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集類方歌註》~ 退思集類方歌注 (38)
退思集類方歌注 (38)
1. 甘草乾薑湯
治肺冷唾涎沫而不渴,必遺尿小便數,宜以此溫之;並能回中焦之陽氣。
甘草(四兩炙),乾薑(二兩炮),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甘草乾姜(湯)溫肺氣,唾涎(唾涎沫者必有寒飲)溲數(氣化失令)且遺尿,(膀胱不藏)口無燥渴(知非熱邪)方宜服,水冷金寒此劑司。(此方之治肺痿,乃肺中有水飲寒邪者。若火灼金傷之肺痿,與此相反,不可誤施。)陽氣溫和津自化,(陰自陽生,津由氣化,若陽氣不布,陰津亦不得上供。
此乃溫陽氣以回津之法,非真能救肺液枯痿也。)亡陽輕證亦堪施。(乾薑苦辛,守而不走,故君以甘草,使辛從甘化,則能守中復陽。此得理中之半方,是回中焦陽氣之輕劑。)
白話文:
治療肺部寒冷、產生涎沫而不口渴,且有頻尿、小便頻繁的症狀,應使用此方來溫暖身體。這方子能恢復中焦的陽氣。
甘草(四兩,炙烤)、乾薑(二兩,炮製),用水三升,煮至剩餘一升半,去除渣滓,分為兩次溫服。
甘草乾薑湯可以溫暖肺部的氣息,對於產生涎沫(表明有寒性飲食)頻尿(表明尿道功能失常)且無口渴(排除熱性疾病)的情況適用。此方適用於肺部有水分和寒邪的情況,若肺部因熱力過度而損傷的情況則不同,不可誤用。
通過溫暖身體的陽氣,使身體自然產生津液。這是一種通過溫暖陽氣來促進津液生成的方法,而非真正輓救肺部乾枯萎縮的情況。對於失去陽氣的輕微症狀,此方也是可以使用的。乾薑具有苦和辛的特性,能夠守在中焦,不隨血脈散去,因此與甘草搭配,讓辛味能從甘味轉化,達到守護中焦、恢復陽氣的效果。這是回復中焦陽氣的輕量級藥方。
2. 吳茱萸湯
治陽明胃寒,食谷欲嘔,及少陰吐利,手足逆,煩躁欲死者;又厥陰乾嘔,吐涎沫而頭痛者,並主之。
吳茱萸(一升洗),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加附子一枚,名吳茱萸加附子湯,治寒疝腰痛,牽引睪丸,脈沉遲者。)
吳茱萸湯人參棗,重用生薑溫胃好。(吳萸、生薑溫胃散寒,人參大棗緩脾益氣,亦中焦之治法。)食谷欲嘔(必食而嘔,受病在納穀之處。)吐涎沫,(胃中有寒飲)厥利煩躁皆能保。(吐利而手足厥冷,煩躁欲死,少陰之陽並露矣。吳茱萸為厥陰之主藥,上可溫胃寒,下可救腎陽,故能統治以上諸證。
白話文:
【治療方法】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針對不同中醫症狀的治療方法:
-
治療陽明胃寒,食谷後想嘔吐,以及少陰吐瀉,手腳逆冷,煩躁欲死的情況;同時也能治療厥陰乾嘔,吐出涎沫且頭痛的狀況。
-
使用的草藥包括吳茱萸(一升,需清洗)、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將這些草藥加水煮沸,然後取出藥渣,服用濃縮液七合,每日分三次服用。
-
若在此基礎上加入附子(一枚),則成為「吳茱萸加附子湯」,適用於治療寒疝引起的腰痛和睪丸疼痛,以及脈搏沈遲的狀況。
-
「吳茱萸湯」主要成分有人參、生薑、大棗,重用生薑來溫暖胃部。吳茱萸和生薑能夠溫暖胃部、散寒,人參與大棗則可以緩解脾胃,是中焦治療的方法。對於食谷後想嘔吐的狀況(表示病症發生在消化食物的地方),以及胃中有寒飲、吐出涎沫、手腳厥冷、煩躁欲死等情況,吳茱萸都是關鍵藥物。它既能溫暖胃部寒氣,又能拯救腎陽,因此能統治上述所有症狀。
)又吳萸加附子湯,寒疝脈沉所宜搗。(疝為肝病,故用吳萸以直溫肝經,加附子以散寒溫腎。)
白話文:
在治療寒疝症狀時,可以使用「附子湯」加上吳茱萸。這類病症通常與肝和腎的寒氣有關,因此使用吳茱萸可以直達肝經,用以溫暖肝臟;而加入附子則能散除寒氣、溫暖腎臟。
3. 附子粳米湯
治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
附子(一枚炮),甘草(一兩),大棗(十枚),半夏,粳米(各半升),以水八升,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分三服。
