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越峰

《疑難急症簡方》~ 卷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4)

1. 喉症

喉痹舌脹(《本草從新》)

萆麻仁研細作紙捻,燒煙燻之。(按:如不便熏,入瓶內熏。)

咽喉痛(《醫學指南》)

蛇床子入瓶內燒煙燻,進口即愈。

乳蛾(又)

巴豆(一粒,去衣殼),研放蔥管中,塞男左女右鼻內,愈。

喉痹下行法(《證治合參》)

生附子(一個,搗末),水調勻,貼於兩腳心,引火下行,其喉則開,開則去之。

喉痛溫州(《溫疫條辨》)

簡便方,治大頭瘟,並咽喉腫痛。

吳茱萸(五錢,搗汁),醋糊和敷足心,即消。

喉風外治法(《玉曆良方匯錄》)

韭菜地蚯蚓搗爛,和麝香、梅冰各少許,塗喉間外面即愈。如無冰麝,將曲蟮搗敷亦可。

喉症驗方(姚北胡瀛嶠)

治喉風、喉痹、喉蛾等症,此方神效,立可開關。值端午合,預先七日齋戒。

真牛黃(一錢),頭梅,硼砂,青黛,熊膽(各二錢),露蜂房(黃色者佳,焙存性,五錢),研細,磁器收藏候用,每二三釐,吹入喉間,緩緩嚥下。

喉症統治(《丁氏奇效良方》)

後項窩處,搽油少許,用銅錢如刮痧樣,要順刮,切忌倒刮。其痛稍緩,以便乘寬進藥。輕者不藥亦可,或生附子末,用吳茱萸亦可,熱醋調敷兩腳心,不論實火虛火皆妙。

又方,獨蒜(二枚),削去兩頭,塞鼻中,左患塞右,右患塞左,雙患雙塞,俟口中血出愈。

小兒鎖喉(又)

芙蓉葉搗汁,煎雞蛋,貼囟門接:囟是顖字,腦蓋骨也,其穴跳動及肚臍中。按:小兒有病,每難服藥,如遇此症,斷難緩待,可查上有外治法,隨酌以治之。

喉中有珠(又)

此非喉症,乃是鼻中生一條紅線如發,懸一黑泡,大如櫻桃珠,垂掛喉門。如用刀針即死,急取活土牛膝根,獨條肥大者(草藥擔有之),搗取汁,以醋四五滴和勻,滴入鼻中二三次。線斷珠破,吐出瘀血愈。或針刺手腕中(按:腕臂掌之交也。)紫筋,或刺少商按:(是肺經)穴,在兩手大指甲旁,靠里角一韭葉許,出惡血,神效。

白話文:

喉症

喉痹舌脹: 將萆麻仁研磨成細粉,製成紙捻,點燃後用煙燻患處。(如果不便燻煙,可以將紙捻放入瓶內燻。)

咽喉痛: 將蛇床子放入瓶內燒煙燻,煙燻入口即可痊癒。

乳蛾: 將一粒巴豆(去殼)研磨後,放入蔥管中,塞入左側鼻孔(男性)或右側鼻孔(女性),即可痊癒。

喉痹下行法: 將一個生附子搗碎成末,用水調勻後,貼敷於雙腳心,引導火氣下行,喉嚨就會打開,打開後即可將藥膏取下。

喉痛溫州: 此為簡便方,治療大頭瘟及咽喉腫痛。將五錢吳茱萸搗爛取汁,用醋調成糊狀,敷於足心,即可消腫。

喉風外治法: 將韭菜地蚯蚓搗爛,與少許麝香、冰片混合,塗抹於喉嚨外部即可痊癒。若無麝香和冰片,單用搗爛的蚯蚓敷貼亦可。

喉症驗方: 治療喉風、喉痹、喉蛾等症,此方效果神奇,能立即見效。需在端午節前七天開始齋戒。將一錢真牛黃、頭梅、硼砂、青黛、熊膽(各二錢)、焙乾的黃色蜂房(五錢)研磨成細粉,用磁器保存備用。每次取二三釐克,吹入喉嚨,慢慢嚥下。

喉症統治: 在後頸窩處塗抹少許油,用銅錢像刮痧一樣順著刮,切忌逆刮。待疼痛稍緩後,即可趁機服用藥物。症狀輕微者,不需服藥也可痊癒;或用生附子末或吳茱萸,用熱醋調勻後敷於雙腳心,無論實火或虛火皆有效。

另有方劑:將兩個獨蒜削去兩端,塞入鼻孔,左側疼痛塞右側,右側疼痛塞左側,雙側疼痛則雙側皆塞,待口中流出血後即可痊癒。

小兒鎖喉: 將芙蓉葉搗爛取汁,煎雞蛋,將雞蛋貼敷在囟門(百會穴)及肚臍處。 (小兒生病,往往難以服藥,若遇此症,不可延誤,可參考以上外治法,酌情治療。)

喉中有珠: 此症並非喉症,而是鼻腔內生出一條像頭髮一樣的紅線,懸掛著一顆像櫻桃一樣大的黑色珠子,垂掛在喉嚨處。若用刀針治療則會致命。應迅速取活土牛膝根(肥大者佳),搗爛取汁,用四五滴醋調勻,滴入鼻中二三次。紅線斷裂,珠子破掉,吐出瘀血後即可痊癒。或針刺手腕內側(腕臂掌交界處)的紫筋,或刺少商穴(肺經穴位,位於兩手大拇指指甲旁,靠內側一韭葉寬的位置),放出瘀血,效果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