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越峰

《疑難急症簡方》~ 卷四 (26)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6)

1. 瘤核腮頦

血瘤(《玉曆良方匯錄》),治眉毛忽長奇病方。眉毛上忽生一毛,長尺余,觸著大痛,名曰血瘤,斷之則血流不止而死。陳艾(一團)放於瓦上燒煙,離長眉七寸許,熏之。能縮短病除,至來年初夏再熏,永不復發。

血瘤錯破,血流不止,(萬安橋沈友三)說,此症,將湧泉穴刺一針,血出,少頃遂止而愈。(又葉鳳川)說,一人瘤破,血流不止,遇過路醫,用大蒜頭搗貼湧泉穴(足底心),引血下行而愈。按:鼻衄不止者,此法用之神效。

又方(在下贅瘤)

眼皮生瘤(胡心淵),生雞蛋(一個)敲一孔,入川貝末(三錢),用紙封固,飯上蒸熟,每食三個,一月而愈。

又方(《醫學》),櫻桃核磨水搽之,其瘤漸消。

唇上右邊瘤,桑盆趙進財患此症,已如磁棋子大,自用艾灸七壯,結痂後,內毒如飯粒擠出而愈。即俗云飯瘤。

消瘤方(胡心淵),鐵屑(一名鐵砂),研細,醋拌放銅鍋內,煅干再拌,如此三次,研,醋調敷,便覺患處不甚適意,過一夜剝去,再敷,以平為度。

贅瘤(丁氏),蔥白搗,接茅檐水和洗。

又方,大蜘蛛絲,縛住瘤根,三四日退落。或鬼饅首(一個作四塊),新瓦焙末,香油調敷。

又方,醋浸石灰(六日取汁)頻滴之,自落。或牛口涎塗。

又奇驗方,銀硝、煤炭(等分研細),水調塗,再用舊紙窗上紙蓋之,黏住四角,瘤自漸消。血瘤傷破,出血不止者,將此藥乾摻,舊窗紙貼之,其效尤速。

粉瘤(又),蛛網包纏,日換新鮮,四五天即消。內有小白粉,撤去不痛。

瘊子(瘤也,又),拔之有絲者是,薑汁和醋搽,或牛口涎塗。

面上肉核(又),非瘡非瘤,不痛不癢,烏梅(去核,燒炭末)水調敷。

牙旁結核(又),生蘿蔔皮貼,數次愈。

頸項(前後曰項,兩側曰頸)腫核(證治),小蒜,吳茱萸(等分),搗敷即散。若項後結核,赤腫硬痛。生山藥(去皮),蓖麻子(二個,去殼),同研貼之。若頸項強硬,不得顧視。黑大豆(一升)蒸變色,囊裹枕之。

痰核(《醫鑑》),南星,淮烏(等分)為末,薑汁調如膏,敷核上立消。

小兒月內兩腮腫硬有核,或在一邊,面黃鼻黑,啼哭不乳,切勿聽俗傳割去之法(大生),蜒蚰(一條),銀硃(一錢),同研,搽患處即消。

一法,桑炭灰(少許),雄雞冠血(二三滴),鹽滷(一匙),調勻頻搽。

又方,斑蝥(三個),蠍尾(五個),棗肉(一個),麻黃(一錢),煎濃汁,和為丸白豆大三粒,貼印堂即兩眉之間,及左右兩頤,皆用膏藥蓋住,一周時起泡,毒泄下流,勿令入眼。

下頦(下巴也)脫落(玉曆),口含烏梅(一個)即上。

白話文:

【血瘤】(摘自《玉曆良方匯錄》),這是一個治療眉毛突然異常增長病症的方法。當眉毛上突然長出一根長達一尺以上的毛髮,碰到它會非常疼痛,這種情況被稱為血瘤,一旦剪斷該毛髮,就會血流不止致死。可以拿一團陳年艾草放在瓦片上燒成煙,距離長毛的眉毛約七寸遠的地方進行燻烤。這樣可以縮短病狀並治癒,到來年的初夏再次燻烤,就可以確保永遠不再復發。

【血瘤破裂,血流不止】有人分享,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在湧泉穴(腳底心)刺一針,讓血液流出,不久後就能止血痊癒。另一人則分享,他遇到一位醫生,使用搗碎的大蒜頭貼在湧泉穴,同樣能引導血液向下流動,從而治癒。注:對於鼻子出血不止的情況,這個方法也能發揮神奇的效果。