附子粳米(湯)半甘棗,益胃通陽溫腎好,(此益胃通陽溫腎之劑。半夏、甘草、粳米、大棗皆脾胃藥,加入附子一味,通徹上下,上可散寒止嘔,下可溫經定痛。)雷鳴切痛(四字著眼)腹中寒,胸脅逆滿嘔能保。(腎虛寒動於中,胃陽為寒凝窒,故下為雷鳴切痛,上為逆滿嘔吐。)
白話文:
治療腹部因寒氣所引起的雷鳴般的疼痛和胸部脅部逆氣滿脹、嘔吐的情況,可以使用以下方劑:
- 炮附子(一枚):具有強烈的溫腎作用。
- 甘草(一兩):調和藥性,兼有補中益氣的功效。
- 大棗(十枚):補脾益胃,安神緩急。
- 半夏:降逆止嘔,和胃化痰。
- 粳米(各半升):滋潤胃腸,補充能量。
將以上藥材加水八升,煮至米熟湯成,去除殘渣後,溫熱飲用,每次一升,共分三次服用。
附子與粳米的組合能溫養脾胃,甘棗則能補益胃氣,調和中焦。這是一個既可溫腎又可益胃的方劑。其中,「半夏、甘草、粳米、大棗」都是脾胃類的藥材,加入「附子」這一味,能夠上下通暢,對於腹部的寒氣有散寒止嘔的作用,對於下部的寒氣有溫經止痛的效果。
腹部出現雷鳴般的疼痛,以及胸部脅部逆氣滿脹、嘔吐的情況,多是因為腎虛導致寒氣上行,影響到胃的陽氣,使得胃部受寒凝塞,從而表現出這些症狀。
4. 大建中湯
治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滿,上衝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者。
蜀椒(二合炒去汗),乾薑(四兩),人參(二兩),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納膠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溫兩服。如一炊頃,可飲粥二升。溫覆之。
大建中湯建中陽,(大建中臟之陽,以勝上逆之陰。)蜀椒乾薑(溫中散寒)參飴糖。(建立中氣)心胸大寒痛嘔吐,不能飲食腹滿膨,(陰寒氣盛,中土無權。)上衝皮起有頭足,(陰凝成象)痛不可近此能攘。
白話文:
治療心胸處的大寒疼痛,嘔吐無法進食,腹部滿脹,有物從皮下衝出,形狀似有頭腳,上下都疼痛且難以接近的病症。
用料:蜀椒(二合炒後去掉汗水)、乾薑(四兩)、人參(二兩)。加四升水,煮到剩二升,過濾掉渣,加入一升的膠飴,小火慢煮到剩一升半,分成兩次服用。在第一次服藥後一個炊具時間,可以喝兩升粥。服藥後覆蓋保暖。
大建中湯,其主要功能是增強中焦的陽氣,用以克服上逆的陰寒之邪。蜀椒和乾薑具有溫中散寒的效果,人參與膠飴則能調理中氣。對於心胸處大寒疼痛、嘔吐、無法進食、腹部脹滿、有物從皮下衝出(形似有頭腳)、疼痛難忍的病症,此方能有效緩解。
(前附子粳米證尚未至於不能食,胃氣未傷,故只用甘、棗、粳米和胃氣,半夏、附子止嘔痛;此證痛嘔而至於不能食,脾胃大虛,故用人參、飴糖建立中氣,蜀椒、乾薑溫中散寒,其證大段相同,而此重於彼耳。)
白話文:
在治療附子粳米症狀時,患者的飲食還能正常進行,胃部功能並未受損,因此我們只需使用甘草、大棗和粳米來調和胃氣,半夏和附子則能有效止吐止痛。當症狀發展到不能進食的程度,表明脾胃機能嚴重虛弱,此時需用人參和蜂蜜來強化中焦氣血,蜀椒和乾薑則用以溫暖中焦、散寒解鬱。兩者症狀大致相同,但本方的強調力度較大。
5. 〔附〕吳茱萸湯
(《聖濟總錄》),治「濁氣在上,則生䐜脹」。
吳茱萸(洗炒),官桂,厚朴(薑汁製),乾薑(炮各二兩),蜀椒(炒去汗),陳皮(去白),白朮(各五錢),為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生薑三片,同煎至八分,空心去滓溫服。
《聖濟》吳萸湯術樸,椒姜陳桂七般藥。濁氣在上生䐜脹,是亦陰陽之反作。(《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寒氣生濁,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是亦陰陽反作也。)宣布五陽驅濁陰,濁降胃和脹自卻。(此溫散降濁之法。
