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集類方歌註》~ 退思集類方歌注 (32)
退思集類方歌注 (32)
1. 小陷胸湯
治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
黃連(一兩),半夏(半升),栝蔞(大者一枚),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滓,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解下黃涎便安也。
小陷胸湯泄痰熱,黃連半夏及栝蔞。(程應旄《傷寒論後條辨》曰:「黃連滌熱,半夏導飲,栝蔞潤燥,合之以開結氣。亦名曰『陷胸』者,攻雖不峻,而一皆直泄胸中之實,則邪亦從此奪矣。」王晉三《古方選注》曰:「僅陷中焦脈絡之邪,不及下焦,故曰『小'。」)
白話文:
治療小結胸病,病竈在心下部位,按壓會感到疼痛,脈象浮滑的情況下,可以使用以下方劑:
- 黃連(一兩):清熱解毒。
- 半夏(半升):化痰止咳。
- 栝蔞(大者一枚):消痰散結。
將六升水加到鍋中,先煮栝蔞,取出三升,然後去掉殘渣,加入其他兩種藥物,再煮至剩餘二升,去掉殘渣,分成三份溫服。這樣可以幫助排出黃色的痰液,病情就會得到緩解。
小陷胸湯具有排解痰熱的功效,由黃連、半夏和栝蔞組成。程應旄在《傷寒論後條辨》中提到,黃連能夠清除熱毒,半夏能導引飲食,栝蔞則有潤燥的作用,這三者合用能夠打通阻塞的氣息,解除結聚的病症。因此,這個方子也被稱為「陷胸」,雖然它的療效並不太強烈,但可以直達胸中,排除實邪,從而讓邪氣得以排出。王晉三在《古方選注》中指出,小陷胸湯只針對中焦的病邪,而不影響下焦,所以稱為「小陷胸湯」。
痛在心下(小結胸病,上不至心上,下不及少腹,必按之方痛,非手不可近,與大陷胸證迥別。)脈浮滑,(浮滑為痰熱)少陽痞熱亦能瘳。(王海藏以此方治少陽熱痞,甚有道理。蓋黃連、半夏本為瀉心散痞之藥,栝蔞生於蔓草,能入絡滌熱消痰,痰消結散,痞熱自清。)
白話文:
疼痛位於心下(這是小結胸病症,位置不至於心上,也不達到少腹,必須按壓時才會感到疼痛,且需要用力按壓才能觸及,這與大陷胸的症狀有很大的不同)。脈象浮滑(浮滑是痰熱的表現),少陽痞熱也能得到治療(王海藏使用此方來治療少陽熱痞,非常有道理)。黃連和半夏原本就是用來清除痞病的藥物,栝蔞生長在蔓草之中,能夠深入細胞消除熱毒和痰液,痰液消散後,結節和熱毒自然就會清淨。
2. 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
治汗後腹脹滿。
厚朴(炙),生薑(各八兩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兩炙),人參(一兩)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樸姜夏草人參湯,理氣調中補泄勷。汗後虛邪為腹脹,補虛泄滿此方良。(發汗後則邪氣已去,而猶腹脹滿,乃虛邪入腹,故以厚朴、生薑消脹滿,余則補虛助胃和中也。)
白話文:
治療出過汗後感到腹部脹滿的症狀,可以使用以下方子:
- 將厚朴(炙)與生薑(各八兩,切成片狀),半夏(半升,清洗過),甘草(二兩,炙烤過),人參(一兩)等材料加水一斗(約一千毫升),先煮至剩下三升,然後過濾掉渣,取清液溫熱服用,每日三次,每次一升。
這個方子包括厚朴、生薑、半夏、甘草和人參五種中藥材,稱為「樸姜夏草人參湯」。它能調節氣機,平衡脾胃功能,對於因出過汗而導致的腹部脹滿有很好的療效。在發汗後,身體可能會虛弱,出現腹脹的現象,這時使用這個方子可以補充虛弱,幫助消化,緩解腹脹的症狀。
