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泰林

《退思集類方歌註》~ 退思集類方歌注 (35)

回本書目錄

退思集類方歌注 (35)

1. 豬苓湯

治陽明病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並治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

豬苓(去皮),茯苓,澤瀉,滑石(研),阿膠(各一兩),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納膠烊化,溫服七合,日三服。

豬苓湯內二苓全,澤瀉阿膠滑石研。利水育陰兼瀉熱,(此即五苓散去桂、術,加阿膠育陰,滑石瀉熱,以治陽明、少陰二經之水熱,寓育陰於利水之中,為利小便之潤劑。與五苓散利水雖同,寒溫迥別,惟明者知之。)溺秘心煩嘔渴痊。(心煩為熱,小便不利屬濕,濕熱鬱蒸,則嘔而口渴。

白話文:

治療陽明病脈象浮現、發熱、口渴想喝水、小便不順暢的症狀;同時也適用於少陰病下痢六七天、咳嗽、嘔吐、口渴、心煩無法入眠的情況。

使用以下藥材:

  • 豬苓(去皮)
  • 茯苓
  • 澤瀉
  • 滑石(研磨)
  • 阿膠(各一兩)

將四升水加入上述四味藥材中煮沸,提取二升濃汁,去掉藥渣,加入熔化的阿膠,溫服七合,每日三次。

豬苓湯內含全量的二苓和澤瀉、阿膠、滑石。這種方子能利尿、滋陰、清熱,是用來治療陽明經和少陰經的水熱病,其中阿膠滋陰、滑石清熱,寓滋陰於利水之中,作為調理小便的潤滑劑。它與五苓散的利尿作用相同,但寒熱性質有著顯著的不同,只有明理的人才能區分清楚。這樣可以讓心煩、小便不通、嘔吐、口渴等情況得到痊癒。

心煩表示有熱,小便不通常見於濕氣,濕熱蒸騰,導致嘔吐和口渴。

)汗多胃燥非宜用,恐令亡津大便堅。(《傷寒論·陽明篇》云:「汗多胃燥者,不可與豬苓湯,恐亡津液,令大便硬也。」然則大便硬者,豬苓湯更不可與,明矣。)

白話文:

出汗過多且胃部乾燥的情況不適合使用豬苓湯,因為可能會導致體液流失,使得大便變得堅硬。根據《傷寒論·陽明篇》的說法,出汗過多且胃部乾燥的人不能服用豬苓湯,否則會導致體液的流失,進而使大便變得堅硬。因此,如果出現大便堅硬的情況,就更加不能使用豬苓湯了,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

2. 茯苓甘草湯

治傷寒汗出,厥而心下悸,口不渴者。

茯苓,桂枝(各二兩),甘草(炙一兩),生薑(三兩),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溫服。

茯苓甘草(湯)桂生薑,泄水(茯苓生薑)扶陽(桂枝甘草)厥悸嘗。(水停心下則悸,陽氣不布於四末則厥。)先治水而後治厥,不然下利卻須防。(《傷寒論·厥陰篇》曰:「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汗出厥悸口不渴,亡陽輕證此能匡。

白話文:

治療因傷寒而出汗,繼而出現四肢發冷和心悸的情況,但不口渴。

茯苓與炙甘草(各用二兩),桂枝與生薑(分別用三兩與四兩)。用水四升,煮至剩二升,分成兩次服用。

茯苓與炙甘草湯配以桂枝與生薑,可以排出積聚在心下的水分,同時扶助陽氣。心下有水積會導致心悸,陽氣不能充分散佈到四肢就會引起四肢發冷(厥)。應該先處理水積的情況,再處理四肢發冷的情況,否則可能會導致腹瀉。

根據《傷寒論·厥陰篇》的記載,如果傷寒後出現心悸且無口渴的情況,應首先使用茯苓甘草湯來排除水分,然後再處理四肢發冷的情況。如果不這樣做,水分進入胃部可能會導致腹瀉。

這類症狀表現為出汗後出現四肢發冷和心悸,但不口渴,這通常表示體內陽氣不足。茯苓甘草湯對於這種由失血或大汗後造成的陽氣虛弱引起的輕度病症有很好的療效。

(旭高按:此方《傷寒論》一治厥悸,一治汗出不渴,諸家不知兩相綰照,故注之多不得其理,若能互文以會意,則此方之義瞭然矣。蓋汗出而厥,為陽氣外亡,悸而不渴,為水氣停中,猶幸脈不細微,身不振惕,此水氣亡陽之輕者也,故用茯苓、生薑散水氣,桂枝、甘草以扶陽;若稍重者,當與苓桂朮甘湯;尤重者,當與真武湯。何以知之?以三方同用茯苓知之。

蓋汗大泄,必引腎水上泛,非茯苓不能制之,故亡陽之證必多汗;若陽未全亡,則用桂枝、甘草以斂汗;若陽已外亡,必用附子以回陽,而茯苓則為主藥。此方與苓桂術甘及真武湯,皆治水氣亡陽之證,而分淺深次第以為治也。嗟乎!使非統會全經,安能窺仲景之堂奧哉!)

