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集類方歌註》~ 退思集類方歌注 (11)
退思集類方歌注 (11)
1. 小建中湯
治虛勞裡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等證;並治黃疸小便自利,及傷寒陽脈澀、陰脈弦,腹中急痛;又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並主之。
桂枝湯原方芍藥加三兩,加膠飴一升,水七升,煮三升,去渣,納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治療虛勞導致的裡急後重、心悸、鼻衄、腹痛、夢遺、四肢酸痛、手足發熱、口乾咽燥等症狀;也能治癒黃疸伴隨小便失禁,以及傷寒陽脈緊澀、陰脈弦急、腹痛,以及傷寒發病二三日,心中悸動不安的症狀。
方劑使用桂枝湯,加入芍藥三兩,膠飴一升,水七升,煮至三升,去渣,加入膠飴,用小火慢慢熬化,溫服一升,一天三次。
2. 黃耆建中湯
治虛勞裡急諸不足,及傷寒汗後身疼,表虛惡寒,脈遲弱者。
小建中湯原方加黃耆一兩半。
白話文:
治療虛勞、裡急以及各種不足的情況,或者在傷寒後出汗導致身體疼痛,出現表虛、怕冷,脈搏緩弱的症狀時,可以使用以下的藥方:
在原本的小建中湯配方上,加入黃耆一兩半。
3. 〔附〕當歸建中湯
(孫思邈《千金要方》),治產後諸虛不足,腹中痛引腰背,少腹拘急者。
小建中湯原方加當歸三兩。
白話文:
根據孫思邈的《千金要方》,這段內容是關於治療產後各種虛弱不足的情況,包括腹部疼痛延伸到腰部和背部,以及下腹部的緊張或拘束感。建議使用小建中湯的基本配方並加入三兩當歸進行調製。
4. 〔附〕樂令建中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臟腑虛損,潮熱自汗,將成勞瘵。
前胡,細辛,黃耆,人參,桂心,橘皮,當歸,白芍藥,茯苓,麥門冬,甘草,半夏,薑、棗水煎。
白話文:
這方子用前胡、細辛、黃耆、人參、桂心、橘皮、當歸、白芍、茯苓、麥門冬、甘草、半夏,以薑、棗水煎服,可以治療臟腑虛損、潮熱自汗,防止發展成勞瘵。
5. 〔附〕十四味建中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當歸,白芍藥,白朮,甘草,人參,麥門冬,川芎,肉桂,附子,肉蓯蓉,半夏,黃耆,茯苓,熟地黃,薑、棗水煎。
白話文:
- 當歸:補血調經的藥材。
- 白芍藥:涼血止痛,調理婦女月經不順的藥材。
- 白朮:健脾燥濕的藥材。
- 甘草:調和藥性,清熱解毒的藥材。
- 人參:補氣養身的藥材。
- 麥門冬:滋陰潤肺,清心安神的藥材。
- 川芎:活血止痛,調理頭痛的藥材。
- 肉桂:溫腎壯陽,暖胃散寒的藥材。
- 附子:強心驅寒,回陽救逆的藥材。
- 肉蓯蓉:補腎壯陽,滋陰養血的藥材。
- 半夏:化痰止咳,消腫散結的藥材。
- 黃耆:補氣固表,防風邪的藥材。
- 茯苓:利水滌膿,除濕健脾的藥材。
- 熟地黃:滋補肝腎,養血生精的藥材。
- 姜、棗水煎:使用姜和大棗來煮藥湯,能增加藥效並緩和藥性。
請注意,以上藥材的使用應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小建中湯芍藥多,桂姜甘草大棗羅,更用飴糖建中氣,(於桂枝湯重用芍藥,加飴糖,義偏重於酸甘,專和血脈之陰。僅能建中焦營氣,故曰「小」。)陽虛勞損(徐靈胎《蘭臺軌範》曰:「此方治陰寒陽衰之虛勞,正與陰虛火旺之病相反,庸醫誤用,害人甚多。此咽乾口燥,乃津液少,非有火也。
」)疸黃瘥。(此脾虛發黃之證,觀方下所云「小便自利」,非濕熱可知矣。)陽澀陰弦腹急痛,(中宮之陽氣虛,則木來乘土,故陽澀陰弦而腹痛。)不瘥更與小柴和。(腹痛服建中治太陰,不愈者,更與小柴胡治其少陽,疏土中之木也。以陰脈弦,故用此法。)悸煩無熱方堪服,(悸而煩,為虛煩可知,故用建中,以補心脾之氣。
