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集類方歌註》~ 退思集類方歌注 (40)
退思集類方歌注 (40)
1. 四逆加人參湯
治惡寒脈微而複利,利止亡血也。
四逆湯原方加人參一兩。
白話文:
治療畏寒且脈搏微弱,並伴有頻繁排便的情況。頻繁排便可能是因失血所致。
原方為四逆湯,現需在配方中加入人參一兩。
2. 茯苓四逆湯
治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
四逆加人參湯內更加茯苓四兩。
四逆湯中姜附草,四肢逆冷急煎嘗。(按:方名「四逆」,必以之治厥逆。《傷寒論·厥陰篇》云:「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手足逆冷是也。」)臟寒吐利脈沉細,(上吐下利而脈沉細,口不渴,以其臟有寒故也,溫之無疑。)飲邪乾嘔亦相當。(寒飲無實物,溫之則寒散而飲去嘔止。
凡治飲皆用溫法。)身疼清穀先溫里,(凡病皆當先表后里,惟下利清穀,則以扶陽為急,而表證為緩,雖身疼痛,亦當先救其里,俟清穀止而身疼未除者,仍從表治可也。)不論三陰與太陽。(王晉三《古方選注》曰:四逆湯「凡三陰一陽證中有厥者皆用之,故少陰用以救元海之陽,太陰用以溫臟中之寒,厥陰薄厥,陽欲立亡,非此不救。
白話文:
治療因發汗或下藥後,病症仍未解除且感到煩躁的情況。
在四逆加人參湯(含有人參的四逆湯)的配方中,加入茯苓四兩。
四逆湯(四逆湯)中的薑、附、草可以迅速地改善四肢冰冷的症狀,並應即刻服用以試驗效果。(四逆湯的名稱暗示了它對厥逆(即四肢冰涼)的療效。《傷寒論·厥陰篇》提到,厥就是陰陽之氣未能順利交換,表現為四肢冰涼。)
如果出現腸胃寒涼、吐瀉、脈搏微細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患者可能出現上吐下瀉且脈搏微弱,但不口渴,這是因為腸胃有寒氣所致,使用溫和的方法治療是合理的。)對於寒飲引發的乾嘔,也可以適用相同的治療原則。(寒飲通常沒有具體的物質,使用溫和的方法可以讓寒氣消散,乾嘔也會停止。)
一般來說,治療水液滯留的病症都應該使用溫和的方法。如果身體感到疼痛,並且出現清穀(大便清稀)的情況,應首先治療內臟(溫裡)。即使有身體疼痛的表徵,也應該先處理內臟問題,等到清穀的情況改善後,如果身體疼痛仍然存在,再轉向治療表面的症狀也是可行的。無論是屬於三陰還是太陽經的病症,都可以考慮使用此法。
王晉三在《古方選注》中指出,四逆湯對三陰一陽經的病症都有應用價值,它可以用於保護並滋養陰陽之元氣(用於少陰經以拯救元氣之陽,用於太陰經以暖和腸胃中的寒氣,對於厥陰經的病情,則能輓救生命危急的陽氣,否則無法得到救護)。
至於太陽誤汗亡陽亦用之者,以太少為水火之主,非交通中土之氣,不能內復真陽,故以生附子、生乾薑,徹上徹下,開闢群陰,迎陽歸舍,交接於十二經。反復以炙草監之者,亡陽不至於大汗,則陽未必盡亡,故可緩制留中,而為外召陽氣之良法。」)表熱裡寒多汗出,更兼煩躁厥須防。
(多汗煩躁,陽氣外亡,最有厥脫之慮。)厥而脈絕加蔥白,(名通脈四逆湯蔥入營通脈)面赤咽疼豬膽勷。(名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豬膽汁苦滑之極,能引陽藥直達下焦,所謂「熱因寒用」也。)亦有加入人參者,(名四逆加人參湯)亡陽脫血此為良。(此亡陽而更脫血,故加人參以生津益血。
白話文:
關於太陽誤用了發汗的方法導致陽氣耗損的情況,使用附子和乾薑的原因是因為這些藥物可以從上到下調節身體,打開陰寒,迎回陽氣回到它應當的位置,並且與十二條經脈相交。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身體的陽氣得以恢復。如果沒有嚴重的大量流汗導致陽氣流失過度,那麼通過緩慢控制並在內部召喚陽氣的方法是可行的。
