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泰林

《退思集類方歌註》~ 退思集類方歌注 (6)

回本書目錄

退思集類方歌注 (6)

1. 〔附〕九味羌活湯

(張元素方),治傷寒傷風,憎寒壯熱,無汗,頭項腰脊強痛,嘔吐口渴,及感冒四時不正之氣,溫病熱病。此解表之通劑。

羌活,防風,蒼朮(各錢半),細辛(五分),川芎,白芷,生地,黃芩,甘草(各一錢),加生薑、蔥白煎。(自汗,去蒼朮,加白朮。胸滿,去生地,加枳殼、桔梗。喘,加杏仁。夏月,加石膏、知母。汗下兼行,加大黃。藥備六經,治通四時,用者當隨證加減,不可執一。)

白話文:

張元素方:解表通劑,治傷寒傷風等症

此方用於治療傷寒、傷風,症狀包括怕冷發熱、無汗、頭、項、腰、脊強痛、嘔吐、口渴,以及感冒、溫病、熱病等,屬於解表通劑。

組成:

  • 羌活、防風、蒼朮(各半錢)
  • 細辛(五分)
  • 川芎、白芷、生地、黃芩、甘草(各一錢)
  • 生薑、蔥白煎

加減:

  • 自汗:去蒼朮,加白朮
  • 胸滿:去生地,加枳殼、桔梗
  • 喘:加杏仁
  • 夏月:加石膏、知母
  • 汗下兼行:加大黃

用法:

此方藥物俱全,適合治療六經病症,並可應對四季不同的病氣。使用時應根據患者具體症狀加減藥物,不可拘泥於方劑,需灵活运用。

九味羌活(湯)張元素,辛防蒼芷蔥姜互。(羌活入足太陽理遊風,細辛入足少陰散伏寒,蒼朮入足太陰去濕,白芷入足陽明散風,防風、蔥、姜通發周身之汗)。益以芩草監辛溫,(諸藥氣味辛溫,恐其僭亢,故用黃芩苦寒以監製之,甘草以調和之。)地芎入血調營故。(生地、川芎引諸藥入血祛邪,即藉以調營。

徐靈胎嫌生地寒滯,易以當歸。甚是,宜遵之。)三陽解表通用靈,四時感冒兼能顧。此方原以代麻黃,氣弱陰虛人禁哺。(汪訒庵《醫方集解》引張元素曰:「有汗不得用麻黃,無汗不得用桂枝,若差服,則其變不可言,故立此方,使不犯三陽禁忌,為解表效方。冬可治寒,夏可治熱,春可治溫,秋可治濕,是諸路之應兵,代麻黃等湯,誠為穩當,但陰虛氣弱之人在所禁耳。」)

白話文:

九味羌活湯由張元素所創,方中包含羌活、細辛、蒼朮、白芷、防風、蔥、姜等辛溫解表藥,黃芩苦寒監製,甘草調和,並以生地、川芎引藥入血。由於生地寒性較重,徐靈胎建議用當歸代替,此更合適。此方可解表散寒,適用於三陽經感冒,四季皆可服用,且可替代麻黃湯,安全穩妥,但陰虛氣弱者不宜使用。

2. 〔附〕大羌活湯

(張元素方),治兩感傷寒。

羌活,獨活,防風,細辛,防己,黃芩,黃連,蒼朮,白朮,甘草(各三錢),知母,川芎,生地(各一兩),每服五錢,水煎熱飲。

大羌活湯即九味,己獨知連白朮暨。(即九味羌活湯去白芷,加上藥。)散熱培陰表裡和,(羌、獨、蒼、防、細辛發表散邪,芩、連、防己、知母、芎、地清裡培陰,白朮、甘草以固中州而和表裡。)傷寒兩感差堪慰。

白話文:

張元素方 治兩感傷寒

方藥:

  • 羌活、獨活、防風、細辛、防己、黃芩、黃連、蒼朮、白朮、甘草(各三錢)
  • 知母、川芎、生地(各一兩)

用法:

每服五錢,水煎熱飲。

方解:

此方即九味羌活湯去白芷,加上生地、知母、川芎。九味羌活湯以羌活、獨活、蒼朮、防風、細辛發表散邪,黃芩、黃連、防己、知母、川芎、生地清裡培陰,白朮、甘草固中州以和表裡。此方運用辛溫解表與清熱滋陰兩法,散熱培陰、表裡和解,用於治療兼有表寒裡熱的兩感傷寒,效果顯著。

(兩感傷寒者,一日太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二日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蓋以表裡陰陽俱病,故必死也。吳鶴皋《醫方考》曰:「易老意謂:證雖有表裡之殊,而無陰陽之異,傳經者皆為陽邪,一於升陽散熱、滋陰養臟,則感之淺者,尚或可平也。

」按錢禎曰:「兩感者,本表裡之同病,似若皆以外感為言,而實有未必盡然者,正以內外俱傷,便是兩感。今見有少陰先潰於內,而太陽繼之於外者,即縱情肆欲之兩感也;太陰受傷於裡,而陽明重感於表者,即勞倦竭力、飲食不調之兩感也;厥陰氣逆於臟,而少陽復病於腑者,即七情不慎、疲筋敗血之兩感也。」此言最切此病,誠發前人所未發。

或謂兩感不多見者,蓋亦見之不明耳。其治法亦在乎知其由而救其本也。)

白話文:

