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泰林

《退思集類方歌註》~ 退思集類方歌注 (28)

回本書目錄

退思集類方歌注 (28)

1. 〔附〕三柴胡飲

(張介賓《新方八陣》),凡人素稟陰分不足,或肝經血少而偶感風寒者,或感邪不深,可兼補而散者,或病後產後感冒,有不得不從解散,而血氣虛弱,不能外達者,宜此主之。

柴胡(二三錢),芍藥(一錢半),陳皮,炙甘草(各一錢),生薑(三五片),當歸(二錢溏泄者易以熟地),水一鍾半,煎七八分,溫服。

三柴胡飲三為木,(「三」為木數,從肝經血分也。)歸芍陳姜炙草六,素稟陰虛外感因,肝經血少咸宜服。(此從四逆散加減。以生薑佐柴胡,以當歸佐芍藥,以陳皮佐甘草,兼調氣血而散外邪,亦和平之劑。)

白話文:

在張介賓所著的《新方八陣》中,提到以下情況適合使用此方:對於天生陰液不足,或是肝經血液較少但偶爾受風寒侵襲的人;或者受到的邪氣不深,可以兼顧補益和疏散的人;又或者是產後或病後感冒,必須用疏散的方法來治療,但同時又感到血氣虛弱,無法向外發散的人,此方就能發揮作用。

方劑如下:柴胡(2-3錢)、芍藥(1錢半)、陳皮、炙甘草(各1錢)、生薑(3-5片)、當歸(2錢,若溏洩者可用熟地代替)。用水一鍾半(約為現在的240毫升),煎至七八分濃度,溫熱服用。

這方子的構成是:「三」字代表木,引申出從肝經血分的角度來看問題;歸芍陳姜炙草六味藥物,共同調理氣血,疏散外邪,是一種平和的方劑。

2. 〔附〕四柴胡飲

(張介賓《新方八陣》),凡人元氣不足,或忍飢勞倦,而外感風寒,或六脈緊數微細,正不勝邪等證,必須培助元氣,兼之散邪,庶可保全,宜此主之。

柴胡(一二錢),人參(二三錢或五七錢酌而用之),生薑(三五七片),當歸,炙甘草(一錢),水二鍾,煎七八分,溫服。如胸膈滯悶者,加陳皮一錢。四柴胡飲四為金,(「四」為金數,從氣分也。)姜草當歸鬚用參,加入陳皮寬膈滯,氣虛外感此能任。(此亦小柴胡變局,去黃芩、半夏,而加當歸、陳皮。

本方雖治從氣分,而略兼營分,蓋氣虛者,營血必不足,故補氣亦必兼補血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出自張介賓的《新方八陣》,主要講述了當人的元氣不足,或是因疲勞和飢餓而受到風寒侵襲,或者脈象緊、數、微、細,正氣難以勝過邪氣的情況下,應該如何治療。在這種情況下,首要的是補充元氣,同時也要散除邪氣,這樣纔能夠保全身體。此方適合用於此類症狀。

主要藥物及其用量如下:

  • 柴胡(二到三錢或五到七錢,依情況調整)
  • 人參(二到三錢或五到七錢,依情況調整)
  • 生薑(三、五、七片,依情況調整)
  • 當歸
  • 炙甘草(一錢)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物加水二鍾(約300毫升),煎煮至七八分濃度後,溫熱服用。

如果感到胸部或腹部堵塞不暢,可以再加入一錢的陳皮一同煎煮。

這個方子是根據“四柴胡飲”變化的,其中的“四”代表金屬元素,來自氣分。方中使用了姜、草、當歸、參等藥物,並且加入陳皮以幫助疏通胸部或腹部的堵塞。這是一個專門針對氣虛外感病症的配方。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個中醫古方,其理論基礎和藥物應用在現代醫學中可能有所不同。在實際應用時,應由專業中醫師根據個體情況進行診斷並指導使用,避免自行試用導致不良反應。

3. 〔附〕五柴胡飲

(張介賓《新方八陣》),凡中氣不足,而外邪有不散者,宜此主之。

柴胡(一二錢),當歸(二三錢),熟地(三五錢),白朮(二三錢),芍藥(一錢半炒用),陳皮(酌用或不必用),炙甘草(一錢),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熱服。

五柴胡飲從脾胃,(「五」為土數,從脾胃也。)地芍歸陳術草匯,徒散外邪非善全,兼培氣血斯為貴。(此逍遙散變方也。去茯苓、薄荷、生薑,加陳皮、熟地,則補多散少矣。此與四柴胡飲相表裡。但四柴胡飲調氣分之藥為多,此則兼培氣血為異。按:以上五方,皆出柴胡治例,錄出聊為加減成方之一助。

然畢竟後世之方,總不免籠統之弊,若病在太陽,便用柴胡,古有引賊入門之戒,用者審之。)

白話文:

這段文字是張介賓所著的《新方八陣》中的內容,主要講述了在中醫理論中,當身體的中焦氣體不足,而外來的邪氣還未消散的情況下,應該使用這種方子來進行治療。

具體的藥物組成如下:

