治一切癰疽。

蝟皮(四兩),豬懸蹄(二十五隻),牛角腮(三兩),亂髮,敗棕(各二兩),槐角(一兩五錢),苦楝根(一兩二錢),雷丸,脂麻(各一兩),銼碎瓷器內,煅存性為末,入乳香(去油,五錢),麝香(二錢),和勻,酒糊丸,先嚼胡桃肉一枚,溫酒送三五十丸,空心食前服,三服除根,名黑玉丹。兼治肛門蟲癢。

白話文:

  1. 將人指甲放入蠶繭中,再用胎髮包裹,加熱後保留其活性,研磨後與蜂蜜混合敷用。

  2. 用三個大棗(切開去核),放入銅綠中,再用乾淨黃土和泥包好,加熱到紅色,去掉泥土後研磨,調和麻油敷用。

  3. 用東方的楊樹上長出的蘑菇,煎湯頻繁清洗患處。

  4. 使用唾液調和木鱉子粉末塗抹患處。若使用醋磨擦,可以治療各種膿腫。

  5. 使用四兩的刺蝟皮,二十五隻豬懸蹄,三兩的牛角腮,二兩的亂髮、敗棕,一兩五錢的槐角,一兩二錢的苦楝根,一兩的雷丸,一兩的脂麻,將這些材料切碎放入瓷器中加熱至保留其活性,研磨成粉末,加入五錢的乳香(去除油脂)和二錢的麝香,混合均勻。使用酒糊做成丸狀,先嚼一個核桃,用溫酒送服三十到五十個丸子,在空腹時服用三次,可以除根,名為「黑玉丹」。同時也能治療肛門的蟲癢。

請注意:這是一些古老的藥方,現代醫學可能不完全適用,且在實際應用前,應該諮詢專業的醫生或藥師。

犀角尖,川連,白礬(各二錢),三味研細,用龍眼肉(四兩)杵丸,如桐子大,每一錢開水下,名龍犀丸。

痔漏,大松樹皮(老者愈佳,八兩)濃煎一大碗,收至一小碗,乘熱服二次即愈,兼治脫肛。

象牙屑(二斤),研細。每晨以熟雞子二個蘸食,或調入粥內吃亦可,服完必愈。

田雞皮(炙炭),血餘(煅存性),黃明廣膠(蠣粉拌炒),等分研末,每早服二錢,管自消化。

夏枯草(八錢),甘草節,連翹殼(各四錢),共研。以金銀花一斤,煎濃汁丸,梧子大,侵晨淡鹽湯下三錢。年久者一料化盡。

白話文:

犀角尖、川連、白礬(各2錢),三種藥物研磨細後,用龍眼肉(4兩)打成丸狀,大小如桐子,每一錢需用開水送服,這種藥丸稱為「龍犀丸」。

治療痔漏和脫肛的藥方:大松樹皮(老的更好,使用8兩),加水濃煮成一大碗,收縮至一小碗,趁熱服用兩次即可痊癒。

象牙屑(二斤),研磨細。每日早晨以兩個熟雞蛋蘸食,或者調入粥內食用也可,吃完一定會痊癒。

田雞皮(炙炭)、血餘(煅燒後保持活性)、黃明廣膠(蠣粉拌炒),等份研磨成粉末,每日早晨服用2錢,自然會消化。

夏枯草(8錢),甘草節、連翹殼(各4錢),一起研磨。以金銀花一斤,煮成濃汁做成丸狀,大小如梧子,早晨用淡鹽水送服3錢。長期的病症在一料藥後會痊癒。

當歸(酒洗),川連(酒洗),象牙屑(各五錢),淨槐花,小川芎(酒洗),乳香(去油,各三錢),露蜂房(一個,微火炒)共研,以黃蠟二兩熔化入藥丸,梧子大,每五六十丸,空心煎漏蘆湯下,至五日,漏孔內退出肉管,待二三指長,用剪剪去,再出再剪,肉管盡出,然後從內生肌而愈。蜂房以槐樹上者佳,椒樹次之。

