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諸證方論》~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症方論 (2)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症方論 (2)
1. 橫生倒養
氣血之虧也,氣血既虧,子亦無力,不能轉身而出,遂先出手足,必以針刺之,疼而縮入,急用:
人參(一兩),當歸(三兩),川芎(二兩),紅花(三錢),煎湯灌之
白話文:
人參(30克),當歸(90克),川芎(60克),紅花(9克)。
2. 子懸
乃胎熱子不安身,欲立起於胞中,故若懸起之象,倘以氣盛治之,立死矣。方用:
人參(一錢),白朮(五錢),茯苓(二錢),白芍(五錢),黃芩(三錢),歸身(二錢),杜仲(一錢),熟地(一兩),生地(二錢),水煎服
此皆利腰臍之聖藥,少加黃芩,則胎得寒而自定矣。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懷孕期間胎兒不穩的情況,稱為「子懸」,其原因被認為是胎熱導致胎兒在子宮內似乎處於懸掛的狀態,想著要站起來,如果按照氣盛的方式來治療,會立即有危險。
治療的方劑如下:
- 人參:1錢
- 白朮:5錢
- 茯苓:2錢
- 白芍:5錢
- 黃芩:3錢
- 當歸身:2錢
- 杜仲:1錢
- 熟地:1兩
- 生地:2錢 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這些藥材都被視為對腰部和肚臍周圍有益的神聖藥物,稍微加入一些黃芩,可以使胎兒因為受到冷靜而穩定下來。
3. 治產後大喘大汗方
邪入於陽明,寒變為熱,故大喘大汗。平人得此病,該用白虎湯,而產婦氣血大弱,何可乎?方用補虛降火湯,以麥冬、人參補氣,元參降火,桑葉止汗,蘇子定喘,助正而不攻邪,退邪而不損正,實有奇功效也。
麥冬(一兩),人參(五錢),元參(五錢),桑葉(十四片),蘇子(五分),水煎服
白話文:
在產後出現大喘及大量出汗的情況,是因為邪氣進入了陽明經絡,原本的寒症轉變為熱症,所以會有大喘和大汗的症狀。一般人在得到這種病時,會使用白虎湯來治療,但產婦的氣血非常虛弱,如何能承受這樣的藥物呢?因此,我們使用一種稱為補虛降火湯的處方,其中麥冬和人參可以補充氣血,元參則能降低體內的火氣,桑葉有助於止汗,蘇子則可以緩解喘息,這種處方既能增強體質又不會攻擊體內的邪氣,排除邪氣又不會傷害到正常的身體機能,實際上具有非常顯著的療效。
具體藥方為:麥冬(約30克),人參(約15克),元參(約15克),桑葉(14片),蘇子(約1.5克),用水煎煮後服用。
4. 產後亡陽發狂
大約亡陽之症,用藥汗止,便有生機,宜未定狂而先止汗,用收陽湯。
人參(三兩),桑葉(三十片),麥冬(二兩),青蒿(五錢),元參(五、七、八錢),水煎服
一劑而汗止,二劑而狂定,後用人參、麥冬、北五味、當歸、川芎調理。此方止可救亡陽之急症,一時權宜之計,二劑後,必須改用他方。
白話文:
大意是說,對於產後因失血過多導致體內陽氣流失,進而精神失常的情況,治療上應先止住汗出,這樣纔有機會挽回生命。因此,在患者精神失常的情況還未穩定前,應先用「收陽湯」來止汗。
這帖藥方的成分包括:人參3兩,桑葉30片,麥冬2兩,青蒿5錢,以及元參5-7-8錢,將這些材料用水煎煮後服用。
通常在服用第一劑後,汗出的情況就能停止;第二劑後,精神失常的狀況就能獲得控制。之後,則可以轉換使用人參、麥冬、北五味、當歸、川芎等藥材來調理身體。
需要注意的是,這帖「收陽湯」只能用於緊急救治產後失血過多導致的陽氣流失,是一種臨時應變的措施。在服用兩劑後,必須換用其他的藥方進行後續的調理。
5. 產婦氣喘腹痛方
此症少陰受其寒邪,而在內之真陽,必逼越於上焦,上假熱而下真寒也,方用平喘去寒散:
人參,麥冬,白朮,肉桂,吳茱萸,一劑喘定,二劑痛止,必微寒頓服。
白話文:
