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越峰

《疑難急症簡方》~ 卷二 (10)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0)

1. 鼓脹

鼓脹硫黃兒神效(《醫級雜病》),制硫黃(用萊菔子、豆腐、甘草、黑大豆等),巴豆霜,輕粉(各一兩),研末,用布作肚兜一個,先以綿襯之,放藥於上攤勻,再用綿蓋,用針密行之,系腹上,則氣自通,宜戒鹹味。

氣鼓神方(《隨山宇》),近日有人試效,因以傳人,多年瓦油燈盞(連垢膩)火內燒溫,合臍上,良久自落油膩,已淨如洗,腹亦平矣。

又方,蓋屋稻草煎湯,傾盆內,坐盆上熏,待溫頻沃其腹,小便隨下黃水二三次愈。

草靈丹(《醫學》),四五月牛屎(陰乾炒微黃色研末),每服一兩,煎半時,濾清服之,三服即愈。

又方,黑魚(一尾),從尾上抽去腸,皮硝(二兩)裝入魚腹內,焙乾為末,每服二三錢,開水下。

又方,端午取蝦蟆(一隻,隨時亦可),硃砂(七錢)放其腹內,懸至次日,以黃泥打爛包之,煅存性,每早服五分,開水下。

氣鼓氣脹(《玉曆》),蘿蔔子(二兩,研末),再以生蘿蔔搗爛,和子絞汁,將砂仁(二兩)浸汁內,一宿撈起,再浸再曬,七次為度,研末,再服一錢,米飲調下效。

又方,遠志煎。(見上水腫。)

又方(樊氏),一草丸,土牛膝根,鹽(少許),酒漿(即酒釀,一匙),共杵為丸,入黃蜆殼,覆臍上一晝夜,過限起泡。如此不愈,內服漿梅嫩葉杵汁,滾燒酒,如量沖服,無不應驗。陳克三傳。

白話文:

【鼓脹】

《醫級雜病》中記載了一個對鼓脹有顯著療效的偏方,使用硫磺(需經過特定處理,包括萊菔子、豆腐、甘草、黑大豆等),巴豆霜,以及輕粉(各一兩),將這些材料磨成粉末。然後製作一個肚兜,裏面鋪上綿布,把藥粉均勻地放在上面,再用綿布蓋住,縫合好後綁在腹部,能幫助氣血運行,患者需要注意避免攝取鹹食。

《隨山宇》裡提到的「氣鼓神方」,有人試過並證實有效,遂傳播開來。具體方法是將長年使用的瓦油燈盞(包括上面的污垢)放入火中加熱,然後放置在肚臍上方,過一段時間後,會發現燈盞上的油膩物質掉落,最終變得像洗過一樣乾淨,腹部也會逐漸恢復平坦。

另一種方法是,利用蓋房子剩下的稻草煮成湯,倒入盆中,坐在盆上讓蒸汽薰蒸,待溫度適中時,將湯液倒在腹部,連續兩到三次後,小便會排出黃色的水分,病情便能得到改善。

《醫學》中的「草靈丹」,採集四五月間的牛糞(陰乾後炒至微黃色,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兩,煎煮半小時後,將藥渣濾掉只喝藥汁,服用三次即可痊癒。

還有一種方法是,取一條黑魚,從尾巴處取出內臟,將二兩的皮硝裝入魚腹,烘烤至乾燥,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二到三錢,用開水送服。

另一個方法是,在端午節捉一隻青蛙(其他時間也可以),在其腹中放入七錢硃砂,掛置一夜後,用黃泥包裹,煅燒後保留藥性,每天早上服用五分,用開水吞服。

《玉曆》中提到治療氣鼓和氣脹的方法,使用二兩的蘿蔔籽研成粉末,再取新鮮蘿蔔搗碎,絞出汁液,將二兩的砂仁浸泡在蘿蔔汁中,隔夜後撈起,再反覆浸泡和晾曬,進行七次,最後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調和後飲下,效果顯著。

另外還有遠志煎的用法,詳情請參考治療水腫的部分。

樊氏提供的一個偏方是,使用土牛膝根,加入少量鹽和一匙的酒釀,一起搗碎成丸狀,然後將黃蜆殼蓋在臍眼上,持續一晝夜,可能會出現水泡。如果這種方法不能治癒,可以內服漿梅嫩葉搗碎的汁液,與熱酒混合後按量服用,據說效果很好,這個方法由陳克三傳授。

2. 陽亡

脫陽(《心法附余》),華佗十件危病方:其證多因大吐大瀉之後,四肢逆冷,元氣不接,不省人事,或傷寒新瘥,誤行房事,其證小腹緊痛,外腎搐縮,面黑氣喘,冷汗自出,亦是脫陽症,須臾不救,先以蔥白(數莖)炒熱熨臍下,次用附子(一錢),白朮(七分),乾薑(五分),木香(三分),煎令冷服,須臾又服。