不拘遠年近日,膿血通腸者,用坎炁(三條,即男子臍帶,瓦上焙存性),陳棕(年久者佳,煅存性),槐角子(肥大者,瓦上焙存性,各五錢),象皮(四錢,醋炙),蝟皮(醋炙),地榆(曬乾,各三錢),西牛黃(三分),共研細,酥油丸,蠶子大。若難丸,加糯米糊少許,每七丸空心開水下,三日化管止痛,七日平滿,血清膿淨,十日除根。

白話文:

將當歸、川連、象牙屑、槐花、川芎、乳香和露蜂房等藥材研磨成粉,用黃蠟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天空腹服用五六十丸,配合漏蘆湯服用。連續服用五天後,膿血會從漏孔中排出,形成肉管。待肉管長到兩三指長時,用剪刀剪去,如此反覆,直到肉管完全排出,然後傷口會慢慢癒合。蜂房以生長在槐樹上的最佳,椒樹次之。

對於膿血流入腸道,無論是近期或久遠的患者,可以將坎炁、陳棕、槐角子、象皮、蝟皮、地榆和西牛黃等藥材研磨成粉,用酥油製成蠶子大小的丸藥,每天空腹服用七丸。服用三天後,傷口就會癒合止痛,七天後腫脹消退,膿血清除,十天後就能徹底痊癒。

黃耆,槐米(炒,各五兩),西洋參(蒸透),胡連,苦參(蜜炙),地榆(各一兩),炙草(二兩),蜣螂(去翅足炒,六錢),象牙屑(酒炒),石決明(煅,各五錢),十味研細,用甘草(四兩),煎湯泛丸,綠豆大。每二三錢,空心開水下,專治肛癰痔漏,臟毒日久成管,膿水淋漓,時發時止之證。

人指甲(炙炭,二錢),蜒蝣(炙炭,一兩),甘石(制,五錢),雞內金(炙),蜣螂(炙),白螺殼(各三錢),甘草,殭蠶(炙),蜂房(炙),冰片(各一錢),西牛黃(五分)十一味研細,麻油調。以綿紙合油線蘸藥,打瘡孔內,用象皮膏蓋。一日二換,專治肛門諸漏,膿水不止,口光眼細,乍潰乍斂等證。

白話文:

黃耆、炒槐米、蒸透西洋參、胡連、蜜炙苦參、地榆、炙草、去翅足炒蜣螂、酒炒象牙屑、煅石決明等十味藥材研磨成細粉,以甘草煎湯製成丸藥,每丸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二三錢,空腹以開水送服,專治肛門周圍的瘡瘍、痔瘡、久病成管狀膿瘍,膿水反覆流出等症狀。

人指甲炙成炭,蜒蝣炙成炭,制甘石、炙雞內金、炙蜣螂、白螺殼、甘草、炙殭蠶、炙蜂房、冰片、西牛黃等十一味藥材研磨成細粉,以麻油調和。用綿紙蘸取藥膏,塞入瘡口,並用象皮膏覆蓋。每日換藥兩次,專治肛門各種漏瘡,膿水不止,口乾眼澀,反覆潰爛等症狀。

沉香(五錢),伽南香,母丁香,真珠(各一錢),四味研細,用鴉片煙膏(一錢),杵丸。如黍米大,每五七丸,開水下。治痔漏甚良,名鴉珠丸。

坐板瘡,綠礬一把,開水沖浸洗,俟癢定坐草上待乾,數次愈。

紫背浮萍,芙蓉葉,均可煎洗。

臁瘡,水龍骨研,桐油調敷。

柿葉燒存性,同川椒研敷。

老母豬屎燒灰,桐油和塗。

白話文:

沉香五錢,伽南香、母丁香各一錢,真珠一錢,將這四味藥研磨成細粉,再加入鴉片煙膏一錢,搓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到七粒,用開水送服。此藥丸名為鴉珠丸,專治痔瘡,效果甚佳。

