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普濟本事方釋義》~ 卷第五 (5)
卷第五 (5)
1. 治腸風瀉血痔漏臟毒
治勞瘵吐血損肺,及血妄行。神傳膏。
剪草一斤,婺、台州皆有,惟婺州者可用。狀如茜草,按:宋本狀作根。又如細辛。每用一斤,洗淨,為末,入生蜜一斤和為膏,以瓷器盛之,按:宋本無瓷字。不得犯鐵。九蒸九曝,日一蒸曝。病人五更起面東坐,不得語,用匙抄藥如粥服,每服四匙,良久,用稀粟米飲壓之。
藥須冷服,粥飲亦不可太熱。或吐或下皆不妨。如久病損肺咯血,只一服愈。尋常咳嗽,血溢妄行,按:宋本無溢字,下同。每服一匙可也。有一貴人,其國封病瘵,其尊人嘗以此方畀之,九日而藥成。前一夕,病者夢人戒令翌日勿亂服藥。次日將服之,為屋土墜入器中,不可服。
再合成,又將服,為貓覆器,又不得服。按:二字,宋本作可食。又再作,未就而是人卒矣。此藥之異如此。若小小血溢妄行,一啜而愈。或云是陸農師夫人鄉人艾孚先嚐親說此事。渠後作人,觀本草亦收入集中,但人未識,不苦信爾。
釋義:剪草氣味苦寒,入手太陰,手、足厥陰。勞瘵而致久咳,吐血不止,損傷及肺,血溢妄行,此方雖近似丹方,亦是培土生金之法。若認得真,大有益也。
白話文:
治療腸風下血、痔漏及臟腑毒素。也治勞累導致的吐血、肺損傷以及血液妄行。神傳膏方如下:
取剪草一斤(婺州出產的最佳,形似茜草,根部也像細辛),洗淨磨成粉末,加入生蜜一斤,混合成膏狀,盛放在瓷器中(不能接觸鐵器)。經過九蒸九曬,每天蒸曬一次。病人清晨五點起來面向東方坐好,不許說話,用湯匙舀藥膏服用,每次四匙,服完後用稀飯壓服。
藥膏和稀飯都要冷服,不可太熱。服用後無論嘔吐或腹瀉都無妨。如果是久病導致肺部受損而咯血,只需服用一次即可痊癒。如果是普通的咳嗽伴隨出血,每次服用一匙即可。
曾有一位貴人,患有肺癆,其長輩曾給他這個藥方。藥膏製作九天後,前一天晚上,病人夢見有人告誡他第二天不要亂服藥。第二天,當他要服用時,有土塊掉進藥膏中,無法服用;再次製成藥膏,又要服用時,貓又覆蓋在藥器上,還是不能服用;再次製成,還沒完成,人就去世了。此藥效神奇異常。但如果是輕微的出血,只需服用一點點即可痊癒。據說這是陸農師夫人的鄉人艾孚先親自講述的,他後來也成為了醫者,並且將此方收入醫書,但很多人不相信。
說明:剪草味苦性寒,歸屬於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足厥陰肝經。對於因勞累導致久咳、吐血不止、肺部受損、血液妄行等症狀,此方雖然類似丹藥,卻是培土生金的療法。如果能辨識真偽,療效非常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