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諸證方論》~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症方論 (13)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症方論 (13)
1. 真寒假熱方
如人下部冰冷,上部大熱,渴欲飲水,下喉即吐,此真寒反現假熱之象以欺人也。自(法)當用八味湯大劑,探冷與服。再令一人強而有力者,以手擦其足心,如火之熱,不熱不已,以大熱為度。後用吳茱萸一兩、附子一錢、麝香三分,以少許白麵入之,打糊作膏,貼在足心之中。少頃必熟睡,醒來,下部身熱,而上部之火息矣。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下半身冰冷,上半身卻很熱,口渴想喝水,但水剛到喉嚨就吐出來,這是真寒假熱的表現,用來欺騙人的。應該服用八味湯大劑量,並且一邊喝藥一邊探測身體溫度。同時讓一位體格強壯的人用手搓揉病人的腳心,直到腳心像火一樣熱,不熱就繼續搓,用大熱來驅寒。之後再用吳茱萸一兩、附子一錢、麝香三分,加入少許白麵,混合成膏狀,貼在腳心。過一會兒病人就會熟睡,醒來之後,下半身就會發熱,而上半身的熱症也消退了。
2. 氣虛胃虛方
凡人病氣虛者,乃身體羸弱,飲食不進,或大便溏泄、小便艱澀。方用:
人參(一兩),茯苓(三錢),白朮(五錢),陳皮(一錢),甘草(一錢),車前子(一錢),澤瀉(一錢),水煎服
此方用人參為君者,開其胃氣。胃為腎之關,關門不開,則上之飲食不能進,下之糟粕不能化。必用人參以養胃土,茯苓、車前以分消水穀也。
或服此而未愈。兼服八味丸,最能實大腸而利膀胱也。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體虛,就會表現出身體虛弱、食慾不振、腹瀉、排尿困難等症狀。可以用人參一兩、茯苓三錢、白朮五錢、陳皮一錢、甘草一錢、車前子一錢、澤瀉一錢,加水煎服。這個方子以人參為主要藥材,可以開胃,因為胃是腎臟的關口,關口閉塞,食物就無法進入,食物殘渣也無法消化。人參可以滋養胃氣,茯苓、車前子可以幫助消化水穀。
如果服用這個方子後症狀沒有改善,可以再服用八味丸,八味丸可以固腸利尿。
3. 氣虛飲食不消方
飲食入胃,必須胃氣充足,始能化糟粕而生津液。〔今飲食不消,氣虛故也〕。方用:
人參(二錢),白朮(三錢),陳皮(五分),神麯(五分),甘草(三錢),黃耆(三錢),麥冬(五分),山楂(五粒),炮姜(一錢),茯苓(三錢),水煎服
傷麵食,加蘿蔔子。有痰,加半夏、白芥子各一錢。咳嗽,加蘇子一錢、桔梗二錢。傷風,加柴胡二錢。夜臥不安,加炒棗仁二錢。胸中微痛,加枳殼五分。方內純是開胃之品,又恐飲食難消,後加消導之味,則飲食化而津液生矣。
白話文:
吃進去的食物要靠胃氣才能消化,胃氣充足才能把食物渣滓轉化成津液。現在食物消化不良,是因為氣虛造成的。這個方子用人參、白朮、陳皮、神麴、甘草、黃耆、麥冬、山楂、炮姜、茯苓,水煎服。如果吃麵食後不舒服,就加蘿蔔子;如果有痰,就加半夏、白芥子;如果咳嗽,就加蘇子、桔梗;如果傷風,就加柴胡;如果晚上睡不安穩,就加炒棗仁;如果胸口隱隱作痛,就加枳殼。這個方子裡都是開胃的食物,又怕消化不良,所以後邊加了一些消導的藥,這樣就能讓食物消化,產生津液了。
4. 血虛面色黃瘦方
出汗盜汗,夜臥常醒,不能潤色以養筋是也。血虛自當補血,舍四物湯,又何求耶?今不用四物湯,用:
熟地(一兩),麥冬(三錢),當歸(五錢),桑葉(十片),枸杞(三錢),茜草(一錢),水煎服
此方妙用桑葉補陰而生血,又妙加茜草,則血得活而益生,況又濟之以〔當〕歸、〔熟〕地、麥冬大劑以共生之乎?
