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機》~ 正文 (6)
正文 (6)
1. 葛根黃芩黃連湯
葛根半斤(一錢六分。)甘草黃芩各二兩(各四分。)黃連三兩(六分。)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以水二合六勺。煮取六勺。)
下利喘而汗出者。
項背強。汗出下利者。(以上兼用應鐘。)
白話文:
【葛根黃芩黃連湯】
使用材料如下:葛根半斤(換算為現在的單位約是一錢六分),甘草和黃芩各二兩(各約是四分),黃連三兩(約是六分)。
將上述四種藥材進行煎煮。首先,用水八升來煮葛根,等到水分減少到剩下六升時,再加入其他的藥材一起煮,最後煮至剩二升。然後,將藥渣過濾掉,剩下的藥汁分兩次溫熱服用。(如果以現在的量來說,就是用二合六勺的水,煮到剩六勺)
此方適用於出現下痢且伴有喘息、出汗症狀的情況。
此外,對於項背僵硬、出汗且有下痢症狀的人也適用。(以上情況可同時使用應鐘療法)
2. 小柴胡湯
柴胡半斤(八分。)黃芩、人參、甘草、生薑各三兩。大棗十二枚(各三分。)半夏半升(六分。)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以水二合四勺煮。取一合二勺。去滓。再煎。取六勺。)
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者。
胸滿脅痛者。
身熱惡風。頸項強。胸下滿。或渴或微嘔者。
胸下逆滿鬱郁不欲飲食或嘔者。(應鐘)
若潮熱胸脅滿而嘔者。(消塊)
寒熱發作有時。胸脅苦滿。有經水之變者。(應鐘)
產婦四肢苦煩熱。頭痛胸脅滿者。(解毒散)
產婦鬱冒。寒熱往來。嘔而不能食。大便堅或盜汗出者。(消塊或應鐘)
發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滿者。(消塊)
發黃色。腹痛而嘔。或胸脅滿而渴者。(應鐘)
胸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者。(消塊)
芒潮熱不去。大便不通者。柴胡加芒硝湯主之。於小柴胡湯方內。加芒硝六兩。(柴胡八分。半夏芒硝各六分。人參黃芩甘草生薑大棗各三分。上八味。以水二合四勺。煮取一合二勺。去滓。再煎。取六勺。內芒硝。更上火微沸。令消。)
瘧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或渴不嘔者。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主之。(兼用紫丸)於小柴胡湯方內去半夏。加栝蔞根四兩。(柴胡八分。人參黃芩生薑大棗甘草各三分。栝蔞根四分。上七味。煮法如小柴胡湯。)
若上逆者。柴胡加桂枝湯主之。於本方內加桂枝五分。
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者。(兼用應鐘)或腹中急痛上衝心者。(應鐘)
桂枝湯合方主之。柴胡桂枝湯方。桂枝、芍藥。黃芩人參、生薑、大棗各三分。甘草二分。半夏六分。柴胡八分。
上九味。煮法如小柴胡湯。
若本方證。而嘔逆劇者。倍半夏。湯熟。而加生薑汁一錢。
本方症而胸腹有動者。失精者。(俱應鐘)胸滿煩驚者。(解毒散或紫丸)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半夏二合(四分。)大棗六枚。生薑、人參、龍骨、鉛丹、桂枝、茯苓、牡蠣各一兩半(各二分三釐。)柴胡四兩(六分五釐。)大黃二兩(三分。)
上十一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溫服一升。(以水一合五勺。煮取六勺。)
白話文:
【小柴胡湯】
使用以下材料:柴胡40克(等同於古代的八分),黃芩、人參、甘草、生薑各30克,大棗12顆(每顆約10克),半夏240毫升(等同於古代的半升)。
將以上七種藥材加入1200毫升的水煮沸,煮至剩600毫升後,先將藥渣濾掉,然後再將剩下的藥湯煮沸一次,直至剩下300毫升。每次服用100毫升,一天服用三次。
適用症狀如下:
- 感覺冷熱交錯,胸脇感到悶痛,沉默不想吃東西,心情煩躁且容易嘔吐。
- 胸部滿脹,脇肋疼痛。
- 身體發熱怕風,頸項僵硬,胸部下方感到飽脹,偶爾會口渴或輕微嘔吐。
