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益東洞

《方機》~ 正文 (2)

回本書目錄

正文 (2)

1. 桂枝湯

胸滿無拘急之證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於本方內去芍藥。(桂枝大棗生薑各九分。甘草六分。以上四味。煮法如本方。)若有喘而胸滿或痛或脅下痞硬等證者。非此湯之所知也。喘家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於本方內加厚朴二兩。杏子五十個。(桂枝芍藥大棗生薑各六分。甘草厚朴杏仁各四分。上七味。煮如本方。)若喘而身疼痛者。非此湯之所主也。

胸中熱而吐涎沫或咳者。(兼用南呂)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主之。於本方內去芍藥加皂莢二枚。(桂枝生薑大棗各七分五釐。甘草皂莢各五分。上五味。煮法如本方。)若咳而腹中拘攣或咳逆倚息者。非此湯之所治也。

驚狂(兼用紫丸)起臥不安者。或火逆躁(兼用紫丸)胸腹動劇者。及瘧疾而有上衝者。(兼用紫丸)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湯主之。桂枝、生薑、蜀漆各三兩。大棗十二枚(今各四分五釐)牡蠣五兩。(九分五釐。)龍骨四兩(六分)甘草二兩(三分)

上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今以水二合四勺。煮取七勺。)若有胸脅苦滿之症。則別有主治矣。

頭項強痛。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兼用南呂。)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朮苓湯主之。於桂枝湯方內。去桂加苓、術各三兩。(芍藥大棗生薑茯苓朮各六分。甘草四分。上六味。煮法如桂枝湯。)失精胸腹有動者。(兼用應鐘)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於本方內加龍骨、牡蠣各三兩。

(桂枝芍藥大棗生薑龍骨牡蠣各四分五釐。甘草三分。上七味。煮如本方。)

外感之證咽痛者。或咽喉中生瘡或腫痛。(兼用應鐘。劇者以梅肉攻之。)者。桂枝加桔梗湯主之。(於本方內加桔梗八分。煮法如本方。)濕家骨節疼痛(兼用應鐘七寶)者。或半身不遂口眼喎斜(南呂或紫丸)者。或頭疼重(應鐘)者。或身體麻痹者。或頭痛劇者。(應鐘時時以七寶紫丸之類攻之)桂枝加朮附湯主之。

(桂枝芍藥大棗生薑術各六分。附子甘草各四分。上七味。煮如本方。)

濕家眼目不明者。(應鐘或紫丸或七寶)或耳聾或肉瞤筋惕者。桂枝加苓朮附湯主之。(於前方內加茯苓六分。經按以上二方皆從桂枝去桂加朮苓湯變來者也。驗之奏效甚多。)

白話文:

桂枝湯

針對胸部滿悶,但沒有急迫感的症狀,使用去芍藥的桂枝湯。也就是在桂枝湯的組成中去掉芍藥。(桂枝、大棗、生薑各九分,甘草六分,以上四味,煮法同桂枝湯。)如果出現喘息、胸悶、胸痛或脅肋下硬塊等症狀,則不是這個方劑所能治療的。喘息伴隨上述症狀者,應使用加厚朴杏仁的桂枝湯,也就是在原方基礎上加入厚朴二兩、杏仁五十個。(桂枝、芍藥、大棗、生薑各六分,甘草、厚朴、杏仁各四分,以上七味,煮法同桂枝湯。)如果喘息同時伴有全身疼痛,則此方也無法治療。

胸中煩熱,伴隨吐涎沫或咳嗽的症狀(可配合南呂方使用),使用去芍藥加皂莢的桂枝湯。也就是在原方基礎上,去掉芍藥,加入皂莢二枚。(桂枝、生薑、大棗各七分五釐,甘草、皂莢各五分,以上五味,煮法同桂枝湯。)如果咳嗽同時伴有腹部拘攣或咳嗽劇烈、氣息不順,則此方也無效。

驚狂(可配合紫丸方使用),臥不安寧;或出現火逆、煩躁(可配合紫丸方使用),胸腹劇烈震動;或瘧疾伴有上衝症狀(可配合紫丸方使用),則使用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的桂枝湯。桂枝、生薑、蜀漆各三兩,大棗十二枚(現在的劑量為各四分五釐),牡蠣五兩(九分五釐),龍骨四兩(六分),甘草二兩(三分)。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少二升後,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三升,過濾藥渣,溫服一升。(現在的劑量為水二合四勺,煮至七勺。)如果出現胸脅部脹滿疼痛的症狀,則需另尋其他治療方法。

頭項僵硬疼痛,發熱無汗,心下滿悶微痛(可配合南呂方使用),小便不利,則使用去桂枝加茯苓白朮的桂枝湯。也就是在桂枝湯的組成中,去掉桂枝,加入白朮、茯苓各三兩。(芍藥、大棗、生薑、茯苓、白朮各六分,甘草四分,以上六味,煮法同桂枝湯。) 遺精,伴隨胸腹有震動感(可配合應鐘方使用),則使用加龍骨牡蠣的桂枝湯,也就是在原方基礎上加入龍骨、牡蠣各三兩。

(桂枝、芍藥、大棗、生薑、龍骨、牡蠣各四分五釐,甘草三分,以上七味,煮法同桂枝湯。)

外感風寒,咽喉疼痛,或咽喉生瘡腫痛(可配合應鐘方使用,症狀嚴重者用梅肉治療),使用加桔梗的桂枝湯。(在原方基礎上加入桔梗八分,煮法同桂枝湯。) 體濕,骨節疼痛(可配合應鐘、七寶方使用);或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可配合南呂方或紫丸方使用);或頭痛劇烈(可配合應鐘方使用);或身體麻木;或頭痛劇烈(可配合應鐘方使用,並隨時使用七寶紫丸等藥物治療),使用加白朮附子的桂枝湯。

(桂枝、芍藥、大棗、生薑、白朮各六分,附子、甘草各四分,以上七味,煮法同桂枝湯。)

體濕,眼目不明(可配合應鐘方、紫丸方或七寶方使用);或耳聾;或肌肉抽搐,使用加茯苓白朮附子的桂枝湯。(在原方基礎上加入茯苓六分。經文記載:以上兩個方劑都是從去桂枝加白朮茯苓的桂枝湯變化而來,療效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