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英

《雞鳴錄》~ 哮喘第五

回本書目錄

哮喘第五

1. 哮喘第五

熱哮,(俗名痰火,口渴苔黃,小溲短赤是),萊菔子(二兩),風化硝(一兩),共研,蜜丸芡子大,每一丸噙化。

陳海蜇(漂淡,荸薺洗淨一兩,劈開,二兩,無則用蘆菔)煎至海蜇烊盡為度,頻飲自愈,久服除根。但須忌油膩,生痰諸物,此方兼治胸腹飲癖,及肝火鬱結,胃氣壅滯,腹中大痛,疳膨食積,滯下瘀停,痢後腹脹,諸證並效。病重倍用,或四倍八倍均可,以皆是食品雖有殊功,而不傷正氣也。

方名雪羹,王晉三制以清肝熱,余為引申觸類,應變無窮,凡用成方,皆須識此,自然法古意新。

甘草一二錢煎湯,煮蘆菔一二兩,候熟下白糖霜,生石膏末各二錢,再滾數沸,連湯吃盡,永不再發,冷哮禁用。

甜熟大枇杷(十斤,去核皮),白糖霜(二斤),同入砂罐內密封,置靜處一月,清澈如水,每飲一杯,連服即愈。

冷哮,薑汁和蜜少許,煎溫服,火證忌施。

實哮,萊菔子蒸曬一兩,牙皂燒存性三錢,共研生薑汁和竹瀝,丸芡子大,每一丸噙化,名清金丸。

多年不愈受寒即發,痰氣壅塞不能著枕之證,生石膏(六兩),桂枝(去皮),麻黃(去節),甘草,細辛(泡),白芍,五味子(焙打,各一兩),製半夏(一兩五錢),乾薑(泡二次,炒,七錢),共研末收儲,病發時,用二錢加入生薑(四錢),北棗(劈,二枚)煎去渣,臨臥服。二三劑即愈。

川大黃(四兩,用竹瀝一兩,薑汁一錢,朴硝三錢,拌蒸三次),蔞仁(去油),蛤殼(煅飛),橘紅(炒,各四兩),茯苓,陳膽星(薑製蒸),茅朮(炒,各三兩),天麻(煨),浮石(煅飛),蓬莪(酒炒),白芥子(炒,各二兩),薄荷葉(一兩六錢),石菖蒲,沉香,青黛(飛,各一兩),製半夏(竹瀝薑汁炒,六錢),川黃連(薑汁炒,五錢),天竹黃,白蔻仁(各三錢),冰片(一錢),二十味為細末,以竹瀝九分,薑汁一分泛丸,綠豆大,再用煨石膏(五錢),牛黃(二錢),辰砂(一錢),三味,研細為衣,每一二錢,開水下,治飲食化痰,胸膈迷悶,氣逆咳嗆,及哮喘中痰諸證。

醋哮,(醋搶喉管,哮嗽不止,諸藥無效者),生甘草二兩作二段,刮去皮,以豬膽五枚取汁,浸三日取出,火上炙乾為末,蜜丸綠豆大,臨臥清茶下四五十丸。

痰喘,胡桃肉(一兩),細茶末(五錢),白蜜和搗,如彈子大,噙化忌蔥。

兒茶,白檀香,白豆蔻,麥冬,蛤粉,川貝(去心,各一兩),天冬,薄荷葉(各五錢),桔梗,木香(各三錢),麝香(一錢),冰片(五分),共研細,以甘草四兩熬膏。丸芡子大,每噙化一丸。

白話文:

[哮喘第五]

熱哮:俗稱為痰火,主要症狀包括口渴、舌苔黃色、小便色深。治療方式是使用萊菔子(二兩)與風化硝(一兩),共同研磨,加入蜂蜜製成芡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丸,慢慢讓其溶解在口中。