患有坐板瘡者,可用綠礬一把,用開水浸泡清洗患處,待瘙癢止住後,坐在草地上等候自然乾燥,反覆數次即可痊癒。

紫背浮萍和芙蓉葉皆可煎水洗患處。

臁瘡可用水龍骨研磨成粉,再用桐油調和敷於患處。

將柿葉燒成灰燼,再與川椒研磨成粉敷於患處。

老母豬屎燒成灰燼,再用桐油調和塗抹患處。

鮮蘆菔陰乾,一二日其皮可剝,以皮貼上,俟干再用牛蹄甲燒炭,菜油和搽。

蒜杆槐炭,菜油調塗,此治寒濕證甚效,熱勝者不宜。

棉花子一碗炒脆為末,先將患處洗淨,以藥填滿瘡孔,油紙包緊,三日一換,二次即愈。

先以甘草湯洗淨拭乾,用畫家石青(水漂淨,三錢),加麝香(二分),再研極細敷之。包過夜,即收水生肌。

梨葉百片,鮮豬油二兩,拌葉上,入鍋炒熱,再以白蠟二兩,研拌葉上,又用鹽二兩,亦拌葉上,勿令葉熟爛取起,待冷貼之。若治女人裙邊瘡尤妙。

白話文:

將新鮮的蘿蔔陰乾,一兩天後就能剝皮,用蘿蔔皮貼在患處,等它乾了之後,再用牛蹄甲燒成炭,加入菜油一起塗抹。

蒜杆和槐炭一起研磨成粉末,加入菜油調和塗抹,這方法治療寒濕症很有效,但熱症患者不適合。

將棉花籽一碗炒脆磨成粉末,先將患處洗乾淨,用藥粉填滿瘡孔,用油紙包緊,三天換一次藥,兩次就能治好。

先用甘草湯清洗患處並擦乾,再用研磨成粉的石青(用清水洗淨,三錢)和麝香(二分)混合,塗抹患處。用布包好過夜,就能止血生肌。

將梨葉一百片與新鮮豬油兩兩混合,放入鍋中炒熱,再加入白蠟兩兩研磨混合,最後加入鹽兩兩也混合,注意不要讓葉子煮爛,待冷卻後貼在患處。此方法尤其適合治療女性裙邊的瘡傷。

川椒(一兩,另研末篩淨),松香(八兩,以米醋蔥汁煮透),黃丹(二兩),枯礬(二兩五錢),輕粉(七錢五分),共研,先以豬油湯洗淨,菜油調塗,或乾摻,兼治黃水瘡,亦名玉紅膏。

黃芽蔥二十六莖,麻油二十四兩。先將麻油熬熟,入蔥莖,煎枯取出再入一莖,如法煎完三十六莖,濾清再煎,至滴水成珠,入炒杭粉十二兩收膏,去火氣攤貼。

真菜油四兩,入連須蔥白三枚,川椒十四粒。熬枯去渣,入黃蠟白蠟各二錢。熔化離火,俟沸定,入東丹三錢,急攪勻。倒在碗內,於陰地上去火毒,一日夜。用時先以生礬五六分,滾水泡一碗,將瘡洗干潔,塗藥如錢厚,油紙蓋之。外加揉軟粗紙添蓋好,束以絹帛,每日一洗一塗,縛扎如法,數日必愈。

白話文:

將一兩川椒研磨成粉,並加入八兩松香(用米醋和蔥汁煮透)、二兩黃丹、二兩五錢枯礬、七錢五分輕粉,一同研磨混合。先用豬油湯清洗乾淨,再用菜油調勻塗抹,或直接乾燥使用。此藥方可治療黃水瘡,也稱為玉紅膏。

將二十六根黃芽蔥與二十四兩麻油一起使用。先將麻油熬至熟透,放入一根蔥莖,煎至枯萎取出,再放入下一根蔥莖,依此方法煎完三十六根蔥莖。將油過濾後繼續煎煮,直至滴油成珠,加入十二兩炒杭粉收膏,熄火冷卻後攤平。