白話文:
患者經常出汗,尤其是睡覺時盜汗,晚上睡覺容易醒,無法滋養筋骨。這都是血虛的表現。血虛就應該補血,除了四物湯,還有什麼更好的選擇呢?
現在不用四物湯,改用以下藥方:
熟地一兩,麥冬三錢,當歸五錢,桑葉十片,枸杞三錢,茜草一錢,水煎服。
這個方子妙在用桑葉補陰生血,又妙在加入茜草,使血液活絡,更能促進生血。更何況還有當歸、熟地、麥冬等大劑量的藥材共同滋補呢?
5. 氣血雙補方
飲食不進,形容枯槁,補其氣而血益燥,補其血而氣益餒;助胃氣而盜汗難止,補血脈而胸膈阻滯。法當氣血同治,〔方用〕
熟地(三錢),人參(一錢),白朮(一錢),當歸(二錢),川芎(一錢),白芍(三錢),茯苓(三錢),麥冬(五錢),穀芽(一錢),甘草(八分),陳皮(五分),神麯(五分),水煎服
白話文:
患者飲食不佳,身體消瘦枯槁。補氣之後,血液反而更加乾燥;補血之後,氣息反而更加虛弱。輔助胃氣,盜汗卻難以止住;補血脈,卻造成胸膈阻滯。應當以氣血並治,方可用:
熟地黃(三錢)、人參(一錢)、白朮(一錢)、當歸(二錢)、川芎(一錢)、白芍藥(三錢)、茯苓(三錢)、麥冬(五錢)、穀芽(一錢)、甘草(八分)、陳皮(五分)、神曲(五分),水煎服。
此方氣血雙補,與八珍湯同功,而勝於八珍湯也〔者〕,妙在補中有調和之法耳。
白話文:
這個藥方同時補氣和補血,和"八珍湯"的功效相似,但是比"八珍湯"更優越。其精妙之處,在於它在補充的同時還融入了調和的方法。
6. 扶正散邪湯
此專治正氣虛而邪氣入之者,如頭疼發熱;凡脈右寸口大於左(寸)口者,急以此方投之,效。〔方用〕
人參(一錢),白朮(三錢),茯苓(三錢),半夏(一錢),柴胡(三錢),甘草(一錢),水煎服
白話文:
這方專門治療正氣不足,導致邪氣入侵的病症,例如頭痛發熱。如果病人右手的寸口脈比左手的寸口脈大,就應該立即使用這個方子,效果顯著。方子包括人參一錢、白朮三錢、茯苓三錢、半夏一錢、柴胡三錢、甘草一錢,用水煎服。
7. 消食善飢方
火盛之症,大渴引飲,呼水自救,朝食即飢;或夜食不止。方用:
元參(一兩),麥冬(五錢),竹葉(三十片),菊花(二錢),生地(三錢),白芥子(二錢),丹皮(二錢),陳皮(五分),水煎服
白話文:
上火症狀,口渴難耐,拼命喝水,早上吃完飯就餓,甚至晚上不停地吃東西。可以用生地、元參、麥冬、竹葉、菊花、白芥子、丹皮、陳皮等藥材水煎服用。
8. 久虛緩補方
久虛之人,氣息奄奄,無不曰宜急治矣。不知氣血大虛,驟加大補之劑,力量難任,必致胃口轉膨脹,不如緩緩清補也。〔方用〕:
當歸(一錢),白芍(三錢),茯苓(一錢),白朮(五分),人參(三分),山藥(一錢),陳皮(三分),麥芽(三分),炮姜(三分),棗仁(五分),甘草(三分),水煎服
白話文:
身體長期虛弱的人,氣息微弱,都需要緊急治療。但不知道氣血極度虛弱,就馬上用大補藥,身體承受不了,反而會導致胃口脹脹的,不如慢慢地調理補養。
方劑:當歸一錢,白芍三錢,茯苓一錢,白朮五分,人參三分,山藥一錢,陳皮三分,麥芽三分,炮姜三分,棗仁五分,甘草三分,水煎服。
此方妙在以白芍為君,引參朮入肝為佐,小小使令,徐徐奏功,使脾氣漸實,胃口漸開,然後再用純補之劑,先宜緩補之也。
白話文:
這個方子精妙之處,在於以白芍作為主藥,引導著參朮進入肝臟作為輔助,通過微小的調整和逐步的作用,讓脾胃逐漸強壯,食慾逐漸恢復。接著再使用純粹的補益藥物,適合於先進行緩慢的補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