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益東洞

《方機》~ 正文 (3)

回本書目錄

正文 (3)

1. 苓桂朮甘湯

茯苓四兩。(一錢二分。)桂枝三兩。(九分。)朮、甘草各二兩。(各六分。)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以水一合二勺。煮取六勺。)

心下逆滿、起則頭眩。(應鐘或紫丸)者。

眼痛生赤脈、不能開者。(應鐘或紫丸。)

耳聾沖逆甚頭眩者。(應鐘及七寶。)

白話文:

茯苓四兩,桂枝三兩,朮和甘草各二兩。用水六升煮成三升,去渣,分三次溫服。每次用一合二勺水煮成六勺。適合心下脹滿,起身頭暈;眼痛發紅,不能睜眼;耳聾頭暈嚴重的患者。

2. 苓薑朮甘湯

甘草、術各二兩。(五分。)乾薑、茯苓各四兩。(一錢。)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以水一合二勺。煮取六勺。)

身體重、腰冷、小便自利者。(應鐘)

白話文:

甘草和術各取兩兩,相當於五分。乾薑和茯苓各取四兩,相當於一錢。

將以上四味藥材用五升水煮,煮到剩下三升。分三次溫服,每次用一合二勺水煮藥,煮到六勺。

適合身體沉重、腰部冰冷、小便失禁的人服用。

3. 苓桂五味甘草湯

茯苓桂枝各四兩。(八分。)甘草三兩。(六分。)五味子半升。(一錢二分。)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以水一合六勺。煮取六勺。)

咳後沖逆劇、手足厥冷、或心下悸、或頭眩、或肉瞤筋惕者。(以上諸症皆兼用南呂丸)若沖逆已愈。但咳滿者。芩甘五味姜辛湯主之。於前方內去桂加茯苓四兩(六分。)乾薑細辛各三兩(四分五釐。)

白話文:

茯苓、桂枝各四兩,甘草三兩,五味子半升。將以上四味藥材用八升水煮至三升,去渣,分溫三服。每次服用時,以一合六勺水煮至六勺。適用於咳嗽後沖逆劇烈、手足厥冷、心悸、頭暈、肌肉跳動等症狀。若沖逆已癒,但仍咳嗽不止,則可服用芩甘五味姜辛湯。於上方基礎上,去掉桂枝,加入茯苓四兩,乾薑、細辛各三兩。

4. 苓甘姜味辛夏湯

茯苓四兩。(九分。)甘草、細辛、乾薑各三兩。(各三分。)五味子、半夏各半升(各九分。)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以水一合六勺煮取六勺。)

前方證而嘔者。

白話文:

茯苓四兩,甘草、細辛、乾薑各三兩,五味子、半夏各半升。以上六味,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半升,一日三次。如果患有上述症狀而伴隨嘔吐,可服用此方。

5. 芩甘姜味辛夏仁湯

於前方內加杏仁半升(九分。)

前方證而微浮腫(南呂)者。

白話文:

在前方加入半升的杏仁(九分)。對於有輕微浮腫症狀的人來說。

6. 苓甘姜味辛夏仁黃湯

於前方內加大黃三兩。(三分。)

前方證而大便不通者。

白話文:

在前方加入大黃三兩(相當於三分)。對於證狀符合且大便不通的情形。

7. 苓桂甘棗湯

茯苓半斤(一錢二分。)甘草三兩(四分五釐。)大棗十五枚(五分五釐。)桂枝四兩(六分。)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以水二合。煮取六勺。)

臍下悸者。

奔豚迫於心胸、短氣息迫(紫丸)者。

白話文:

茯苓半斤、甘草三兩、大棗十五枚、桂枝四兩,將這四味藥材以一斗水先煮茯苓,煮至減去兩升後,再放入其他藥材,繼續煮至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每日三次。每次用兩合水煮藥,煮至六勺即可。此方適用於臍下悸動,奔豚氣上衝心胸、呼吸短促者。

8. 茯苓澤瀉湯

茯苓半斤(一錢二分。)澤瀉、生薑各四兩(各六分。)甘草、桂枝各二兩(各三分。)術三兩(四分五釐。)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內澤瀉。更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以水二合五勺。先煮五味。取八勺。內澤瀉。更煮取六勺。)

吐而渴欲飲水者。此正症也。(紫丸)渴(有水而渴也)而小便不利、心下悸、或腹脹滿(水滿也)者。(蕤賓紫丸仲呂之類選用。)

白話文:

茯苓半斤,澤瀉、生薑各四兩,甘草、桂枝各二兩,術三兩。將這六味藥材用水一斗煮成三升,再加入澤瀉,繼續煮成二升半。溫溫的喝,每次八合,一天喝三次。也可以先用水二合五勺煮茯苓、甘草、桂枝、生薑、術五味,煮成八勺後,加入澤瀉,再煮成六勺。如果服用後想吐,而且還渴想要喝水,這就是正常的反應。如果喝水之後還是覺得渴,小便不順暢,心慌心悸,或者肚子脹滿,就需要選擇用蕤賓紫丸、仲呂丸等藥物治療。

9. 澤瀉湯

澤瀉五兩(二錢五分。)術二兩(一錢。)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以水一合二勺。煮取六勺。)

心下有水氣、苦胃眩、小便不利者。

白話文:

澤瀉和山藥。

以上兩種材料各取五兩(等於二錢五分)和二兩(等於一錢)。

將這兩種材料放入兩升水中煮沸,直至剩餘一升,分成兩次服用。

若心中有水分,感到胃部不適、頭暈,以及排尿困難,此方適用。

10. 五苓散

澤瀉一兩六銖半(八分。)豬苓、茯苓、術各十八銖(各六分。)桂枝半兩(四分。)

上五味。為末。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或以水一合五勺。煮取六勺。服。亦可也。)

大汗出而煩躁。小便不利。身熱消渴者。正症也。發汗而脈浮數煩渴者。亦可用焉。

發熱而煩渴欲飲水。水入口則吐者。(紫丸)發熱小便數(與發汗同意)者。或渴欲飲水者。

頭痛。發熱。汗出。惡寒。身疼痛而欲飲水者。

白話文:

取澤瀉一兩六銖半、豬苓、茯苓、術各十八銖、桂枝半兩,研成細末。用白開水調和,每次服用方寸匕,一天服用三次,多喝溫水,出汗後病就好了。(也可以用一合五勺的水,煮到六勺,服用。)

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小便不畅,身体发热口渴,是典型的症状。发汗后脉搏浮数,烦渴难耐,也可用此方。

发热烦渴,想要喝水,水入口就吐(用紫丸方)、发热小便频繁(与发汗一致)、或口渴想喝水,都可以用此方。

头痛、发热、出汗、怕冷、身体疼痛,想要喝水,也可以用此方。

發熱。嘔吐。下利。渴而欲飲水者。(紫丸)

心下悸。吐涎沫。頭眩者。(紫丸)

心下痞。煩渴。口燥。小便不利(黃鐘丸)者。若發黃色者。茵陳五苓散主之。(兼用承氣丸)茵陳蒿末十分。五苓散五分。上二物。和。先食飲方寸匕。日三服。

白話文:

發燒、嘔吐、腹瀉,口渴想喝水,可以服用紫丸。心慌、吐口水、頭昏眼花,也可以服用紫丸。心腹脹滿、煩躁口渴、口乾舌燥、小便不暢,服用黃鐘丸。如果小便發黃,可以用茵陳五苓散治療,也可以配合承氣丸。取茵陳蒿末十分,五苓散五分,混合服用,飯前服用一小匙,一天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