白話文:
根據《聖濟總錄》的治療方法,針對「濁氣在上,則生䐜脹」的情況,有以下配方:
- 使用吳茱萸(洗後炒熟)、官桂、厚朴(以薑汁調製)、乾薑(炮製)、蜀椒(炒後去除汗水)、陳皮(去皮白膜)、白朮(各取五錢),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粉末。
每次服用時,取三錢粉末,加入一大盞的水,加上三片生薑,一起煮沸到剩下約八分量,然後空腹飲用,並過濾掉藥渣。
這款方子被稱為「吳萸湯」,包含了吳茱萸、白朮、厚朴、椒、姜、陳皮、桂等七種草藥。根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的理論,寒冷的氣候會產生濁氣,當濁氣聚集在上部時,會導致腹部脹滿。這就是陰陽失調的表現。透過這款溫和散寒、降濁的方子,可以驅除五陽氣,使濁氣下降,胃部恢復平和,腹部脹滿的症狀自然減輕。
吳萸入肝,官桂入心,乾薑入脾,橘紅入肺,蜀椒入腎,皆氣厚性輕,芳香開發之品,用以宣布五陽,驅散濁陰;更以白朮、厚朴,溫中和胃,濁降胃和,䐜脹立已,真有捷於影響之妙。)
白話文:
吳茱萸進入肝經,官桂進入心經,乾薑進入脾經,橘紅進入肺經,蜀椒進入腎經,這些都是氣味濃厚、性質輕盈、具有芳香味,能促進發散的藥材,用來宣揚五臟之陽氣,驅除混濁之陰邪;再輔以白朮和厚朴,溫暖中焦、調和胃氣,使混濁之氣下降,胃氣和順,腹脹的症狀立即得到緩解,確實有快速治療的效果。
6. 〔附〕連理湯
(汪訒庵《醫方集解》),治傷暑瀉而作渴。
理中湯原方加黃連、茯苓。(原注云:「外感盛暑,內傷生冷者,非此不可。」)
連理湯方即理中(湯),黃連更與茯苓充。外傷盛暑內生冷,瀉而作渴可為功。(理中湯,治中氣虛寒之方也。太陰病自利不渴,為臟有寒,固宜以此溫之。若渴則為有熱矣,乃連理湯但加黃連、茯苓二味,以治傷暑瀉而作渴。觀原注云「外感盛暑,內傷生冷,非此不可」,可知其義仍責重於中臟有寒,故得用理中為主,加黃連所以清暑,茯苓所以滲濕,殊非因渴而加也。
白話文:
汪訒庵所著《醫方集解》中提到,這方法適用於治療因暑熱導致的腹瀉,並伴有口渴的情況。
在原方基礎上加入了黃連和茯苓的「理中湯」。原註指出,對於外受盛暑、內傷生冷的病症,非此方不可使用。
「連理湯」就是在此基礎上,將「理中湯」的配方加入黃連和茯苓兩味草藥。此方適用於外受盛暑、內傷生冷的情況,能有效治療腹瀉和口渴。值得注意的是,「理中湯」主要用於治療中焦氣血虛寒的病症,如太陰病出現自行腹瀉但不口渴的情況,這表明內部可能有寒邪。然而,如果出現口渴的情況,則表明可能存在熱邪。因此,「連理湯」在原方的基礎上,增加了黃連以清暑熱,茯苓以利濕滲水,並非僅因口渴才添加這兩味草藥,而是針對腹瀉和口渴的同時出現,進行綜合治療。
然則凡病渴者,皆當作熱治,而瀉而作渴者,半屬亡津,仍當主以甘溫生津止渴,與夫本濕標熱,雖渴而不欲飲者,治宜苦辛雜用,寒熱兼施,均不得專恃苦寒也,審矣。且黃連性大寒而味極苦,苦屬火而寒屬水,以治水火相亂,濕熱為病之渴則可;若燥火之渴,而過服黃連,則火從苦發,恐反益其燥矣。故《神農本草》但云「黃連主腸澼腹痛自利」,並未言及能止渴也。
或謂黃連因渴而加,淺矣淺矣,故余辨論若此。)
白話文:
對於所有有口渴症狀的病患,都應當按照熱性的方法進行治療。對於那些在服用藥物後反而出現口渴現象的患者,這可能表示他們的體液已經流失,因此應該主要使用甘甜溫暖的藥物來滋潤身體、止渴。此外,對於原本是因為濕氣造成的疾病,即使有口渴感但卻不想喝水的患者,治療時應當混合使用苦和辛的藥物,同時考慮冷熱兩種療法,但不能單一地倚賴苦寒的療法。這是需要明確的。
黃連的性質非常寒涼,味道極苦。苦屬火,寒屬水,用它來治療水火混亂、濕熱引起的口渴是可以的。然而,如果患者是因為乾燥的火氣引起的口渴,過量服用黃連,可能會導致火氣從苦味中發出,恐怕會加重乾燥的程度。因此,《神農本草經》僅提到黃連可以治療腸道炎、腹痛和排便不順,並沒有提到它能止渴的作用。
有人認為,黃連是因為口渴才被使用的,這太淺薄了。因此,我如此詳細地進行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