白話文:

(旭高按:這方藥在《傷寒論》中被用於治療兩種症狀:一為厥症,一為出汗但不口渴。各個學派對此方的解釋往往互不相照應,導致註解常有不合理之處。如果能夠互文聯想,理解其本意,這方藥的意義就會顯而易見了。出汗後出現厥症,是因為陽氣流失於外;心悸但不口渴,是因為水氣積聚於內。幸好脈象不細微,身體沒有震顫,這是水氣奪去陽氣後較輕微的情況,因此使用茯苓和生薑散水氣,桂枝和甘草來扶助陽氣。如果情況稍微嚴重,應當使用苓桂朮甘湯;如果情況更為嚴重,應當使用真武湯。為什麼知道這樣呢?因為這三種方劑都含有茯苓。

因為大量出汗,必定會導致腎水上升,除非使用茯苓來控制這種現象,所以陽氣流失的症狀常常伴有大量出汗。如果陽氣尚未完全流失,則使用桂枝和甘草來收斂汗水;如果陽氣已經流失於外,則必須使用附子來回復陽氣,而茯苓則是主要藥物。這方藥與苓桂朮甘湯和真武湯,都是用於治療水氣奪去陽氣的病症,並且根據病情的輕重來決定治療順序。唉!如果不是全面理解整個經典,怎麼能探討到張仲景的深遠智慧呢!)

3.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治傷寒發汗後,其人臍下悸,欲作奔豚者。

茯苓(半斤),桂枝(四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納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苓桂甘草大棗湯,草棗培土苓制水,還加桂枝保心陽,茯苓重用法先煮,(凡方中重用之藥,法必先煮。)腎氣奔豚宜泄制,(王晉三《古方選注》云:「腎氣奔豚,治宜泄之、制之。茯苓、桂枝通陽滲泄,保心氣以御水凌,甘草、大棗補脾土以制水泛,則奔豚臍悸之勢緩。

白話文:

治療傷寒後進行發汗療法,如果病人出現肚臍下方悸動,想要發生奔豚(一種突然上沖的病狀)的情況時,可以使用以下的方子:

茯苓(半斤)、桂枝(四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先以甘瀾水(即清潔的雨水或溪水,量為一斗),先煮茯苓到剩下二升,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煮至得到三升的濃汁,然後溫和地服用一升,一天三次。

這個方子叫做苓桂甘草大棗湯。其中,甘草和大棗共同培養和補強脾胃功能,茯苓則有著調節水液循環的作用。桂枝則能保護心陽,使心氣得以穩定,防止水分過多導致的問題。茯苓因為用量較大,所以需要先煮,這是一般在方子中有大量某種藥材時的處理方式。對於腎氣所引起的奔豚,這個方子通過釋放和控制水液的方式來進行治療,茯苓與桂枝能夠調理陽氣,保護心氣,防止水分上衝;而甘草與大棗則能補強脾胃,限制水分過度流散。這樣一來,可以緩解腹部悸動以及奔豚的症狀。

是方即茯苓甘草湯,惡生薑性升而去之,其義深且切矣。」)水邪臍悸力能攘。(按:心下悸,是水已凌心,故茯苓甘草湯用生薑散心胸間水氣。此臍下悸,是水方上逆,猶未至於凌心,故去生薑之升散,而加大棗之緩中,以制其上逆之勢也。凡水邪作悸,茯苓為必用之藥,人皆知之,而仲景二方,皆佐以桂枝者,何也?蓋下焦腎水,必挾肝邪而後能上逆,惟桂能伐木,而又可以扶陽散寒,故亦必用之也。余友陸覲揚云:「治心下悸宜用桂枝,臍下悸宜用肉桂。

」其說甚是,姑志之。)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的一個理論和方劑的應用。

「是方即茯苓甘草湯,惡生薑性升而去之,其義深且切矣。」這句話的意思是,茯苓甘草湯這個方子之所以不用生薑,是因為生薑的性質會使藥物的效果升高,而茯苓甘草湯的目的是要調節身體,所以需要避免這種效果的升高。這說明瞭在使用藥物時,需要考慮藥物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如何調和這些影響來達到治療的目的。