這病症是因為產婦的少陰經受到寒邪侵襲,體內的真正陽氣被迫上升到上焦,造成上半身有虛假的熱象,下半身則是真正的寒象。治療這種情況的處方為平喘去寒散:
藥材包含人參、麥冬、白朮、肉桂和吳茱萸。服用一劑後,喘息就會穩定;服用兩劑後,腹痛就能停止。必須在感到微微寒冷時,整份藥一次性服下。
6. 產婦嘔吐下痢方
此腎水之泛溢,因腎水之衰微也,急用補陽之藥,入於補陰之中,引火歸源,水自下行矣。
人參(五錢),山萸(五錢),白朮(一兩),熟地(一兩),茯苓(一兩),車前子(一錢),附子(一錢),肉桂(三分),水煎服
白話文:
[產婦嘔吐與腹瀉的處方],內容:這是因為腎臟功能過度流失,導致腎功能衰弱所引起的。應立即使用滋補陽氣的藥物,配合滋補陰氣的藥物一同使用,目的是讓體內的火氣回歸根本,這樣水分自然就能順利排出。
處方內容為:人參(約15克),山茱萸(約15克),白朮(約30克),熟地(約30克),茯苓(約30克),車前子(約3克),附子(約3克),肉桂(約1克)。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7. 白帶
產前無帶也,有則難產之兆,即幸而順生,產後必有血暈之事,方用黑豆三合,煎湯兩碗,入白果十個,紅棗二十個,煎後入。
熟地(一兩),山萸(四錢),茯苓(三錢),山藥(四錢),薏仁(四錢),澤瀉(二錢),丹皮(二錢),加水二碗煎服,一劑止,二劑永不白矣,亦通治婦人白帶,神效。
白話文:
在懷孕期間如果出現白帶,這可能是生產困難的徵兆。即使萬一順利生產,產後也可能會出現血暈的情況。應使用三合的黑豆煮成兩碗湯,加入十顆白果和二十顆紅棗一起熬煮。
接著再加入以下的藥材:熟地一兩、山萸四錢、茯苓三錢、山藥四錢、薏仁四錢、澤瀉二錢、丹皮二錢,加兩碗水一起煎煮服用。服用一劑就能停止白帶,服用兩劑就能確保不再出現白帶問題,此方也能有效治療婦女的白帶問題,效果神奇。
請注意,這只是翻譯,並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或保證療效。
8. 血崩方
歸身(一錢,酒洗桂炒),生地(錢二分),蒲黃(三分,酒炒),地榆(三分,酒洗),丹皮(五分,酒洗炒),木通(五分),白朮(一錢,土炒),桔紅(七分),香附(五分,童便浸),三七根(五分),姜(三片),酒(一樽),水(一樽),煎九分,空心服。
白話文:
【血崩處方】
使用下列材料進行調配:當歸身一錢,先用酒洗淨再與肉桂一同炒過;生地黃一錢二分;蒲黃三分,用酒炒過;地榆三分,用酒洗淨;牡丹皮五分,用酒洗淨後炒過;木通五分;白朮一錢,用土炒過;陳皮(桔紅)七分;香附五分,用孩童的尿液浸泡過;三七根五分;生薑三片。
然後加入一壺酒和一壺水,熬煮至剩下九分之一的量,於空腹時服用。
9. 治產門症(瘡)
柏蘗(三錢,炒),輕粉(五分),兒茶(三錢),冰片(五分),麝香(三分),白薇(三錢),乳香(三錢,炒去油),鉛粉(三錢),潮腦(三錢),蚯蚓糞(三錢),各為末調勻擦瘡
此方通治諸瘡亦可,治產門瘡最效。產門非痛即癢,二(下)方可以兼治:
當歸(一兩),白芍(五錢),柴胡(一錢),梔子(三錢),茯苓(五錢),楝樹根(五分)
白話文:
【治療生產後傷口(瘡)】
使用下列藥材:柏子仁(約9公克,炒過),輕粉(約1.5公克),兒茶(約9公克),冰片(約1.5公克),麝香(約0.9公克),白薇(約9公克),乳香(約9公克,炒過去油),鉛粉(約9公克),樟腦(約9公克),蚯蚓糞(約9公克)。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後混合均勻,用來塗抹在傷口上。
這個配方可用於各種瘡傷的治療,對於生產後的傷口特別有效。生產後的傷口通常會有疼痛或癢的感覺,以下的藥方可以同時治療這兩種情況:
使用下列藥材:當歸(約30公克),白芍(約15公克),柴胡(約3公克),梔子(約9公克),茯苓(約15公克),楝樹根(約1.5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