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泰林

《退思集類方歌註》~ 退思集類方歌注 (37)

回本書目錄

退思集類方歌注 (37)

1. 理中湯

治太陰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嘔,腹痛,脈沉而細;以及中寒霍亂,胃中寒飲,喜唾涎沫,並宜服之。

人參,甘草(炙),白朮,乾薑(各三兩),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加附子一枚,名附子理中湯,治證同上,而手足厥冷者宜之。)

理中湯主理中鄉,(理中者,理中焦之氣,以交於陰陽也。)甘草人參術乾薑,(人參、甘草,甘以和陰,白朮、乾薑,辛以和陽,辛甘相輔以處中,則陰陽自然和順矣。此溫補中焦之主方也。)嘔利腹痛脈沉細,口無燥渴此為良。(以上皆中宮虛寒之證。自利不渴者為寒,若渴者為熱。

)手足厥冷陰寒甚,或加附子總扶陽。(手足厥冷,陽氣虛而陰寒極矣,故加附子以扶陽氣。)

白話文:

治療太陰病時,如果出現自行排便但不口渴,寒氣較多且有噁心感,腹部疼痛,脈象沈而細弱的情況;或者遇到中寒導致的霍亂,胃部受到寒冷飲物影響,喜歡吐出涎沫,這些情況都適合服用以下藥方。

人參(調節元氣)、甘草(調節中焦)、白朮(調節脾胃)、乾薑(溫暖脾胃)(各使用三兩)。用八升水煎煮,提取三升,去除濾渣,溫熱後分三次服用。(增加一顆附子,名為「附子理中湯」,適用的症狀與上述相同,對於手腳冰冷的情況更適合使用。)

「理中湯」主要用於調理中焦(中焦的氣息,調和陰陽之間的關係)。人參、甘草甘甜以調和陰氣,白朮、乾薑辛香以調和陽氣,辛甘相輔相成在中焦,這樣就能使陰陽自然和順。這是溫補中焦的主要方劑。出現嘔吐、腹痛、脈象沈細、口中無乾燥口渴等症狀,表明病情符合這個方子的治療範疇。

手腳冰冷是因為陽氣虛弱,陰寒過盛所致,因此加入附子來補助陽氣。

2. 桂枝人參湯

治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裡不解者。

理中湯原方加桂枝四兩,甘草加一兩,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納桂枝,更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二夜一服。

桂枝人參(湯)甘術姜,太陽協熱利煎嘗,必因數下傷中氣,里已虛寒用此方。(此必因數下之後而傷中氣,外雖協熱,而里已虛寒,故仍用溫補。)利不止而心下硬,脈來微弱始相當。(下利不止,脈微細弱,中宮之陽氣虛矣,雖心下痞硬,亦屬虛痞。)先煎四味後煎桂,溫補之中解表勷。

白話文:

治療太陽病的表面症狀還未清除,卻多次使用下法,導致內熱和大便失禁,大便失禁不停止,心下部位有緊硬感,表層與內層都沒有解除症狀的人。

理中湯的原始配方加上桂枝四兩,甘草增加到一兩,用水九升,先煮四味提取五升,加入桂枝,再煮取三升,去掉殘渣,溫熱服用一升,每天兩次,夜晚一次。

桂枝、人參(湯)、甘草、白術、生薑,太陽病協同內熱和大便失禁的煎藥,一定是因為多次下法傷害了中氣,內部已經虛寒,使用這種方法。

大便失禁不停止而心下部位硬,脈搏來得微弱才相對應。(大便失禁不停,脈搏微細弱,中宮的陽氣已經虛弱,即使心下有緊硬感,也是屬於虛痞。)先煎四味後煎桂枝,在溫補的同時解表。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對於治療太陽病患者在使用下法後出現的複雜症狀的處理方法。透過加入桂枝和增加甘草的劑量,以及按照特定的步驟進行煎藥,來達到溫補和解表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此處所提到的治療方案應由專業的中醫師根據具體病情來判斷和執行,不宜自行試用。

(先煮四味,後納桂枝,欲其於溫補藥中越出於表,以散餘邪。此太陽、太陰同治之方,與桂枝加芍藥湯相表裡,同治太陽誤下,邪陷入於太陰之證。亦觀其表證里證之孰多孰少,故治各有別。)

白話文:

