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機》~ 正文 (5)
正文 (5)
1. 小青龍湯
麻黃、芍藥、乾薑、甘草、桂枝、細辛各三兩(各三分。)五味子、半夏各半升(各六分。)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以水二合。煮取六勺。)
乾嘔發熱而咳。或咳且微喘者。(以上兼用南呂)喘息者。(南呂或姑洗或大灸)咳唾吐涎沫者。(南呂。或時時以紫丸攻之。)
白話文:
【小青龍湯】
成分為:麻黃、芍藥、乾薑、甘草、桂枝、細辛,每一種藥材使用量都是三兩(約等於現今的三分)。五味子和半夏則各需半升(約等於現今的六分)。
將上述八種藥材混合,加入十公升的水,首先煮麻黃,待水分蒸發掉兩公升後,去除上面的泡沫,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煮,最後煮至剩三公升的藥汁,濾去藥渣,將藥汁分成三次服用,每次服用一公升(若換算成現在的單位,即是以二合的水,煮至剩六勺)。
此藥方適用於乾嘔伴隨發熱及咳嗽的患者,或者有咳嗽並輕微喘息的情況。對於喘息嚴重者,可酌情使用南呂或姑洗或大灸的治療方法。對於有咳嗽並大量吐涎沫的患者,除了使用本藥方外,亦可偶爾輔以紫丸進行治療。
2. 大青龍湯
麻黃六兩(八分。)桂枝。甘草各二兩。杏仁四十個(各三分。)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各四分五釐。)石膏雞子大(一錢二分。)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以水一合八勺。煮取六勺。)汗出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後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煩躁者。
脈浮緩。發熱身重。乍有輕時者。
頭痛劇。四肢惰痛。發熱而汗不出者。
白話文:
【大青龍湯】
成分為:麻黃六兩(約等於八分。)桂枝與甘草各二兩。杏仁四十粒(各約三分。)生薑三兩。大棗十二顆(各約四分五釐。)石膏如雞蛋大小(約一錢二分。)
以上七種藥材,用九升的水,先煮麻黃,待水分減至剩七升時,去掉表面的泡沫,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煮,最後煮至剩三升,濾掉藥渣。溫熱飲用一升,以求得微微出汗的效果。(換算成現在的量,即是以十八勺的水,煮至剩六勺。)若汗出過多,可以使用溫和的粉末來吸汗。如果服用一次已經出汗,就停止服用後面的劑量。汗出太多會導致失去陽氣,身體隨之虛弱,會出現怕風、煩躁、無法安眠的症狀。
適用於:發燒怕冷,全身疼痛但未出汗,且感到煩躁的人。
脈象浮緩,發燒且身體沉重,偶爾感覺輕微好轉的人。
頭痛非常嚴重,四肢無力疼痛,發燒卻不出汗的人。
3. 越婢湯
麻黃六兩(九分)。石膏半斤(一錢二分)。生薑三兩(四分五釐)。大棗十五枚(六分)。甘草二兩(三分)。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以水一合二勺煮取六勺。)
一身悉腫。脈浮自汗出。惡風者。
若前症而小便不利者。或一身面目黃腫。小便自利。其脈沉而渴者。或小便不利。不渴者。越婢加朮湯(仲呂。或蕤賓。迫於胸中劇則以紫丸攻之。)主之。於木方內加朮四兩。(麻黃六分。石膏八分。大棗術各四分。甘草二分。生薑三分。上六味。煮法如越婢湯。)
腳氣一身腫滿。小便不利。或惡寒。或兩腳不仁者。越婢加朮附湯主之。(兼用紫丸)於前方內。加附子(四分。)
咳而上氣喘或嘔者。越婢加半夏湯(南呂)主之。於本方內加半夏半升。(麻黃半夏各六分。石膏八分。生薑三分。大棗四分。甘草二分。上六味。煮如本方。)
白話文:
【越婢湯】
配方如下:麻黃六兩(換算為九分),石膏半斤(換算為一錢二分),生薑三兩(換算為四分五釐),大棗十五枚(換算為六分),甘草二兩(換算為三分)。
以上五種藥材,先用水六升煮麻黃,煮沸後去除上面的泡沫,然後再加入其他的藥材,煮至剩三升,分三次溫服。(換算為:以一合二勺的水量煮取六勺的藥汁。)
