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諸證方論》~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症方論 (11)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症方論 (11)
1. 血治法
血不歸經,或上或下,或四肢毛竅,各處出血。循行經絡,外行於皮毛,中行於臟腑,內行於筋骨,上行於頭目兩手,下行於二便一臍,是周身無非血路。一不歸經,斯〔則〕各處妄行,有孔即鑽,有洞則泄,甚則嘔吐,或見於皮毛,或出於齒縫,或滲於臍腹,或露於二便。宜順其性而引之,以歸經已耳。方用:
當歸(三錢),白芍(三錢),麥冬(三錢),熟地(五錢),生地(五錢),茜草根(一錢),川芎(一錢),荊芥(一錢),甘草(一錢),水煎服
白話文:
血液若不循行經絡,就會隨意流動,可能向上、向下,甚至流到四肢、毛孔,造成各處出血。血液在體內循行經絡,外則流經皮毛,中則流經臟腑,內則流經筋骨,向上則流經頭目雙手,向下則流經大小便與肚臍,全身各處都有血路。一旦血液不歸經,就會亂竄,遇到孔洞就會鑽入,遇到縫隙就會流出,嚴重時還會嘔吐,或從皮毛、齒縫、臍腹、大小便處流血。因此,應該順應血液的特性,引導它回歸經絡。方劑以當歸、白芍、麥冬、熟地、生地、茜草根、川芎、荊芥、甘草水煎服用。
此方即四物湯加減,妙在用茜草根,引血歸經。服一二劑後,用六味地黃湯,補腎以滋肝木;肝得養,則血有可藏之經,而不外泄矣。
白話文:
這個配方基於「四物湯」進行調整,其巧妙之處在於使用茜草根,以引導血液回歸經脈。服用一兩次後,再使用「六味地黃湯」來補充腎臟以滋養肝木。當肝得到滋養,血液就有藏身之經,不再外洩。
2. 〔三黑神奇飲〕
熟地(五錢),山萸(五錢),山藥(二錢),丹皮(二錢),澤瀉(二錢),北五味(一錢),茯苓(二錢),麥冬(二錢),甘草(一錢),水煎服
血症最宜用此方,久服三年不吐血。
白話文:
熟地五錢,山萸五錢,山藥二錢,丹皮二錢,澤瀉二錢,北五味一錢,茯苓二錢,麥冬二錢,甘草一錢,水煎服。此方最適合治療血症,長期服用三年可防止吐血。
3. 肺脾雙治湯
如人咳嗽不已、吐瀉不已,此肺脾之傷。人以為:咳嗽宜治肺,吐瀉宜治脾。殊不知,咳嗽由於脾氣之衰,斡旋之令不行,則上為咳嗽矣;吐瀉由於肺氣之弱,清肅之令不行,始上吐而下瀉〔矣〕。方用:
人參(一錢),麥冬(二錢),茯苓(二錢),柴胡(一錢),車前子(一錢),神麯(五分),薏仁(一錢),甘草(五分),水煎服
此治肺治脾之藥,合而用之,咳嗽之病、吐瀉之症各愈,所謂一方而兩用之也。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不停地咳嗽、腹瀉,這是肺脾受傷的表現。有些人認為,咳嗽應該治療肺,腹瀉應該治療脾。殊不知,咳嗽是因為脾氣虛弱,無法調控氣血,導致上逆而咳嗽;腹瀉是因為肺氣虛弱,不能肅降清氣,導致上吐下瀉。這方子使用人參、麥冬、茯苓、柴胡、車前子、神麴、薏仁、甘草,一起煎服。這方子可以同時治療肺和脾,既治咳嗽又治腹瀉,是一方兩用的妙方。
4. 腎肝同補湯
腎水〔虧〕不能滋肝木,則肝木抑鬱而不舒,必有兩脅飽悶之症。肝木不能生腎中之火,則腎水日寒,必有腰背難於俯仰之症。肝腎必須同補。〔方用〕
熟地(一兩),山萸(五錢),白芍(五錢),當歸(五錢),柴胡(二錢),肉桂(一錢),水煎服
此方熟地、山萸補腎之藥,而〔當〕歸、〔白〕芍、柴〔胡〕、〔肉〕桂補肝之品。既去(云)平肝補腎,似乎〔用〕藥不該〔有〕輕重,今補肝之品多於補腎者何〔也〕?〔蓋〕腎為肝之母,肝又為命門之母也,豈有肝木旺而不生命門之火〔者〕哉?