【另有一方】(適用於下部贅瘤)

眼皮上長了瘤(胡心淵分享),取一個生雞蛋,在上面敲一個孔,加入三錢的川貝末,用紙密封好,放在飯上一起蒸熟,每次吃三個,持續一個月,瘤就會消失。

另一方(出自《醫學》),可以將櫻桃核磨成水,然後擦在瘤上,瘤會逐漸縮小。

【嘴脣右邊的瘤】,趙進財在桑盆患上了這種病,瘤已經大到像磁棋子一樣。他自己用艾灸治療七次,結痂後,內裡的毒素就像飯粒一樣被擠出來,從而治癒。這種瘤通常被稱為「飯瘤」。

【消瘤方】(胡心淵分享),取鐵屑(又名鐵砂),研磨細碎,用醋拌勻放入銅鍋中,燒幹後再拌醋,重複三次,然後研磨成粉末,用醋調和敷在患處,可能會感到不太舒服,但經過一夜後去除,再敷一次,直到完全消除。

【贅瘤】(丁氏分享),把蔥白搗碎,再接屋簷下的雨水洗滌。

另一方,可以用大蜘蛛的絲綁在瘤的根部,三四天後瘤就會掉落。或者用鬼饅首(一個切成四塊),在新瓦上烘焙成末,再用香油調和敷在瘤上。

另一方,將石灰浸泡在醋中六天,取出汁液頻繁地滴在瘤上,瘤會自行掉落。或者塗上牛口的唾液。

另一種奇特有效的方子,將銀硝和煤炭(等量研磨細碎),用水調和塗抹,再用舊窗戶上的紙覆蓋,粘住四角,瘤會逐漸消失。對於破裂的血瘤,血流不止的情況,可以將這種藥粉直接撒在傷口上,再用舊窗紙貼住,效果會更迅速。

【粉瘤】(另一種情況),用蛛網包紮纏繞,每天更換新的,四五天後瘤就會消失。瘤裡可能含有小白粉,取出後就不會痛了。

【瘊子】(也是瘤的一種),如果拔掉後會有絲線拉扯感,那應該是瘊子,可以使用薑汁和醋混合擦拭,或者塗上牛口的唾液。

【臉上的肉核】(另一種情況),不是瘡也不是瘤,不痛也不癢,可以將烏梅(去核,燒成炭末)用水調和敷在患處。

【牙旁結核】(另一種情況),用生蘿蔔皮貼在患處,幾次後就會好轉。

【頸項腫核】(診療方法),將小蒜和吳茱萸(等量)搗碎敷在患處,可以立即緩解。如果頸後出現結核,紅腫且硬痛,可以將生山藥(去皮)和蓖麻子(兩個,去殼)一起研磨成糊狀,貼在患處。如果頸項僵硬,無法轉動,可以將一升黑大豆蒸煮至顏色改變,裝在袋子裏當枕頭使用。

【痰核】(摘自《醫鑑》),將南星和淮烏(等量)磨成末,用薑汁調成膏狀,敷在結核上,可以立即消除。

對於新生兒在一個月內兩邊腮幫子腫硬有核,或者只在一側,面色黃,鼻子黑,哭鬧不願吃奶的情況,千萬不要聽信民間的割除方法(大生),可以將蜒蚰(一條)和銀硃(一錢)一同研磨,塗在患處即可消除。

另一方法,將少量的桑炭灰、二三滴雄雞雞冠血和一匙鹽滷調勻,頻繁塗抹在患處。

另一方,斑蝥(三個)、蠍尾(五個)、棗肉(一個)和麻黃(一錢),煎濃汁,混合成豌豆大的三粒藥丸,貼在額頭中央,以及左右兩頰,都用膏藥蓋住,一週後會出現水泡,毒素會排出,但要避免進入眼睛。

【下巴脫落】(摘自《玉曆》),可以口含一個烏梅,下巴就會恢復原位。

另一方(丁氏分享),對於瘤核、腮腺或下巴的問題,可以將烏梅貼在耳垂下方的頰車穴,或者用八兩蘇葉煎湯燻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