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

《大小諸證方論》~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症方論 (12)

回本書目錄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症方論 (12)

1. 〔真寒症方用〕

附子(三錢),肉桂(一錢),乾薑(一錢),白朮(五錢),人參(一兩)

水煎服,急救之。此乃真中寒邪,腎火避出軀殼之外而陽邪之氣直犯心宮,心君不守,肝氣無依,乃發戰發噤,手足現青色。然則用桂附乾薑逐其寒邪足矣,何用參朮,即用何至多加?蓋元氣飛越,只一線之氣未絕,純用桂附乾薑一派辛辣之藥,邪雖外逐而正氣垂絕,若不多加參朮,何以反正氣於若存若亡之際哉?

白話文:

用附子三錢、肉桂一錢、乾薑一錢、白朮五錢、人參一兩,加水煎服,急救。這是因為患者體內真氣受寒邪侵襲,腎火被逼出體外,陽氣直衝心臟,心臟失守,肝氣無依,導致發抖、發冷、手腳青紫。雖然用肉桂、附子、乾薑驅寒足夠,但為何還要添加人參和白朮,而且用量還這麼多呢?因為患者元氣極度虛弱,僅剩一線生機,如果只用肉桂、附子、乾薑這些辛辣藥物,雖然可以驅逐寒邪,但也會損耗正氣,危及生命。因此,必須添加人參和白朮,以補益元氣,才能在危急時刻挽救生命。

2. 假寒方

如人手足冰冷,或發厥逆,或身戰畏寒,人以為寒,而非寒也,內真熱而外假寒耳。方用:

附子(一錢),肉桂(一錢),人參(三錢),白朮(五錢),豬膽汁(半個),苦菜汁(三匙)

先將水二碗煎藥,熟後以藥並器,放水中激涼,〔再〕入膽汁,菜汁調勻,一氣服之。

方中全是熱藥,倘服不如法,必然虛火上衝,盡行嘔出。必熱藥涼服,已足而順其性,而(況)下行又有二汁之苦,以騙其假道之防也哉。

白話文:

如果有人手腳冰冷,或者突然抽搐,或者全身顫抖怕冷,大家可能會以為是寒症,其實這並不是真正的寒症,而是體內有真熱,而外在表現為假寒。治療方法是:

使用附子一錢、肉桂一錢、人參三錢、白朮五錢、豬膽汁半個、苦菜汁三匙。先用兩碗水煎藥,煮熟後將藥和藥罐一起放入水中浸泡降溫,再加入膽汁和苦菜汁調勻,一次服用。

藥方中的藥材都是溫熱的,如果服用方法不當,很容易造成虛火上炎,導致嘔吐。因此必須將熱藥用涼水服下,既能滿足藥效又能順應其藥性,再加上膽汁和苦菜汁的苦味,就能欺騙身體的防禦機制,使藥物順利下行。

3. 上熱下寒方

上焦火勢之盛,吐痰如湧泉,面赤喉痛,上身不欲蓋衣,而下身冰涼,此上假熱而下真寒也。方用:

附子(一個),熟地(半斤),山萸(四兩),麥冬(一兩),北五味(一兩),茯苓(三兩),澤瀉(三兩),丹皮(三兩),肉桂(一兩)

水十碗,煎〔至〕四〔三〕碗,探涼與病人服之。〔渣再用水三碗,煎至一碗,一氣服之〕,二劑四碗服盡,立刻安靜。此上病治下之一法也,最效。

白話文:

上半身火氣旺盛,吐痰像湧泉般多,臉紅喉嚨痛,上半身不願意蓋衣服,但下半身卻冰冷,這是上虛假熱而下真寒的症狀。可以用附子一個、熟地半斤、山萸四兩、麥冬一兩、北五味一兩、茯苓三兩、澤瀉三兩、丹皮三兩、肉桂一兩,加水十碗,煎煮至四碗,溫涼後給病人服用。藥渣再用三碗水煎煮至一碗,一口氣喝完。服用兩劑,四碗喝完,就能立刻安靜下來。這是治療上病治下的方法,最有效。

4. 乍寒乍熱辨

病有灑淅惡寒,而後發熱者也。蓋陰脈不足,陽往從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何謂陽不足?寸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惡寒也。何謂陰不足?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陰中,則發熱也。

凡治寒熱:用柴胡升陽氣,使不下陷陰中,則不熱也;用黃芩降陰氣,使不升入陽中,則不寒也。

白話文:

病人一開始會出現發冷打顫,之後才發燒,這是因為陰脈虛弱,陽氣便隨著陰脈下陷;陽脈虛弱,陰氣便乘虛而上。什麼叫做陽氣虛弱?就是寸脈微弱,稱為陽不足。陰氣上升進入陽氣之中,就會出現發冷。什麼叫做陰氣虛弱?就是尺脈微弱,稱為陰不足。陽氣下降進入陰氣之中,就會發熱。

