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泰林

《退思集類方歌註》~ 退思集類方歌注 (17)

回本書目錄

退思集類方歌注 (17)

1. 〔附〕越桃散

(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治下利後,腹中虛痛不可忍者。

越桃(即山梔之大者),高良薑(各三錢研),每服三錢,米飲或酒調下,痛立止。

越桃(散)梔子與良薑,等分研和酒服良。痢後腹中虛痛甚,溺紅短數始相當。(痢後腹中虛痛,非有實邪。若小便清利者,此下焦有寒也。若小便短赤者,明是肺氣下鬱於大腸,積而成熱,寒熱混而痛也。)寒熱混淆因作痛,通陽泄熱痛斯忘。(山梔從肺入腸泄其鬱熱,良薑宣發胃陽,闢除冷氣,陰陽和,痛立止。)

白話文:

劉完素在《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提到,對於下痢後,腹部感到虛弱且疼痛難忍的情況,可以使用以下方劑:

  • 越桃(大山梔),高良薑(各三錢,需研磨),每次服用三錢,可以用米湯或酒調和服用,疼痛會馬上緩解。

如果將藥物混合酒後服用,效果也很好。對於痢疾後腹部虛弱疼痛嚴重,尿液呈現紅色且頻尿的情況,可以使用以下配方:

  • 將越桃(山梔子)和高良薑等量研磨,混合酒後服用。

對於痢疾後的腹部虛弱疼痛,通常是因為沒有實質的邪氣。如果尿液清亮,則可能代表下焦有寒氣;如果尿液呈紅色且頻尿,則說明肺氣被壓抑於大腸,導致積熱,寒熱交錯,引發疼痛。

這種寒熱交錯的狀態會導致疼痛,透過調理體內陽氣,排除熱毒,疼痛就會得到緩解。山梔子能從肺部進入腸道,排除積聚的熱氣,高良薑則能發散胃部的陽氣,消除冷氣,使陰陽調和,疼痛自然就能得到緩解。

2. 白虎湯

治陽明病脈洪大而長,不惡寒,反惡熱,舌上乾燥,而煩躁不得臥,渴欲飲水數升者;及脈滑而手足逆冷,此熱厥也,亦主之。若表未解而無汗者,忌服。

石膏(一斤碎綿裹),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治療陽明病的情況,脈搏洪大且長,不畏寒反而畏熱,舌頭乾燥,並伴有煩躁難以安睡,口渴想喝水數升;或者脈搏滑動,但手腳卻有冰冷感,這都是熱厥的表現,此方也能適用。如果外症還未解除,且沒有發汗,則不宜服用。

石膏(一斤,細碎後包裹)、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加水一斗,煮至米熟湯液形成,濾掉渣滓,溫熱後一次服用一升,一天三次。

3. 白虎加人參湯

治傷寒服桂枝湯後,大汗出,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並治太陽中暍,汗出惡寒,身熱煩渴,及火熱傷肺,傳為膈消,最良。

白虎湯原方加人參三兩,煮服同前法。

白虎湯清氣分火,(白虎湯清陽明氣分之熱邪,調胃承氣湯導陽明血分熱邪。)石膏知母甘草佐,再加粳米煮成湯,(石膏清火,知母滋陰,甘草緩陽明之津氣。因石膏性重,知母性滑,恐其疾趨於下,另設煎法,以米熟湯成,俾辛寒重滑之性,得粳米、甘草,載之於上,逗留陽明,而成清肅肺胃之功。)止渴除煩功用播。

白話文:

治療傷寒後服用桂枝湯,如果出現大汗淋灕,仍感到極度口渴,且脈搏跳動強烈不減的情況,或者屬於太陽中暑,表現為大量出汗,畏寒,身體發熱,並伴有口渴,以及因熱力損傷肺部,進而導致膈消等症狀時,此方法非常有效。

