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機》~ 正文 (4)
正文 (4)
1. 豬苓湯
豬苓、茯苓、阿膠、滑石、澤瀉。各一兩(六分。)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下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以水一合二勺。煮取六勺。內膠令消。)
脈浮。發熱。渴欲飲水者。此其正症也。
下利。咳嘔。渴而心煩不得眠者。
小便淋瀝。或便膿血(便者小便也)者。(滑石礬甘散或應鐘。)
白話文:
取豬苓、茯苓、阿膠、滑石、澤瀉各一兩,以四升水先煮豬苓、茯苓、滑石、澤瀉,煮至二升,去渣,再加入阿膠烊化,溫服七合,每日三次。(用一合二勺水煮至六勺,加入阿膠使其溶化。)
脈浮、發熱、口渴想喝水,是此病的典型症狀。
伴隨腹瀉、咳嗽嘔吐、口渴心煩失眠的患者,也可用此方。
小便淋瀝,或小便帶膿血的患者,可考慮用滑石礬甘散或應鐘方。
2. 牡蠣澤瀉散
牡蠣、澤瀉、栝蔞根、蜀漆、葶藶、商陸根、海藻(各等分。)
上七味。異搗。下篩為散。更入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小便利止後服。日三服。
胸腹有動而渴。腰以下水腫者。(蕤賓)
白話文:
將牡蠣、澤瀉、栝蔞根、蜀漆、葶藶、商陸根、海藻等藥材各取等量,混合研磨,過篩成粉末,再研磨成細粉。以白開水調和服用,每次服用一小匙,小便量減少後可繼續服用,每日三次。適用於胸腹有動且口渴,腰部以下水腫的患者。
3. 八味丸
乾地黃八兩。山茱萸、薯蕷各四兩。澤瀉、茯苓、牡丹皮各三兩。桂枝、附子各二兩。
上八味。末之。煉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腳氣疼痛。少腹不仁。(蕤賓)足冷或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應鐘)
消渴而小便反多者。
煩熱不得臥。倚息小便不利。飲食如故者。
夜尿或遺尿者。(應鐘。及臍下氣海之邊。日灸七壯。)
白話文:
取乾地黃八兩,山茱萸、薯蕷各四兩,澤瀉、茯苓、牡丹皮各三兩,桂枝、附子各二兩,研成粉末,用煉蜜調和成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十五丸,用酒送服,每日服兩次。
此方可用於治療腳氣疼痛、少腹不仁、足冷或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消渴而小便反多、煩熱不得臥、倚息小便不利、飲食如故、夜尿或遺尿等症。
4. 麻黃湯
麻黃三兩。杏仁七十個(各九分。)桂枝二兩(六分。)甘草一兩(三分。)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以水二合。煮取六勺。)
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是其正證也。
喘而胸滿者。服發汗劑而不汗卻衄者。
濕家身煩疼者。麻黃加朮湯。(兼用七寶)主之。於本方內加朮四兩。(麻黃杏仁各七分半。桂枝五分。甘草二分半。術一錢。上五味。煮法如本方。)
白話文:
麻黃三兩,杏仁七十個(每個九分),桂枝二兩(六分),甘草一兩(三分)。將這四味藥,用九升水先煮麻黃,煮到剩下八升,去掉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到剩下二升半,濾掉藥渣,溫熱服用八合,蓋好被子,微微出汗即可,不用吃粥,其他照桂枝湯的用法注意事項。用二合水煮到六勺。
這個方子適合治療頭痛、發熱、全身疼痛、腰痛、骨節疼痛、怕風、不出汗卻喘的症狀。
如果喘氣且胸悶,服用發汗藥卻不出汗反而流鼻血,則應注意。
如果身體濕熱,感到煩躁疼痛,可以服用麻黃加朮湯,也可用七寶藥物輔助。在這個方子中,添加四兩朮,麻黃和杏仁各七分半,桂枝五分,甘草二分半,朮一錢,將這五味藥按照原方的方法煮。
小瘡內攻。喘鳴息迫。小便不利。一身滿腫者。麻黃加朮附湯主之。(兼用桃花散或紫丸。)
白話文:
小疹深入體內,引發呼吸困難,喘息加重,小便不順暢,全身出現浮腫。這種情況應使用麻黃加朮附湯進行治療。(同時可以配合使用桃花散或紫丸)。