治療寒熱症的時候,要使用柴胡來升舉陽氣,讓陽氣不至於下降進入陰氣之中,就不會發熱;要使用黃芩來下降陰氣,讓陰氣不至於上升進入陽氣之中,就不會發冷。

5. 病在上而求諸下

頭痛、目痛、耳紅、腮腫痛……一切上焦等症,除清涼發散正治外,人即束手無策,而不知更有三法:

如大便結,脈沉實者,用酒蒸大黃三錢微下之,此名釜底抽薪之法。

如大便瀉,脈沉足冷者,宜六味地黃丸加牛膝、車前〔子〕、肉桂;足冷甚者,加熟地、附子。是冷極於下,而迫其浮火上升也。此名導龍入海之法。

大便如常,脈無力者,用牛膝、車前〔子〕引下之,此名引火歸源之法〔也〕。

白話文:

頭痛、眼睛痛、耳朵紅、腮幫子腫痛等等上半身的病症,除了用清涼發散的方法治療以外,很多人就束手無策,不知道還有另外三種方法:

如果大便乾燥,脈搏沉而有力,可以用酒蒸大黃三錢,稍微瀉一下,這叫做釜底抽薪法。

如果大便稀薄,脈搏沉而腳冰冷,就要服用六味地黃丸,再加牛膝、車前子、肉桂;如果腳很冷,還要加上熟地、附子。這是因為寒氣積聚在下半身,迫使熱氣往上浮,所以要引導寒氣向下,叫做導龍入海法。

如果大便正常,脈搏虛弱无力,就用牛膝、车前子引導熱氣向下,這叫做引火歸源法。

6. 病在下而求諸上

凡治下焦病,用本病藥不愈者,須從上治之:如足痛足腫,無力虛軟,膝瘡紅腫,用木瓜、薏仁、牛膝、防己、黃柏、蒼朮之品不效者,定是中氣下陷,濕熱下流,用補中益氣〔湯〕升提之。

如足軟,不能行而能食,名曰痿症。宜清肺熱。

如治泄瀉,用實脾利水之劑不效,亦用升提,補中益氣〔湯〕去當歸,加炮薑、蒼朮;脈遲,加肉蔻、故紙。

如尿血,用涼血利水藥不效,宜清心蓮子飲。若清心不止,再加升〔麻〕、柴〔胡〕。

白話文:

治療下焦疾病,如果用本病的藥物沒有效果,就要從上焦着手治療:例如腳痛腳腫,無力虛軟,膝蓋潰爛紅腫,使用木瓜、薏仁、牛膝、防己、黃柏、蒼朮等藥物無效的話,就一定是中氣下陷,濕熱下流,應該使用補中益氣湯來升提。

如果腳軟,不能行走但能吃東西,叫做痿症,應該清肺熱。

如果治療腹瀉,使用固脾利水的藥物無效,也要用升提,補中益氣湯去掉當歸,加上炮薑、蒼朮;如果脈象遲緩,再加肉蔻、故紙。

如果出現尿血,使用涼血利水的藥物無效,應該使用清心蓮子飲。如果清心蓮子飲不能止血,再加升麻、柴胡。

如治便血,用止澀之藥不效,或兼泄瀉,須察其脈:如右關微細,或數大無力,是脾虛不攝血,宜六君子湯加炮姜;若右關沉緊,是飲食傷脾,不能攝血,加沉香二分。右寸洪數,〔是〕實熱在肺,宜清肺,〔用〕麥冬、花粉、元參、枯芩、桔梗、五味子、枳殼等藥。

白話文:

如果要治療便血,使用收澀止血的藥物沒有效果,或者同時伴有泄瀉,就需要仔细观察脉象:如果右关脉微细,或者脉搏数而无力,这是脾虚不能摄血,应该服用六君子汤并加入炮姜;如果右关脉沉紧,是饮食损伤脾胃,不能摄血,应该加沉香二分。如果右寸脉洪数,则说明是实热在肺,应该清肺,使用麦冬、花粉、元参、枯芩、桔梗、五味子、枳壳等药物。

7. 真熱假寒方

如人身外冰冷,身內火熾,發寒發熱,戰慄不已,此真熱反現假寒之象以欺人也。自〔法〕當用三黃湯加石膏、生薑,乘熱飲之。用井水以撲其心,至二、三十次,內熱自止,而外之戰慄亦若失〔矣〕。後用元參、麥冬、白芍各二兩,煎湯與服,任其恣飲,後不再甚矣。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身體外冰冷,身體內卻火熱,表現出又冷又熱、不停顫抖的症狀,這其實是真熱偽寒的現象,用來欺騙人的。

按照醫理,應該使用三黃湯,加入石膏和生薑,趁熱服用。用井水拍打他的胸口,重複二十到三十次,體內的熱氣自然會消退,外表的顫抖也會消失。

之後再用元參、麥冬、白芍各兩兩,煎湯給患者服用,任他盡情飲用,之後就不會再有嚴重的症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