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

《大小諸證方論》~ 傅青主先生秘傳小兒科方論 (11)

回本書目錄

傅青主先生秘傳小兒科方論 (11)

1. 岐天師傳治回毒方

2. 回毒即消丹

金銀花(五錢),甘草(一錢),人參(二錢),元參(三錢)

水煎服,一劑即消大半,二劑痊愈,不須三劑也。畫符一道,焚在藥中,煎湯神效。凡服藥不效者,焚符於藥中煎藥,與小兒飲之,十人十生。(符樣刪去)咒曰:小兒有病,病魔作祟,吾今施符,治無不愈。吾奉天師岐真君律令敕。書符前後念一遍,焚於藥內又念一遍,此秘訣也。

銀花(五錢),甘草(一錢),人參(二錢),元參(一錢),水煎服(此方《方論》中無)。

此外,《兒科》中尚有「痘瘡壞證已黑者,人將棄之,藥下咽即活」,《方論》及《石室秘錄》均無:

人參(三錢),陳皮(一錢),蟬蛻(五分),元參(二錢),當歸(二錢),荊芥(一錢),水煎服

此乃元氣虛而火不能發也,故用人參以補元氣,元參去浮游之火,陳皮去痰開胃,則三無礙而相得益彰。荊芥以發之,又能引火歸經;當歸生新去舊消瘀血,蟬蛻解毒除風,世人何知妙法。初起時不可服,必壞症乃可服。

岐天師又傳治回毒歲久不愈方:

金銀花(一兩),當歸(一兩),白朮(一兩),黃耆(二兩),薏仁(三兩),甘草(二錢),白芥子(三錢),柴胡(五分),肉桂(五分),水煎服,四服痊愈。

其服藥之時,更須用藥洗之:金銀花一兩、生甘草三錢、生蔥三條,煎二碗。

又傳疹方,治夏日發疹者神效:

蘇葉(一錢),麥冬(二錢),桔梗(一錢),甘草(一錢),升麻(五分),生地(二錢),元參(三錢),青蒿(三錢),水煎服

岐真人曰:張真人〔方〕治四時之疹,余方治夏時熱疹也,切記此二方,何患疹病之難治哉。

附張真人傳治四時疹方:

元參(三錢),麥冬(二錢),蘇葉(一錢),升麻(八分),天花粉(一錢),金銀花(三錢),陳皮(三分),甘草(一錢),生地(三錢),黃芩(八分),桂枝(二錢)

水煎熱服,無不神效,惟夏天加青蒿三錢可也。小兒初數月,〔分量〕減半,一周〔歲〕外,照此分量,不必再傳方也。服吾方一劑即愈,何至三撰。

又傳治水痘方,亦治熱症而有水氣也:

柴胡(一錢),茯苓(二錢),桔梗(一錢),甘草(五分),黃芩(五分),竹葉(十片),燈心一撮,水煎服

有痰者加天花粉三分;有食加山楂三粒、麥芽三分;有火加黃連一分;余可不必。有此一方,水痘無難治矣

白話文:

【回毒即消丹】

配方如下:金銀花五錢,甘草一錢,人參二錢,元參三錢。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服用一次即可消減大半病症,服用兩次就能完全康復,通常不必服用第三次。同時,畫一道符咒焚燒在藥中一起煎煮,據說能增加藥效。如果服藥後病情沒有改善,可以試著將符咒焚燒在藥中再煎煮,給孩童服用,據說十個人服用十個都能存活。

藥材用量如下:金銀花五錢,甘草一錢,人參二錢,元參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此處配方在《方論》中未被提及)

另外,在《兒科》中還有一種療法,針對痘瘡惡化已經變黑的情況,大多數人可能就會放棄治療,但只要這藥物能吞下去,患者即刻就能活過來。這種療法在《方論》和《石室祕錄》中都沒有記載:

藥材用量如下:人參三錢,陳皮一錢,蟬蛻五分,元參二錢,當歸二錢,荊芥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這是因為元氣虛弱導致身體無法發出熱力,所以使用人參來補充元氣,元參可以消除體內飄忽不定的火氣,陳皮能幫助祛痰並開胃,這樣三者互相輔助,效果更佳。荊芥可以促進發汗,同時也能引導火氣回到正常的經絡;當歸可以產生新的血液,去除舊血,消除瘀血,蟬蛻可以解毒並驅風。但需注意,剛開始發病時不可服用此方,只有在病情嚴重到一定階段纔可服用。