在製作藥方時,首先準備四種草藥進行煎煮,接著加入桂枝。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藥物在溫補的基礎上,能夠更強調其發散餘邪的效果,從而突破錶層,深入體內。這是一個兼顧太陽和太陰兩種體質的治療方法,與「桂枝加芍藥湯」相互配合,共同應對因過度下藥導致的邪氣侵入太陰的症狀。治療時需根據表面症狀和內部症狀的嚴重程度來分別對待,因此療法也有所不同。

3. 桂枝附子湯

治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煩疼,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

桂枝(四兩),附子(三枚),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此即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但彼桂枝用三兩,附子用一枚,以治下後脈促胸滿惡寒之證;此桂枝加一兩,附子加二枚,以治風濕身疼脈浮澀之證。彼編入《桂枝類》,此入於《理中湯類》,各有其理也。

一方而治病迥殊,分兩之不可忽如此。)

白話文:

治療傷寒病後的第八至第九天,風和濕氣共同影響身體,導致全身煩熱疼痛,無法自行翻身,無嘔吐無口渴感,脈象浮現且虛弱帶有澀感的情況。

桂枝(四兩)、附子(三枚)、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用水六升,煮至剩餘二升,去除殘渣,分為三份溫服。(這就是「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但在「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中,桂枝用量為三兩、附子為一枚,用於治療下利後脈搏急促、胸滿、畏寒的情況;而在這裡,桂枝增加了半兩,附子增加了二枚,用於治療風濕導致的身體疼痛、脈象浮現且虛弱帶有澀感的情況。這兩者分別被歸入「桂枝類」和「理中湯類」,各有其理論基礎。)

同一個方子卻能應對不同的疾病,方中藥物的用量不能忽視到這種程度。)

4. 朮附湯

治證同前,而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宜此。

桂枝附子湯去桂枝,加白朮四兩,煎服法同。初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許服三服盡,其人如冒狀,勿怪。以朮、附並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使然耳。虛家及產婦,宜減服之。甘草附子湯,治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

甘草(炙),白朮(各二兩),桂枝(四兩),附子(二枚炮),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取微汗。

白話文:

治療的症狀與之前相同,但若出現大便乾硬,小便順暢的情況,適合使用以下藥方。

去掉桂枝的桂枝附子湯,加入四兩的白朮,煎煮方法與原方相同。初次服用後,患者會感到身體有阻塞感,半小時後可服用第三劑,直到全部服完。患者可能會感到有些昏沈,這是正常現象,無需驚慌。白朮和附子能夠在皮膚中運作,逐漸排除體內的水氣,因此會出現這種情況。對於虛弱的人或產後婦女,應適當減少藥量。

甘草附子湯用於治療風寒濕邪侵襲骨骼,引起骨節疼痛,活動受限,靠近患處時疼痛加重,伴有出汗、氣喘、小便不通、畏風不願脫衣服,或者輕微浮腫的情況。

甘草(炙)、白朮(各二兩)、桂枝(四兩)、附子(二枚炮),用水六升,煮至剩三升,濾掉渣滓,溫服一升,每日三次,以達到微微出汗的效果。

桂枝附子湯甘草,薑棗煎之風濕嘗,身重難於自轉側,(濕邪重著)脈虛不渴(內外之陽俱虛)始相當。(風濕外持,衛陽不振,用此振陽氣而敵陰邪。)大便硬而小便利,去桂加朮朮附湯。(桂枝通太陽之氣化,白朮生腸胃之津液。大便硬是腸胃之津液乾枯,故加白朮;小便利則太陽之氣化自利,故去桂枝。

)若除薑棗留桂術,甘草附子湯名彰,骨節煩疼(濕滯關節)並短氣,(濕滯於中)惡風汗出(風淫於表)服之良。風勝於濕桂附治,濕勝於風朮附匡。風濕俱勝宜甘附,總之三法盡通陽。(王晉三《古方選注》謂:「桂枝附子湯治風勝於濕,白朮附子湯治濕勝於風,甘草附子湯治風濕俱勝。」雖非仲景心法,然其說頗通,姑志之。

白話文:

桂枝附子湯配方包含甘草、薑和棗,用來煎煮。此方對於風濕症狀,如身體沈重,難以自行翻身,有很好的療效。此外,脈搏虛弱,且不口渴,這表示內外之陽氣均出現虛弱現象。使用此方能振作陽氣,對抗陰邪。

如果出現大便乾硬,但小便正常的情況,則可去掉桂枝,加入白朮,形成白朮附子湯。桂枝能調理太陽經的氣血流通,白朮則能滋潤腸胃的津液。大便乾硬表示腸胃津液不足,所以需要加入白朮;小便正常則表示太陽經的氣血運行正常,因此可以去掉桂枝。

