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越峰

《疑難急症簡方》~ 卷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

1. 諸物鯁喉

諸物鯁喉(《隨息居飲食譜》)

喉痹腫痛,諸物鯁喉,並以大蒜頭塞鼻中。

又方

橘皮常含嚥下。

魚骨鯁(道墟章墨舫)

大蒜頭塞鼻,如鯁右邊塞右,鯁左邊塞左。

鱉骨鯁方(《隨山宇方鈔》)

此症無方可治,必至潰爛而死,惟此方可救,若不能下咽,終於不治。

生鱉眼珠(一對),豆腐皮濕包,努力吞下,鯁即若失。凡魚骨鯁,亦用本魚眼珠,依法吞之。

諸獸骨鯁(《食物本草》)

象牙磨水吞之。

稻芒梗喉(《醫學指南》)

飴糖頻食,即下。

谷賊稻芒阻喉(《隨息居飲食譜》)

芝麻炒研,白湯下。《食物本草》,稻芒黏咽不能出,名谷賊鵝,口涎灌之愈。

稻芒黏咽(《本草從新》)

紫花地丁草嚼嚥下。

雞魚骨鯁(又)

苧麻根搗汁,以匙灌之,立效。

諸骨鯁喉(《玉曆良方匯錄》)

硼砂(一塊),含化嚥下愈。

又方,威靈仙(二錢),沙糖和酒煎,一口吞下,百骨軟如綿,並治木鯁。

大小人魚骨鯁(《名醫類案》)

白餳糖,食即解。

越按:餳糖,即飴糖也。有兩種,一大麥糖,系大麥做。一線版糖,系糯米做。兩種以糯米為上。小兒女多不肯吃他物,惟此最合。如一時無買處,可托南京店做,蓋即寸金糖皮殼也。凡虛症藥內用飴糖者仿此。

2. 猝死驚風胎毒

屍疰(《幼科準繩》)

巢氏曰:屍疰者,是五屍中之一屍疰也。人無問小大,腹內皆有屍蟲,屍蟲為性忌惡,多接引外邪,共為患害。小兒血氣衰弱者,精神亦羸,故屍疰因而為病。其狀沉嘿,不的知病之處,或寒熱淋漓,涉引歲月,遂至於死,死又疰易旁人,故名之為屍疰也。

張渙論小兒亦有疰病,與大人所病無異,久後疰易旁人,傳染骨肉,如屍疰蠱毒之類是也。

越按:此症共有五方,其藥太猛,只取張仲景一方備用。

《外臺》張仲景治大人小兒飛屍走馬湯

巴豆(去心皮),杏仁(去皮尖,各二枚)

取綿纏裹,杵令極碎,投以滾湯二合捻取白汁服之,須臾差。未差,更一服,老小量之。通療鬼擊有屍疰者,常蓄此藥,用驗。忌野豬肉蘆筍。《證治合參》云:疰之言住也,謂其風邪鬼氣留人身內也。

小兒中客忤(又)

客忤者,驚忤也。小兒神氣軟弱,忽有非常之物,或未經識見之人,觸之與兒神氣相忤而發病,謂之客忤也。亦名中,又名中人。

灶肚中黃土(研,二兩),雞子(一個,去殼),兩件和勻,少加水調,先以桃柳枝湯浴兒,後將此藥塗五心及頂門。

陳無擇法:用灶中黃土、蚯蚓屎(等分),如此法塗。又

越按:五心:手足心、心胸也。頂門在頭前頂。

治猝客忤噤口不能言(又)

細辛(二分),瑤桂心片(二分),納口中效。

越按:桂心,草藐橋杜景橋表兄云:近多用末,恐黏咽不下,無藥可治,直至爛而後已,小兒更甚,故加片字。今藥肆末片皆備,高明者慎之。

經療小兒客忤(又)

菖蒲汁納口中。

生艾汁納口中。

磨刀水(三四滴),納口,妙。

好墨搗碎(二分)納口。

大小,人魘死又)

韭菜汁灌口中,劇者灌兩耳。

又方,伏龍肝末,吹鼻中,即老灶肚中央黃泥也。

又方(《本草從新》),百草霜水化,吹鼻中,百草霜,即燒葉柴老灶火門上煙煤也。

《聖惠》治小兒猝死方(又)

