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

《類證普濟本事方釋義》~ 類證普濟本事方坊刻王氏本備錄 (2)

回本書目錄

類證普濟本事方坊刻王氏本備錄 (2)

1. 第三卷(計一條)

川芎,按:在芫花圓下,治膈上痰。

川芎(二兩,細銼,慢火熬熟),川大黃(二兩,蒸令乾)

上件焙乾為末。用不蛀皂角五、七挺,溫水揉汁,絹濾出渣。瓦罐中熬成膏。和前二味為圓如桐子大。每服十五圓,小兒三圓,薑湯下。

2. 第四卷(計三條)

靈砂丹,又方,治熱毒赤痢。

黃連二兩,切,瓦焙令焦,當歸一兩,焙為末,入麝香少許。每服二錢,陳米飲下。佛智和尚在閩以此濟人。

寒熱痁疾方,按:在地仙散

人言(一錢),綠豆

為末,無根井水圓綠豆大,黃丹為衣。陰乾。發日五更,冷水下五七圓。

酒浸牛膝圓,按:在鹿茸圓下。治腰腳筋骨痠無力。

牛膝(三兩,炙黃),川椒(半兩,去目併合口者),附子(一個,炮去皮臍),虎脛骨(真者半兩,醋炙黃)

上㕮咀,用生絹作袋,入藥扎口。用煮酒一斗,春、秋浸十日,夏浸七日,冬浸十四日,每空心飲一大盞。酒盡,出藥為末,醋糊為圓。每服二十圓,空心,溫酒鹽湯任下,忌動風等物。

3. 第五卷(計十七條)

槐花散,又方,治腸風下血。

五倍子白礬(各半兩)

為末,順流水圓梧子大。每服七圓,米飲下,忌酒。

又方,治酒痢下血。

百藥煎、五倍子、陳槐花等分,焙研末,酒和圓梧子大,每服五十圓,米飲下。

腸痔下血,又方,治熱毒下血方。

金星草乾薑(各三兩)

為末,每服一錢,新汲水下。

梅師方,又方,治衄血不止。

薄荷汁滴之,或以乾者水煮,棉裹塞鼻。

熱病後眼患方,按:在菊花散下,治諸眼患,因熱病後毒氣攻眼,生翳膜遮障。服此藥遂旋消退,不犯刀針。

青葙子防風枳殼(各一兩),茺蔚子細辛黃連(各半兩),枸杞子澤瀉生地黃石決明(各一兩半),車前子,川當歸麥門冬(去心,各二兩)

上各如法修治,焙乾為末,煉蜜圓如梧子大。每服三十圓,飯飲吞下。忌一切熱毒物。

治睛疼難忍者方,按:以下三方在龐安常二方下。

川當歸,防風,細辛,薄荷(各等分)

上為末。每三錢,麥門冬熟水調下,食後,日、午、夜臥各一服。

針頭圓,治男、婦、室女、小兒諸般赤眼。

川烏尖(七枚,懷干),白殭蠶(七枚,去嘴懷干),鵬砂(十文)

上為末,用豬膽汁調藥成軟塊,攤碗內。荊芥、艾各一兩,皂角小者一莖,燒,將藥復熏之。常將藥膏攬勻轉,又攤又熏,以皂角、荊芥,艾盡為度,再收成塊。用油紙裹,入地中。冬天兩日夜,夏天一夜,春、秋一日夜,取出圓如針頭大。每一圓入眼中,妙。

又方

眼生黑花,年久不治者。椒目炒,一兩,蒼朮炒,一兩,為末,醋和圓梧子大。每服三十圓,醋湯下。

犀角升麻湯,又方,治牙齒疼痛方。

川芎藭一個,入舊糟內藏一月取,焙,入細辛同研末,揩牙。

又方,治牙齒腫痛方。

馬齒莧一把,嚼汁漬之,即日腫消。

又方

風蟲牙痛,齦常出血,漸至崩落、口臭,極效。大黃,米泔浸軟,生地黃,各旋切一片,合定貼上,一夜即愈。未愈再貼。忌說話,恐引入風。

口生瘡方,又方,按:以下五方,俱在口生瘡方下,治膈上熱極,口舌生瘡方。

膩粉(一匕),杏仁(七粒,不去皮尖)

上二味,臨臥時細嚼,令涎出則吐之。用溫湯漱口,未痊可又用。

又方,治同上。

膽礬一塊,用百沸湯化開,含漱一夕,可瘥八分。

又方,治口舌生瘡方。

生薑一塊,臨睡時細嚼含睡,不得出氣,眠著不妨,睡覺嚥下。

加減甘露飲,治男子、婦人、小兒胃客熱,口臭牙宣,赤眼口瘡,一切瘡疼,已散未散,皆可服之。

熟地黃,生地黃,天門冬(去心),黃芩枇杷葉,山茵陳,枳殼,金釵石斛(各一兩),犀角(尖),甘草(各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食後臨臥溫服。小兒一服分作兩服,更斟酌與之。

又方,治虛壅上攻,口舌生瘡。

草烏(一個),南星(一個),生薑(一塊)

為末,醋調作掩子,貼手腳心。

黃耆湯,又方,治耳卒聾閉方。

鼠膽汁二枚滴之,如雷鳴時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