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諸證方論》~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症方論 (2)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症方論 (2)
1. 遺精矣而又健忘方
遺精,下病也。健忘,上病也。何以分(合)治之而咸當乎?方用:
人參(三兩),蓮鬚(二兩),芡實(三兩),熟地(五兩),五味子(一兩),山藥(四兩),麥冬(三兩),生棗仁(三兩),遠志(一兩),石菖蒲(一兩),當歸(三兩),柏子仁(一兩),山萸(三兩)蜜丸,每日五錢,〔白水下〕。
此症遺精,是腎水之虛;而實本是君火之弱。今補其心君,則玉關不必閉而自閉矣。〔所謂「一舉而兩得」也。〕
白話文:
這處方是針對既有遺精問題又伴有記憶力減退的情況。遺精,是下焦的疾病;而記憶力減退,是上焦的問題。那麼要如何同時治療這兩個問題才能恰到好處呢?處方如下:
人參(90克),蓮鬚(60克),芡實(90克),熟地(150克),五味子(30克),山藥(120克),麥冬(90克),生棗仁(90克),遠志(30克),石菖蒲(30克),當歸(90克),柏子仁(30克),山萸(90克)。將這些藥材製成蜜丸,每日服用五錢,用水送服。
這個病症中的遺精,主要是腎水不足所致;但實際上,根本原因是心火太弱。現在補強心臟功能,就像自動關上了精液外洩的閘門。這就是所謂的「一箭雙鵰」,一次治療就能解決兩種病症。
2. 泄瀉矣而又吞酸方
泄瀉者,寒也。吞酸者,火也。似乎寒熱殊而治法變矣。不知吞酸雖熱,由於肝氣之鬱結;泄瀉雖寒,由於肝木之克脾。苟一方以治木鬱,又一方以培脾土,土必大崩而木必大凋矣。不若一方而兩治之為愈也。方用:
柴胡(一錢),白芍(五錢),茯苓(三錢),陳皮(五分),車前子(一錢),神麯(五分),甘草(五分),水煎服
此方妙在白芍善舒肝木之郁,木鬱一舒,上不克胃而下不克脾。方中又有茯苓、車前,以分消水濕之氣,〔則〕水盡從小便出,何有餘水以吞酸,剩汁以泄瀉哉?
白話文:
腹瀉是因為身體受寒,反酸則是由於體內有熱。這兩種情況看似寒熱不同,治療方法也會有所區別。但實際上,反酸雖然是熱症,卻是因為肝氣鬱結所致;腹瀉雖然是寒症,卻是肝氣過盛剋制脾胃功能所引起的。如果單獨用一個藥方來調理肝氣鬱結,再用另一個藥方來補強脾胃,反而可能讓脾胃更虛弱,肝氣更衰弱。不如用一個藥方同時治療兩種問題。
藥方如下: 柴胡(1錢),白芍(5錢),茯苓(3錢),陳皮(5分),車前子(1錢),神麯(5分),甘草(5分)。用水煎煮後服用。
這個藥方的妙處在於,白芍能舒緩肝氣鬱結,一旦肝氣得到舒展,就不會過度剋制胃和脾。藥方中的茯苓和車前子可以幫助排除體內的水濕,使水分主要通過小便排出,這樣就沒有過多的水分導致反酸,也沒有過多的汁液導致腹瀉了。
3. 中氣矣而又中痰方
中氣、中痰,雖若中之異,而實皆中於氣之虛也。氣虛自然多痰,痰多必然耗氣,雖分而實合耳。〔方用〕
人參(一兩),半夏(三錢),南星(三錢),茯苓(三錢),附子(一錢),甘草(一錢),水煎服
蓋人參原是氣分之神劑,而亦消痰之妙藥;半夏、南星雖是逐痰之神品,而亦可扶氣之正藥;附子、甘草,一仁一勇,相濟而成。
白話文:
[中氣不足又加上痰濕過重的處方]
中氣不足和痰濕過重,雖然在表象上看起來不同,但實際上都是因為氣血虛弱所導致的。氣血虛弱會導致產生大量痰濕,而痰濕過多又會消耗氣血,雖然看似兩種病狀,實際上是相互影響的。
[處方使用]
