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越峰

《疑難急症簡方》~ 卷一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3)

1. 猝死驚風胎毒

沉香降氣湯

降真香、沉香、白膠香、虎脛骨(酥炙)人參、鬼箭、草龍膽(各五錢),各為末,次入天雄黃(五錢)、麝香(一錢),煉蜜丸,乳香湯化下。

越按:大人服錢半,小兒酌減。

又扁鵲方以小便灌其面,數回即能語。

又方,以皂莢末吹鼻令嚏。

鬼擊猝死、寢死、忤死、縊死(又)

並用,雄雞血,滴口令咽。

縊死未絕,雄雞血塗喉下。

猝中惡死,雄鴨向死人口,斷其頭瀝血入口,又以竹筒吹其下部。一人力竭,則易一人,以氣通甦醒為度。

《金匱要略》治小兒猝死而吐利不知何病方(《幼科準繩》)

馬糞一圓,絞取汁灌之。乾者水煮,濕者取汁。

又方,救猝死而四肢不收,及便糞者,牛洞(半升)酒煎汁,灌口中。洞者,稀糞也。

《千金》猝死無脈,無他形候,陰陽俱絕故也(又)

牽耕牛,臨鼻上二百息,牛舐必瘥。若不舐,則以鹽汁塗面上,牛即肯舐。

又方,炙熨斗,熨兩脅下。《備急方》云:又治屍厥。

又方,視其上唇裡弦,有見如慄米大者,以針決去之。

越於咸豐初年,見有沖棺材而死者,用俗傳追劈棺木一片,煎湯服,並牽舐胸次,遂得活。按:是則沖花冠花轎,皆可用此法。俗傳沖花冠,用花冠上紙片煎湯。沖花轎,則應以轎上彩綢也。

屍厥死(《驗方新編》)

由入廟弔喪問病而得者。

製附子(七錢)分兩服,酒三盞,煎一盞。如無附子,生薑汁半盞,和酒煎,連進三服即醒。

越按:屍厥者,不知人事,如身死,而手足冷如屍也。

小兒無故猝死(《隨息居飲食譜》)

蔥白納入下部及兩鼻孔內,氣通即生。

越按:蔥白搗爛,既便按納,亦氣猛易達也。或謂以上飛屍中忤等症,每聞時醫,不分名目,概曰急驚,概用驚藥,並概曰中風,概用風藥,而時人亦從而和之曰:驚風、中風而死,誠可憐矣!今既分明,自無擬議,從今後遇有此症,照此認真醫治,而果有命盡不活者,醫不任其咎矣。

土地打方(王暗人抄本)

人有夢被土神打者,無藥可救,急刺左耳三針,滴血下地,再刺右耳二針,滴血下地。如不愈,用鐵鎝抓地,立愈。

治喜神(即活無常)打方

用有花扇,打遍身百下,即安。

小兒猝驚(《證治合參》)

三年老雄雞冠血,滴入口中,治猝驚。

俗傳小兒驚風

桃仁、杏仁、生黃梔(各七枚),麵粉,雞子去黃用白,搗和,貼男左女右手足心,布縛一晝夜,青出愈。

急慢驚風(《隨山宇方鈔》)

糯稻田中蚱蜢,取相交者,炙乾,末服。

急慢驚風並治大人陰症甚效(《玉曆良方匯錄》)

以手巾蓋病人腹上,捉真絲毛雞一隻,令人捧住,立肚皮上少頃,其雞自能撲翅,蹲定半日,雞自走落,兒即愈,雞灌香油救之。

白話文:

猝死驚風胎毒

沉香降氣湯:

將降真香、沉香、白膠香、虎脛骨(用文火烘烤至酥脆)、人參、鬼箭、草龍膽(各五錢)磨成粉末,再加入天雄黃(五錢)、麝香(一錢),用蜂蜜做成藥丸,用乳香湯送服。成人服用半錢,小孩酌量減少。

另有扁鵲的方子:用小便灌溉患者的面部,幾次之後就能說話。

還有另一個方子:用皂莢粉末吹入鼻中使其打噴嚏。

鬼擊猝死、寢死、忤死、縊死:

