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

《大小諸證方論》~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症方論 (1)

回本書目錄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症方論 (1)

1. 治左脅痛方

左脅痛,肝經受邪也。方用:

黃連(三錢,吳茱萸炒),柴胡(一錢),當歸(一錢),青皮(一錢),桃仁(一錢,研),枳殼(一錢),川芎(八分),紅花(五分),水煎食遠服

有痰加陳皮、半夏。

白話文:

這是在處理左側脅部疼痛的處方,病因通常是肝臟經絡受到邪氣影響。其配方如下:

使用被吳茱萸炒過的黃連三錢,柴胡一錢,當歸一錢,青皮一錢,研磨過的桃仁一錢,枳殼一錢,川芎八分,紅花五分。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在飯前服用。

如果病人有痰的問題,可以在處方中加入陳皮和半夏。

2. 治右脅痛方

右脅痛,邪入肺經也。方用;

片薑黃(二錢),枳殼(二錢),桂心(少許),陳皮(五分),半夏(五分),炙草(五分),水煎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右側脅部疼痛的處方,其原因可能是邪氣侵入肺經。使用的藥方為:

薑黃切片(約6克),枳殼(約6克),少量的桂心,陳皮(約1.5克),半夏(約1.5克),炙甘草(約1.5克),用水煎煮後服用。

3. 治左右脅俱痛方

柴胡,川芎,白芍,青皮,龍膽草,枳殼,香附,當歸,砂仁,甘草,姜水煎,入木香末三四分服。

白話文:

這份古方是用於治療兩側肋骨下方疼痛的處方。內容如下:使用柴胡、川芎、白芍、青皮、龍膽草、枳殼、香附、當歸、砂仁和甘草這些藥材。先用薑和水來煎煮這些藥材,最後再加入木香粉大概三到四分(古代計量單位),一起服用。

4. 兩脅走注痛方

兩脅走注痛而有聲者,痰也。二陳湯加:

枳殼,砂仁,木香,川芎,青皮,蒼朮,香附,茴香,去甘草〔水煎服〕

白話文:

如果兩側肋骨部位有移動式的疼痛,且伴隨著聲音,這通常是痰濕造成的。在二陳湯的基礎上可以增加以下藥材來治療:

枳殼、砂仁、木香、川芎、青皮、蒼朮、香附、茴香,但是要去掉原本配方中的甘草。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5. 治脅痛身熱方

脅痛身熱者,勞也。用補中益氣湯加:

川芎,白芍,青皮,砂仁,枳殼,茴香,升麻,去黃耆〔水煎服〕

白話文:

[治療脅部疼痛與身體發熱的處方]

如果出現脅部疼痛並伴隨身體發熱的症狀,通常是由過度勞累所導致。對於這樣的病情,我們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為基礎,然後再加入以下的藥材來進行調理:

川芎,白芍,青皮,砂仁,枳殼,茴香,升麻,但在製作藥湯時需將黃耆去掉。將上述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6. 咳嗽氣急方

咳嗽氣急,脈滑數者,痰結痛也。

栝蔞仁,枳殼,白芥子,青皮,茴香,水煎服

白話文:

治療這種情況的藥方包括栝蔞仁、枳殼、白芥子、青皮和茴香,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7. 兩脅有塊

左脅有塊作痛,是死血也。右脅有塊作痛,是食積也。遍身作痛,筋骨尤甚,不能伸屈,口乾目赤,頭眩痰壅,胸膈不利,小便短赤,夜間殊甚,又遍身作癢如蟲行,人以為風也,而不知肝腎氣虛而熱也,用六味地黃湯加梔子、柴胡,是乃正治也。三劑後見效。

白話文:

如果左邊的側腹有硬塊且疼痛,這通常是因為血液瘀滯。若右邊的側腹有同樣狀況,則可能是食物消化不良所造成的。全身各處疼痛,尤其是筋骨部分,讓人無法自由伸展彎曲,同時伴有口渴、眼睛紅、頭暈、痰多、胸口不舒暢、小便顏色偏紅,到了夜晚這些症狀會更加嚴重,甚至全身發癢,像有蟲在爬,一般人可能認為這是風濕,但實際上這可能是肝腎氣虛導致的熱症。治療這種情況,應該使用六味地黃湯,再加入梔子和柴胡,這是正確的治療方式。通常服藥三劑後,就能看到病情好轉的跡象。

8. 二濁五淋辨

濁淋二症,俱小便赤也。濁多虛,淋多實,淋痛濁不痛為異耳。濁淋俱屬熱症,大約屬濕痰下陷及脫精所致。惟其有痛,大約縱淫欲火動,強留敗精而然,不可混治。

白話文:

在「二濁五淋辨」這段文字中,所講的是關於兩種症狀,兩者都有小便呈現紅色的特徵。其中,濁症多是因為身體虛弱,而淋症則多是實證,主要區別在於淋症會有疼痛感,而濁症則不會。

兩種病症都屬於熱性病症,大致上是由濕痰下沉以及精液流失所引起。特別是淋症的疼痛,大多因為過度縱慾導致火氣上升,殘留的精液無法正常排出而形成,這種情況不能混為一談,應當區別對待和治療。

9. 治淋用五淋方

淡竹葉(一錢),赤茯苓(一錢),芥穗(一錢),車前子(五錢),燈心(一錢)〔水煎服〕

白話文:

治療尿路不暢問題,使用的處方如下:淡竹葉一錢、赤茯苓一錢、芥穗一錢、車前子五錢、燈心一錢。這些藥材需用水煎煮後服用。

10. 治濁用清心蓮子飲

石蓮子(二錢半),人參(二錢半),黃耆(二錢炙),麥冬(錢五分),黃芩(錢五分),赤茯苓(二錢),地骨皮(錢五分),車前子(錢五分),甘草(五分)〔水煎服〕

白話文:

【治療混濁使用清心蓮子飲】

所需藥材與劑量如下:石蓮子2.5錢,人參2.5錢,黃耆2錢(需先炙過),麥冬1.5錢,黃芩1.5錢,赤茯苓2錢,地骨皮1.5錢,車前子1.5錢,甘草0.5錢。

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11. 關格方

怒氣傷肝,而肝氣衝於胃口之間,腎氣不得上行,肺氣不得下達,而成此症。以開鬱為主,方用:

柴胡(一錢),鬱金(一錢),茯苓(一錢),蘇子(一錢),白芥子(一錢),白芍(三錢),荊芥(一錢),花粉(一錢),甘草(五分),水煎服

又,方,用生半夏為末,水丸綠豆大,入鼻孔中,則必嚏噴不已,用水飲之立止。通治中風不語及中惡、中鬼等症俱妙。

白話文:

[關格方]

生氣會傷害肝臟,導致肝氣在胃與口之間衝撞,使腎氣無法向上運行,肺氣無法向下流通,進而形成這種病狀。治療應以疏解鬱結為主要原則,處方如下:

柴胡(3克),鬱金(3克),茯苓(3克),蘇子(3克),白芥子(3克),白芍(9克),荊芥(3克),花粉(3克),甘草(1.5克)。用水煎煮後服用。

另外,還有一種方法,是將生半夏磨成粉末,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放入鼻孔中,必定會引起不停的打噴嚏,喝些水就能立刻停止。這種方法對於中風無法說話,以及邪氣、鬼壓牀等症狀都有很好的療效。

請注意,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藥物使用需遵循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