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方選》~ 婦人病 (1)
婦人病 (1)
1. 【妊娠產後諸病】
產前產後八物湯。隨症加味用。
胎動漏痛者。本方加黃芩。砂仁。
臨產腹痛。破漿而赤色穢物未下者。加黑姜。肉桂。產前未娩而乳汁湧出者。加黃芩。縮砂。人參。
產後氣血俱虛。痰火泛上眩暈者。本方合二陳湯。去芍藥。水煎服。
治半產後及順產後腹痛不止方
柚皮(陰乾)
上一味。水煎服。
治胞衣不下奇方
上好清酒(二合),清水(二合),芒硝(六錢)
上三味。煮減二合。頓服。
治胞衣不下者方
鐵漿一味。少許。盛杯飲之。
療橫產逆產難分娩者方
柚核一味。為末。五分或一錢。白湯送下。則腹中雷鳴。切痛。為催生之徵尤妙。
下產後穢物未盡者方
玄胡索,沉香,大黃,當歸,川芎,芍藥,桂枝(各等分)
上七味煎服。
療兒枕痛方
酸漿草(二錢),莪朮(五分)
上二味。水煎服。
治產後血暈方
猿膽霜為末。每服一匕。日三。白湯下。
清魂散,主治血暈極效。
澤蘭,人參(直根各二錢),荊芥(四兩),炙甘草(八錢),川芎(二兩)
上五味。細末。白湯送下。
蒲黃散,治產後惡露不盡。血上搶心。煩悶昏迷。或狂言。
乾荷葉(炙),延胡索,牡丹皮,生地黃,甘草(炙一錢半),蒲黃(六錢)
上六味。水煎服。
當歸散,治產後敗血。兒枕塊硬。痰喘臍腹堅脹。
當歸(炒),鬼箭(去中心木),紅花(各等分)
上三味。每服三錢。酒一大盞。煎七分。食前溫服。
治產後氣脫方
寒中大嘴烏一味。黑霜用之。能挽回元氣。
加味芎歸湯,治惡露未盡。大腹痛者試效。
當歸,川芎(各一錢),牡丹皮,肉桂,桃仁,紅花,玄胡索,青皮,莪朮,三稜(各五分)
上十味。生薑一片。水煎服。
療產後口舌赤爛。不能飲食者。兼治蓐勞。咳嗽吐白沫。羸瘦尤甚者。鹿胎子霜一味。為末。溫酒送下。
療妊娠中及產後口中腫痛與口舌破爛方
升陽除濕防風湯。水煎連進用之。
白話文:
【妊娠產後各種疾病】
在產前產後,可以使用八物湯,根據不同症狀適量添加其他藥材。
若感到胎動不安,腹部疼痛,可在原方中加入黃芩和砂仁。
若在生產時腹部劇烈疼痛,且羊水呈現異常的紅色,可加入黑薑和肉桂。
如果在生產前乳汁就開始大量分泌,可以在原方中加入黃芩、縮砂和人參。
產後若是出現氣血兩虧,痰火上衝導致的頭暈目眩,可將此方與二陳湯結合使用,但需去掉芍藥,用水煎煮服用。
對於產後持續腹部疼痛的治療:
使用陰乾的柚子皮,用水煎煮後服用。
對於胎盤無法自然排出的特殊情況:
準備上好的清酒二合,清水二合,芒硝六錢,混合後煮至剩二合,一次性服下。
另一種處理胎盤未下的方法:
少量鐵漿,盛在杯中飲用。
對於橫位生產,逆位生產或是分娩困難的情況:
使用柚核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五分或一錢,用熱水送服,會產生強烈的腹痛,這是促進分娩的好跡象。
對於產後未完全排出的髒物:
玄胡索,沉香,大黃,當歸,川芎,芍藥,桂枝,每樣藥材均等份,煎煮後服用。
針對產後枕部疼痛的治療:
使用酸漿草二錢,莪朮五分,用水煎煮後服用。
產後血暈的治療:
使用猿膽霜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匙,一天三次,用熱水送服。
清魂散,對血暈有極佳的療效:
澤蘭,人參(直根各二錢),荊芥(四兩),炙甘草(八錢),川芎(二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熱水送服。
蒲黃散,適用於產後惡露未盡,血液上衝心臟,造成煩悶昏迷,甚至精神錯亂的狀況:
乾荷葉(炙),延胡索,牡丹皮,生地黃,甘草(炙一錢半),蒲黃(六錢)。這六種藥材煎煮後服用。
當歸散,適用於產後敗血,腹部有硬塊,呼吸困難,肚臍周圍及腹部堅硬腫脹:
當歸(炒),鬼箭(去中心木),紅花(各等分)。每次服用三錢,用一大碗酒煎煮至剩七分,飯前溫服。
產後氣脫的治療:
使用寒中的大嘴烏,黑霜可用。能有效恢復元氣。
加味芎歸湯,適用於產後惡露未盡,腹部劇烈疼痛的情況:
當歸,川芎(各一錢),牡丹皮,肉桂,桃仁,紅花,玄胡索,青皮,莪朮,三稜(各五分)。以上十種藥材,加上一片生薑,用水煎煮後服用。
對於產後口腔和舌頭紅腫疼痛,影響飲食的情況,同時適用於產褥期勞損,咳嗽帶白色泡沫,身體極度虛弱的情況:
使用鹿胎子霜,磨成粉末,用溫酒送服。
對於妊娠期間以及產後口腔腫痛,舌頭破爛的情況:
可以使用升陽除濕防風湯,用水煎煮後連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