煅豶豬糞,煎取汁,服之。

按:豶,音焚,強健豬也。

又方,煎鹽湯,令極咸,以物拗口灌之,令入腹即活。

嬰孺治小兒不知所病便死絕方(又)

取雄雞冠,臨兒口上割血,滴入口下即活。

《千金》治猝忤方(又)

此病即今人所謂中惡者,與猝死鬼擊亦相類,皆宜參取用之。

鹽(三錢),水煎得吐,即愈。

《備急方》云:治鬼擊,若小便不通,用筆頭(七枚)燒作灰水和服之,即通。

小兒中惡(《證治合參》)

此病是鬼邪之氣,猝中於人也。無問大小,其狀猝然心腹刺痛,悶亂欲死是也。凡中惡,腹大而滿,脈緊大而浮者死,緊細而微者生。治宜先下蘇合香丸,未醒,以皂角末搐鼻,次服沉香降氣丸,加人參茯苓。(巢氏)

沉香降氣湯

降真香沉香白膠香、虎脛骨(酥炙)人參、鬼箭、草龍膽(各五錢),各為末,次入天雄黃(五錢)、麝香(一錢),煉蜜丸,乳香湯化下。

越按:大人服錢半,小兒酌減。

又扁鵲方以小便灌其面,數回即能語。

又方,以皂莢末吹鼻令嚏。

鬼擊猝死、寢死、忤死、縊死(又)

並用,雄雞血,滴口令咽。

縊死未絕,雄雞血塗喉下。

猝中惡死,雄鴨向死人口,斷其頭瀝血入口,又以竹筒吹其下部。一人力竭,則易一人,以氣通甦醒為度。

《金匱要略》治小兒猝死而吐利不知何病方(《幼科準繩》)

馬糞一圓,絞取汁灌之。乾者水煮,濕者取汁。

又方,救猝死而四肢不收,及便糞者,牛洞(半升)酒煎汁,灌口中。洞者,稀糞也。

《千金》猝死無脈,無他形候,陰陽俱絕故也(又)

牽耕牛,臨鼻上二百息,牛舐必瘥。若不舐,則以鹽汁塗面上,牛即肯舐。

又方,炙熨斗,熨兩脅下。《備急方》云:又治屍厥。

又方,視其上唇裡弦,有見如慄米大者,以針決去之。

越於咸豐初年,見有沖棺材而死者,用俗傳追劈棺木一片,煎湯服,並牽舐胸次,遂得活。按:是則沖花冠花轎,皆可用此法。俗傳沖花冠,用花冠上紙片煎湯。沖花轎,則應以轎上彩綢也。

屍厥死(《驗方新編》)

由入廟弔喪問病而得者。

附子(七錢)分兩服,酒三盞,煎一盞。如無附子,生薑汁半盞,和酒煎,連進三服即醒。

越按:屍厥者,不知人事,如身死,而手足冷如屍也。

小兒無故猝死(《隨息居飲食譜》)

蔥白納入下部及兩鼻孔內,氣通即生。

越按:蔥白搗爛,既便按納,亦氣猛易達也。或謂以上飛屍中忤等症,每聞時醫,不分名目,概曰急驚,概用驚藥,並概曰中風,概用風藥,而時人亦從而和之曰:驚風、中風而死,誠可憐矣!今既分明,自無擬議,從今後遇有此症,照此認真醫治,而果有命盡不活者,醫不任其咎矣。

土地打方(王暗人抄本)

人有夢被土神打者,無藥可救,急刺左耳三針,滴血下地,再刺右耳二針,滴血下地。如不愈,用鐵鎝抓地,立愈。

治喜神(即活無常)打方

用有花扇,打遍身百下,即安。

小兒猝驚(《證治合參》)

三年老雄雞冠血,滴入口中,治猝驚。

俗傳小兒驚風

桃仁、杏仁、生黃梔(各七枚),麵粉,雞子去黃用白,搗和,貼男左女右手足心,布縛一晝夜,青出愈。

急慢驚風(《隨山宇方鈔》)

