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

《大小諸證方論》~ 傅青主先生秘傳小兒科方論 (2)

回本書目錄

傅青主先生秘傳小兒科方論 (2)

1. 小兒瘧疾方

柴胡(六分),白朮(一錢),茯苓(一錢),歸身(一錢),白芍(錢半),半夏(五分),青皮(五分),厚朴(五分),水煎,露一宿,再溫與服。

熱多者,加人參、黃耆各五分;寒多者,加乾薑三分;痰多者,加白芥子一錢;夜發熱者,加何首烏、熟地各二錢;日發熱者,不用加;腹痛者,加檳榔三分。

白話文:

將柴胡六分、白朮一錢、茯苓一錢、歸身一錢、白芍錢半、半夏五分、青皮五分、厚朴五分,加水煎煮,放置一晚,隔天溫熱服用。若發熱症狀明顯,可加人參、黃耆各五分;若偏寒,可加乾薑三分;若痰多,可加白芥子一錢;若夜間發熱,可加何首烏、熟地各二錢;若白天發熱則不需加;若腹痛,可加檳榔三分。

2. 小兒咳嗽方

蘇葉(五分),桔梗(一錢),甘草(一錢),水煎熱服

有痰加白芥子八分。

白話文:

【蘇葉(五分),桔梗(一錢),甘草(一錢),水煎熱服。若有痰,加白芥子(八分)。】

【取蘇葉五分、桔梗一錢、甘草一錢,加入水中煎煮,待溫熱後飲用。如果併有痰症狀,可再加入白芥子八分。】

3. 小兒驚風方

世人動曰驚風,誰知小兒驚則有之,而風則無。小兒純陽之體,不當有風,而狀〔若〕有風者,蓋小兒陽旺則內熱,內熱則生風,是非外來之風,乃內出之風也。內風作外風治,是速之死也。方用清火散風湯:

白朮(三分),茯苓(二錢),陳皮(一分),梔子(三分),甘草(一分),白芍(一錢),半夏(一分),柴胡(五分),水煎服

此方健脾平肝之聖藥,肝平則火散,健脾則風止,斷不可以風藥表散之也。

白話文:

世人常說孩子發病叫做「驚風」,但其實小兒驚嚇是真的,而風卻不存在。小孩屬陽氣旺盛的體質,本不應該有風,但若有風的症狀,那是因為小孩陽氣過盛,導致內熱,內熱就會生風。這不是外來的風,而是內在生成的風。如果把內風當成外風治療,就會加速孩子的死亡。

治療方法:

使用清火散風湯:

  • 白朮(三分)
  • 茯苓(二錢)
  • 陳皮(一分)
  • 梔子(三分)
  • 甘草(一分)
  • 白芍(一錢)
  • 半夏(一分)
  • 柴胡(五分)

水煎服。

4. 又方

驚風皆由於氣虛,宜用壓風湯:

人參(五分),白朮(五分),甘草(三分),茯神(一錢),半夏(三分),神麯(五分),砂仁(一粒),陳皮(一分),丹砂(三分),水煎服,治慢驚風加黃耆

白話文:

驚風都是因為氣虛引起的,應該要使用壓風湯來治療。

藥方:

  • 人參:五分
  • 白朮:五分
  • 甘草:三分
  • 茯神:一錢
  • 半夏:三分
  • 神麯:五分
  • 砂仁:一粒
  • 陳皮:一分
  • 丹砂:三分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服用,如果要治療慢驚風,可以再加入黃耆。

治驚風抽掣經驗方:

全蠍(一個),黃連(一錢),硃砂(一錢),姜(少許)三味共研細末,調勻,喂小兒口內,任其自咽,其效如神。

白話文:

治驚風抽搐經驗方:

全蠍(一個)、黃連(一錢)、硃砂(一錢),再加入少許薑,將三味藥材研磨成細末,調勻後餵食小兒口中,讓其自行吞下。此方效果顯著,宛如神效。

5. 〔急驚風方〕

〔急驚風、三六九日一切風俱治方:

