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難急症簡方》~ 卷一 (12)
卷一 (12)
1. 諸物鯁喉
諸物鯁喉(《隨息居飲食譜》)
喉痹腫痛,諸物鯁喉,並以大蒜頭塞鼻中。
又方
橘皮常含嚥下。
魚骨鯁(道墟章墨舫)
大蒜頭塞鼻,如鯁右邊塞右,鯁左邊塞左。
鱉骨鯁方(《隨山宇方鈔》)
此症無方可治,必至潰爛而死,惟此方可救,若不能下咽,終於不治。
生鱉眼珠(一對),豆腐皮濕包,努力吞下,鯁即若失。凡魚骨鯁,亦用本魚眼珠,依法吞之。
諸獸骨鯁(《食物本草》)
象牙磨水吞之。
稻芒梗喉(《醫學指南》)
飴糖頻食,即下。
谷賊稻芒阻喉(《隨息居飲食譜》)
芝麻炒研,白湯下。《食物本草》,稻芒黏咽不能出,名谷賊鵝,口涎灌之愈。
稻芒黏咽(《本草從新》)
紫花地丁草嚼嚥下。
雞魚骨鯁(又)
苧麻根搗汁,以匙灌之,立效。
諸骨鯁喉(《玉曆良方匯錄》)
南硼砂(一塊),含化嚥下愈。
又方,威靈仙(二錢),沙糖和酒煎,一口吞下,百骨軟如綿,並治木鯁。
大小人魚骨鯁(《名醫類案》)
白餳糖,食即解。
越按:餳糖,即飴糖也。有兩種,一大麥糖,系大麥做。一線版糖,系糯米做。兩種以糯米為上。小兒女多不肯吃他物,惟此最合。如一時無買處,可托南京店做,蓋即寸金糖皮殼也。凡虛症藥內用飴糖者仿此。
白話文:
【各種異物卡喉】
- 若喉嚨腫痛或有異物卡喉,可以將大蒜頭塞入鼻孔中。
- 另一個方法是,持續含著橘子皮,然後慢慢吞下。
【魚刺卡喉】
- 將大蒜頭塞入鼻孔,如果是右側卡住就塞右鼻孔,左側卡住則塞左鼻孔。
【甲魚骨卡喉】
- 這種情況通常沒有治療的方法,往往會導致組織壞死,但有一個方法可能有幫助。取一對活甲魚的眼珠,用濕潤的豆腐皮包裹,盡力吞下,異物感就會消失。對於魚刺卡喉,也可以使用相應的魚類眼珠,同樣的方法吞下。
【各種獸骨卡喉】
- 磨碎象牙,用水吞服。
【稻芒卡喉】
- 頻繁食用糖漿,即可將其吞下。
【稻芒阻塞喉嚨】
- 將芝麻炒熟後研磨,用熱水送服。根據《食物本草》,如果稻芒黏在咽喉無法吐出,被稱為"谷賊鵝",可用口水澆灌使其順利吞下。
【稻芒黏在咽喉】
- 嚼碎紫花地丁草,然後吞下。
【雞骨或魚骨卡喉】
- 搗碎薴麻根製成汁液,用勺子灌入口中,立刻見效。
【各種骨頭卡喉】
- 含一小塊南硼砂,待其溶解後吞下,即可解決問題。
- 另一個方法是,取二錢威靈仙,與砂糖和酒一起煎煮,一口吞下,所有的骨頭都會變得像綿花一樣柔軟,這個方法也能處理木屑卡喉。
【大人小孩魚骨卡喉】
-
吃一些白砂糖,就可以解決問題。
-
補充說明:所說的砂糖就是糖漿。糖漿有兩種,一種是大麥糖,由大麥製成;另一種是線版糖,由糯米製成。兩者之中,糯米製成的質量更佳。小孩子往往不願意吃其他東西,但他們大多喜歡糖漿。如果一時之間買不到,可以請南京店家製作,這其實就是寸金糖的外殼。對於虛弱病患在藥物中添加糖漿的情況,可參照此法。
