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難急症簡方》~ 卷二 (8)
卷二 (8)
1. 產
保生無憂散
酒洗當歸(錢半),酒炒白芍(錢二分),生黃耆,荊芥(各八分),川貝(一錢),麩炒枳殼(六分),川芎(錢三分),蘄艾,川樸(各七分),羌活,炙甘草(各五分),菟絲餅(錢四分),生薑(三片)
脬破及小便欠利藥引(《醫級女科類方》)
豬脬飲,治婦人因產傷脬,致作交腸之候,及太陽經虛,小便欠利者。凡用湯藥,當以此作引。
豬脬一具,煎湯煎藥,即尿脬也。
越按:屠司習氣,將脬觸破出尿,未堪入藥,用者須求完全為妙,羊脬亦然。
脬破
先君摘本,治婦人產後脬破,小便不禁。
人參,於術(各二錢),桃仁,廣皮,黃耆,茯苓,當歸,川芎(各一錢),一劑,入豬脬,或羊脬同煎,空心服,一切婦人,以守生之人不謹,故有是症,服此可愈。
越按:隨破隨醫,日久必爛,不可治也。
交腸症(又)
治婦人小便中出大便,名交腸症。
五苓散
澤瀉(錢半),豬苓,茯苓,於術(各一錢),桂枝(五分),或用肉桂片三分,服而未愈,舊袱頭(即為烏帕)燒炭末,溫酒調服。
一婦人嗜酒,常痛飲不醉,忽糟粕出前竅,溲便出後竅,六脈皆沉澀,與四物湯加味方。
熟地(三錢),白芍(三錢),當歸(三錢),川芎(錢半),海金沙(錢半),木香(五分),檳榔(錢半),木通(錢半),桃仁(一錢),服愈。
產後腫塊(各家抄本)
產婦惡露,流於腰腎腿足關節之處,或漫腫,或結塊,久則腫起作痛,肢體倦怠,宜用蔥熨方,以治外腫,內服參歸生化湯,以散滯血,勿緩也。
蔥一握,炙熱搗爛作餅,貼腫處,蓋布三四層,以熨斗熨之。
參歸生化湯
川芎,黃耆(各錢半),當歸(三錢),甘草(五分),肉桂片(六分),人參,馬蹄香(各三錢),煎服。
產後舌出不收(又)
辰砂敷舌上,擲盆盎碎,即收。
陳篤軒云:大聲震響,恐非所宜。
一法(《增廣大生要旨》)
辰砂敷後,乃後壁外破盎墜地作聲。
越按:此法是。
不語(又)
生白礬末一錢,熱湯調下。
產後氣喘(又)
人參,胡桃肉(各二錢),煎服。
越按:如怕服參,照喘家法,淡鹽水炒,現敲胡桃肉,杵碎二錢,開水送下。
產後水腫,血虛浮腫(又)
澤蘭,防己(各二錢),研末,淡水醋湯調下。
產後口渴(又)
煉過白蜜,不計多少,熱湯調服,即止。
產後瀉血不止(又)
艾葉炙熟(一錢),炮姜(五分),煎服。
產戶痛(又)
產後起居太早,產戶感風,如生陰毒,其痛甚苦,手不能近,被難蓋著。醫者無不以為生毒,惟蜀阜僧云:生產七日內,少穿下裳,風入產戶,是以病此治風可愈。余喜其明而簡也,謹志之。
白話文:
[產]
保生無憂散
此方用於產後調理。藥材包括:當歸(半錢)、酒炒白芍(二分)、生黃耆、荊芥(各八分)、川貝(一錢)、麩炒枳殼(六分)、川芎(三分)、蘄艾、川樸(各七分)、羌活、炙甘草(各五分)、菟絲子(四分)、生薑(三片)。
豬脬飲(用於膀胱破裂和小便不利)
此方用於治療產後因傷及膀胱而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及太陽經虛弱,小便不利的情況。所有湯藥均以此方為引。藥材為:豬膀胱一個,煎湯與藥同煎。 (說明:豬膀胱即為尿脬。若膀胱破裂有漏尿情況,則不宜入藥,需選用完整者,羊膀胱亦同。)
膀胱破裂
此方用於治療產後膀胱破裂,小便失禁。藥材包括:人參、鬱金(各二錢)、桃仁、陳皮、黃耆、茯苓、當歸、川芎(各一錢)。將藥材與豬膀胱或羊膀胱同煎服用,空腹飲用。產後婦女因保養不慎而出現此症,服用此方可治癒。(說明:膀胱破裂應及時治療,久拖必致潰爛,難以治愈。)
交腸症(小便夾雜大便)
此方治療小便中排出大便的交腸症。藥方為五苓散,包含:澤瀉(半錢)、豬苓、茯苓、鬱金(各一錢)、桂枝(五分),或用肉桂片三分。若服用後仍未痊癒,可將舊布片燒成炭末,用溫酒調服。另有一例:嗜酒婦人,酒後糟粕從前竅排出,大小便混淆,脈象沉澀,則需服用加味四物湯:熟地(三錢)、白芍(三錢)、當歸(三錢)、川芎(半錢)、海金沙(半錢)、木香(五分)、檳榔(半錢)、木通(半錢)、桃仁(一錢)。
產後腫塊
產後惡露流至腰腎腿足關節處,或腫脹,或結塊,久則腫痛,肢體乏力,可用蔥餅外敷,內服參歸生化湯散瘀血。蔥餅做法:蔥一把,炙熱搗爛成餅,貼於腫處,蓋上布三四層,用熨斗熨之。參歸生化湯藥材:川芎、黃耆(各半錢)、當歸(三錢)、甘草(五分)、肉桂片(六分)、人參、馬蹄香(各三錢)。
產後舌頭伸出不能收回
用辰砂敷於舌上,摔碎藥碗即可收回舌頭。(說明:陳篤軒認為大聲震響恐不適宜;另一方法是將辰砂敷好後,再將藥碗摔在地上。)
產後不語
生白礬末一錢,熱水沖服。
產後氣喘
人參、胡桃肉(各二錢)煎服。(說明:若害怕服用人參,可參考治療氣喘的方法,用淡鹽水炒胡桃肉,敲碎二錢,開水送服。)
產後水腫,血虛浮腫
澤蘭、防己(各二錢),研末,淡水醋湯調服。
產後口渴
煉好的白蜜,適量,熱水沖服。
產後出血不止
艾葉炙熟(一錢)、炮姜(五分)煎服。
產後腹痛
產後過早起床,受風寒,導致產後腹痛劇烈,手碰不得,如陰毒一般。一般認為是生毒,但蜀阜僧認為是生產七日內衣著過少,風寒入侵所致,治風即可痊癒。(作者贊同此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