均可用雄雞血滴入口中讓患者吞服。

縊死但尚未斷氣:將雄雞血塗抹在患者喉嚨下方。

猝死中毒:將雄鴨面向死者,割斷鴨頭,將鴨血滴入口中,再用竹筒吹其下腹部。一人力竭就換另一人,直到患者恢復呼吸為止。

《金匱要略》中治療小兒猝死並伴有嘔吐腹瀉卻不知病因的方子(出自《幼科準繩》):

取一塊馬糞,擠出汁液灌服。如果馬糞乾燥,則用水煮後取汁;如果馬糞潮濕,則直接取汁液。

另一個方子:治療猝死且四肢僵硬、大小便失禁的方子,用牛糞稀釋液(半升)加酒煎煮後,灌入口中。(牛洞指稀釋的牛糞)

《千金方》中治療猝死,無脈搏,無其他症狀,陰陽俱絕的方子:

牽來耕牛,讓牛在患者鼻子上嗅聞兩百次呼吸的時間,牛舔舐患者則必能痊癒。如果牛不舔舐,就用鹽水塗抹在患者臉上,牛就會舔舐。

另一個方子:用炙熱的熨斗熨患者兩脅下。《備急方》中記載此方也可治療屍厥。

另一個方子:觀察患者上唇內側,如果看到像栗米大小的物體,用針挑破去除。

咸豐年間,曾見有人因沖撞棺材而死,民間流傳的方法是將棺材碎片煎湯服用,並讓牛舔舐患者胸部,於是患者得以活過來。以此類推,沖撞花轎、花冠,也可用此法,沖撞花冠可用花冠上的紙片煎湯,沖撞花轎則用轎子上彩綢。

屍厥死(出自《驗方新編》):

因在廟宇弔唁或探望病人而導致的疾病。

用炮製過的附子(七錢)分兩次服用,加三盞酒煎成一盞服下。如果沒有附子,可用半盞生薑汁加酒煎煮,連服三盞即可清醒。

屍厥症狀:患者神志不清,如同死亡,手腳冰冷如屍體。

小兒無故猝死(出自《隨息居飲食譜》):

將蔥白塞入患者下腹部和兩個鼻孔內,氣通則可活過來。

蔥白搗碎後更容易塞入,藥力也更容易到達患處。

有些醫生不分病症,將猝死、忤死等症狀都歸為「急驚」,一概使用治療驚厥的藥物;或都歸為「中風」,一概使用治療中風的藥物,患者家屬也隨之附和,稱之為「驚風」、「中風」而死,實在令人惋惜。如今將這些病症區分開來,就不會再有混淆,以後遇到此類症狀,應按照此法認真治療,如果真的回天乏術,醫生也就無可厚非了。

土地打方(王暗人抄本):

如果夢見被土地神打,無藥可救,應立即刺左耳三針,將血滴在地上;再刺右耳兩針,將血滴在地上。如果仍未痊癒,就用鐵鍬在地上抓幾下,即可痊癒。

治喜神(即活無常)打方:

用帶有花紋的扇子,打遍全身一百下,即可痊癒。

小兒猝驚(出自《證治合參》):

用三年生的雄雞雞冠血,滴入口中,治療猝驚。

民間治療小兒驚風的方法:

將桃仁、杏仁、生黃梔(各七枚)與麵粉、雞蛋白搗碎混合,敷貼在男孩的左腳心,女孩的右腳心,用布固定一晝夜,直到皮膚變青即可痊癒。

急慢驚風(出自《隨山宇方鈔》):

取糯稻田中正在交配的蚱蜢,烘乾磨成粉末服用。

急慢驚風,並治療大人陰症甚效(出自《玉曆良方匯錄》):

用毛巾蓋住病人腹部,拿一隻真絲毛雞,讓人捧著雞,放在病人肚子上片刻,雞就會撲翅,蹲在那裡半日,然後自行走開,病人就痊癒了。若雞不適,需用香油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