2. 猝死驚風胎毒
屍疰(《幼科準繩》)
巢氏曰:屍疰者,是五屍中之一屍疰也。人無問小大,腹內皆有屍蟲,屍蟲為性忌惡,多接引外邪,共為患害。小兒血氣衰弱者,精神亦羸,故屍疰因而為病。其狀沉嘿,不的知病之處,或寒熱淋漓,涉引歲月,遂至於死,死又疰易旁人,故名之為屍疰也。
張渙論小兒亦有疰病,與大人所病無異,久後疰易旁人,傳染骨肉,如屍疰蠱毒之類是也。
越按:此症共有五方,其藥太猛,只取張仲景一方備用。
《外臺》張仲景治大人小兒飛屍走馬湯方
巴豆(去心皮),杏仁(去皮尖,各二枚)
取綿纏裹,杵令極碎,投以滾湯二合捻取白汁服之,須臾差。未差,更一服,老小量之。通療鬼擊有屍疰者,常蓄此藥,用驗。忌野豬肉、蘆筍。《證治合參》云:疰之言住也,謂其風邪鬼氣留人身內也。
小兒中客忤(又)
客忤者,驚忤也。小兒神氣軟弱,忽有非常之物,或未經識見之人,觸之與兒神氣相忤而發病,謂之客忤也。亦名中,又名中人。
灶肚中黃土(研,二兩),雞子(一個,去殼),兩件和勻,少加水調,先以桃柳枝湯浴兒,後將此藥塗五心及頂門。
陳無擇法:用灶中黃土、蚯蚓屎(等分),如此法塗。又
越按:五心:手足心、心胸也。頂門在頭前頂。
治猝客忤噤口不能言(又)
細辛(二分),瑤桂心片(二分),納口中效。
越按:桂心,草藐橋杜景橋表兄云:近多用末,恐黏咽不下,無藥可治,直至爛而後已,小兒更甚,故加片字。今藥肆末片皆備,高明者慎之。
經療小兒客忤(又)
菖蒲汁納口中。
生艾汁納口中。
磨刀水(三四滴),納口,妙。
好墨搗碎(二分)納口。
大小,人魘死又)
韭菜汁灌口中,劇者灌兩耳。
又方,伏龍肝末,吹鼻中,即老灶肚中央黃泥也。
又方(《本草從新》),百草霜水化,吹鼻中,百草霜,即燒葉柴老灶火門上煙煤也。
《聖惠》治小兒猝死方(又)
煅豶豬糞,煎取汁,服之。
按:豶,音焚,強健豬也。
又方,煎鹽湯,令極咸,以物拗口灌之,令入腹即活。
嬰孺治小兒不知所病便死絕方(又)
取雄雞冠,臨兒口上割血,滴入口下即活。
《千金》治猝忤方(又)
此病即今人所謂中惡者,與猝死鬼擊亦相類,皆宜參取用之。
鹽(三錢),水煎得吐,即愈。
《備急方》云:治鬼擊,若小便不通,用筆頭(七枚)燒作灰水和服之,即通。
小兒中惡(《證治合參》)
此病是鬼邪之氣,猝中於人也。無問大小,其狀猝然心腹刺痛,悶亂欲死是也。凡中惡,腹大而滿,脈緊大而浮者死,緊細而微者生。治宜先下蘇合香丸,未醒,以皂角末搐鼻,次服沉香降氣丸,加人參、茯苓。(巢氏)
白話文:
屍疰(根據《幼科準繩》記載)
巢氏說:「屍疰,是五種屍疰病中的一種。無論大人小孩,體內都有屍蟲。這些屍蟲天性邪惡,容易引來外來的邪氣,一起作祟危害人體。小孩如果血氣衰弱,精神也會跟著虛弱,就容易因此得病。症狀表現為沉默不語,難以知道病在哪裡,有時會忽冷忽熱,病情拖延多年,最終導致死亡。死後,這種病還會傳染給其他人,所以叫做屍疰。」
張渙認為,小孩也會得疰病,和大人所患的病沒有什麼區別,時間久了也會傳染給其他人,就像屍疰和蠱毒一樣,會傳染給家人。