- 胸部下方逆氣滿脹,心情鬱悶不想吃東西,偶爾會嘔吐。
- 若是潮熱且胸脇滿脹並伴隨嘔吐。
- 寒熱發作有一定規律,胸脇感到悶痛,有月經異常的情況。
- 產婦四肢感到煩熱,頭痛且胸脇滿脹。
- 產婦精神鬱悶,寒熱交錯,嘔吐且無法進食,大便乾硬或盜汗。
- 發熱但大便稀軟,小便正常,胸部感到飽脹。
- 肌膚發黃,腹部疼痛且嘔吐,或是胸脇滿脹且口渴。
- 胸部下方硬且滿脹,無法排便且伴有嘔吐。
- 體內熱度持續不退,大便無法排出。
對於最後一種情況,可以在小柴胡湯配方中加入芒硝30克,成為「柴胡加芒硝湯」。
若是瘧疾導致冷熱交錯,胸脇感到悶痛,或是口渴但無嘔吐,則可用「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在小柴胡湯的配方中去掉半夏,加入栝蔞根20克。
若是有上逆的情況,可以使用「柴胡加桂枝湯」,在原本的小柴胡湯配方中加入桂枝15克。
若是發熱、輕微畏寒、肢節煩疼、輕微嘔吐、心下有壓迫感,或是腹部緊繃疼痛向上衝到心臟,則可使用「柴胡桂枝湯」,由桂枝湯與小柴胡湯的配方結合而成。
若是原本的症狀出現嚴重嘔吐,則在小柴胡湯中加倍半夏的份量,待藥湯煮好後,再加入10毫升的生薑汁。
若是原本的症狀出現胸部腹部有動搖感,或是精液流失,胸部滿脹且感到驚恐,則可使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其配方為:半夏120毫升、大棗6顆、生薑、人參、龍骨、鉛丹、桂枝、茯苓、牡蠣各15克,柴胡240克,大黃15克。
將以上十一種藥材加入800毫升的水煮沸,煮至剩400毫升後,加入切成棋子狀的大黃,再煮沸一兩次,濾掉藥渣後,每次服用100毫升。
3. 柴胡薑桂湯
柴胡半斤(八分。)桂枝、乾薑、黃芩、牡蠣各三兩(三分。)栝蔞根四兩(四分。)甘草二兩(二分。)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今煮如小柴胡湯。)
胸脅滿。微結。渴而不嘔。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兼用應鐘。)
胸脅滿。上逆。胸腹有動者。
瘧疾。惡寒甚。胸胸滿。胸腹有動而渴者。(紫丸或應鐘。)
白話文:
【柴胡薑桂湯】
藥方成分:柴胡約八分(原計量為半斤),桂枝、乾薑、黃芩、牡蠣各三分(原計量為三兩),栝蔞根四分(原計量為四兩),甘草二分(原計量為二兩)。
製作方法:將以上七種藥材,加入十二升水進行熬煮,煮至剩餘六升時,先濾去藥渣,再將剩下的藥汁煎煮至剩三升。每日分三次服用,每次溫服一升。初次服用可能感覺輕微煩躁,再次服用後會出汗,病狀就會得到緩解。(現今的熬煮方式可參考小柴胡湯的作法。)
適用症狀:胸部與側腹部感到脹滿,有輕微結實感,口渴但不噁心嘔吐,頭部有汗,出現往來的寒熱交替,心裡煩悶者。(可同時使用應鐘音律治療。)
亦適用於:胸部與側腹部感到脹滿,有上逆感,胸腹有動蕩感者。
瘧疾病人,非常怕冷,胸部脹滿,胸腹有動蕩感且口渴者。(可選擇使用紫丸或應鐘音律治療。)
4. 大柴胡湯
柴胡半斤(八兩。)黃芩、芍藥各三兩。大棗十二枚(各三分。)半夏半升(六分。)生薑五兩。枳實四枚(各五分。)大黃二兩(一分。)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煮如小柴胡湯。)
嘔吐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
心下痞硬而痛。嘔吐下利者。
心下滿痛。大便不通者。
胸脅苦滿。腹拘攣。大便不通者。
白話文:
大柴胡湯的成分為:柴胡半斤(等於八兩),黃芩和芍藥各三兩,大棗十二枚(每枚約三分),半夏半升(約六分),生薑五兩,枳實四枚(每枚約五分),以及大黃二兩(約一分)。
以上八種草藥,先以十二升的水來煎煮,熬至剩六升後,將藥渣濾掉,然後再次煎煮。每次溫熱服用一升,一天需服用三次。(其煎煮方式類似小柴胡湯。)
此方適用於以下症狀:
-
嘔吐情況持續無法停止,且感到胸口緊繃,心情鬱悶,有些許煩躁。
-
胸口有飽脹感且疼痛,同時伴有嘔吐和腹瀉。
-
感到胸口脹滿並伴有劇烈疼痛,且大便排泄不暢。
-
感到胸脅部位非常不舒服,腹部肌肉緊繃,且大便排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