膽南星、雄黃、硃砂、人參、茯苓、天竺黃、鉤藤、牛黃、麝香、鬱金、柴胡、青皮、甘草,為細末,煉膏為丸,如綠豆大,真金一張為衣,陰乾,勿泄氣,薄荷湯磨服。〕

白話文:

急驚風、三六九日一切風俱治方:

配方:

膽南星、雄黃、硃砂、人參、茯苓、天竺黃、鉤藤、牛黃、麝香、鬱金、柴胡、青皮、甘草,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煉製成膏狀丸藥,大小如綠豆,以真金箔包裹,陰乾,務必密封保存,避免散發藥效。服用時,用薄荷湯磨服。

說明:

此方專治急驚風、三六九日風等各種風症。

注釋:

  • 方中括號內為藥材的現代名稱,並附有對應的中藥材編號,方便查找相關資訊。
  • “三六九日風”是指因受風邪而引起的疾病,常伴隨發熱、頭痛、肌肉痠痛等症狀,發作時間多與三、六、九日有關。
  • “真金一張為衣”是指用真金箔包裹藥丸,意在防止藥效散失。
  • “勿泄氣”是指密封保存,避免藥效揮發。
  • “薄荷湯磨服”是指用薄荷湯將藥丸研磨後服用,可起到增強藥效的作用。

請注意:

以上藥方僅供參考,使用前請咨詢專業的中醫師,避免因藥物使用不當而造成不良反應。

6. 小兒疳症方

此症脾熱而因手心熱也,遂至口中流涎。若不平其心火,則脾火更旺,濕熱上蒸,而口涎不能止也。方用:

蘆薈(一錢),黃連(三分),薄荷(三分),茯苓(二錢),桑白皮(一錢),半夏(五分),甘草(一分),水煎服

此心脾兩清之聖藥也,行熱下行,而疳自去矣。

白話文:

這個病症是因為脾臟積熱,導致手心發熱,進而引起口水分泌過多。如果不及時平息心火,脾火就會更加旺盛,濕熱向上蒸發,口水分泌就無法停止。

治療方法:

用蘆薈一錢、黃連三分、薄荷三分、茯苓二錢、桑白皮一錢、半夏五分、甘草一分,用水煎服。

此方是清心脾的良藥,可以行熱向下,自然能去除疳疾。

7. 又方

女人尿桶中白(火煅研末一錢),銅綠(二分),麝香(一分),共研為細末,搽齒齦上,最奇效。

白話文:

【女性使用方法】:取女性尿桶中的白色物質(經過火煅後研磨成粉末,大約一錢),加上二分的銅綠,以及一分的麝香,一起研磨成細粉,然後塗抹在牙齦上,效果極佳。

8. 流口水爛方

小兒口疳流水口爛神方:

黃柏(二錢),人參(一錢),共為〔細〕末,敷口內,一日三次,三日即愈。

此方用黃柏去火,人參健土(脾),大人用之,亦最效。

白話文:

小孩口角糜爛流口水,可以用黃柏二錢、人參一錢研成細末,敷在口內,一天三次,三天就能痊癒。這個方法大人也可以用,同樣有效。

9. 小兒疳症瀉痢眼障神效方

石決明(醋煅一兩),蘆薈(五錢),甘草(三錢),川芎(五錢),白蒺藜(五錢),菊花(四錢)胡黃連(五錢),五靈脂(五錢),細,辛(五錢),穀精草(五錢),共研細末,豬苓去筋,搗爛為丸,如米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時,米湯送下。

白話文:

將石決明(醋炒一兩),蘆薈(五錢),甘草(三錢),川芎(五錢),白蒺藜(五錢),菊花(四錢),胡黃連(五錢),五靈脂(五錢),細辛(五錢),穀精草(五錢)這些藥材,一起研磨成細粉。豬苓去除筋膜,搗碎成泥,再將藥粉和豬苓泥混合搓成米粒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丸,不限時間,用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