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越峰

《疑難急症簡方》~ 卷四 (3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1)

1. 風氣風毒

指痛木癢(《玉曆》),凡受水濕之氣,毒聚不散,其指麻木掀痛,蜒蚰和銀硃共搗,擦之。遲則不治,必生蛇頭蛀節等症,趁初起多擦,決不生出,百試百效。

風熱臂痛(《醫學》),桑枝(一小升切炒)煎,一日服盡。

水病足腫(《本草》),青蔥煮湯,漬之。日三五次。

病後足腫(《醫學》),狗脊煎湯常洗。張璞山說:狗脊治足腫,因濕熱腫也。

中肥足潰(丁氏),農家糞澆地上,烈日曬逼之下,足踐於此,受熱氣之毒,必足趾腫痛,似潰非潰,俗名惹肥。鴨毛煎湯,和皂礬洗之。

遠行足痛(又),白糖對酒服。

腳指痛(丁氏),大腳指縫中生毛,指之痛極,桐油煎透,滴一點於毛上,即脫,忍痛少頃愈。

腳指縫白爛(《醫學》),鵝掌黃皮(燒炭),敷之。如有水出,黃丹(研飛過)摻之。

又方(《證治》),嚼茶葉敷之。或蚌粉摻之。

腳痔(陳篤軒),兒茶、桃仁共搗(捏如棗核大),夾指縫中。

又方(楊小長生),蛇殼背上一層,纏足指半日而愈,或蛇殼(煅炭)摻上,同驗。

腳底木硬(丁氏),牛皮膠用生薑汁化開,調南星末,塗上,烘物熨之。

腳癮(又),腳底紅腫熱痛,蒜和鹽搗敷。

腳心腫起(又),堅硬如鐵,不能履地,膝上毛孔,時時流水,身發寒戰,惟思酒食,草烏頭(炒研末)敷。並用韭菜子(炒三錢)煎服。

腳跟腫痛(《食物》),黃牛屎,入鹽炒熱罨之。

腳脛無頭遍腫(玉曆),大黃(研細),桐油調,搽之。若腐爛漸起,用大黃片,浸軟,扎瘡口上,即愈。

腿癢難忍,名寒毛瘡(《丁氏》),豆腐渣,炒熱敷之。用布包緊,冷則隨換,包一夜愈。

腿疼(《醫學》),芥菜子(末),松香(末,各一兩),共搗成膏,布攤貼疼處,出汗則愈。

腳腿熱腫如火炙(丁氏),舊鐵磨水塗之。一名赤遊風,或芭蕉根搗塗。

初起鶴膝風(《玉曆》),晚蠶砂(一升,炒熱),桂枝(研末),桃葉(各四兩),蒸熱,共入絹內,扎住,熨患處六七次,愈。

又方(《證治》),糟(四兩),肥皂(一個,去核),芒硝,五味子,砂糖,薑汁(各一兩),研勻,日日塗之,加入燒酒更炒。

漏肩鶴膝風(樊氏),兩症痛甚者。白芥子,生薑(各一兩),胡椒(廿四粒),俱研,麵粉頓熟,火酒調如膏,布攤貼之。要忍痛大半日,去藥即愈。

寒濕氣,漏肩風,腳腿諸般疼痛皆治(《各家》),牛皮膠,生薑汁,蔥汁,石灰(一小塊),同溶化作膏,貼患處。

治腳氣腫痛,鶴膝風,不能動履(《醫學》),生薑自然汁(一碗),入牛皮膠(一兩)熬成膏,入乳香、沒藥(各一錢),攪勻,用絹攤貼患處,次日將水入藥碗內,去水,又攤又貼。

白話文:

風氣風毒

手指麻痛搔癢:手指麻木疼痛、搔癢,是水濕之氣凝聚不散所致。可用蜒蚰和硃砂搗碎後塗擦患處。若延誤治療,會導致更嚴重的症狀,例如蛇頭蛀節等。因此,應在初期就積極塗擦,就能有效預防。

風熱臂痛:用桑枝一小升切碎炒後煎服,每日服用完畢。

水病足腫:用青蔥煮水,浸泡腫脹的腳部,每日三到五次。

病後足腫:用狗脊煎水經常清洗患處。張璞山認為狗脊能治療足腫,是因為濕熱導致的腫脹。

中肥足潰:農家糞便澆灌在土地上,烈日曝曬後,腳踩在上面,受到熱氣侵害,會導致腳趾腫痛,似潰瘍卻又不完全潰爛,俗稱「惹肥」。可用鴨毛煎水,加入皂礬清洗患處。

遠行足痛:服用白糖兌酒。

腳趾疼痛:大腳趾縫中長毛,疼痛難忍,可用桐油煎透,滴一滴在毛上,毛就會脫落,稍忍痛一會兒便會痊癒。

腳趾縫白爛:用燒過的鵝掌黃皮敷在患處。如果流出水液,則用研磨過並過篩的黃丹粉撒在上面。

另一方:嚼碎茶葉敷在患處,或用蚌粉撒在患處。

腳痔:將兒茶和桃仁搗碎成棗核大小,夾在腳趾縫中。

另一方:用蛇殼背上的那一層膜纏繞在患處半日即可痊癒,或者用煅燒過的蛇殼粉末敷在患處,效果相同。

腳底木硬:用牛皮膠用生薑汁化開,加入南星粉末,塗抹在患處,並用溫熱的東西熨燙。

腳癮:腳底紅腫熱痛,用蒜和鹽搗碎後敷在患處。

腳心腫起:腳心腫脹堅硬如鐵,無法著地,膝蓋上的毛孔經常流出水液,身體發冷發抖,只想吃喝,可用炒研過的草烏頭粉末敷在患處,並服用炒過的韭菜子三錢煎服。

腳跟腫痛:用黃牛糞便加鹽炒熱後敷在患處。

腳脛無頭遍腫:將大黃研磨成細粉,用桐油調和後塗擦患處。如果已經潰爛,則用浸軟的大黃片敷在瘡口上,即可痊癒。

腿癢難忍(寒毛瘡):用炒熱的豆腐渣敷在患處,用布包緊,如果變冷就換新的,包一整夜即可痊癒。

腿疼:將芥菜子粉末和松香粉末各一兩搗成膏狀,用布攤開貼在疼痛處,出汗後即可痊癒。

腳腿熱腫如火炙:用舊鐵磨成的水塗在患處。這也叫做赤遊風,或者用芭蕉根搗碎後塗抹。

初期鶴膝風:用炒熱的晚蠶砂一升、研磨的桂枝四兩、桃葉四兩,蒸熱後一起放入絹布中包裹,紮緊後熨燙患處六七次,即可痊癒。

另一方:將糟四兩、肥皂一個(去核)、芒硝一兩、五味子一兩、砂糖一兩、薑汁一兩研磨均勻,每日塗抹,加入燒酒炒制效果更佳。

漏肩鶴膝風:兩種症狀都非常疼痛。將白芥子一兩、生薑一兩、胡椒二十四粒研磨成粉,用麵粉調成糊狀,再用火酒調成膏狀,用布攤開貼在患處。需要忍痛半天,去除藥物後即可痊癒。

寒濕氣、漏肩風、腳腿諸般疼痛:將牛皮膠、生薑汁、蔥汁、一小塊石灰溶解成膏狀,貼在患處。

治療腳氣腫痛、鶴膝風、不能行走:將一碗生薑汁和一兩牛皮膠熬成膏狀,加入乳香、沒藥各一錢,攪拌均勻,用絹布攤開貼在患處,次日將藥膏用水洗淨,再重新攤開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