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英

《雞鳴錄》~ 反胃及痛噎隔第六 (2)

回本書目錄

反胃及痛噎隔第六 (2)

1. 反胃及痛噎隔第六

文蛤(煅,一兩五錢),紫玫瑰,陳香櫞(各四錢),白玉蘭,白芍(各三錢),檳榔(二錢五分),沉香,鬱金(各二錢),調中散(方見後泄瀉條,二兩),共研細,每一錢開水下,治胃痛因於肝鬱氣滯,以致嘔脹便溏,吞酸噯氣者。

辰砂(九錢),鴉片(三錢),沉香,木香(各一錢),百草霜(五分),當門子(一分二釐),六味研細,寒食麵丸,每重一分四釐,陳酒或開水下,名紫者丸,治肚腹諸痛,久治各藥不效者,歷驗如神。

汪謝城曰:此即一粒金丹之變法,鴉片之入中國,本為藥品,一粒金丹其祖方也。急救如神,但救平之後,仍須善為調理服藥,勿使再發為妙。若專恃此方急救,久之必仍無驗,並他藥亦不能治矣,近人因胃痛吸鴉片,以致成癮,而胃痛益甚,馴致不治,病皆坐此。

噎隔,糯稻根,或蘆根濃煎飲,酒隔最效。

初起者用北沙參(三錢),川貝(一錢),茯苓(一錢五分),砂仁殼,廣鬱金(各五分),荷蒂(二枚),杵頭糠(五分),水煎頻服甚效,名啟膈散。

鳳凰衣四五個,煅存性研末酒下。

陳久竹蒸架,劈開炙為末,加金針菜十條煎服,酒隔尤驗。

初生小鼠。新瓦上焙乾為末,醇酒沖服立愈。

油透舊木梳一具,煅存性研末酒調下。

川貝,竺黃,檀香,枳實,沉香,膽星,仙夏,蓬砂,青鹽等分,九味煎汁,吸入烏梅肉內收干,以一枚含口中咽汁歷驗。

文蛤粉(一兩),製半夏(五錢),羚羊角,沉香,制滴乳石,花蕊石,倭琉(各三錢),琥珀,鬱金,辰砂,狗寶(各二錢),牛黃,蓬砂,山羊血,冰片,麝香(各一錢),金箔,銀箔(各五百張),大黃(分兩酌用,以巴豆去油拌蒸,去巴豆用此二味,虛證勿用)共研細收儲,每一分放舌上,竹瀝薑汁調下,或竹瀝薑汁丸如綠豆大,開水送下一二十丸,胃痛加丁香,痰稠加天竺黃。

川黃連(去毛細切,二兩,以水九碗煎至六碗,再加水六碗煎至三碗,下赤金、紋銀各一錠,每重二兩,浸湯內),大田螺(五十個,洗淨仰置盤中,以黃連汁挑點螺靨,頃刻化水,用絹濾收半碗),將田螺水,同黃連汁、金銀共入瓷鍋,煎至碗半,下蘆菔汁小半碗,(無蘆菔時,以蘆菔子煎取濃汁用)煎至碗半,下韭汁小半碗,次下側柏葉汁小半碗,次下甘梨汁小半碗,次下竹瀝小半碗,次下瑩白童便小半碗。俱以煎至碗半為候,將金銀取起,下醲白人乳一大碗,次下羊乳一大碗,次下牛乳一大碗。

俱以煎至一碗為候,成膏入瓷罐內,封口埋土內,服時每用一茶匙,開水調服。極重者三服必愈,如湯水不能進者,將膏挑至舌上,聽其滲入咽喉,自能飲食,但愈後須食糜粥一月,方可用飯。此方清火消痰,去瘀下氣,養營潤燥,系京口何培元家秘傳,能挽回垂絕之症,故顧松園《醫鏡》名曰再造丹。

白話文:

反胃及痛噎隔第六

第一方:治胃痛因肝鬱氣滯,嘔脹便溏,吞酸噯氣。用煅文蛤一兩五錢,紫玫瑰、陳香櫞各四錢,白玉蘭、白芍各三錢,檳榔二錢五分,沉香、鬱金各二錢,調中散二兩(配方見後泄瀉條)。研細,每次取一錢,用開水送服。

第二方:治肚腹諸痛,久治不效者。用辰砂九錢,鴉片三錢,沉香、木香各一錢,百草霜五分,當門子一分二釐。研細,做成寒食麵丸,每丸重一分四釐,用陳酒或開水送服,名為紫者丸。汪謝城注:此方是「一粒金丹」的變法,鴉片入中國本為藥品,「一粒金丹」即為其祖方。急救效果很好,但病情好轉後,仍需調理服用其他藥物,避免復發。若只依靠此方急救,久之必無效,其他藥物也難以奏效。近人因胃痛吸食鴉片成癮,胃痛反而加重,甚至不治,皆因濫用此方所致。

第三方:治噎膈。用糯稻根或蘆根濃煎服用,酒隔效果最佳。

第四方:治噎膈初期。用北沙參三錢,川貝一錢,茯苓一錢五分,砂仁殼、廣鬱金各五分,荷蒂二枚,杵頭糠五分,水煎頻服。名為啟膈散。

第五方:用煅存性的鳳凰衣四五個,研末,用酒送服。

第六方:用陳久竹蒸架劈開炙成末,加金針菜十條煎服,酒隔尤驗。

第七方:治初生小鼠引起的噎膈。將小鼠焙乾研末,用醇酒沖服,立即痊癒。

第八方:用油透的舊木梳煅存性研末,用酒調服。

第九方:用川貝、竺黃、檀香、枳實、沉香、膽星、仙夏、蓬砂、青鹽等分,九味煎汁,吸入烏梅肉內曬乾,每次取一枚含口中咽汁。

第十方:治胃痛。用文蛤粉一兩,製半夏五錢,羚羊角、沉香、制滴乳石、花蕊石、倭琉各三錢,琥珀、鬱金、辰砂、狗寶各二錢,牛黃、蓬砂、山羊血、冰片、麝香各一錢,金箔、銀箔各五百張,大黃酌量(虛證勿用,用巴豆去油拌蒸後,去除巴豆再用大黃)。研細,每次取一分,放在舌上,用竹瀝薑汁調服,或做成綠豆大小的竹瀝薑汁丸,用開水送服一二十丸。胃痛加丁香,痰稠加天竺黃。

第十一方:清火消痰,去瘀下氣,養營潤燥,治重症。用川黃連(去毛細切,二兩,用九碗水煎至六碗,再加六碗水煎至三碗,加入赤金、紋銀各一錠,每錠重二兩)煎汁,再用大田螺(五十個,洗淨,用黃連汁點螺靨,頃刻化水,用絹濾取半碗汁液),與黃連汁、金銀一起煎至半碗,加入蘆菔汁(或蘆菔子煎汁)小半碗,再加入韭汁、側柏葉汁、甘梨汁、竹瀝、瑩白童便各小半碗,每次煎至半碗。取出金銀,加入醲白人乳、羊乳、牛乳各一大碗,煎至一碗,成膏狀。裝入瓷罐,封口埋土。服用時用一茶匙,開水調服。極重症者三服必癒。如湯水不能進食者,將膏挑至舌上,使其滲入咽喉,即可進食。癒後須食糜粥一月,方可用飯。此方為京口何培元家秘傳,顧松園《醫鏡》名曰再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