岐天師傳授了一種治療回毒多年未愈的療法:

藥材用量如下:金銀花一兩,當歸一兩,白朮一兩,黃耆二兩,薏仁三兩,甘草二錢,白芥子三錢,柴胡五分,肉桂五分,用水煎煮後服用,服用四次即可痊癒。

在服用藥物的同時,還需要使用藥材洗滌:金銀花一兩,生甘草三錢,生蔥三條,煎煮成兩碗的份量。

岐天師還傳授了一種夏季發疹的療法,據說非常有效:

藥材用量如下:蘇葉一錢,麥冬二錢,桔梗一錢,甘草一錢,升麻五分,生地二錢,元參三錢,青蒿三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岐真人說:張真人〔方〕適用於四季的疹子,而我的方子適用於夏季的熱疹,牢記這兩個方子,就不怕疹子難以治療了。

附帶張真人傳授的治療四季疹的療法:

藥材用量如下:元參三錢,麥冬二錢,蘇葉一錢,升麻八分,天花粉一錢,金銀花三錢,陳皮三分,甘草一錢,生地三錢,黃芩八分,桂枝二錢

用水煎煮熱服,據說非常有效,唯有夏天時需要額外加入青蒿三錢。對於初生幾個月的小孩,藥材份量需減半;一週歲以上的孩子,可按照成人份量服用,不需要再更改。服用我的療法一次就能康復,無需重複治療。

另外,岐天師還傳授了一種治療水痘的療法,同樣適用於因熱症而產生水氣的情況:

藥材用量如下:柴胡一錢,茯苓二錢,桔梗一錢,甘草五分,黃芩五分,竹葉十片,燈心一小撮,用水煎煮後服用

如果有痰,可額外加入天花粉三分;如果有消化不良,可額外加入山楂三粒和麥芽三分;如果有火氣,可額外加入黃連一分;其他情況則不必額外添加。有了這個療法,水痘就不再難以治療了。

3. 痘治法

天師曰:今人看痘為難治,不知得其法則無難也。初起之時,不論身弱身強,先以補氣補血之藥為君,加一發散之藥,則重則必輕,而輕者必少。無如世人以寒涼之品為主,又助以劫散之味,此所以輕變重、重變死也!吾今傳五方,朝夕服之,至七日無不結壓。再無回毒之症,十人十活,不殺一小兒也。

第一日方

小兒身熱,眼如醉眼者,此出痘兆也。若不是醉眼,則非出痘,不可用此方,用治外感方治之。若見眼醉,急投此方,則痘點即見,不必待三日而自出也。方用:

黃耆(三錢),白朮(一錢),甘草(一錢),當歸(二錢),川芎(二錢),茯苓(三錢),柴胡(一錢),升麻(五分),麥冬(二錢),元參(三錢),陳皮(五分),荊芥(一錢),金銀花(三錢),水煎服

此方五歲以上者,俱照此分量。五歲以下者減半,周歲內者又遽減之。服此藥自然神思清爽,服後見點,再用第二方。

第二日方

白朮(二錢),麥冬(三錢),甘草(一錢),桔梗(二錢),當歸(五錢),生地(五錢),元參(二錢),柴胡(一錢),升麻(三分),荊芥(一錢),茯苓(二錢),白芍(三錢),白芥子(二錢),金銀花(三錢)

服此藥後,一身盡見點矣。其色必紅,而無色白、色黑之虞矣。

第三日方

人參(五分),白芍(三錢),白朮(二錢),茯苓(二錢),元參(二錢),神麯(三分),丹皮(一錢),水煎服

服此方後,盡皆灌漿,無不氣血不足,永無退症之虞矣。

第四日方

人參(一錢),當歸(二錢),熟地(五錢),茯苓(二錢),金銀花(三錢),陳皮(五分),甘草(一錢),元參(三錢),白朮(三錢),白芍(二錢),神麯(五分),水煎服