對於表面熱症但內部冷,多汗且伴有焦躁和厥逆的症狀,要特別小心。多汗和焦躁表明陽氣正在外散,這有可能導致厥逆和脈搏停止的危險。如果出現脈搏停止的情況,可以使用蔥白來幫助。這種情況通常被稱為通脈四逆湯,其中蔥白能夠幫助疏通脈絡。如果還伴有臉紅和咽喉疼痛,可以使用豬膽汁,這是一種苦而滑的藥物,能夠引導陽氣直達下焦,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熱因寒用」。也有人會在配方中加入人參,稱為四逆加人參湯,這種情況下的使用人參主要是為了生津補血,因為陽氣流失時,血液也會跟著流失。
)更益茯苓療腎躁,(腎躁,即陰躁也。必引腎水上泛,故加茯苓鎮之。)茯苓四逆湯名彰。(此即真武湯之變方,重用茯苓鎮泄腎水。)
白話文:
茯苓可以更進一步治療腎躁的情況,腎躁指的是陰氣過旺所導致的焦躁不安。由於腎躁會導致腎氣上泛,因此加入茯苓來安定和調節。茯苓四逆湯是其著名配方。這其實就是真武湯的一個變種,強調使用茯苓來調節和緩解腎部過多的水分。
3. 白通湯
治少陰病下利脈微,惡寒蜷臥。
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生切一枚),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兩服。服後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暴出」乃藥力所迫,藥力盡則氣仍絕;「微續」乃正氣自復,故生。)
白話文:
治療少陰病引起的腹瀉,伴有微弱的脈搏、畏寒和蜷縮躺臥的情況時,可以使用以下方劑:
- 蔥白(四根),
- 乾薑(一兩),
- 附子(一片,生切)。
將三味藥物放入三升水中煎煮,直至剩下一半的濃度,然後去掉藥渣,分成兩次服用。服用後如果脈搏突然變得強烈,表示病情危急,可能導致死亡;如果脈搏漸漸恢復正常,則表示病情有望改善,有存活的可能。
「暴出」是指藥物的療效強烈地作用於身體,一旦藥效消散,病情可能再次惡化;「微續」則表示身體的自然抵抗力正在逐步回復,因此病情有望得到改善。
4. 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
治少陰病下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
白通湯內加入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沖和服。
白通(湯)姜附兼蔥白,(此四逆湯去甘草,加蔥白。)少陰下利脈微給。(少陰下利脈微,但用薑、附扶陽止利,蔥白通脈;不用甘草監製薑、附者,欲其直至下焦,急溫少陰之臟也。)厥逆無脈嘔且煩,加入人尿豬膽汁。(無脈厥逆,嘔而且煩,則上下俱不通,陰陽相格,故加人尿之鹹寒,豬膽之苦滑,引辛熱之藥,達於至陰而通之,《內經》所謂「反佐以取之」是也。)熱因寒用妙義深,陰盛格陽此宜緝。
白話文:
治療少陰病引起的下痢不停,出現四肢發冷、沒有脈搏,以及噦氣、煩躁的情況。
使用白通湯,內加入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混合後服用。
白通湯中加入薑、附子和蔥白(此為四逆湯去甘草,加入蔥白),針對少陰病下痢脈微的症狀,使用薑、附子來扶助陽氣止住下痢,加入蔥白來暢通脈絡;不加入甘草的原因是為了讓薑、附子的藥力能直接達到下焦,緊急溫暖少陰的臟腑。
四肢發冷、沒有脈搏,噦氣且煩躁,則表示上下的氣機都受到阻礙,陰陽之間互相抵觸,因此加入人尿的鹹寒性質,豬膽的苦滑性質,用以引導辛熱的藥物到達最深的陰部並使之流通,這就是《內經》中提到的「反佐以取之」的原理。