對於白虎湯的原始配方,我們可以加上三兩的人參,其使用方法與原先相同。

白虎湯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主要用於清除陽明經的熱邪。其中石膏、知母和甘草相互配合,再加上粳米一起熬煮成湯,石膏能清熱,知母滋潤陰液,甘草則能緩和陽明經的津液耗散。由於石膏性質沈重,知母性質滑利,擔心其快速下洩,因此在煎煮方式上進行調整,讓米熟湯成,這樣就能讓辛寒滑利的藥性,在粳米和甘草的幫助下,停留在陽明經,發揮清涼肺胃的作用,達到止渴除煩的目的。

汗多熱盛最相宜,(汗多熱盛,是白虎之的證。)無汗惡寒大不妥。(無汗惡寒,是白虎之大禁。)脈滑洪長舌燥干,陽明邪熱之為禍。縱使肢寒亦用清,此名熱厥醫休左。(脈滑而四肢厥冷,內有煩渴譫語等見證,此謂熱厥,治宜清解,誤用熱藥則死。)病久津枯胃火焚,原方加入人參可,(名白虎加人參湯)補虛清火以生津,(白虎加參,功用若此。)中暑膈消力能荷。

(中暑即中暍,暍者暑熱之氣也。膈消即上消,消者為能消水也。)

白話文:

汗出過多且熱度高時,適用白虎湯(這是針對白虎湯的適應症)。如果沒有出汗且畏寒,則不適合使用白虎湯(這是白虎湯的禁忌症)。脈搏滑動、洪大且舌頭乾燥,這可能是陽明經邪熱所引起的問題。即使出現肢體發冷的現象,也要使用清熱的藥物進行治療,這被稱為「熱厥」,如果誤用熱性的藥物,可能會導致死亡。如果病情長期存在,導致津液枯竭、胃部火旺,可以將白虎湯的方子加入人參(這是「白虎加人參湯」)。這種方法既能補充虛弱的身體,又能清熱和生津。對於中暑的情況,這種方法也能有效處理(中暑就是中暍,暍是指受暑熱之氣的影響。上消指的是能夠消化水分的狀況)。

這段話概述了中醫治療原則,特別是關於熱性病症的辨證施治,以及在不同情況下選擇合適的藥方。例如,白虎湯和白虎加人參湯都是針對熱性疾病的常用方劑。需要注意的是,中醫治療需由專業醫師根據個體病情進行診斷和治療,不能自行隨意使用。

4. 白虎加桂枝湯

治溫瘧,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煩疼時嘔者。

白虎湯原方少粳米四合,加桂枝三兩,煮服法同。

白虎(加)桂枝治溫瘧,但熱無寒白虎酌。(但熱是陽明經熱,故用白虎清泄之。)骨節煩疼加桂枝,(寒在骨節,故加桂枝。)通營泄衛邪斯卻。(白虎清氣分之熱邪,加桂枝一味,通營泄衛,則白虎並能清營分之熱,方義原在心營肺衛立法也。)嘔因胃熱舌無胎,白虎湯中薑汁著。

(胃熱作嘔,舌必無胎而口渴,《集驗》於白虎湯中加薑汁七匙,後人遵用效。癉瘧、溫瘧,俱無寒但熱,俱嘔,而因不同。癉瘧者,肺素有熱,而加外感,為表寒裡熱之證,緣陰氣內虛,不能與陽相爭,故不作寒也。溫瘧者,邪氣內藏腎中,至春夏而始發,為伏氣外出之證,寒蓄久而變熱,故亦不作寒也。

白話文:

治療溫熱型的瘧疾,當患者的脈搏表現平靜,身體只感到熱而不感到冷,同時伴有骨節疼痛和偶爾嘔吐的情況時。

使用白虎湯,原本配方中含有四合的糯米,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加入三兩的桂枝,煮好後服用的方法與原始配方相同。

白虎湯加上桂枝可以治療溫熱型的瘧疾,只有熱而沒有寒意。這種情況下,熱症主要來自陽明經,因此使用白虎湯來清熱解毒。骨節疼痛則添加桂枝,因為寒氣在骨節間,所以加入桂枝可以散寒。白虎湯可以清氣分的熱邪,加上桂枝後,還可以疏通營分和衛分的邪氣,使病狀得以消除。嘔吐是由胃熱所引起,舌頭不會出現膩苔,而在白虎湯中加入薑汁,可以幫助止嘔。