將四兩真菜油與三枚帶須的蔥白、十四粒川椒一起熬煮,至枯萎去除渣滓。加入二錢黃蠟和白蠟,熔化後離火,待沸騰穩定後加入三錢東丹,迅速攪拌均勻。倒入碗中,放置陰涼處去除火毒,一天一夜。使用時,先用生礬五六分,以滾水泡成一碗,清洗患處,使其乾燥清潔。將藥膏塗抹在患處,厚約一枚硬幣,用油紙覆蓋。在外層加覆揉軟的粗紙,並用絲綢綁緊。每日清洗一次,塗藥一次,並按上述方法綁扎,數日必能痊癒。

但瘡雖愈,四邊必多水疱極癢,切勿爬搔,若搔破,必又成瘡。故雖愈,仍將藥照舊洗塗,並水疱要塗在內,如是三五日,全愈不癢矣,名二蠟膏。

豬板油(去膜),蔥白(各一兩),潮腦(五錢),共杵爛,先用防風甘草金銀花煎湯,淋洗患處,拭乾後,厚敷之,薄油紙裹好,加棉花紮緊,每日二換,勿見風,忌發物數日即愈,兼治杖瘡,及跌打皮肉損傷。

年久不愈者,用乳香,沒藥,象皮(各五錢),鉛粉,蜜陀僧(各二兩),輕粉(四兩),俱研細,各自包開,先用真桐油一斤,滾透去沫澄清,先入蜜陀僧末攪勻取起,復入黃蠟二兩白蠟五錢熔化,候油稍溫,再入餘五味,攪三百餘遍,瓦器收之。用時量瘡大小圓長,以綿紙攤貼。初貼時,瘡中毒水流出,藥變黑色,再換新者貼之。名白玉膏。

白話文:

雖然瘡瘍癒合了,但周圍可能會出現許多水泡,非常癢,千萬不要抓撓。如果抓破了,就會再次形成瘡瘍。因此,即使已經癒合,也要繼續用藥清洗塗抹,並且要將藥物塗抹在水泡內,這樣持續三五天,就能完全癒合不再癢了,這種藥膏叫做「二蠟膏」。

將豬板油(去除膜)、蔥白(各一兩)和潮腦(五錢)一起搗碎,然後用防風、甘草、金銀花煎湯,淋洗患處,擦乾後厚敷藥膏,用薄油紙包裹好,再用棉花紮緊,每天換藥兩次,避免接觸風,忌食發物,幾天就能痊癒。此方還可以治療杖瘡和跌打皮肉損傷。

如果瘡瘍久治不愈,可以用乳香、沒藥、象皮(各五錢)、鉛粉、蜜陀僧(各二兩)、輕粉(四兩),將它們分別研磨成細粉,然後用真桐油一斤,煮沸去沫澄清,先將蜜陀僧粉末加入攪拌均勻取出,再加入黃蠟二兩、白蠟五錢熔化,待油溫稍微降低後,再加入其他五種藥粉,攪拌三百多次,放入瓦器保存。使用時,根據瘡瘍的大小形狀,用棉紙攤開敷貼。第一次敷貼時,瘡瘍中的毒水會流出,藥膏會變成黑色,之後再換新的藥膏敷貼。這種藥膏叫做「白玉膏」。

白柏油(四錢),黃蠟,菜油(各八錢),大楓子(去殼研五錢),番木鱉(二錢),黃連,黃柏(各三錢),同煎去渣,再研入枯礬,輕粉(各三錢),蜜陀僧(另研五分),拌勻候凝,隨瘡口大小,先以濃茶洗淨,做薄餅,簪刺十數小孔貼之。包束如法日易,名長肌膏,兼治年久諸爛瘡。

制甘石(四兩),甘草,膽礬(各六錢),輕粉(五錢),冰片,麝香(各四分),六味為細末,治新久臁瘡,血風瘡,以及抓傷不愈,釘鞋草履打傷等證,麻油調塗,或乾摻之。

黃蠟(二兩),生礬,銅青(各一兩研),菜油五兩煎沸,入蠟化烊,離火漸入二末攪勻,作夾紙膏,治臁瘡甚效。若有腐,以枯礬(六錢),樟腦(四錢),研末摻上,後用膏蓋平薄,二日一換,熱甚者。加摻熟石膏末更良。