越按:這個病有五種治療方法,但藥性太強,所以只選用張仲景的方子來備用。
《外臺》記載的張仲景治療大人小孩飛屍走馬湯方
巴豆(去掉心皮)、杏仁(去掉皮和尖端),各兩枚。
將它們用棉布包好,搗爛成泥,用滾燙的熱水二合沖泡,擠出白色汁液服用,很快就會好轉。如果沒好,再服一次,用量要根據大人小孩的情況調整。此方可以治療被鬼打到或得了屍疰病的人,要常備此藥,效果很好。服用此藥要忌吃野豬肉和蘆筍。《證治合參》說:「疰的意思是停留,指的是風邪鬼氣留在人體內。」
小兒中客忤(又名驚忤)
客忤,就是驚嚇的意思。小孩神經虛弱,突然接觸到不尋常的東西,或是不認識的人,導致小孩的神氣受到衝撞而發病,就叫做客忤。也叫做中或中人。
取灶肚裡的黃土(研磨,二兩),雞蛋一個(去掉殼),把兩樣東西混合均勻,加少許水調成糊狀。先用桃柳枝煮的水給孩子洗澡,然後將藥塗在手心、腳心、心胸和頭頂。
陳無擇的方法是:用灶中黃土和蚯蚓屎(等量),按照上面的方法塗抹。
越按:五心指的是手心、腳心和心胸。頭頂指的是頭頂前部。
治療突然客忤導致口噤不能說話(又)
細辛(二分)、瑤桂心片(二分),放入口中即可見效。
越按:桂心,草藐橋杜景橋表兄說:現在大多用桂心末,恐怕會黏在喉嚨裡嚥不下去,無法治療,直到爛掉才好,小孩的情況更嚴重,所以要用桂心片。現在藥店末和片都有,聰明的人要小心選擇。
經過驗證的治療小兒客忤方法(又)
菖蒲汁滴入口中。
生艾汁滴入口中。
磨刀水(三四滴)滴入口中,效果很好。
將好墨搗碎(二分)放入嘴裡。
大小便不通、人魘死(又)
用韭菜汁灌入口中,如果情況嚴重,可以灌入兩耳。
另一個方法是,將伏龍肝(老灶肚中央的黃泥)磨成粉,吹入鼻中。
還有一個方法(《本草從新》記載),用百草霜(燒柴老灶火門上的煙煤)用水化開,吹入鼻中。
《聖惠》記載的治療小兒猝死方(又)
將煅燒過的公豬糞便煎煮取汁,服用。
按:豶,讀音焚,指強壯的豬。
另一個方法是,煮很鹹的鹽水,用東西撬開嘴灌入,讓鹽水進入腹中,人就能活過來。
嬰孺治療小兒不明原因就突然死亡的方法(又)
取公雞的雞冠,在孩子嘴邊割開,讓雞冠血滴入孩子口中,孩子就能活過來。
《千金》記載的治療突然發生客忤的方法(又)
這種病就是現在人說的中惡,和猝死、鬼擊很相似,可以參考這些方法來治療。
將鹽(三錢)用水煎煮,讓人吐出來,就會好。
《備急方》說:治療鬼擊,如果小便不通,用筆頭(七枚)燒成灰,用水調和服用,小便就會通暢。
小兒中惡(《證治合參》)
這種病是鬼邪之氣突然侵入人體。無論大人小孩,都會突然感到心腹刺痛,煩悶得想死。凡是中惡的,腹部脹大而滿,脈象又緊又大又浮的會死,脈象緊細而微的則能活。治療應該先服用蘇合香丸,如果沒醒來,用皂角粉吹入鼻中,然後服用沉香降氣丸,加入人參、茯苓。(巢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