若同時感染兩種寒邪,第一天會出現太陽經和少陰經同時病變的症狀,例如頭痛、口乾、胸悶;第二天會出現陽明經和太陰經同時病變的症狀,例如腹脹、發燒、食慾不振、神志不清;第三天會出現少陽經和厥陰經同時病變的症狀,例如耳聾、身體蜷縮、昏迷、無法進食、意識不清,六天後就會死亡。這是因為表裡陰陽同時受病,病情嚴重,所以必然會導致死亡。吳鶴皋在《醫方考》中提到,易老認為,雖然疾病有表裡之分,但並無陰陽之別,傳經的都是陽邪,因此只需用升陽散熱、滋陰養臟的方法治療,輕微的感染或許還能治愈。

錢禎指出,兩感是指表裡同時患病,雖然看起來都是外感,但實際上並不完全如此,內外同時受傷也屬於兩感。例如,少陰經先從內部潰爛,然後太陽經在外表受病,這是縱情放縱造成的兩感;太陰經內傷,陽明經在外表再次受病,這是勞累過度、飲食不規律造成的兩感;厥陰經氣逆於臟腑,少陽經又在腑中生病,這是情緒不慎、體虛血虧造成的兩感。錢禎的觀點最切合實際,真正揭示了前人未曾發現的病因。

有人說兩感很少見,其實是沒有真正認識到這種病。治療兩感的關鍵在於明白病因,從根源上治療。

3. 〔附〕神朮散

(王好古《陰證略例》,治外感寒邪,內傷生冷,發熱而無汗者,此代麻黃湯;並治脾泄腸風。

蒼朮(二兩制),防風(二兩),甘草(一兩炙),生薑、蔥白,水煎服。(如前證有汗者,去蒼朮、蔥白,加白朮二兩,名白朮湯,代桂枝湯。按:二術主治略同,特有止汗、發汗之異耳。)

白話文:

王好古在《陰證略例》中提到,治療外感寒邪、內傷生冷,導致發熱無汗的病症,可以用麻黃湯。同樣的藥方也能治療脾泄腸風。方劑由蒼朮二兩、防風二兩、甘草一兩(炙)、生薑、蔥白组成,水煎服。如果患者有汗,則去除蒼朮、蔥白,加入白朮二兩,改名為白朮湯,用來代替桂枝湯。蒼朮和白朮的功效相似,只是前者止汗,後者發汗。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傷風頭痛,無汗鼻塞,及風寒咳嗽,時行泄瀉。

蒼朮(五兩),川芎,白芷,羌活,藁本,細辛,炙草(各一兩),每服四錢,加蔥、姜煎。(又有太無神朮散、叔微神朮散,俱編入《平胃散類》。鎮按:今缺《平胃散類》。)

白話文: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記載,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傷風頭痛、無汗鼻塞、風寒咳嗽和時行泄瀉。配方為蒼朮五兩、川芎、白芷、羌活、藁本、細辛、炙草各一兩,每服四錢,加蔥、姜煎。此外,《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還有太無神朮散和叔微神朮散,都屬於平胃散類。

海藏神術(散)蒼草防,蔥姜發汗代麻黃,除卻蒼蔥加白朮,太陽有汗此為良。(喻嘉言《醫門法律》曰:「此王海藏得意之方,蓋不欲無識者輕以麻黃、桂枝之熱傷人也。」汪訒庵《醫方集解》曰:「按神術、白朮二湯,乃海藏所制,以代桂枝、麻黃二湯也。」然此是太陰之劑,可以理脾胃之風濕,而不可治太陽之風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謂「春傷於風,夏生飧泄者」宜之。若所謂「冬傷於寒,春必病溫」者,則非所宜也。

今人恐麻、桂峻猛,得此平和之劑,恃為穩當。不知營衛不和,非調和脾胃者所可代;胃家之實者,非補虛之品所能投;肝膽之相火往來,少陰之水火相射者,不得以燥劑該攝也。用方者審諸。)《局方》神術(散)蒼羌芷,芎辛藁草與蔥姜,各走一經祛風濕,(太陰蒼朮,少陰細辛,厥陰、少陽川芎,太陽羌活、藁本,陽明白芷,各走一經,祛風發汗而勝濕。加薑、蔥者,助其散;用甘草者,緩其中也。

)風寒泄瀉總堪嘗。(風藥升清,故兼能治泄瀉。)

白話文:

海藏神術,是用蒼草防風、蔥姜代替麻黃來發汗。去掉蒼草和蔥,加入白朮,如果太陽經有汗,就表示藥效良好。這個方子是海藏的得意之方,因為他不想讓不懂的人輕易使用麻黃、桂枝,以免造成熱傷。神術和白朮湯,都是海藏所制,用來代替桂枝、麻黃湯。不過,這屬於太陰的藥方,可以治療脾胃的風濕,不能治療太陽的風寒。如果冬天受寒,春天就會生病,這個方子就不適合。

現在有些人害怕麻黃、桂枝太過猛烈,就用這個平和的方子代替,認為很穩妥。殊不知,營衛不和,不能單靠調和脾胃來解決;胃氣實的人,也不能用補虛的藥物;肝膽相火往來,少陰的水火相射,也不能用燥熱的藥物來處理。用藥的人要仔細思考這些問題。

局方神術,是用蒼耳、羌活、白芷、川芎、辛夷、藁本、蔥姜,每種藥物各走一條經絡,祛除風濕。其中,蒼朮走太陰,細辛走少陰,川芎走厥陰和少陽,羌活走太陽,藁本走陽明,白芷走陽明。各個藥物走不同的經絡,祛除風濕、發汗,並能勝濕。加入薑、蔥,可以幫助散寒;加入甘草,可以緩和藥性。這個方子可以治療風寒泄瀉。因為風藥可以上升清熱,所以也能治療泄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