接著提到「水邪臍悸力能攘」,意思是對於腹部的悸動(一種不正常的脈動或震顫),茯苓甘草湯可以有效對抗水邪所引起的問題。

「心下悸,是水已凌心,故茯苓甘草湯用生薑散心胸間水氣。此臍下悸,是水方上逆,猶未至於凌心,故去生薑之升散,而加大棗之緩中,以制其上逆之勢也。」這部分進一步解釋了不同部位的悸動,以及如何選擇適合的藥物進行治療。例如,當水邪上行至心部時,會使用生薑散來處理;而當水邪上逆至腹部時,則需要去掉生薑,改用棗來緩和中間的衝擊,防止水邪繼續上行。

接著提到「凡水邪作悸,茯苓為必用之藥,人皆知之,而仲景二方,皆佐以桂枝者,何也?」這裡解釋了為什麼茯苓是治療水邪悸動時的常選藥物,並點出在張仲景的兩個方子中,都加入了桂枝的原因。桂枝不僅能夠抑制肝邪,還能扶助陽氣、散寒,因此也是治療水邪的必要藥物。

最後引用朋友陸覲揚的話,指出對於心下悸動應使用桂枝,而臍下悸動則應使用肉桂。這個觀點非常正確,值得記錄下來。

總的來說,這段文字主要講述了中醫在治療不同類型的悸動時,如何選擇和搭配藥物,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4. 苓桂朮甘湯

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及傷寒吐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

茯苓(四兩),桂枝,白朮(各三兩),甘草(二兩炙),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苓桂術甘(湯)蠲飲劑,崇脾以利膀胱氣。(膀胱氣鈍則水蓄,脾不行津液則飲聚。白朮、甘草崇脾土以運津液,茯苓、桂枝利膀胱以布氣化,則痰飲悉蠲矣。)飲邪上逆氣衝胸,胸脅支滿眩暈既。

(胸脅支滿,頭目眩暈,是痰飲之的證。)病痰飲者藥當溫,(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此治痰飲要訣。)水飲旋從小便去。(《金匱·痰飲篇》云:「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尤在涇《金匱要略心典》曰:「氣為飲抑則短,欲引其氣,必蠲其飲。

白話文:

治療心下有痰濕,胸部脹滿,眼有眩感,以及傷寒後吐瀉,導致心下逆滿,氣往上沖胸口,起牀時頭部有眩感,脈象沈緊,若發汗會觸動經絡,導致身體顫抖的情況。

茯苓(四兩)、桂枝(兩)、白朮(各三兩)、甘草(兩,炙),用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次溫和服用。

茯苓桂朮甘湯,用以消除痰濕。強調脾臟的作用,以利於膀胱的運作。脾臟不運轉,津液就會積聚,茯苓和桂枝可以利於膀胱,促進氣的流通,痰濕自然得到消除。痰濕上逆,導致胸部脹滿、頭目眩暈等症狀得到緩解。

對於痰濕病,應使用溫熱的藥物來調和,讓體內的水分通過尿液排出。茯苓桂朮甘湯和腎氣丸都適合治療痰濕病。氣被痰濕所阻,想要恢復氣的流通,必須先消除痰濕。

飲,水類也。治水必自小便去之。」趙以德《金匱玉函經二注》曰:「苓桂朮甘湯主飲在陽,呼氣之短;腎氣丸主飲在陰,吸氣之短。蓋呼者出心肺,吸者出腎肝。茯苓入手太陰,桂枝入手少陰,皆輕清之劑,治其陽也;地黃入足少陰,出萸入足厥陰,皆重濁之劑,治其陰也。一證二方,豈無故哉!」)誤汗動經身振搖,陽虛輕者斯能御。

(誤汗動經,身振振搖,此亦陽虛而挾水飲之證,即真武證之輕者,故此法亦仿真武之意。)

白話文:

飲食,類似水質的物質。治療水病必須從尿液排出。」趙以德在《金匱玉函經二注》中提到:「苓桂朮甘湯用於治療陽位的水病,症狀表現為呼吸急促;腎氣丸用於治療陰位的水病,症狀表現為吸氣困難。因為呼氣出自心肺,吸氣出自腎肝。茯苓進入手太陰肺經,桂枝進入手少陰心經,都是輕盈清涼的藥物,用於治療陽位的水病;地黃進入足少陰腎經,通過茱萸進入足厥陰肝經,都是沈重混濁的藥物,用於治療陰位的水病。一個病症兩個方子,豈會沒有原因?」

如果誤用了發汗的療法,導致經脈震顫,這也是陽氣虛弱伴隨水飲的症狀,這是真武證的輕度情況,所以這個方法也仿照了真武的治療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