胃部熱度導致嘔吐,舌頭不會出現膩苔,因此《集驗》在白虎湯中加入薑汁七匙,後來人們遵循這個方法並得到了良好的效果。癉瘧和溫瘧都表現出只有熱而沒有寒意,並且都伴有嘔吐,但是原因不同。癉瘧是因為肺部原本就有一些熱性問題,再受到外感影響,形成了一種表寒裡熱的症狀。這是因為陰氣內虛,無法與陽氣相抗衡,所以纔不表現出寒意。溫瘧則是因為邪氣在體內潛伏,到了春夏之交才開始發作,是一種潛伏的病氣外出的症狀,長期積聚的寒氣轉化為熱氣,因此也不表現出寒意。

5. 〔附〕蒼朮白虎湯

(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治濕溫病兩脛逆冷,胸腹滿,身疼重,發熱汗多,譫語苦渴,渴不多飲,脈沉細而數者。

蒼朮(五錢),石膏(三錢),知母(一錢五分),甘草(一錢),水二盞,煎一盞服。

蒼朮白虎(湯)治濕溫,(立夏後濕土司令,暑濕相搏,病成濕溫,不可發汗,治在太陰。)脈沉細(為濕)數(為熱)好推論。身疼脛冷(為濕)胸腹滿,(濕熱瀰漫三焦,氣機不達。)發熱汗多苦妄言,(濕上甚為熱。熱與濕合,鬱蒸肌表,則多汗;蒙痹清竅,則苦妄言矣。

白話文:

劉完素在《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提到,對於濕溫病,如果出現兩腳冰冷、胸部及腹部感到滿悶、身體沈重疼痛、發燒且流汗多、說話模糊不清但口渴又不常喝水、脈搏沈而快的情況時,可以使用以下方劑:

主要藥材包括:

  • 蒼朮(五錢):具有健脾燥濕的功效。
  • 石膏(三錢):能清熱解毒。
  • 知母(一錢五分):具有滋陰清熱的作用。
  • 甘草(一錢):調和各藥效。

用法是將這些藥材放入兩碗水中煮沸,然後取一碗來服用。

此方稱為「蒼朮白虎湯」,適合治療夏季後由濕土主令所引起的濕溫病。這是因為在這個季節,濕氣與暑氣相交,導致濕溫病的產生。由於這種情況下不宜發汗,因此治療需著重於太陰經的調理。脈搏沈而數,代表有濕氣且伴有熱象。

症狀包括身體疼痛、腳部冰冷、胸部及腹部滿悶,這是因溼熱瀰漫全身,阻礙了氣機的運行。發燒並大量出汗,以及說話模糊不清但又覺得口渴,卻不常喝水,這都是由於濕氣上升轉為熱,熱與濕氣合併,導致熱邪鬱蒸於肌表,使得多汗;同時,熱邪矇蔽清竅,造成語言不清。

)口燥渴而不欲飲,(雖渴而不欲多飲,濕溫之義尤明。)剛柔相濟此方尊。(方中甘草佐蒼朮,知母佐石膏,剛柔相濟,用以燥濕清熱,不傷臟腑之正氣。前白虎加桂枝湯,治寒化為熱,乃太陽陽明同治之方;此蒼朮白虎湯,治濕化為熱,乃太陰陽明同治之方。雖一味之轉旋,其義各有微妙。

白話文:

)口乾舌燥但不想喝水,(即使有口渴感,但並不想大量飲水,這在濕熱病症上尤其明顯。)剛柔相濟,這是方劑的尊重原則。(在方劑中,甘草輔助蒼朮,知母輔助石膏,剛柔相濟,用來去濕清熱,不損傷五臟六腑的正氣。前有白虎加桂枝湯,治療寒轉為熱,是太陽與陽明經合併治療的方法;而此處的蒼朮白虎湯,治療濕轉為熱,是太陰與陽明經合併治療的方法。即使是僅僅一味藥物的轉變,其中的意義各有微妙之處。)