陳海蜇(需先清洗並漂淡)、荸薺(洗淨後切開,兩量),或蘆菔,一同煎煮直至海蜇完全融化,頻繁飲用可以治癒病症,長期服用更可根除。但在飲食上要避免油膩以及易產生痰的食物。此方同時適用於胸腹飲癖、肝火鬱結、胃氣壅滯、腹部劇痛、疳膨食積、滯下瘀停、痢疾後腹脹等多種症狀。對於重症患者,可加倍使用,甚至四倍、八倍亦可,因為這些食材雖然有特殊功效,但不會損傷正氣。

該方被命名為「雪羹」,由王晉三創制,用以清除肝臟熱毒。而我在此進一步延伸應用,使其能夠靈活應對各種變化。使用任何現成的方劑,都應該瞭解這一點,才能做到既遵循古法,又富有創意。

甘草(一二錢)煎湯,與蘆菔(一二兩)一同煮熟,然後加入白糖霜和生石膏末(各二錢),再次煮沸數次,連湯帶蘆菔一同食用,可以防止哮喘再度發作,但冷哮症狀的患者不宜使用。

甜熟大枇杷(十斤,去核去皮)與白糖霜(二斤)放入砂罐密封,放置一個月,直到清澈如水,每次飲用一杯,連續服用即可痊癒。

冷哮:薑汁混和少量蜂蜜,溫熱後服用,火證患者避免使用。

實哮:萊菔子蒸曬後(一兩)、牙皁(三錢)一起研磨,再加入生薑汁和竹瀝,製成芡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丸,逐漸溶解在口中,此藥被命名為清金丸。

對於多年未愈,受寒即發,痰氣壅塞,嚴重到無法枕頭的患者,可以使用生石膏(六兩)、桂枝(去皮)、麻黃(去節)、甘草、細辛(泡)、白芍、五味子(焙打,各一兩)、製半夏(一兩五錢)、乾薑(泡二次,炒,七錢)。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存儲起來。當病情發作時,取二錢粉末,加入生薑(四錢)、北棗(劈開,二枚)煎煮,去渣,睡前服用。二至三劑即可痊癒。

川大黃(四兩,用竹瀝一兩,薑汁一錢,朴硝三錢,拌蒸三次)、蔞仁(去油)、蛤殼(煅飛)、橘紅(炒,各四兩)、茯苓、陳膽星(薑製蒸)、茅朮(炒,各三兩)、天麻(煨)、浮石(煅飛)、蓬莪(酒炒)、白芥子(炒,各二兩)、薄荷葉(一兩六錢)、石菖蒲、沉香、青黛(飛,各一兩)、製半夏(竹瀝薑汁炒,六錢)、川黃連(薑汁炒,五錢)、天竹黃、白蔻仁(各三錢)、冰片(一錢),以上二十種材料研磨成細末,以竹瀝九分,薑汁一分混合製成丸藥,大小如綠豆,再以煨石膏(五錢)、牛黃(二錢)、辰砂(一錢)三種材料研磨細粉作為丸藥外層。每次服用一二錢,開水送服,可用於治療因飲食引起的痰,胸膈悶悶不適,氣逆咳嗽,以及哮喘和中痰等症狀。

醋哮:醋刺激喉嚨導致持續哮喘,其他藥物無效的情況下,使用生甘草二兩切成兩段,颳去表皮,用五個豬膽的膽汁浸泡三天,取出後在火上烤乾,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睡前用清茶送服四五十丸。

痰喘:胡桃肉(一兩)、細茶末(五錢)、白蜜混合搗碎,做成彈子大小的丸藥,含在口中使其溶解,但需避免食用蔥。

兒茶、白檀香、白豆蔻、麥冬、蛤粉、川貝(去心,各一兩)、天冬、薄荷葉(各五錢)、桔梗、木香(各三錢)、麝香(一錢)、冰片(五分),所有材料研磨細末,用甘草四兩熬成膏狀,製成芡子大小的丸藥,每次含服一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