白話文:
小建中湯方解
方劑組成: 芍藥量多,桂枝、乾薑、甘草、大棗、飴糖。
功效: 建中氣。
方義: 此方源於桂枝湯,加重芍藥份量,並加入飴糖,偏重於酸甘味,專門調理血脈的陰分。此方僅能補益中焦的營氣,故稱為「小建中湯」。
主治: 陽虛勞損、疸黃瘥、陽澀陰弦腹急痛。
辨證論治:
- 陽虛勞損: 徐靈胎《蘭臺軌範》說,此方用於陰寒陽衰的虛勞,與陰虛火旺的病症相反。庸醫誤用,害處甚多。此症的咽乾口燥,是津液不足,并非有火。
- 疸黃瘥: 此為脾虛導致發黃的證候,從方中所言「小便自利」可知,並非濕熱所致。
- 陽澀陰弦腹急痛: 中焦陽氣虛弱,則肝木乘脾土,導致陽氣澀滯,陰氣弦緊,腹痛。
- 不瘥更與小柴胡和: 若服小建中湯治療太陰脾虛導致的腹痛無效,則需加用小柴胡湯,治療少陽膽經,疏泄脾土中的肝木。因陰脈弦緊,故用此法。
- 悸煩無熱方堪服: 悸而煩躁,為虛煩,故可用小建中湯補益心脾之氣。
註解:
- 建中氣: 補益中焦的脾胃之氣。
- 中焦: 中醫指脾胃所在的部位,主管消化吸收和運化水谷。
- 營氣: 中醫指人體氣血中營養物質的精微部分,用於滋養臟腑。
- 太陰: 中醫指脾經,主宰水濕運化。
- 少陽: 中醫指膽經,主宰疏泄。
- 陰脈弦: 指脈象緊弦,是陰氣偏盛的表現。
蓋梔子湯治有熱之虛煩,此治無熱之虛煩也。)嘔家禁與用毋訛。(酒家忌甘,嘔家亦忌甘。)黃耆建中(湯)補不足,表虛身痛效無過。(此因過汗虛其衛陽,故汗後身痛,用此湯固衛氣以和營則愈。)又有當歸建中法,產後諸虛屬婦科。(黃耆建中,補中益衛氣;當歸建中,補中益營氣。
)樂令建中(湯)退虛熱,(此藥大能退虛熱,生氣血。)柴胡歸芍細辛多,參耆苓草陳半夏,肉桂門冬薑棗和。更有建中十四味,陰斑勞損起沉疴,(亦有陰證發斑者,淡紅隱隱,散見肌表,此寒伏於下,逼其無根之火熏肺而然,誤服寒藥立斃。)十全大補(湯)加附子,麥夏蓯蓉仔細哦。
白話文:
梔子湯治的是有熱的虛煩,而這裡要治的是沒有熱的虛煩。嘔吐的人不能服用,切記。酒家忌食甘味,嘔吐的人也忌食甘味。黃耆建中湯補益不足,對於表虛身痛的效果最佳。這是因為過度出汗導致衛陽虛弱,所以汗後會感到身體疼痛,用黃耆建中湯來固護衛氣,調和營氣便可痊癒。另外還有當歸建中湯,適用於產後各種虛弱,屬於婦科範疇。黃耆建中湯補中益衛氣,當歸建中湯補中益營氣。樂令建中湯退虛熱,此藥能有效退虛熱,滋生氣血。柴胡、歸、芍藥、細辛用量較多,參、耆、苓、草、半夏、肉桂、門冬、薑、棗共同調和。還有建中十四味湯,可用於陰斑勞損、久病沉疴。也有一些陰證發斑的病人,斑點淡紅隱隱,散佈於肌膚表面,這是寒邪伏於下焦,逼迫無根之火熏蒸肺部而導致,如果誤服寒涼藥物就會立刻死亡。十全大補湯加附子,麥冬、夏枯草、肉蓯蓉要仔細使用。
(喻嘉言《醫門法律》曰:「十四味建中湯治臟氣素虛,以之兩建其脾腎之陰陽。蓋虛勞病多本脾腎,故引伸建中之法以治之。乃後人超出之方也。」又曰:「樂令建中湯,柴胡、細辛為君,意在退熱,而陰虛之熱則不可退;十四味建中湯,用附、桂、蓯蓉,意在復陽,而陰虛之陽未必可復,又在用方者之善為裁酌耳。」)
白話文:
喻嘉言在《醫門法律》中提到:「十四味建中湯」是用來治療五臟本來就虛弱的病症,通過這方藥物來滋養和調節脾和腎的陰陽平衡。因為虛勞病的根源多在於脾和腎,所以使用建中湯的方法來進行治療。這是後來醫學家超越前人的方劑。
他又進一步說明:「樂令建中湯」中,柴胡和細辛作為主要藥材,目的是為了降低體溫,但對於陰虛導致的熱症狀並不能有效降低。而「十四味建中湯」則加入了附子、肉桂和杜仲等藥物,旨在回復陽氣,但對於陰虛所導致的陽氣不足,也未必能完全恢復。在使用這些方劑時,關鍵在於醫生如何恰當地調整和應用。
6. 桂枝芍藥知母湯
治諸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
桂枝(四兩),芍藥(三兩),甘草,麻黃(各二兩),附子(二枚炮),防風,知母(各四兩),白朮,生薑(各五兩),水七升,煮二升,溫服七合,分三服。
