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越峰

《疑難急症簡方》~ 卷四 (30)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0)

1. 風氣風毒

癱瘓(按:四體麻痹不仁。)偏枯(《醫級雜病》),鐵彈丸治此症,麻木瘙癢,或喎(口歪)癖牽釣,多痰疼痛,用此止痛通經。乳香,沒藥(各一兩,各去油),川烏(兩半),五靈脂(四兩),麝香(一錢),各研細,再合研,滴水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臨臥溫酒調服。

洗浴方(《醫學》),治風癱四肢不順,筋骨拘攣。歌云:椿槐桃李並茄柯,桑柘萆麻共一鍋。不論遠年與近日,一洗風疾盡消磨。

手足諸風(丁氏),四肢風痛,及一切濕腳風,漏肩風,濕氣作痛。蔥、蒜、姜各取自然汁(一小碗)熬濃,入飛羅面(二兩),牛膝(四兩),再熬成膏,用青布攤貼患處,或加鳳仙花汁(一盞)更妙。

又方(《醫學》),冷痛如虎咬者,俱宜樟木屑(一升),急流水(一斗),煎,乘熱熏之,外用草荐圍住,勿令熱氣入目,其功甚捷。

白虎歷節風毒(《證治》),陳醋(一升),蔥白(七合)煎濃汁,布浸,乘熱裹之,痛止乃已。

四肢歷節風(《醫學》),四肢疼痛如脫,醋磨硫黃敷之。

手足腫痛欲脫,,是熱毒相攻而然(《食物》)馬屎汁潰之。

又方(丁氏),豬油和羊屎塗。

手足節脫(又),但有皮連,不能舉動,名曰筋解。黃蘆酒浸一夜,焙乾研末,每服二錢,酒調下。

手足指腫痛(丁氏),並治蛇頭,蛇背,蛇肚。初起者,鹽梅(二個,去核),蟑螂(三個,大而白頸者良),共搗敷,封之。數次消。

手足心腫(《本草》),川椒(研末),鹽(等分),醋和敷。

手足底心爛(丁氏),如蟻窩,鵝掌皮煅末摻,鴨掌皮亦可。

婦人雞爪風(《古今》),灸法,因月經得此,不時舉發,手足攣束,如雞爪狀,疼痛難伸,於左右膝骨兩旁,各有一小窩,共四穴,俗謂之鬼眼,各灸三壯,即愈。

鵝掌風(《各家》),皮膚枯厚,破裂作痛,宜用此湯,越重越效。白礬,皂礬(各四兩),柏葉(八兩),水煎,先用桐油搽抹患上,再用桐油蘸紙點著,煙焰向患處熏片時,方將前湯乘熱貯桶內,手架其上,用布蓋,以湯氣熏之,勿令泄氣,待微熱,傾入盆內,蘸洗良久,一次可愈。七日忌下湯水,永不再發。

又方(丁氏),指掌層皮剝落,血肉外露者是,豆腐沫熱洗,或鴿屎、白雄雞屎(炒研)煎,日洗。

又方(《玉曆》),雄黃,山甲片,五倍子(去蟲,各五錢,研),蘄艾(四兩),共放瓶內,燒煙燻之,立軟。

又方(《證治》),鴿屎炒研煎湯,日日洗之。

手指縫痛(丁氏),通草屑(研末),雞子白調敷。

指頭畏寒(又),是時未冷,而指尖先作冷,名曰螺瘡,(鹽醋)調勻煎,候溫,將指頭泡入自愈。

白話文:

風氣風毒

癱瘓(四肢麻痺無知覺)、半身不遂等症,《醫級雜病》記載可使用鐵彈丸治療。症狀包括麻木、瘙癢、口角歪斜、肌肉牽引、痰多、疼痛等,此方可止痛通經。配方:乳香、沒藥(各一兩,去油)、川烏(半兩)、五靈脂(四兩)、麝香(一錢),研磨成細粉,再混合研磨,加水製成彈子大小的丸藥,每晚睡前用溫酒送服一丸。

洗浴方(出自《醫學》),治療風癱導致四肢活動不靈便,筋骨拘攣。歌訣:「椿樹、槐樹、桃樹、李樹、茄樹、桑樹、柘樹、萆麻,一起煮成藥湯」。無論是久病還是新病,洗浴後風疾都能消除。

手足諸風(出自丁氏醫書),治療四肢風痛,以及各種濕腳風、漏肩風、濕氣引起的疼痛。取蔥、蒜、姜等自然汁液一小碗熬濃,加入飛羅面(二兩)、牛膝(四兩),熬成膏狀,用青布攤開敷貼患處,加鳳仙花汁(一盞)效果更佳。

另一方(出自《醫學》),治療冷痛如虎咬般的疼痛,可用樟木屑(一升)、清水(一斗)煎煮,趁熱熏患處,用草席圍住,避免熱氣入眼,效果迅速。

白虎歷節風毒(出自《證治》),用陳醋(一升)、蔥白(七合)煎煮濃汁,用布浸濕,趁熱敷裹患處,疼痛止息即可。

四肢歷節風(出自《醫學》),四肢疼痛劇烈,如同要脫落一般,可用醋磨硫磺敷患處。

手足腫痛欲脫,是熱毒相互攻擊所致(出自《食物》),可用馬屎汁潰爛患處。

另一方(出自丁氏醫書),用豬油和羊屎塗抹。

手足節脫(同上),僅剩皮膚相連,無法活動,稱為筋解。將黃蘆根用酒浸泡一夜,焙乾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酒送服。

手足指腫痛(出自丁氏醫書),也適用於治療蛇頭、蛇背、蛇肚引起的腫痛。初期可用鹽梅(兩個,去核)、蟑螂(三個,體型大且頸部白色的較好)搗碎敷貼,封好,數次即可消腫。

手足心腫(出自《本草》),用川椒(研末)、鹽(等量)用醋調和敷貼。

手足底心爛(出自丁氏醫書),如同蟻窩狀潰爛,可用鵝掌皮或鴨掌皮煅燒成末,撒在患處。

婦人雞爪風(出自《古今》),可用灸法治療。此病因月經引起,時發時止,手足攣縮如雞爪狀,疼痛難以伸展。在左右膝蓋骨兩側各有一個小窩(共四個穴位),俗稱鬼眼,每個穴位灸三壯即可痊癒。

鵝掌風(出自《各家》),皮膚粗糙肥厚,破裂疼痛,越嚴重越有效。將白礬、皂礬(各四兩)、柏葉(八兩)水煎,先用桐油塗抹患處,再用桐油蘸紙點燃,用煙焰熏患處片刻,然後將藥湯趁熱倒入桶中,把手放在桶上,用布蓋好,用藥湯氣熏蒸,避免散氣,待微熱後倒入盆中,浸泡清洗很久,一次即可痊癒。七日內忌喝湯水,永不再發。

另一方(出自丁氏醫書),手指掌皮脫落,血肉外露,可用熱豆腐渣清洗,或用鴿屎、白公雞屎(炒研)煎煮,每天清洗。

另一方(出自《玉曆》),將雄黃、山甲片、五倍子(去蟲,各五錢,研磨)、蘄艾(四兩)放入瓶中,燃燒熏蒸,能使攣縮的肢體軟化。

另一方(出自《證治》),用鴿屎炒研煎湯,每天清洗。

手指縫痛(出自丁氏醫書),用通草屑(研磨)與雞蛋清調和敷貼。

指頭畏寒(同上),在天氣不冷時,指尖先感覺寒冷,稱為螺瘡,可用鹽醋調勻煎煮,溫熱後將指頭浸泡其中即可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