四逆加人參湯(《醫級傷寒》),治亡陽厥逆危敗之症,甘草、乾薑、附子、人參各五分。

六味回陽飲(《孝茲傷寒備覽》),治陰陽兩虛,元氣將脫。人參,熟地(各五錢),附子(二錢),炮姜(五分),歸身(三錢),煎服。

灸脫陽法(《醫級雜病》),治陽亡大汗,厥利慾脫之症,急於關元穴(在臍下三寸)灸七九壯,以固陽氣。如脈脫不復者危,肢溫者復。

參附湯(《濟陰綱目》),治陽氣虛寒,自汗惡寒,或手足逆冷,大便自利,或臍腹疼痛,嘔逆不食,或汗多發痙等症。

人參(一兩),附子(炮,五錢),姜(二片),黑棗(二個),煎服。

耆附湯(又),治陽氣虛脫,惡寒自汗,或口噤痰壅,四肢逆冷,或吐瀉腹痛,飲食不入,及一切虛寒等症。

黃耆(一兩),附子(炮,五錢),姜(二片),黑棗(二個),煎服。

按:陽亡之症,須認明手足冷至手臂及足脛身冷,蜷臥不渴,六脈沉細者是真虛寒症。若冷在四肢尖,身熱,舌乾引飲,六脈洪弦者,是假虛寒症。用之不當,不如勿藥為中醫也。

白話文:

標題: [陽氣喪失]

內容: "脫陽"(來源:《心法附餘》),華佗列為十大危急病症之一:通常在大量嘔吐或嚴重腹瀉後出現,四肢冰冷,元氣衰竭,意識模糊,或是感冒初癒後過早進行性行為,會出現小腹緊痛,外生殖器收縮,面色蒼白,呼吸困難,自發冷汗,這也是脫陽的症狀,需立即救治。首先用幾根蔥白炒熱敷在肚臍下方,接著使用炮附子(約3克),白朮(約2.1克),乾薑(約1.5克),木香(約0.9克),煎煮後待冷服用,間隔一段時間再次服用。

四逆加人參湯(來源:《醫級傷寒》),用於治療因陽氣喪失導致的手腳厥冷,生命垂危的情況,甘草、乾薑、炮附子、人參各約1.5克。

六味回陽飲(來源:《孝茲傷寒備覽》),適用於陰陽兩虛,元氣即將喪失的情況。人參,熟地(各約15克),炮附子(約6克),炮薑(約1.5克),當歸身(約9克),煎煮後服用。

灸療脫陽法(來源:《醫級雜病》),用於治療因陽氣喪失而出現大汗,手腳厥冷,將要脫離的情況,在關元穴(位於肚臍下三寸)施灸七到六十三壯,以鞏固陽氣。如果脈搏消失且未能恢復,情況危險;如果四肢回暖,則有恢復的希望。

參附湯(來源:《濟陰綱目》),用於治療陽氣虛弱,自發冷汗,畏寒,或是四肢冰冷,大便失禁,或是腹部疼痛,噁心嘔吐,無法進食,或是汗多引起抽筋等症狀。

人參(約30克),炮附子(約15克),薑(兩片),黑棗(兩個),煎煮後服用。

耆附湯(同上),用於治療陽氣虛弱脫離,畏寒自發冷汗,或是口閉痰多,四肢冰冷,或是嘔吐腹瀉,腹部疼痛,飲食難以下嚥,以及所有虛寒症狀。

黃耆(約30克),炮附子(約15克),薑(兩片),黑棗(兩個),煎煮後服用。

補充說明:對於陽氣喪失的症狀,必須辨別清楚,四肢冰冷至手肘和小腿,全身冰涼,蜷縮著躺著,不口渴,六脈細微纔是真正的虛寒症狀。如果只是四肢末端冰冷,身體發熱,舌頭乾燥想喝水,六脈洪大或弦緊,這是假性的虛寒症狀。如果診斷錯誤,不恰當地使用藥物,不如不要使用藥物,這是中醫的基本原則。"

3.