若去除薑棗,保留桂枝與白朮,加上附子,則形成甘草附子湯。此方對於骨節疼痛,以及呼吸困難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同時,若出現怕風,流汗的情況,服用此方也能得到良好的效果。若風邪強於濕邪,使用桂附湯;若濕邪強於風邪,則使用白朮附子湯;若風邪與濕邪並存,則使用甘草附子湯,總之,這三種方法都能達到調理陽氣的效果。

以上內容引自王晉三的《古方選注》,他認為桂枝附子湯適合風邪強於濕邪的情況,白朮附子湯適合濕邪強於風邪的情況,而甘草附子湯則適用於風邪與濕邪並存的情況。雖然這些觀點並非張仲景的原意,但其理論仍然合理,因此可以作為參考。

甘姜苓朮湯(一名腎著湯),治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在下焦。此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此湯主之;並治胞痹,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

白話文:

【甘姜苓朮湯】(又名【腎著湯】),用來治療腎著病。患者身體沈重,腰部感到寒冷,如同坐在水中,身形像被水包裹一樣,但卻不口渴,小便暢通,飲食如常。病情在下焦。

此症多因人長期勞累後出汗,衣物裡層受潮所致。久而久之,會出現腰以下部位的寒冷疼痛和腹部沈重感,就像腰間負擔著五千枚銅錢。這款湯方可以治療這種病症;同時也能治療胞痹,對於小腹膀胱有內痛感,像是用湯熱敷,以及小便困難、流清涕等症狀,也有療效。

5. 甘草

白朮(炒各二兩),乾薑(炮),茯苓(各四兩),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腰中即溫。腎著甘姜苓朮湯,濕傷脾腎此為良。腰中冷痛食如故,足見非關精氣傷。身重腹重俱濕甚,甘溫淡滲已能匡。(喻嘉言《醫門法律》曰:「腰冷如坐水中,非腎之精氣冷也,故飲食如故,便利不渴,且與腸胃之腑無涉,況腎臟乎?故但用甘溫通陽,淡滲行水之藥足矣。」按:腰為腎腑,冷濕之邪著而不移,是著痹也。

甘、薑、苓、術,暖土勝濕,所以制水也。)《宣明》(完素)用治胞痹證,少腹膀胱若沃湯,小便不利鼻流涕,通陽行水義當量。(按:風、寒、濕邪,客於胞中,則太陽膀胱之氣不能化,故水道不通。按之若沃以湯,形容小水脹極之情切著矣。其上為清涕者,足太陽經上絡額腦,太陽經氣不得下行,而但上入於腦,流出於鼻,故為清涕。《宣明論方》用此湯治之,固取其通陽行水,究不若五苓散徹上徹下、表裡兼施之為當也。

用者審之。)

白話文:

【白朮(炒各二兩),乾薑(炮),茯苓(各四兩)】,用水五升,煮至三升,分成三次溫和服用,腰部會感到暖和。這就是腎著甘姜苓朮湯,對於濕傷脾腎的情況有很好的療效。如果腰部冷痛但飲食如常,並且腳部出現這種症狀,這表明並非精氣受損。身體沈重、腹部沈重都表示體內溼氣嚴重,甘溫淡滲的藥物可以對抗這種情況。

喻嘉言在《醫門法律》中提到,腰部冷得像坐在水中,這不是腎的精氣冷卻造成的,因此飲食如常,排尿不渴,且與腸胃無關,更不用說腎了。因此,只需使用甘溫通陽、淡滲行水的藥物就夠了。腰部是腎的部位,冷濕邪氣停留不移動,這就是著痹。

甘、薑、苓、術,能暖土以勝濕,這是為了控制水勢。這個方子《宣明》(完素)常用來治療胞痹證,包括少腹膀胱如同被熱湯浸泡,小便不利,鼻流清涕。這個方子的作用在於通陽行水,但用量需謹慎。風、寒、濕邪侵入胞中,導致太陽膀胱的氣不能正常運轉,導致水道不通。這就像將熱湯倒在腹部,形象地描繪出小便脹滿的狀況。鼻流清涕是因為足太陽經脈上連額腦,太陽經的氣無法向下流動,反而向上進入腦部,從鼻子流出,形成清涕。《宣明論方》使用這個方子來治療,確實取其通陽行水的效果,但不如五苓散從上到下、表裡兼顧的方式更為全面。使用時要謹慎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