  • 柴胡(用量為一到二錢):具有疏肝解鬱、發汗退熱的作用。
  • 當歸(用量為二到三錢):具有補血、調經、養心安神的功效。
  • 熟地(用量為三到五錢):具有滋陰補腎、養血填精的效用。
  • 白朮(用量為二到三錢):具有健脾燥濕、和胃止瀉的作用。
  • 芍藥(用量為一錢半,炒制使用):具有調和肝脾、緩急止痛的功效。
  • 陳皮(用量根據情況決定,可選用也可不選用):具有理氣化痰、調胃醒脾的作用。
  • 炙甘草(用量為一錢):具有調和諸藥、益氣補中、緩急止痛的功效。

以上各味藥物用水煎煮,每次煎煮量為半鍾水,煎至剩餘七分時,空腹熱服。

這段文字中提到的五柴胡飲,其實就是對脾胃的治療,其中「五」代表的是土數,意指對脾胃的補益。地芍歸陳術草匯在一起,雖然可以散除外邪,但並不能全面地保養身體。因此,如果想要達到全面的保養效果,應該兼顧補充氣血。這段文字中提到的五個方子,都是基於柴胡的治療原則,收集起來作為調整方子的一種參考。

然而,後世的這些方子總會有一些普遍適用的缺點,如果在治療時只是單純地使用柴胡,就可能會有引進邪氣的風險,使用者在使用這些方子時應該謹慎考慮。

4. 〔附〕清脾飲

(嚴用和《濟生方》),治瘧疾熱多寒少,口苦嗌乾,小便短赤,脈來弦數。

柴胡,黃芩,半夏,甘草,白朮,厚朴,青皮,茯苓,草果(各等分),水一盅,生薑一片,棗一枚,煎八分。(熱減時服,忌生冷油膩。)

清脾飲用青樸柴,芩半甘苓白朮偕,更加草果兼薑棗,熱多陽瘧服之佳。(夏月納涼飲冷過度,先傷脾胃之陽,寒氣藏於肌肉之間,至秋復感涼風,郁遏腠理,引動伏邪,而病為瘧。發必先寒後熱,所謂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則先寒而後熱也。雖瘧不離乎少陽,而脾胃受傷者實多,故嚴氏宗仲景小柴胡湯加減而立此方。

白話文:

根據嚴用和所撰寫的《濟生方》,這個藥方用於治療熱症多於寒症、口苦咽乾、小便短赤,脈象強勁且快的瘧疾。以下是各項藥材的使用量:柴胡、黃芩、半夏、甘草、白朮、厚朴、青皮、茯苓、草果(各取等份),再加入生薑一片、棗一枚,加水煎煮至剩餘約八分的藥液。在熱度降低時服用,並避免食用生冷及油膩食物。

「清脾飲」的配方包括青樸柴、黃芩、半夏、甘草、茯苓、白朮,再加上草果、生薑、棗,其使用原則是對於熱症多的陽性瘧疾有良好的療效。夏季因納涼飲用冷食過度,導致脾胃之陽氣受損,寒氣滯留在肌膚間,到秋季再次感受涼風,使腠理閉塞,引發潛伏的病邪,形成瘧疾。癥狀通常表現為先寒後熱,這是因為首先受到寒氣的傷害,接著又被風邪侵害所致。雖然瘧疾通常與少陽經有關,但由於脾胃受損的情況頻繁,因此嚴氏基於仲景的「小柴胡湯」進行調整,創立了這個方子。

名曰「清脾」,是明從脾胃論治。方中苓、朮、夏、草,皆脾胃藥,復以厚朴、青皮、草果,盪滌膜原之邪,劫痰截瘧。其治少陽,惟柴、芩二味而已。)瘧由痰積風寒作,解表除痰永不差。(古云「無痰不成瘧」、「無積不成瘧」,然雖有痰積,若不兼感風寒,亦未必便成瘧疾。

故治瘧之方,解表除痰,每相須為用也。)此治瘧邪通用劑,隨宜加減總堪諧。(此治瘧之通劑。方中黃芩、草果,可隨寒熱以為進退,勿拘陽瘧一端也。外如石膏、大黃、桂枝、附子、人參、熟地、當歸、白芍等,皆可隨證加入。如瘧久不止,加常山、烏梅截之。)

白話文:

"清脾"這名詞,明確地從脾胃的角度來進行治療。配方中包含了茯苓、白術、夏、甘草這些脾胃方面的藥物,再搭配厚朴、青皮、草果,來清除體內的邪氣,以及消除痰和瘧疾。對於少陽病的治療,只需要柴胡和黃芩這兩種藥物即可。瘧疾是由於痰積聚加上風寒所引起,通過解開表皮和去除痰,可以達到永遠不再復發的效果。古語有雲「無痰不成瘧」、「無積不成瘧」,即使有痰積聚,如果沒有同時感染風寒,也不一定會成為瘧疾。因此,治療瘧疾的方子,通常會通過解開表皮和去除痰來進行,兩者常常是相輔相成的。這是一個通用的治療瘧疾的方子,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使用。方中的黃芩、草果,可以根據寒熱的變化來調整用量,不要只拘泥於陽瘧這一種。此外,石膏、大黃、桂枝、附子、人參、熟地、當歸、白芍等藥物,都可以根據病情的需要添加。對於長期的瘧疾,可以加入常山和烏梅來進行截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