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英

《雞鳴錄》~ 虛勞第四 (4)

回本書目錄

虛勞第四 (4)

1. 虛勞第四

丸如龍眼核大,臨臥噙之口中,聽其自化,滲入咽中,尤滌痰治嗽良法,並治胸膈不舒,痰多食少極效。

中虛久嗽,飴糖(二兩),淡豆腐漿,一碗,煮化頻服。

郁痰久嗽,川貝(去心,一兩),叭噠杏仁(去皮尖,五錢),青黛(飛,五錢),共研細,生薑汁和勻,白糖霜丸,櫻桃大,噙化,名清化丸。

吐血,蠶退紙煅存性,研蜜丸,芡子大,含化咽津。

丹參一味,飯鍋上蒸熟,日日泡湯代茶飲。

荊芥穗燒過,蓋地下存性研末,陳米湯調服二錢,數服即效,兼治下血。今人治血證,專用補法,是一隅之見也。

白芨(炒炭,四兩),丹參(炒),黑驢皮膠(蛤粉炒,各二兩),大黃炭(一兩四錢),百草霜,三七(焙),丹皮炭,桑皮(蜜炙),蒲黃炭(各一兩),艾炭(六錢),血餘炭(五錢),炙草(四錢),十二味,共研細,每八分童便或茅根湯調下。治吐血不止,沖逆欲絕者大效,甚者以此藥一錢,拌入瓊玉膏三錢,側柏葉湯下。

若吐血兼有臭膿者,內有癰也。用花粉,桔梗(各一錢),地榆(八分),炙甲片,皂角刺,連翹(各七分),銀花(六分),丹皮,黃芩(各五分),甘草(四分),十味,蘆根湯煎服歷驗。

傳屍勞,硃砂,雄黃,雌黃,硫黃,麝香(各五分)為末,燒酒調擁患者背上膏肓穴,分作三次,用布蓋之。將熨斗盛火自下熨上,其蟲從口出,預製小口紗袋一隻,中撐竹絲,令病人以口就袋口,使蟲入袋內,殺之勿令脫逃。若非傳屍等證,內本無蟲,不可擅用此法,恐陰虛內熱之損怯證,誤用必致動血。

烹一雞置小盒內,晚間令病人餒腹就睡,以盒置床頭半啟其盒,使雞香近鼻,如病人睡醒,急將蓋罨好,緊閉而封之。明日啟視,必有小蟲,當以火燎之。如此引數次,蟲盡病自愈,按誤食蜈蚣子入腹者,亦可用此法引出。

人參,赤茯苓,遠志,鬼箭羽,石菖蒲,白朮,蒼朮,當歸(各一兩),桃奴(五錢),雄黃,硃砂(各三錢),牛黃,麝香(各一錢),十三味為末,酒糊丸,龍眼大,飛金為衣。每一丸,臨臥木香湯下,更以絳囊盛五七丸,懸床帳中,諸邪不敢近,並治邪祟疫癘,精魅蠱惑諸病甚效,名避邪丹。

白話文:

虛勞第四

藥丸大小如龍眼核,睡前含在口中,讓它自然溶化,滲入咽喉,這是治療痰多咳嗽的良方,也能有效治療胸膈不舒、痰多食少。

久咳虛弱:取麥芽糖二兩,淡豆腐漿一碗,煮化後頻頻服用。

痰鬱久咳:川貝母(去心,一兩)、杏仁(去皮尖,五錢)、青黛(飛,五錢),研磨成細粉,用生薑汁調勻,做成櫻桃大小的藥丸,含服溶化,名為清化丸。

吐血:蠶蛻紙煅燒至存性,研磨後加蜂蜜做成芡子大小的藥丸,含服,咽下藥汁。

單用丹參,用飯鍋蒸熟,每日泡水代茶飲用。

荊芥穗燒過,研磨成粉,用陳米湯調服二錢,服用幾次即可見效,也能治療下血。現代人治療血證,只注重補法,這是一種片面的看法。

白芨(炒炭,四兩)、丹參(炒)、阿膠(蛤粉炒,各二兩)、大黃炭(一兩四錢)、百草霜、三七(焙)、丹皮炭、桑皮(蜜炙)、蒲黃炭(各一兩)、艾炭(六錢)、血餘炭(五錢)、炙甘草(四錢),共十二味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八分,用童尿或茅根湯送服。治療吐血不止、氣逆欲絕,效果顯著;病情嚴重者,可取此藥一錢,拌入瓊玉膏三錢,用側柏葉湯送服。

如果吐血伴有臭膿,則體內可能有癰腫。可用花粉、桔梗(各一錢)、地榆(八分)、炙甲片、皂角刺、連翹(各七分)、金銀花(六分)、丹皮、黃芩(各五分)、甘草(四分),共十味藥材,用蘆根湯煎服,療效確切。

傳屍勞:硃砂、雄黃、雌黃、硫黃、麝香(各五分),研磨成粉,用燒酒調勻,塗抹在患者背部的膏肓穴,分三次塗抹,用布蓋住。用熨斗加熱,從下往上熨燙,蟲子就會從口中出來。事先準備好一個小紗布袋,裡面撐上竹絲,讓病人用嘴含住袋口,使蟲子進入袋內,殺死蟲子,防止其逃脫。如果非傳屍勞等病症,體內原本沒有蟲子,不可擅用此法,以免陰虛內熱的虛弱體質因誤用而導致出血。

將一隻雞放入小盒內,晚上讓病人空腹睡覺,將盒子放在床頭,稍微打開盒子,讓雞的香味靠近鼻子。如果病人睡醒了,要立即蓋好盒子,密封起來。第二天打開查看,一定會有小蟲,要用火燒掉。如此引誘幾次,蟲子清除乾淨,病自然就好了。誤食蜈蚣幼蟲的人,也可以用此法引出。

人參、赤茯苓、遠志、鬼箭羽、石菖蒲、白朮、蒼朮、當歸(各一兩)、桃仁(五錢)、雄黃、硃砂(各三錢)、牛黃、麝香(各一錢),共十三味藥材,研磨成粉,用酒糊做成龍眼大小的藥丸,再用金箔包衣。每服一丸,睡前用木香湯送服。另外,用紅布袋裝五到七丸藥,懸掛在床帳中,邪祟不敢靠近,也能治療邪祟疫病、精魅蠱惑等疾病,效果顯著,名為避邪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