服此方後,小兒必然口(脾)健,要吃食不已。不妨少少頻與,亦不可食多也,第五方不必再用矣。然更傳之者,恐小兒多食,更生他病。

第五日方

人參(一錢),茯苓(三錢),白朮(二錢),甘草(一錢),水煎服

有食加麥芽五分、山楂五粒,若不傷食,不必加(也),止加金銀花三錢。

能服此五方,期七日前而回春也。以上本兒年歲,小者俱照第一方減之。如小兒已身熱〔見點〕,日用第三方,〔至第〕四日,則用第四方。如壞症,另用壞症方。此外,在《方論》及《兒科》中有「治火丹方」二方,《石室秘錄》中則無。《方論》中尚有「洗胎毒方」、「口瘡方」、「夜啼方」、「尿血方」、「寒積食積方」,《兒科》及《石室秘錄》則均無。

白話文:

[痘疹治療法]

天師說:現在人們認為治療痘疹很困難,但其實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就並非那麼艱難。在痘疹剛開始的時候,無論是體質強壯還是虛弱的孩子,首先應以補氣和補血的藥物為主,再加上一些散發性藥物,這樣病情嚴重的可以轉輕,輕微的可以得到控制。但是,現今很多人主要使用寒涼性質的藥物,還輔以劫散性的藥物,這就是病情從輕轉重,甚至導致死亡的原因!我現在傳授五個方子,早晚服用,到第七天痘疹就會結痂。並且不會有毒素反攻的症狀,十個孩子就能救活十個,不會有一個孩子因此喪命。

第一天的方子

如果孩子身體發熱,眼睛像喝醉酒一樣,這就是痘疹的徵兆。如果不是醉眼的症狀,那就不是痘疹,不能使用這個方子,應該使用外感方來治療。如果看到眼睛呈現醉眼狀態,立刻使用這個方子,痘疹的痕跡就會出現,不必等到三天後痘疹也會自己長出來。所需藥材如下:

黃耆(三錢)、白朮(一錢)、甘草(一錢)、當歸(二錢)、川芎(二錢)、茯苓(三錢)、柴胡(一錢)、升麻(五分)、麥冬(二錢)、元參(三錢)、陳皮(五分)、荊芥(一錢)、金銀花(三錢),用水煎服。

這個方子適合五歲以上的孩子,用量如上。五歲以下的孩子用量減半,一歲以內的孩子用量再減。服用這個藥後,孩子會感到精神爽朗,服藥後看到痘疹,再使用第二天的方子。

第二天的方子

白朮(二錢)、麥冬(三錢)、甘草(一錢)、桔梗(二錢)、當歸(五錢)、生地(五錢)、元參(二錢)、柴胡(一錢)、升麻(三分)、荊芥(一錢)、茯苓(二錢)、白芍(三錢)、白芥子(二錢)、金銀花(三錢)

服用這個藥後,孩子的全身都會長出痘疹。顏色一定是紅色,不用擔心會變成白色或黑色。

第三天的方子

人參(五分)、白芍(三錢)、白朮(二錢)、茯苓(二錢)、元參(二錢)、神麯(三分)、丹皮(一錢),用水煎服。

服用這個方子後,痘疹會開始灌漿,不會有氣血不足的問題,永遠不用擔心痘疹退去的問題。

第四天的方子

人參(一錢)、當歸(二錢)、熟地(五錢)、茯苓(二錢)、金銀花(三錢)、陳皮(五分)、甘草(一錢)、元參(三錢)、白朮(三錢)、白芍(二錢)、神麯(五分),用水煎服。

服用這個方子後,孩子一定會胃口大開,不斷想吃東西。可以少量頻繁地供應食物,但也不能過量,第五天的方子不必再用了。然而,我再次提醒,怕孩子吃太多,可能會產生其他疾病。

第五天的方子

人參(一錢)、茯苓(三錢)、白朮(二錢)、甘草(一錢),用水煎服。

如果孩子有消化不良的問題,可以加入麥芽五分和五顆山楂,如果沒有消化不良,就不必加,只需加入三錢的金銀花。

能夠服用這五個方子,七天內痘疹就會痊癒。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所有方子的用量都必須減半。如果孩子已經發燒並長出痘疹,每天使用第三天的方子,到了第四天,就使用第四天的方子。如果是嚴重的痘疹,就要使用專門治療嚴重痘疹的方子。除此之外,在《方論》和《兒科》中還有「治火丹方」兩個方子,《石室祕錄》中卻沒有。《方論》中還有「洗胎毒方」、「口瘡方」、「夜啼方」、「尿血方」、「寒積食積方」,《兒科》和《石室祕錄》中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