請注意,以上內容是中醫古籍中的描述,具體使用時需由專業中醫師根據個體情況進行診斷和開方。
5. 麻黃附子甘草湯
麻黃、甘草各二兩(一錢。)附子一枚(七分五釐。)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以水一合四勺。煮取六勺。)
脈微細但欲寐惡寒(黃連解毒散)者。水腫脈沉微鬱滯者。(桃花散或蕤賓。時時以紫丸攻之而可也。)
白話文:
取麻黃、甘草各兩錢,附子一枚七分五釐,加水七升,先煮麻黃一兩至沸騰,去泡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三升,去渣,溫服一升,一日三次。若脈搏微細,昏昏欲睡,怕冷,可以用黃連解毒散;若水腫,脈沉微弱,氣機鬱滯,可以用桃花散或蕤賓,並可時時用紫丸治療。
6.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細辛各二兩(一錢。)附子一枚(七分五釐。)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以水一合四勺。煎取六勺。)
手足冷發熱脈沉者。或脈微細而惡寒甚者。
白話文:
麻黃和細辛各取兩兩,附子取一枚。將藥材用水一斗先煮麻黃,煮到減少二升後去除表面的泡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到只剩下三升,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每次用四勺水煎煮,取六勺服用。適用於手腳冰冷發熱,脈象沉的患者,或者脈象微弱,畏寒嚴重的患者。
7.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四兩(八分。)杏仁五十個。甘草二兩(各四分。)石膏半斤(一錢六分。)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以水一合四勺。煮取六勺。)
汗出而喘。熱伏者。
喘息而渴者。(兼用南呂或姑洗。)
白話文:
麻黃四兩,杏仁五十個,甘草二兩,石膏半斤。將這些藥材用水七升,先煮麻黃,煮到剩二升,去除藥渣上的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到剩二升,過濾掉藥渣,溫溫地喝下一升。如果出汗後喘不過氣,而且身體裡還有熱氣,可以用這個方子。如果喘不過氣又口渴,可以加用南呂或姑洗調治。
8.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方從外臺古今錄驗。)
麻黃四兩(八分。)甘草二兩。杏仁五十個(各四分。)薏苡仁半斤(一錢六分。)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以水一合五勺。煮取六勺。)
一身悉痛(應鐘)發熱劇或浮腫(桃花)者。
發熱皮膚枯燥喘滿(桃花)者。
白話文:
麻黃四兩、甘草二兩、杏仁五十個、薏苡仁半斤,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服。若全身疼痛、發熱劇烈或浮腫,或發熱皮膚乾燥、喘息氣滿,均可服用。
9. 牡蠣湯
牡蠣、麻黃各四兩(一錢。)甘草二兩(五分。)蜀漆三兩(七分五釐。)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黃。去上沫。得六升。內諸藥。煮取二升。溫服一升。若吐則勿更服。(以水二合四勺。先煮麻黃蜀漆。得一合八勺。內一味。煮取六勺。)瘧疾惡寒甚胸腹動劇(紫丸)者。
白話文:
將牡蠣四兩、麻黃四兩(各一錢)、甘草二兩(五分)、蜀漆三兩(七分五釐)這四味藥材,用八升的水先煮蜀漆和麻黃,去其表面浮沫,煮到剩下六升。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煮,煮到剩下兩升。溫溫的喝一升,如果吐了,就不要再喝。
(也可以用兩合四勺水,先煮麻黃和蜀漆,煮到剩下八勺,再加一味藥材繼續煮,煮到剩下六勺。)
此方適用於瘧疾患者,症狀為惡寒嚴重、胸腹劇烈疼痛的。 (此處括號內為另外一個劑量方法,可依實際情況選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