牙痛(余晟記說),附子搗爛貼足心。

又方(章墨舫說),輕粉研,填合谷穴。(在手拇指食指之背又里些,屬陽明大腸經。)將艾灸三五壯,即愈。

火牙疼(《醫學》),巴豆(一粒,去皮殼),搗爛,燈花紙包,左邊牙疼塞左耳,右邊塞右耳。

風牙蟲牙攻蛀疼痛,動搖連頰,浮腫(《醫級》),川椒(炒出汗),蜂房(炙,等分),為末,每用二錢煎,溫漱即愈。

牙蟲痛(又),韭菜子(五錢),煎漱之,蟲自出。

牙痛神效漱方(陳儀臣),一撮花椒水一鍾,細辛白芷與防風,濃煎漱齒三更後,不怕牙疼風火蟲。

一切牙痛(《醫級》),蟾酥(少許),巴豆(一粒,去油),杏仁(一粒,去皮炒焦),共研如泥,綿裹如粟米大,若蛀牙塞入蛀孔,風牙寒牙貼之,吐涎即愈。

牙痛(道法統宗淨明堂),五靈脂(一兩),川椒(五錢),共末,擦患處。

齒痛血出或癢痛(倪賢宗),骨碎補(二兩),銅刀銼,炒焦研末,擦牙良久,吐咽俱可。劉松石云:能固牙益髓,並去骨毒,經驗。

牙齦腫痛臭爛(《證治》),老芥菜梗燒炭研敷。

牙齦腫勢欲成癰者(《醫級》),葡萄乾(去核),焰硝填滿,煅後放地出火氣,研末擦,涎出任吐,愈。

齒癰(丁氏),牙齦胬肉漸長,朴硝末敷。

盤根牙癰(又),破爛至牙骨脫落,白礬(生六錢,熟三錢),天雄黃(一錢),共研摻綿紙上,捲成紙捻,塞牙邊。久塞可保余牙,飲食時,去藥捻,日換數次。

牙蜒蚰火(樊氏),牙齦一時腐爛,牙歪將落,飲食難吞,可用生桐油刷患處,吐涎即愈。

無病忽然齒長(《玉曆》),名曰髓溢,白朮煎湯,漱口愈。

老年免落牙(丁氏),凡人將老,初落一牙,取瓦上焙枯研細,敷滿口牙上半日,再行吞下,可保余牙,永不脫落。

離骨丹取牙(丁氏),白馬尿浸茄根三日,炒為末,點牙即落,勿近好牙。

睡臥咬牙(又),取所臥席下灰塵(一捻)入口中,勿令本人知,即愈。

牙關緊閉(又),鹽梅擦牙上,涎出即開,若因中風,白礬、鹽(各半)研,擦牙即開。

白話文:

【牙】

牙痛的部分,根據餘晟記的記載,可以將附子搗碎後貼在腳底心。

另一個方法是章墨舫提供的,將輕粉研磨後塗抹在合谷穴(位於拇指和食指背面稍內側,屬於陽明大腸經)。然後使用艾草灸三到五次,牙痛就會緩解。

對於火牙痛,根據《醫學》的記載,可以拿一粒去掉皮殼的巴豆搗碎,用燈花紙包好,如果左邊的牙痛就塞進左耳,右邊牙痛就塞進右耳。

對於風牙和蟲蛀牙造成的疼痛,甚至影響到臉頰和造成浮腫,《醫級》建議,可以將等量的炒出汗的川椒和炙過的蜂房磨成粉末,每次取二錢煎煮,溫熱漱口即可緩解。

對於牙蟲引起的疼痛,可以將五錢的韭菜籽煎煮後漱口,牙蟲會自動排出。

陳儀臣提供了一個非常有效的漱口方,取花椒、細辛、白芷和防風,濃煎後在半夜三更後漱口,可以有效防止牙痛、風火蟲。

對於各種牙痛,《醫級》建議可以用少量的蟾酥、去掉油的巴豆和去皮炒焦的杏仁,混合研磨成泥狀,用綿布包裹成粟米大小,如果是蛀牙,可以直接塞入蛀洞,如果是風牙或寒牙,可以貼在患處,吐出唾液後即可緩解。

對於牙痛,道法統宗淨明堂建議,可以將五靈脂和川椒一起磨成粉末,塗抹在患處。

對於牙齒疼痛出血或是瘙癢疼痛,倪賢宗建議,可以將骨碎補銼碎,炒焦後研磨成粉末,塗抹在牙齒上一段時間,不管是吐掉還是吞下都可以。劉松石表示,這個方法可以固齒增強骨髓,同時去除骨毒,效果顯著。

對於牙齦腫痛並且有臭味腐爛的情況,《證治》建議,可以將老芥菜梗燒成炭後研磨成粉末,敷在患處。

對於牙齦腫脹可能形成膿包的情況,《醫級》建議,可以將葡萄乾去核,填充焰硝,煅燒後放置於地面讓火氣散去,然後研磨成粉末塗抹在患處,將口水吐出,即可緩解。

對於牙齦長出胬肉的情況,丁氏建議,可以將朴硝粉末敷在患處。

對於牙齦嚴重腐爛導致牙骨脫落的情況,可以將六錢生白礬和三錢熟白礬,以及一錢天雄黃混合研磨,撒在綿紙上捲成紙捻,塞在牙邊。長期使用可以保護其他牙齒,在進食時取下藥捻,每天換幾次。

對於牙齦突然腐爛,牙齒歪斜且難以進食的情況,樊氏建議,可以用生桐油刷在患處,吐出口水後即可緩解。

對於牙齒無故變長的情況,《玉曆》稱之為髓溢,可以用白朮煎湯漱口緩解。

對於老年人開始掉牙的情況,丁氏建議,當第一顆牙齒掉落時,可以將瓦片上的灰塵烘烤乾燥後研磨成細粉,敷在所有牙齒上半天,然後吞下,可以保護其他牙齒,避免脫落。

對於拔牙,丁氏提供了離骨丹,將白馬尿浸泡茄子根三天,炒成粉末後塗抹在牙齒上,牙齒就會自然掉落,但要避免塗抹在健康的牙齒上。

對於晚上磨牙的情況,可以在患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將臥席下的灰塵放入患者口中,即可緩解。

對於牙關緊閉的情況,可以用鹽梅擦拭牙齒,等到口水流出後牙關就會打開。如果是由中風引起的,可以將等量的白礬和鹽研磨後擦拭牙齒,也能打開牙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