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越峰

《疑難急症簡方》~ 卷一 (9)

回本書目錄

卷一 (9)

1. 跌打五傷

石灰(半升),大黃(兩半)

切片,二味同炒至石灰變紅色為度,去大黃,篩極細末。

玉紅膏,治一切瘡口,能止痛生肌長肉。

紫草(二兩),全歸(三兩),生地(四兩),象皮乳香(各二兩),沒藥(一兩),甘草(五錢),合歡皮(二兩)

此藥麻油(一斤),黃占(四兩),白占(二兩),血竭(五錢),煎至滴水不化,成膏備用。

杖傷(又)

杖後即飲童便(一杯),以免熱血衝心,再用熱豆腐鋪傷處,其熱如蒸,其腐即紫,復易之,以轉淡為度。另服白芨末(二錢),米湯送下。

壓死(又)

凡壓死,及墜跌死,心頭溫者,急扶坐起,提其發,用半夏末吹入鼻內,稍蘇,以生薑汁同香油打勻灌之,次取散血藥服。如無藥,以小便灌之。或向東桃枝(七十)煎服。

閃挫(又)

初時即於無風處,將紙捻觸鼻內,用力打嚏二三十次,則氣升而痛止,再用胡桃肉搗爛,傾入熱酒內,儘量一醉,即愈。

折傷、斷筋、損骨(又)

生地搗取汁,好酒和服,一日二三次,最妙。又搗爛蒸熱,封貼傷處,二日筋骨即連續矣。蓋地黃屬骨也。

眼目傷腫(又)

凡眼青腫,以生半夏末,水調塗之愈。

損目破睛(又)

牛口涎日點一次,避風,黑睛破者亦瘥。

指爪抓傷面目(又)

橄欖核水磨搽之,過宿即無痕跡。

誤斷指頭(又)

降香研末糝之,包以絲綿,七日忌落水冒風,一次即愈。

人咬傷(又)

荔枝核焙研末糝之,外用荔枝肉蓋貼。若牙黃(即牙汙)入肉,必爛成痼疾,宜速浸人尿內,良久,待牙黃毒出,以龜版炙如炭,研末,敷。人咬指爛,久而欲脫,陰頭生瘡,諸藥不效者,鱉甲炭末,雞子清調敷。(《隨息居飲食譜》)

竹木刺入肉(又)

煨鹿角研細末,水調敷之,一夕即出,(《本草》。)牛膝搗爛罨之,即出。縱瘡口合,刺猶自出。又刺入肉中,烏梅搗爛罨之,即出。

金傷箭鏃傷(又)

真降香(一兩),五倍子(五錢)

各研末,糝患處,紮好,即收口,象皮一兩更妙。

鐵珠(即鉛彈。又)

凡受槍傷鐵珠入肉者,不論上下身,急用南瓜(一片)貼患處,一時即出,遲則不救。

又法,泥鰍打爛敷之。晚收老南瓜浸鹽滷中,備用。

跌磕傷(西小路賀子玲)

鳳尾草生陰處,如蘭葉而邊皺者,少加鹽摶熟擦之,仍以渣罨之,布縛,不論新陳傷,神效。

一切傷及火炮傷(保佑橘楊小長生傳)

黃柏(九兩),細辛(一兩)

曬燥,研末,先抹去浮毒,後敷此葉,方名錫籠,神效。

熱(油湯)傷(古方)

蜂蜜塗之立止。

湯火燒灼(《食物本草》)

濕牛糞,搗塗之。

又(《本草從新》),白芨末油調敷。

白話文:

跌打五傷

**玉紅膏:**治療各種瘡口,能止痛、促進傷口癒合。配方:紫草二兩、當歸三兩、生地四兩、象皮、乳香各二兩、沒藥一兩、甘草五錢、合歡皮二兩,以一斤麻油、黃丹四兩、白丹二兩、血竭五錢煎熬成膏。

**杖傷:**受杖傷後立即飲用一杯童尿,防止血液衝擊心臟,然後用熱豆腐敷在傷處,豆腐變紫後更換,直到顏色變淡為止。另服用白芨粉二錢,用米湯送服。

**壓傷、墜跌致死:**如果患者心跳尚存,應立即扶起,提起頭髮,將半夏粉吹入鼻孔內。稍有蘇醒跡象後,用生薑汁和香油調勻灌服。若無藥物,可用小便灌服,或煎服七十支東桃枝。

**閃挫:**受傷後立即在無風處用紙捻觸碰鼻孔,用力打噴嚏二三十次,使氣血上升,疼痛即可減輕。然後將核桃肉搗爛,放入熱酒中,盡量喝醉,即可痊癒。

**骨折、斷筋、損骨:**將生地搗爛取汁,加好酒服用,一日二次,效果最佳。也可以將生地搗爛加熱後,敷貼在傷處,兩天後筋骨即可癒合。因為地黃能滋補骨骼。

**眼部傷腫:**眼睛青腫,用生半夏粉加水調和塗抹即可痊癒。

**眼部損傷、角膜破裂:**每日用牛口水點眼一次,注意避風,即使黑眼珠破裂也能痊癒。

**指爪抓傷面部:**用橄欖核磨成水塗抹,隔夜即可痊癒。

**誤斷指頭:**將降香研磨成粉末敷上,用絲綿包紮,七天內避免沾水和受風,一次即可痊癒。

**人咬傷:**將荔枝核焙乾研磨成粉末敷上,外面用荔枝肉覆蓋。如果牙齒汙垢進入肉中,容易化膿成頑疾,應立即浸泡在尿液中較長時間,待毒素排出後,用龜板燒成炭末,研磨成粉敷上。人咬傷手指,久而將要脫落,陰部生瘡,各種藥物都無效時,可以用鱉甲炭末和雞蛋清調和敷用。(出自《隨息居飲食譜》)

**竹木刺入肉中:**將鹿角煨熟研磨成細粉,加水調和敷上,一夜即可取出。(出自《本草綱目》)也可以將牛膝搗爛敷上,刺即可取出,即使傷口癒合,刺也會自行出來。也可以將烏梅搗爛敷上,刺即可取出。

**金屬碎片或箭鏃傷:**將真降香一兩、五倍子五錢研磨成粉末,敷在患處,紮好,即可止血。用一兩象皮效果更好。

**鐵珠(鉛彈)傷:**受槍傷,鐵珠進入肉體,無論部位,立即用一片南瓜貼在患處,即可取出,時間一久就無法救治了。另一種方法是用泥鰍搗爛敷上,晚上將老南瓜浸泡在鹽水中備用。

**跌磕傷:(西小路賀子玲方)**取生長在陰涼處的鳳尾草(葉片像蘭葉,邊緣有皺紋),加少許鹽揉搓至變軟,然後將草渣敷在傷處,用布包紮,無論新舊傷口,都有奇效。

**一切外傷及火炮傷:(保佑橘楊小長生傳方)**將黃柏九兩、細辛一兩曬乾,研磨成粉末。先擦去傷口表面的毒素,然後敷上藥粉,稱為錫籠方,效果神奇。

**熱(油湯)燙傷:(古方)**用蜂蜜塗抹,即可止痛。

**湯火燒灼:(出自《食物本草》)**用濕牛糞搗爛塗抹。

**湯火燒灼:(出自《本草從新》)**用白芨粉和油調和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