熱因寒用的道理深奧,當陰盛到足以將陽氣排斥在外時,便需要使用寒涼藥物來引導熱力深入,以此治療陰盛格陽的情況。
(陰寒內盛,格陽於外者,純與熱藥,則寒氣格拒不得入,必於熱劑中加寒藥以為引用,使得入陰而回陽,此類是已。)
白話文:
在陰寒之氣深重,導致陽氣無法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如果單純使用熱性的藥物,反而會使寒氣抵擋、抗拒,無法進入身體。因此,應該在熱性的藥物中加入一些寒性的藥物作為媒介,以幫助藥力進入陰部,使陽氣得以回復。這種治療方式就是我們所說的。
5. 當歸四逆湯
治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並治寒入營絡,腰股腿足痛甚良。
當歸,桂枝,芍藥,細辛(各三兩),甘草,木通(各二兩),大棗(二十五枚),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話文:
治療手腳冰冷、脈搏細弱接近消失的情況,同時對於寒氣侵入血脈,導致腰、股、腿、腳疼痛有很好的療效。
當歸(3兩)、桂枝(2兩)、芍藥(3兩)、細辛(3兩)、甘草(2兩)、木通(2兩)、大棗(25枚)。用水8升,煮至3升,濾去渣滓,分成三份溫熱服用。
6.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治證同當歸四逆湯。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此。
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二升,生薑半斤,以水六升,清酒六升,煮取五升,去滓,分溫五服。當歸四逆(湯)桂枝芍,細辛甘草木通著,再加大棗治厥陰,脈細陽虛由血弱。(此四逆乃太陽之邪,傳入厥陰,而表證猶未罷,故用桂枝,加當歸和肝血,細辛散裡寒,木通通陰陽、利血脈。
白話文:
治療病症可以使用「當歸四逆湯」。如果一個人體內長期存在寒氣,這種情況適合使用「當歸四逆湯」。
在「當歸四逆湯」的基礎上,加入兩升的「吳茱萸」,半斤的「生薑」,使用六升的清水和六升的米酒來煮,煮到剩下五升,去除渣滓後,分成五份溫服。「當歸四逆湯」包含了桂枝、芍藥、細辛、甘草、木通和大棗等成分,用於治療厥陰,脈象細弱且陽氣虛損的情況,這是因為血液不足所導致的。這四逆症狀原本是太陽病的邪氣傳入厥陰,但外在表證還沒有完全消失,因此使用桂枝來發汗解表,加入當歸調理肝血,細辛散寒,木通調節陰陽、暢通血脈。
周揚俊曰:「四逆湯全從回陽起見,四逆散全從和解表裡起見,當歸四逆湯全從養血通脈起見,同名四逆,而治各不同如此。」)內有久寒加姜茱,(名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發表溫中通脈絡。(吳茱萸溫中達下,生薑溫中發表,清酒和營通絡,合入當歸四逆湯,為溫經復脈之良劑。
)不用附子及乾薑,助陽過劑陰反灼。(當歸四逆不用薑、附者,陰血虛微,恐反灼其陰也。)
白話文:
周揚俊說:「四逆湯完全以回復陽氣為出發點,四逆散完全以調和內外、化解矛盾為出發點,當歸四逆湯完全以滋養血液、打通脈絡為出發點,雖都稱為四逆,但治療方式卻大不相同。」在其中,如果病程已久且出現寒症,可以加入姜和茱萸,形成「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這樣既能發汗又能溫暖中焦,還能疏通脈絡。
此方不用附子和乾薑,避免補陽過度導致陰液灼傷。當歸四逆湯不用姜和附子的原因是,患者可能陰血不足,若再用這些強烈的補陽藥物,反而會傷害到陰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