白話文:

柏油四錢、黃蠟、菜油各八錢、大楓子去殼研磨五錢、番木鱉二錢、黃連、黃柏各三錢,一起煎煮去除渣滓,再將研磨好的枯礬、輕粉各三錢,以及蜜陀僧五分加入,混合均勻等待凝固。根據瘡口大小,先用濃茶清洗乾淨,製作薄餅,在上面刺十幾個小孔,貼在瘡口上。用布包紮,每天更換藥膏,稱之為長肌膏,可以治療多年未癒的各種爛瘡。

甘石四兩、甘草、膽礬各六錢、輕粉五錢、冰片、麝香各四分,將六種藥材研磨成細粉,可以治療新舊臁瘡、血風瘡,以及抓傷不愈、釘鞋草履打傷等症狀。用麻油調和塗抹,也可以直接撒在患處。

黃蠟二兩、生礬、銅青各一兩研磨,用五兩菜油煎煮沸騰,加入黃蠟使其融化,離火後慢慢加入研磨好的藥末,攪拌均勻,製成夾紙膏,可以有效治療臁瘡。如果有腐爛的情況,可以使用枯礬六錢、樟腦四錢研磨成粉末撒在患處,然後用藥膏覆蓋,薄薄的一層,每隔兩天換一次藥。如果疼痛劇烈,可以加入熟石膏粉末效果更佳。

銅青(二錢),黃丹,白蠟(各一錢),樟腦(八分),冰片(五釐),五味研末,用生豬油搗作膏,夾紙貼臁瘡大妙。

巴豆(杵),蓖麻仁(各十二兩),蝦蟆(五隻各衝入發一團)三味,用麻油(五斤)浸三日,再取活鯽魚十尾入油內,同煎至枯去渣,熬至滴水成珠,待溫收入鉛丹四十兩攪,入乳香末五錢成膏,夾油紙針孔攤貼。臁瘡久不合口,一日一換,貼時先以臭梧桐煎濃湯,洗淨患處,此方最奇,用之極效。

沿皮蛀,蜜陀僧,樟腦等分,二味研末,麻油調塗。

白煤,枯礬,黃丹,煙膏等分,四味研末,桐油和敷。

白話文:

將銅青、黃丹、白蠟、樟腦、冰片研磨成粉,再用生豬油調成膏狀,用紙包裹後貼在臁瘡上,效果很好。

將巴豆、蓖麻仁、蟾蜍研磨成粉,再用麻油浸泡三天,之後放入活鯽魚一起煎煮至魚肉枯萎,熬至油滴成珠,加入鉛丹和乳香末,調成膏狀,用油紙包裹後貼在久治不愈的臁瘡上,每天換一次。貼之前,先用臭梧桐煎煮濃湯洗淨患處,此方效果奇佳。

患有沿皮蛀的,將蜜陀僧和樟腦研磨成粉,用麻油調和後塗抹患處。

將白煤、枯礬、黃丹、煙膏研磨成粉,再用桐油調和後敷在患處。

腳背瘡,舊草鞋去泥,燒灰敷,乾者菜油和塗。

治爛至脛者,多年屋上舊瓦,刮取瓦屑,研細,菜油調搽。

腳背腫塊疼痛,舊麥稈涼帽水煎頻洗。

鹽滷頻洗即愈,或冷或熱,酌宜而用,兼治諸腳疾。若無病男婦,終身用之,則一生無腳患。

腳跟擦傷或膝腿磕破久爛,野雞腳(雌雄成對者)瓦上煅研細末,瓷瓶收之,敷上即痂。

腳䏖(腳底紅腫也),大蒜杵爛敷一宿,即消。

癢極者,醋浸枇杷葉貼敷。

溺缸中頻浸之最良,按鹽滷亦可浸也。

腳蛀,鉛粉,白螺殼(各八錢),雄黃(五錢),象皮(酒炙),輕粉(制),松香(制各二錢),甘石(制四錢),膽櫱(二錢),冰片(二分),九味為末摻。

白話文:

腳背上長瘡,可以用舊草鞋上的泥燒成灰敷在瘡上,乾了之後再用菜油調和塗抹。

如果瘡爛到小腿,可以取多年屋頂上的舊瓦片,刮下瓦屑研磨成粉,用菜油調和後塗抹。

腳背腫塊疼痛,可以用舊麥稈涼帽水煎後頻頻洗患處。

用鹽滷頻頻洗也能治好,可以根據情況選擇用冷水或熱水洗,這方法也能治各種腳疾。如果沒有腳病的男女,終身用這個方法,就能一輩子沒有腳患。

腳跟擦傷或膝蓋、腿部磕破久久不愈,可以用野雞腳(雌雄成對的)在瓦上煅燒成灰,研磨成粉,裝在瓷瓶裡,敷在傷口上就能很快結痂。

腳底紅腫,可以用大蒜搗碎敷一晚上,就能消腫。

如果癢得厲害,可以用醋浸泡枇杷葉後貼敷。

浸泡在尿缸裡頻頻洗最有效,也可以用鹽滷浸泡。

腳趾發臭,可以用鉛粉、白螺殼(各八錢)、雄黃(五錢)、象皮(用酒炙烤)、輕粉(經過加工)、松香(經過加工各二錢)、甘石(經過加工四錢)、膽櫱(二錢)、冰片(二分)這九味藥混合研磨成粉末。

爐甘石(六錢),象皮,龍骨(各三錢),冰片(一錢),輕粉(三分),升藥底(少許),共研細摻。

烏柏葉貼之。

凍瘃,立冬日,用蒜杆,煎濃湯浸洗,每年用之,永無此患,並不畏冷。患於手者,亦可預洗,以杜絕也。太和張遜侯司馬敷。

腳上冷疔(初起紫疱,疼痛徹骨,漸腐爛深孔,紫黑血水腫穢,日久不愈),黑鉛四兩,以鐵杓熔化,傾水內,再熔再傾,如此百遍,以鉛盡為度,去水取澄下者三錢。松脂(一錢),黃丹(水飛炒),輕粉(各五分),麝香(一分)共研,先用蔥湯洗淨患處,以麻油和塗瘡口,油紙蓋之。

白話文:

將爐甘石六錢、象皮、龍骨各三錢、冰片一錢、輕粉三分、升藥底少許研磨成細粉。將烏柏葉貼在患處。

對於凍瘡,可在立冬日用蒜杆煎濃湯浸洗,每年使用一次,就能永除凍瘡,不怕寒冷。如果手部患有凍瘡,也可以預先浸洗,以預防。太和張遜侯司馬敷法。

對於腳上冷疔,初起時為紫色水泡,疼痛入骨,逐漸腐爛形成深孔,有紫黑色血水和污穢,久治不愈。取黑鉛四兩,用鐵杓熔化,倒入水中,再熔化再倒入水中,如此反复一百次,直到鉛全部熔化完畢,取澄清液體三錢。將松脂一錢、黃丹(水飛炒)和輕粉各五分、麝香一分研磨混合,先用蔥湯清洗患處,再用麻油調和藥粉塗抹在瘡口上,用油紙覆蓋。

腳椏臭瘡,黃蠟(一錢),熟雞子黃(一枚),同熬油搽,兼治寒濕瘡。

雞眼肉刺,枯礬,黃丹,朴硝等分為末搽,次日濯之,數次即愈。

蓖麻仁研極細末搽之。二三時刺出,痛立止。

白話文:

腳趾縫出現臭瘡,可以用黃蠟一錢和熟雞蛋黃一個一起熬油塗抹,也能治療寒濕引起的瘡瘍。雞眼和肉刺可以用枯礬、黃丹、朴硝等量研磨成粉末塗抹,隔天清洗,反覆幾次就能治癒。蓖麻仁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塗抹患處,兩三個小時後就能把刺逼出來,疼痛馬上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