請注意,這些藥物應由專業的中醫師根據個體情況進行開方使用,並遵循正確的劑量和用法。自行使用可能帶來不良反應或副作用。
3. 旋覆代赭湯
治傷寒汗吐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
旋覆花(三兩),代赭石(一兩),生薑(五兩切),大棗(十二枚),人參(二兩),半夏(半升),甘草(三兩炙),水一斗,煮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分日三服。
旋覆代赭湯人參,半夏姜甘大棗臨,重以鎮逆(代赭石)咸軟痞,(旋覆花)痞硬噫氣力能禁。
(《靈樞·口問篇》曰:「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故為噫。」《素問·宣明五氣篇》曰:「心為噫。」噫者,上焦病聲也。脾失升度,肺失降度,陰盛走於胃,屬於心而為聲,俗名「噯氣」。故用旋覆咸降肺氣,代赭重鎮心包絡之氣,半夏以通胃氣,生薑、大棗以宣脾氣,而以人參、甘草奠安陽明,俾陰陽升降,合其常度,則痞硬噯氣悉除矣。)噫氣俗名為噯氣,若兼下利瀉心尋。
白話文:
治療因傷寒後出汗、吐瀉導致心下部感覺脹滿且堅硬,以及噯氣未能消除的情況。
旋覆花(三兩),代赭石(一兩),生薑(五兩切片),大棗(十二枚),人參(二兩),半夏(半升),甘草(三兩炙),用水一斗,煮至六升,去掉藥渣再煮,取得三升,溫熱分三次服用。
旋覆代赭湯中,包含了人參、半夏、生薑、甘草、大棗和代赭石及旋覆花。人參、甘草安定陽明,生薑、大棗宣發脾氣,半夏通暢胃氣,代赭石重鎮心包絡之氣,旋覆花鹹降肺氣,用來治療心下部脹滿堅硬,以及噯氣未能消除的症狀。噯氣,俗稱「噯氣」,如果還伴有下利或洩瀉的情況,則需要進一步處理。
(此與前諸瀉心法大略相近。汪訒庵《醫方集解》引《本草綱目》云:「病解後,痞硬噫氣,不下利者用此湯,下利者生薑瀉心湯。」)鎮陰宣陽扶胃弱,呃逆反胃並宜斟。(此鎮陰宣陽方也。呃逆反胃,皆上、中二焦氣逆不降所致,用此鎮其陰氣,宣發胃陽,則上、中二焦皆得致和矣。)
白話文:
(這與之前的瀉心法大致相似。汪訒庵在《醫方集解》中引用了《本草綱目》說:「疾病痊癒後,如果出現腹脹、噯氣,並且未見排便的情況,可以使用這種湯藥;若出現排便情況,則使用生薑瀉心湯。」)這是一種調節陰陽,支援胃部功能不足的方子。對於呃逆和反胃的症狀,都可能由上、中兩焦的氣流逆向而不下降所引起,使用這種方法可以鎮壓陰性氣質,宣發胃部的陽氣,這樣上、中兩焦都能夠達到平衡和諧。
(這是一個調節陰陽的方子。呃逆和反胃都是由於上、中兩焦的氣流逆向而不下降導致的,使用這個方法來鎮壓陰性氣質,宣發胃部的陽氣,這樣上、中兩焦都能夠達到平衡和諧。)
4. 黃芩湯
治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
黃芩(三兩),甘草(炙),芍藥(各二兩),大棗(十二枚),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二服,夜一服。
白話文:
治療太陽和少陽合併的病症,出現下痢的情況時,可以使用以下方劑:
- 黃芩(三兩):具有清熱燥濕、涼血止血的作用。
- 甘草(炙):炙指的是將藥材用火稍稍炙烤,以助於藥性發散。甘草具有調和諸藥、補中益氣的功效。
- 芍藥(各二兩):芍藥能緩急止痛、養血調經。
- 大棗(十二枚):大棗能補脾益氣、養血安神。
將以上藥材加水一斗,煮至剩下三升,然後去除藥渣,溫服一升,一天分兩次服用,晚上一次。
5.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治前證兼嘔者;亦治膽咳,咳嘔苦水如膽汁。