糯稻田中蚱蜢,取相交者,炙乾,末服。

急慢驚風並治大人陰症甚效(《玉曆良方匯錄》)

以手巾蓋病人腹上,捉真絲毛雞一隻,令人捧住,立肚皮上少頃,其雞自能撲翅,蹲定半日,雞自走落,兒即愈,雞灌香油救之。

治小兒驚風秘方(又)

蜂蜜擦大人手掌內,少用滾水勻開,在小兒背心摩擦,輕重得宜,漸漸吸出黑毛,即用鉗拔去,再用蜜擦,毛出再拔,至久久黑毛不出為度,其驚風不藥自止。此屢驗目睹者。

胎驚(又)

新產小兒,或月內,或月外,忽然驚搐,一二周時不愈,取鼠卵兩枚,拌以硃砂,懸掛陰乾研末,用開水調送一二匙,立瘥,能乳。

急慢驚風、吊眼撮口、搐搦不定等症(又)

代赭石,醋煅十次,研極細末,水飛曬乾,每服一錢,輕者五分,真金煎湯,送下三服。見兒腳脛上有赤斑,即病出可全,無赤斑不治。

急慢驚風奇方(又)

白頸蚯蚓,刀截兩段,跳急者治急驚,慢者治慢驚。加麝香一分,搗爛,貼當臍,外以膏藥蓋之。

胎驚(《增廣大生要旨》)

月內壯熱,翻眼握拳,搐掣驚啼,此胎驚。因妊婦調攝乖常,常傷於胎,故生下即病。急以豬乳一茶匙,細研辰砂、牛黃少許,調抹口中,神效。

慢驚(又)

莊氏:因風熱不退,及吐瀉而成者,總屬陰虛陽越,必成慢驚。治當培元固本,引火歸原。先用熱藥衝開寒痰,再進溫補。

丁香(五粒),胡椒肉桂片、炮姜(各五分),灶心黃土即伏龍肝(三兩),水煎服,吐瀉立止。接服溫補方。

驚癇嚼舌(《食物本草》)

迷悶仰目。

牛黃(一豆許),研和蜜,水灌之。

小兒初生無皮(《證治合參》)

有紅筋者,乃受胎未足也。

白米粉撲之,肌膚自生。

臍風撮口(又)

初生一七日內,忽患此症,百無一效,坐視其死,良可憫也。看兒齒齦上,有小泡子如慄米狀,以溫水蘸熟帛裹指,輕輕擦破便安。

又方,五通膏(周景陽傳)

生地、生薑、蔥白、萊菔子田螺肉(各等分),共搗爛,搭臍上,四圍一指厚,包住,候一時,有屁下泄,愈。

又方,神仙退(《增廣大生要旨》)

父母指甲三分,炙炭末,乳汁調下,或含燒酒對臍吮之,亦妙。

又方(又)

白殭蠶四枚,炒去絲口嘴,研末,蜜調敷唇內。

臍風(又)

獨頭蒜切片,安臍上以艾灸之。口中有蒜氣,即止。

赤遊風(又)

行於上下,至節死。

按:節者,如手骨節、背骨節之類。

白菜搗汁敷之。

臍風腫硬(又)

香螺膏(鑑泉翁傳)、麝香(少許)搗爛,搭臍上,須臾再易,腫痛立消。

丹毒(又)

泥金膏,治小兒一切無名腫硬焮赤,及諸般丹瘤熱瘭濕爛,大人亦同此法。

陰地上蚯蚓糞(一股),熟皮硝(二股),共研細,河水濃調,厚封患處,干則再敷。

赤遊丹毒(《增廣大生要旨》)

小兒一歲以內,身發赤遊風者,皮如丹塗,故謂之丹。發於四肢易治,入腹入囊,皆難治也。發於頭面胸背,身如火灼,煩躁脹悶者,古人謂入心必死。用朴硝、大黃青黛,共為末,河水調敷,或芭蕉根搗汁塗,干則再塗。冬月畏冷,燉稍溫塗上,無論赤白並效。如寒涼不效者,用伏龍肝,即灶心黃土,研末,熟雞子黃熬油調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