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越峰

《疑難急症簡方》~ 卷四 (29)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9)

1. 風氣風毒

頭風(失名),香白芷(洗曬為末)蜜丸,彈子大,每嚼一丸,清茶或荊芥湯化下,名都梁丸。頭風眩暈,及胎前產後,傷風頭痛,血風頭痛,皆效。

雷頭風(《醫級雜病》),清震湯治風熱上壅,三陽熱盛,腦似雷鳴,頭額核結如疙瘩狀,名雷頭風者。升麻(四分),蒼朮(五分),荷葉(乾者八分)

又方(《證治》),羊屎(焙研),酒服(二錢)。

偏頭風,左為血虛,右為氣熱。,萆麻子(五錢),大棗(去核,十五個),共搗如泥,塗棉紙上,用箸一隻卷之,去箸納鼻中,良久,取下清涕即止。越治陶姓臥當排門縫,風吹後患頭痛數年,用此法不片時,清涕從口出不少而愈。

頭旋(丁氏),蟬蛻(一兩),微炒為末,不時酒下(一錢),開水亦可。

眩倒(《醫學》),一方頭眩昏倒極效。白果(兩個,去殼),生搗爛,空心滾水沖服。至重者,五服即安,老年更效。

真頭痛(《證治》),手足青至節,夕發旦死。蓋腦為髓海,受邪則死,灸百會穴(在前頂後頂之間),猛進大劑參附,亦有生者。

又方(《類方》),黑錫丹治真頭痛,每服(四十丸),姜鹽湯下。黑錫,硫黃,肉桂,附子,木香,沉香,茴香,蘆巴,陽起石,肉蔻,金鈴子

氣攻頭痛不可忍者(《證治》),萆麻子(四粒,去殼),乳香(二錢,共搗),白蜜作餅,貼太陽穴上。如痛定,急解頂上頭髮出氣,並去藥。

止痛太陽丹(又),天南星,川芎(等分為末),連須蔥白,同搗作餅,貼太陽痛處。

血虛頭疼(《醫學》),當歸,川芎(各五錢),煎服。

一方治頭疼年久不愈者(又),黃連(一兩),酒煮服即愈。按:作五次試服。

頭疼不愈(《隨息》),羊腦甘溫,治風寒入腦,頭疼久不愈者良。多食發風生熱,余病皆忌。

頭疼欲死(《各家》),硝石末,吹鼻內即愈。

面上癢(樊氏),川椒(六錢),煎湯洗。

骨槽風(張璞山傳),屋上瓦松(越陳越好)新瓦上(先煅炭),豬下巴骨,按患取骨(後煅炭),梅冰三十文,共研,麻油調敷患處,須留出瘡頭。如果對症,十餘天必效。

頭足麻木(丁氏),自頭麻木而下,至心窩即死。由足上麻,至膝即死。小兒糞(須乾者)瓦上焙至煙盡為止,每服(三錢),豆腐漿調服,或豆腐調亦可,或吳茱萸末,熱醋調敷兩足心,周時一換,以愈為度。

腰腳口眼歷節(《醫學》),一治風,腰腳疼,不可履地,兼治中風,口眼歪斜,及歷節痛風。松葉(一升,搗爛),酒(三升),浸七日,每服(一合),日兩服。或細切為末,酒下(二錢)。或蜜丸,服(三錢)亦可。

白話文:

風氣風毒

頭痛(失名):用香白芷洗淨曬乾磨成粉末,加蜜做成彈子大小的丸藥,每次嚼服一丸,用清茶或荊芥湯送服,稱為都梁丸。治療頭痛、頭暈,以及孕期前後、感冒頭痛、血虛頭痛等都有效。

雷頭風(《醫級雜病》):用清震湯治療風熱上壅、三陽熱盛,症狀為頭部像雷鳴般作響,額頭上長出像疙瘩一樣的腫塊,稱為雷頭風。藥物組成:升麻(四分)、蒼朮(五分)、乾荷葉(八分)。

另一方(《證治》):用焙乾研磨的羊屎(二錢),酒送服。

偏頭痛:左側偏頭痛為血虛,右側偏頭痛為氣熱。用萆麻子(五錢)、去核大棗(十五個)搗成泥狀,塗在棉紙上,用筷子捲成筒狀,取出筷子後塞入鼻孔,過一段時間取出,清涕流出即可。據說曾治好一位陶姓病人,他因風吹導致多年頭痛,用此法不久,清涕從口中流出很多而痊癒。

頭暈(丁氏):用蟬蛻一兩,微炒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酒或開水送服。

眩暈昏倒(《醫學》):治療頭暈昏倒特效方。用白果兩個去殼,搗爛,空腹用滾水沖服。病情嚴重者,服用五次即可痊癒,老年人效果更好。

劇烈頭痛(《證治》):手腳青紫到關節處,晚上發病,第二天死亡。因為腦為髓海,受邪則死,可用灸百會穴(位於前頂後頂之間)的方法,並猛烈進補大劑量的參附湯,或許能救活。

另一方(《類方》):用黑錫丹治療劇烈頭痛,每次服用四十丸,用薑鹽湯送服。黑錫丹成分:黑錫、硫磺、肉桂、附子、木香、沉香、茴香、蘆巴、陽起石、肉蔻、金鈴子。

劇烈頭痛難忍(《證治》):用萆麻子四粒(去殼)、乳香二錢搗碎,加白蜜做成藥餅,貼在太陽穴上。疼痛減輕後,立即解開頭頂頭髮散熱,並去除藥餅。

止痛太陽丹:用天南星、川芎(等量磨成粉末),以及帶鬚的蔥白一起搗成藥餅,貼在太陽穴疼痛處。

血虛頭痛(《醫學》):用當歸、川芎各五錢煎服。

另一方治療多年頭痛不癒(《醫學》):用黃連一兩,酒煮後服用即可痊癒。注意:需分五次服用試驗。

頭痛久治不癒(《隨息》):羊腦性味甘溫,可治療風寒入腦導致的長期頭痛。但多吃容易導致風熱,其他疾病患者忌食。

頭痛欲死(《各家》):用硝石粉末吹入鼻孔即可痊癒。

面部發癢(樊氏):用川椒六錢煎湯洗臉。

骨槽風(張璞山傳):用屋頂上陳舊的瓦松(越陳越好)、新瓦片(先煅燒成炭)、豬下巴骨(按患處取骨,後煅燒成炭)、梅冰三十文,研磨混合,用麻油調和後敷在患處,須留出瘡口。如果對症,十餘天必見效。

頭足麻木(丁氏):從頭部麻木向下蔓延,到心窩處就會死亡;從腳部麻木向上蔓延,到膝蓋處就會死亡。用曬乾的小兒糞便在瓦片上焙燒至無煙,每次服用三錢,用豆腐漿或豆腐調服;或者用吳茱萸粉末加熱醋調和後敷在兩腳心,每隔一段時間更換一次,直至痊癒。

腰腳口眼歷節(《醫學》):治療風寒導致的腰腳疼痛,不能站立行走,以及中風、口眼歪斜、關節疼痛等症狀。用松葉一升搗爛,加酒三升浸泡七天,每次服用一合,每天兩次;或者將松葉切碎磨成粉末,用酒送服二錢;或者做成蜜丸,每次服用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