白話文:
如果腎水不足,無法滋養肝木,肝木就會鬱結不舒,導致兩側肋骨飽脹悶痛。而肝木無法生發腎中的火,腎水就會越來越寒,導致腰背難以彎曲。因此,肝腎必須一起調補。
處方:熟地一兩、山萸五錢、白芍五錢、當歸五錢、柴胡二錢、肉桂一錢,水煎服用。
這個方子中,熟地和山萸是補腎的藥材,而當歸、白芍、柴胡和肉桂是補肝的藥材。看似補肝的藥材比補腎的藥材多,但其實這是有道理的。因為腎是肝的母親,而肝又是命門之火的母親,肝木旺盛,才能生發命門之火,怎麼可能肝木旺盛卻無法生發命門之火呢?
5. 心腎同源湯
腎,水藏(臟)也。心,火藏(臟)也。是心腎二經為仇敵〔矣〕,似不宜牽連而一(合)治之。不知心腎相剋而實相須:無心之火則成死灰,無腎之水則成冰炭;心必得腎水以滋養,腎必得心火而溫暖。如人驚惕不安,夢遺精泄,豈非心腎不交乎?人以驚惕不安為心之病,我以為腎之病;人以夢遺精泄為腎之病,我以為心之病;非顛倒也,實有至理焉矣。方用:
熟地(五兩),山萸(三兩),山藥(三錢),白朮(五兩),人參(三兩),芡實(五錢),茯神(三兩),菖蒲(一兩),炒棗仁(三兩),遠志(一兩),五味子(一兩),麥冬(三兩),柏子仁(三兩)
白話文:
腎臟,是主宰水分的臟器;心臟,是主宰火氣的臟器。有些人認為心經與腎經是相互對立的,不應該一起治療。殊不知,心與腎雖然相剋,卻也是相互依賴的:沒有心臟的火氣,腎水就如同死灰一樣失去活力;沒有腎臟的水分,心火就如同冰炭一樣無法燃燒。心臟必須依靠腎水滋養,腎臟也必須依靠心火溫暖。例如,一個人驚慌失措、夜裡夢遺、精液外泄,這些都是心腎不交的表現。人們常認為這些是心臟的病症,但我認為這是腎臟的病變;而人們常認為夢遺精泄是腎臟的病症,但我認為這是心臟的病變。這並非顛倒是非,而是有其深刻道理。
因此,可以採用以下藥方治療:
熟地黃(五兩)、山茱萸(三兩)、山藥(三錢)、白朮(五兩)、人參(三兩)、芡實(五錢)、茯苓(三兩)、菖蒲(一兩)、炒棗仁(三兩)、遠志(一兩)、五味子(一兩)、麥冬(三兩)、柏子仁(三兩)
蜜丸每早晚溫水送下五錢。
此方之妙,治腎之藥少於治心之味,蓋心君寧靜,腎氣自安,何至心動,此治腎正所以治心,治心即所以治腎也,所謂心腎相依。
白話文:
每日早晚,請以溫水吞服五錢的蜜丸。
這個方子的精妙之處,在於用來治療腎臟的藥物比用來調理心臟的藥味要少。因為心神平靜,腎臟的氣息自然就安穩,不會出現心神不寧的情況。這就是通過治療腎臟來治療心臟,同時也在治療心臟的原理。正如古人所說的,心與腎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
6. 寒熱真假辨
真熱症口乾極而呼水,舌燥極而開裂生刺,喉痛日夜不已,大熱烙手而無汗也。真寒症手足寒,久而不回,色變青紫,身戰不已,口噤出聲而不可禁也。假熱症口雖渴而不甚,舌雖干而不燥,即燥而無芒刺紋烈也。假寒症手足冰冷而有時溫和,厥逆身戰亦未太甚,而有時而安,有時而搐是也。
白話文:
真熱症口渴得厲害,拼命喝水,舌頭乾裂,表面還長出刺,喉嚨痛得日夜不停,全身發熱,手心發燙,卻一點汗都流不出來。真寒症手腳冰冷,長時間都暖和不起來,皮膚變成青紫色,不停發抖,嘴巴閉不上,還發出聲音,控制不住。假熱症雖然口渴,但沒有很嚴重,舌頭雖然乾,卻沒有很乾燥,即使乾燥也沒有芒刺和裂紋。假寒症手腳冰冷,但有時會溫和,手腳冰冷、全身發抖也沒有很嚴重,而且時而安穩,時而抽搐。
7. 〔真熱症方用〕
麻黃(三錢),當歸(五錢),黃連(三錢),黃芩(三錢),石膏(三錢),知母(三錢),半夏(三錢),枳殼(二錢),甘草(一錢),水煎服,一劑輕,二劑愈。
白話文:
將「麻黃」三錢、「當歸」五錢、「黃連」三錢、「黃芩」三錢、「石膏」三錢、「知母」三錢、「半夏」三錢、「枳殼」二錢、「甘草」一錢,用水煎服。服用一劑藥效輕微,服用兩劑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