黃芩湯原方加半夏半升,生薑三兩,余同法。
黃芩湯用甘芍並,二陽合利棗加烹。(按:太、少二陽合病,何以不用太、少兩經之藥?蓋合病而兼下利,是熱邪已入少陽之裡,膽熱移脾,故自下利,則所重在裡矣。故用黃芩酸苦,泄少陽之熱,甘、芍、大棗酸甘,和太陰之氣,使半里清而半表自解,和解之法,非一端也。合病者,謂有太陽之證頭項痛、腰脊強,又有少陽之證耳聾、脅痛、口苦、寒熱往來也。
白話文:
治療預防兼治嘔吐的情況;同時也適用於膽部咳嗽,咳嗽並伴有苦味的膽汁狀物質。
黃芩湯的基本配方加上半夏半升、生薑三兩,其他成分則按照原本的方法使用。
黃芩湯的配方包含了甘草和芍藥,用於兩陽合病的情況,並且在原有方子上添加了大棗和烹煮的步驟(注:這裡的「烹」字可能是指煎煮的意思)。
黃芩湯的組成包含了酸苦的黃芩,用於清洩少陽之熱;甘草和芍藥則是酸甘相配,用於調和太陰之氣,使半表半裏的症狀得以清解。和解之法並非僅限於某種方式,而是綜合運用。所謂的「合病」,指的是同時出現了太陽經的症狀(頭項痛、腰脊強等)和少陽經的症狀(耳聾、脅痛、口苦、寒熱往來等)。
自利者,不因攻下而泄瀉也。成無己《註解傷寒論》曰:「太陽陽明合病自下利為在表,當與葛根湯發汗。陽明少陽合病自下利為在裡,可與承氣湯下之。此太陽少陽合病自下利為在半表半裡,非汗下所宜,故與黃芩湯,以和解半表半裡之邪。」)此方遂為治痢祖,(利,泄瀉也。
痢,滯下也。)後人加味或更名。(劉完素黃芩芍藥湯、芍藥湯,皆從此方化出,遂為萬世治痢之祖方矣。)再加生薑與半夏,(名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下利兼嘔此能平。(下利即專於治利,不雜以風寒表藥,此亦急當救里之義。若嘔亦即兼以止嘔之藥,見證施治,古人每不出此。
白話文:
"自行排便"並不是因為使用通便方法而導致的腹瀉。成無己在註解《傷寒論》時提到,如果太陽和陽明兩種病症同時出現,且患者出現自行排便的情況,這表明病徵在表層,應該使用「葛根湯」來發汗治療。另一方面,如果陽明和少陽兩種病症同時存在,且患者出現自行排便的情況,這可能表示病徵在內裡,可以使用「承氣湯」來進行通便治療。然而,如果太陽和少陽兩種病症同時出現,且患者出現自行排便的情況,這表明病徵既在表層又在內裡,這時就不適合使用發汗或通便的方法,因此會使用「黃芩湯」來調和表層和內裡的病徵。
這個方子成為了治療痢疾的基本原則。痢疾,是指大腸有滯物排出的情況。後人在此基礎上添加或修改配方,或更改方名,例如劉完素的「黃芩芍藥湯」和「芍藥湯」,都是從這個基本方子演化而來,成為了歷代治療痢疾的基礎方子。此外,還有人在這個方子中加入生薑和半夏,形成了「黃芩加半夏生薑湯」,這個方子專門用於治療腹瀉,並且也可以兼顧治療嘔吐的問題。在治療腹瀉時,主要針對的是腹瀉本身,而不是混入風寒表症的藥物。這是急於救治內部病徵的原則。如果患者同時出現嘔吐,則會加入可以止嘔的藥物,根據具體的症狀進行治療,這是古人在治療時經常採取的方法。
倘服藥後而本證愈,續見他證,則仍見證施治,可推而知也。)亦治膽咳嘔苦汁,(胃氣逆則嘔,膽汁熱則苦。)苦泄辛通法最精。(酸苦泄熱,辛甘和胃,胃氣和,膽熱清,咳而嘔苦自已。)
白話文:
如果服藥後原有的病症得到改善,出現新的症狀,則應根據新的症狀進行治療,這是一種可以推測並應用的方法。此方法也用於治療膽咳嘔出苦汁的情況,這是因為胃氣上逆導致嘔吐,而膽汁過熱會引發苦味。使用苦味和辛味的藥物療法是最為精確的。酸苦能洩除熱邪,辛甘則能調和胃氣,當胃氣調和,膽熱得到清解,咳嗽和嘔吐苦汁的現象自然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