適用症狀為全身浮腫,脈搏浮動,自汗,畏風。
如果上述症狀伴有小便不順,或者全身和麪部黃腫,小便正常但脈搏沉且口渴,或是小便不順但不口渴,應使用越婢加朮湯(仲呂)。在原方中加入朮四兩。(換算為:麻黃六分,石膏八分,大棗朮各四分,甘草二分,生薑三分,共六味藥,煮法與越婢湯相同。)
如果是腳氣導致的全身浮腫,小便不順,或者感到寒冷,或者雙腳無知覺,應使用越婢加朮附湯。(可配合使用紫丸)在原方中加入附子(四分)。
如果咳嗽、氣喘或嘔吐,應使用越婢加半夏湯(南呂)。在原方中加入半夏半升。(換算為:麻黃、半夏各六分,石膏八分,生薑三分,大棗四分,甘草二分,共六味藥,煮法與原方相同。)
4. 葛根湯
葛根四兩(六分。)麻黃、生薑各三兩。大棗十二枚(各四分五釐。)桂枝、芍藥、甘草各二兩(各三分。)
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以水二合。煮取六勺。)
項背強而無汗惡寒者。(應鐘)
二陽(太陽陽明)合病下利者。
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於本方內。加半夏半升。(葛根半夏各六分。桂枝芍藥甘草各三分。麻黃大棗生薑各四分五釐。上八味。煮如本方。)
痓病無汗。小便反少。氣上衝於胸。口噤不能語言者。本方主之。(紫丸)
痘瘡自初熱至點見。(投本方。兼用紫丸下之一度。)自起脹至貫膿。葛根加桔梗湯主之。於本方內。加桔梗五分。自落痂以後。葛根加大黃湯主之。於本方內加大黃五分。若惡寒劇。起脹甚。而一身腫脹。或疼痛者。葛根加朮附湯。(紫丸)主之。於本方內。加朮、附子各四分。若腫脹甚者。(桃花散)寒戰咬牙而下利者。俱加朮附湯。(兼用紫丸。)
頭瘡、加大黃湯主之。
小瘡、葛根加梓葉湯(桃花散以萆麻子擦之。毒劇者以梅肉攻之。)主之。於本方內。加梓葉五分。
諸頑腫惡腫。加朮附湯主之。
瘰癧(七寶。梅肉日投。亦可也。)便毒瘍疔之類。(以梅肉攻之。伯州散。朝五分。夕五分。酒送下。)
疳瘡。(七寶或梅肉之類選用。)
凡諸有膿則加桔梗。若疼劇則加朮附。
世俗所謂小兒赤遊風丹毒類。皆加朮附湯主之。(兼用紫丸攻之。)
白話文:
【葛根湯】
使用葛根四兩(等同於六分),麻黃、生薑各三兩。大棗十二枚(每枚等同於四分五釐)。桂枝、芍藥、甘草各二兩(每樣等同於三分)。
以上七種藥材,切碎後,加入一斗的水,先煮麻黃和葛根,待水減少二升後,去除浮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繼續煮至剩三升,去掉殘渣,溫熱後一次服用一升。服後蓋被讓身體微微出汗,不需要喝粥,其他休息和飲食禁忌依照桂枝湯的規則。(如果用水二合,煮後取六勺。)
適用於脖子和背部僵硬,無汗且怕冷的人。(應鐘)
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生病導致下痢的人。
不下痢但會嘔吐的人,適用於葛根加半夏湯,本方內需再加半夏半升。(葛根和半夏各六分,桂枝、芍藥、甘草各三分,麻黃、大棗、生薑各四分五釐。以上八種藥材,依照本方的方式煮。)
抽搐病無汗,小便量反而減少,氣往上沖到胸口,嘴巴緊閉無法說話的人,本方可以治療。(紫丸)
從出疹子初期發熱至疹子出現。(使用本方,同時使用紫丸下一次。)從疹子開始隆起到膿包形成,使用葛根加桔梗湯,本方內需加桔梗五分。疹子脫落後,使用葛根加大黃湯,本方內需加大黃五分。如果怕冷非常嚴重,疹子隆起非常厲害,全身腫脹或疼痛,使用葛根加朮附湯。(紫丸)本方內需加朮、附子各四分。如果腫脹非常厲害,寒戰咬牙且下痢,全部加朮附湯。(同時使用紫丸。)
頭部的瘡,使用加大黃湯。
小的瘡,使用葛根加梓葉湯(用桃花散和蓖麻籽擦在上面,病情嚴重者用梅肉治療。)本方內需加梓葉五分。
各種頑固或惡性的腫瘤,使用加朮附湯。
淋巴結核(使用七寶或梅肉每日投藥。)便毒、瘍疔這類疾病。(用梅肉治療,伯州散,早上五分,晚上五分,用酒吞下。)
疳瘡。(使用七寶或梅肉。)
所有膿包類疾病都加桔梗,如果疼痛非常厲害就加朮附。
俗稱兒童的紅色遊走性皮膚病、丹毒類,都使用加朮附湯。(同時使用紫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