人參(30克)、半夏(9克)、南星(9克)、茯苓(9克)、附子(3克)、甘草(3克),用水煎煮後服用。
因為人參本身就是補充氣血的神效藥材,同時也有祛除痰濕的奇效;半夏和南星雖然是祛除痰濕的神效藥材,但也具有輔助補氣的作用;附子和甘草,一個溫補,一個調和,相互配合,共同發揮作用。
4. 精滑夢遺方
人以為腎之虛也,〔豈知〕不獨腎病也,〔亦〕心病也。宜心腎兼治,方用:
熟地(五兩),山藥(四兩),山萸(四兩),茯苓(三兩),北五味(一兩),肉桂(一兩),人參(三兩),白朮(四兩),麥冬(三兩),遠志(一兩),棗仁(一兩),肉蓯蓉(三兩),鹿茸(一兩),砂仁(五錢),杜仲(一兩),巴戟天(三兩),補骨脂(一兩),柏子仁(一兩),紫河車(一副),附子(一錢)
上共為末,煉蜜為丸,〔早、晚白水送下各五錢〕。
此方用熟地、山藥、山萸之類,補腎也;巴戟、蓯蓉、附子、鹿茸,補腎中之火也,可以已矣,而又必加人參、茯苓、柏子仁、麥冬、遠志、棗仁者,何也?蓋腎中之火虛,由於心中之火虛也;使補腎火,心火不益,則反增上焦枯竭。欲補腎火,則必須補心火,則水火相濟矣。
又一說,方內加白芍三兩。
白話文:
[精滑夢遺的治療方]
人們常認為這是腎虛所致,然而,事實上不只是腎的問題,也是心的問題。因此,應該同時治療心和腎。以下是治療方:
使用熟地(五兩)、山藥(四兩)、山萸(四兩)、茯苓(三兩)、北五味(一兩)、肉桂(一兩)、人參(三兩)、白朮(四兩)、麥冬(三兩)、遠志(一兩)、棗仁(一兩)、肉蓯蓉(三兩)、鹿茸(一兩)、砂仁(五錢)、杜仲(一兩)、巴戟天(三兩)、補骨脂(一兩)、柏子仁(一兩)、紫河車(一副)、附子(一錢)。
以上藥材混合磨成粉末,用煉製的蜂蜜做成藥丸,每日早晚各服用五錢,以清水吞服。
這個處方中,熟地、山藥、山萸等藥材是用來補腎的;而巴戟、蓯蓉、附子、鹿茸則是補充腎中的火氣。本來這樣就足夠了,但為什麼還必須加入人參、茯苓、柏子仁、麥冬、遠志、棗仁呢?因為腎中的火氣虛弱,是由於心臟的火氣虛弱所導致的。如果只補腎火,而不補心火,反而會造成上焦的枯竭。所以,要補腎火,就必須同時補心火,這樣才能達到水火相濟的效果。
另外,有人建議在這個處方中再加入三兩的白芍。]
5. 又治夢遺方
蓋人病夢遺,由於腎水耗竭,上不能通於心,中不能潤於肝,下不能生於脾,以致玉關不閉,無夢且遺。法當大補腎,而少佐以益心、益肝、益脾之品。方用:
熟地(一兩),山萸(四錢),茯苓(三錢),生棗仁(五錢),北五味(一錢),白芍(三錢),當歸(三錢),薏仁(三錢),白朮(五錢),茯神(二錢),肉桂(五分),白芥子(一錢),黃連(五分),水煎服
一劑即止,十劑不犯。
此方妙在五臟兼補,而使心腎兩交,自然魂魄寧而精竅閉矣。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睡夢中遺精的處方。其原因通常是因為腎臟功能衰弱,無法正常滋養心臟、肝臟和脾臟,導致控制不住精液的流失,甚至在沒有作夢的情況下也會發生。治療方法應著重在補充腎臟的能量,同時輔以增強心臟、肝臟和脾臟的功能。具體藥方如下:
熟地一兩,山萸四錢,茯苓三錢,生棗仁五錢,北五味一錢,白芍三錢,當歸三錢,薏仁三錢,白朮五錢,茯神二錢,肉桂五分,白芥子一錢,黃連五分。用水煎煮後服用。
通常服用一劑即可停止遺精現象,連續服用十劑後應該可以完全解決問題。
這個處方的巧妙之處在於同時補充五臟的功能,使心臟和腎臟能相互協調,這樣精神就能平靜,精液的流失也能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