桂枝芍藥知母湯,甘術麻黃姜附防。(此桂枝合朮附湯,去大棗,加麻黃、防風、知母。)濕熱外傷肢節痛,上衝心胃嘔眩攘。腳氣衝心為惡候,漢時已有此方詳。(旭高按:此與腳氣衝心之候頗同。諸家謂唐以前無腳氣,勿致思爾。《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篇》云:「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
白話文:
治療各種關節疼痛,身體虛弱,腳部腫脹到像要脫落,頭暈,呼吸短促,總感到想吐的情況。
桂枝(四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麻黃(二兩),附子(二枚炮製),防風(四兩),知母(四兩),白朮(五兩),生薑(五兩),用七升水煮沸後得到二升湯,每次服用七合,一天分三次。
桂枝芍藥知母湯,加上甘草、白朮、麻黃和防風、知母。這是將桂枝和朮附湯結合,去除大棗,加入麻黃、防風和知母。對於濕熱外侵導致肢節疼痛,上沖心胃引起嘔吐和頭暈有很好的效果。腳氣衝心是不好的症狀,在漢代就有這種方劑的詳細記錄。(旭高按:這種情況與腳氣衝心的症狀非常相似。各家認為在唐朝之前並沒有腳氣,所以不用過度擔心。《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篇》提到:「各種肢節疼痛,身體虛弱,腳部腫脹到像要脫落。」)
」後人不知「脫」字之音義,遂置此條於不論,故此方從未有詮釋之者。抑知「脫」字北音讀作「腿」字,試一提出,則形瘦、頭眩、短氣,豈非多因腳腫之所致耶?腳腫至如腿,則病非一日矣。
揆其致病之由,《金匱》於此方左右,論列數條:一則由汗出入水,熱為寒鬱;一則由風血相搏,血為風動;一則由飲酒汗出當風,風濕相合;更推及筋骨並傷,營衛俱微,身體羸瘦,獨足腫大一條;而殿之曰:「假令發熱,便為歷節。」則知風、寒、濕三氣,無不因虛阻襲筋骨,而歷節、腳氣,總由風、寒、濕三氣而成,為同源異流之證,但以獨足腫為腳氣,諸節痛為歷節焉耳。
白話文:
「脫」字在後人的文字中可能因無法正確發音和理解其含義,導致這條規則被忽視,因此從未有人對其進行過詳細解釋。其實,「脫」字在北方口音中應該讀作「腿」字。如果我們這樣提出來,那麼形體消瘦、頭暈目眩、呼吸急促,難道不是因為腳部浮腫所導致的嗎?如果腳部浮腫嚴重到類似於「腿」的程度,那麼這個病症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了。
根據《金匱要略》的理論,這個問題的病因有多個方面:一種是出汗時進入水中,熱氣轉為寒邪困擾;一種是風與血相搏鬥,血液因風動;一種是飲酒後出汗時受風,風濕相結合;更進一步地,筋骨同時受損,營養和衛生系統都變得微弱,身體瘦弱,只有腳部腫大一條;最後,如果出現發熱的現象,則可能演變成關節炎。由此可知,風、寒、濕三種氣候條件,都是因虛弱而阻塞筋骨,導致關節炎和腳部浮腫,這些病症都是源自相同的基礎,只是表現為不同的症狀而已。在這裡,我們只將單獨腳部浮腫視為腳部浮腫,將所有關節疼痛視為關節炎。
是方用麻、防、薑、桂,宣發衛陽,通經絡以驅外入之風寒;附子、白朮,暖補下焦,壯筋骨而祛在裡之寒濕。然三氣雜合於筋骨血脈之中,久必鬱蒸而化熱,而欲束筋利骨者,必須滋養陽明,故又用芍、甘、知母,和陽明之血,以致太陰之液,斯宗筋潤、機關利,而腳氣歷節可平,平則眩嘔悉已矣此為濕熱外傷肢節,而復上衝心胃之治法也。)
白話文:
這方劑使用麻黃、防風、生薑、桂枝,目的是宣發衛陽,通暢經絡,驅除外入的風寒;附子、白朮則溫補下焦,強健筋骨,去除體內寒濕。然而三氣(風寒濕)混合於筋骨血脈之中,久而久之就會鬱積蒸騰化熱,而想要舒筋利骨,就必須滋養陽明經,所以又加入芍藥、甘草、知母,調和陽明經的血氣,使太陰經的津液到達,如此則筋脈潤滑、關節靈活,腳氣、痺痛自然消除。眩暈嘔吐也隨之消失,這就是治療濕熱外傷肢節,並上衝心胃的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