6. 竹葉石膏湯

治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並治三陽合病,脈浮大在關上,但欲睡眠,合目則汗;亦治傷暑發渴,脈虛。

竹葉(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人參(二兩),麥冬(一升),甘草(二兩),粳米(半升),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納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竹葉石膏湯粳米,麥冬半夏草人參。三陽合病(太陽頭項痛,陽明目痛鼻乾,少陽口苦咽乾脅痛,一時並見,謂之合病。)關脈大,(邪在陽明居多,故關脈浮大。)寐則盜汗此能任。(三陽合病而盜汗出,是胃火盛而肝火乘之也。厥陰為里之闔,陽明為表之闔,二經有火,則反開而不闔,故盜汗出。

白話文:

治療傷寒發熱後,身體虛弱,氣力不足,有氣往上衝的傾向,想要嘔吐的病症;同時也能治療三陽合病,脈搏浮大位於關脈位置,只想睡覺,閉眼就會出汗;也可以治療傷暑引起的口渴,脈搏虛弱的病症。

竹葉(二把)、石膏(一斤半)、半夏(半升)、人參(二兩)、麥冬(一升)、甘草(二兩)、粳米(半升),用水一斗,煮至六升,濾去渣,加入米,煮至米熟湯成,去掉米,溫熱服用一升,每日三次。

竹葉石膏湯配以粳米、麥冬、半夏、草人參,適用於三陽合病(包括太陽頭項痛、陽明目痛鼻乾、少陽口苦咽乾脅痛等症狀,這稱為合病)。脈象浮大在關脈位置(邪氣多在陽明經,所以脈象浮大),閉眼時會出汗(三陽合病時出汗,是因為胃火旺盛而肝火乘機侵入所致。厥陰是裡部的閉合,陽明是表部的閉合,這兩個經脈有火,反而不閉合,因此出汗)。

是方即人參白虎加減,大清胃火以生津,用竹葉瀉肝火,半夏通陰陽,引衛氣從陽入陰,則開闔而汗即止。)傷寒病後留餘熱,少氣虛煩吐逆尋。(此仲景治傷寒愈後調養之方也。其法專於滋養肺胃之陰氣,以復津液。蓋大病之後,必有餘熱留於肺胃之間,總宜清解。後人概用峻補,以留其邪,則元氣不能驟復,愈補愈虛矣。

)止嘔或加姜更效,(《集驗》載此方加生薑止嘔,最良。)脈虛傷暑渴宜斟。(暑病有虛熱者宜之。若吐逆瞀亂之證,則誤矣。)

白話文:

「這個藥方基於人參、白虎(一種動物,常被用於中醫的比喻中)、竹葉、半夏等草藥,具有清胃火、滋潤口腔、降肝火、調和陰陽、導引衛氣從陽轉陰的功效,可以幫助身體恢復平衡,使出汗停止。

對於傷寒病後遺留的餘熱,感到氣力不足、虛弱、煩躁、噁心嘔吐的情況,這是根據張仲景的治療傷寒病後調養的方法。這種方法專注於滋養肺和胃的陰氣,以恢復津液。因為大病之後,往往會在肺和胃之間留下餘熱,總的來說應該清解這些餘熱。如果後世的人們普遍使用強烈的補品來保留這些餘熱,那麼原本的元氣就無法迅速恢復,補得越多反而越虛弱。

對於噁心的情況,可以加入生薑來改善效果。《集驗》中有記載,這種方子加上生薑來止噁心,效果非常好。

對於脈象虛弱、受到暑氣影響而感到口渴的病人,要謹慎使用。對於有虛熱的暑病患者,這種方子適合使用;但如果出現噁心、頭暈等症狀,則可能不適用。」

請注意,這是一種古老的中醫藥方,具體的用法和劑量應由專業的中醫師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