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魯府禁方》~ 卷一·福集 (3)

回本書目錄

卷一·福集 (3)

1. 傷寒

傷寒金口訣

這傷寒,世罕稀,多少庸醫莫能知。仲景《玉函》節庵泄,千金不易傷寒秘。方不同,法更異,四時傷寒各有例。惟有冬月正傷寒,不與春夏秋同治。發表實表兩妙方,用在三冬無別治。真傷寒,真中風,表實表虛各自中。表虛自汗脈浮緩,疏邪實表有奇功。表實無汗脈浮緊,升陽發表汗自松。

背惡寒,背惡熱,頭痛脊強一般說。俱屬太陽膀胱經,有汗無汗須分別。有汗表虛無汗實,脈浮緩緊胸中別。春夏秋,另有方,通用羌活沖和湯。春溫夏熱秋治濕,隨時加減細斟量。病症與冬皆相似,淺深表里脈中詳。脈有浮,脈有沉,半浮半沉表裡停。有力無力求虛實,或溫或下細推尋。

更有汗吐下三法,當施當設莫留停。兩感症,日雙傳,一日太陽少陰連,腎與膀胱脈沉大,口乾頭痛是真原。二日陽明與太陰,沉長之脈脾胃兼,目又痛,鼻又幹,腹滿自利不能安。三日少陽厥陰病,肝膽脈息見沉弦,耳聾脅痛囊蜷縮,古人不治命由天。陶節庵,泄漏方,不問陰陽兩感傷,通用沖和靈寶飲,一服兩解雪澆湯。

更明表裡多少病,治分先後細推詳。表病多,里病微,麻黃葛根湯最奇。表緩裡急宜攻裡,調胃承氣急通之。寒中陰經口不幹,身疼發熱自下利。脈沉細,又無力,回陽急救湯最的。都言兩感無治法,誰知先後有消息。結胸症候分輕重,雙解六一二方覓。陽明症,不得眠,鼻乾目痛是根源,柴葛解肌湯一劑,猶如渴急遇甘泉。

耳聾脅痛半表裡,柴胡雙解立蘇痊。腹又痛,咽又幹,桂枝大黃湯可蠲。太陽發黃頭有汗,茵陳將軍湯獨羨。無熱自利是臟寒,加味理中湯最端。時行病症身大熱,六神通解須當啜。小水不利導赤飲,下焦蓄血憑斯訣。一切下症並結胸,六一順氣分明說。身有熱,頭無痛,面赤飲水不下咽,庸醫誤認為熱症,豈知心火泛上炎,自是戴陽多不曉,復元湯服得安然。身如朱,眼似火,發斑狂叫誤認我,病在三焦無人識,三黃石膏湯最可。

發斑之症先咳嘔,耳聾足冷定無他。休發汗,愈斑斕,消斑青黛飲莫慢。勞力感寒症又異,調榮養胃金不換。內傷氣血外感寒,莫與傷寒一例看。身出汗,熱又渴,如神白虎湯最確。食積症,類傷寒,發熱不惡寒,嘔逆身不痛,頭痛休疑談,只消加味調中飲,氣口緊盛休變延。小水利,大便黑,桃仁承氣對子說。

熱邪傳裡蓄血症,血熱自利病安逸。吐血衄血另有方,生地芩連湯最切。陰隔陽,難遍詳,陰極發熱面戴陽。欲赴井中脈無力,急救回陽返本湯。水不下咽瘀血症,加減犀角地黃湯。真中寒,真厥症,回陽救急湯連進。陽毒發斑脈洪數,三黃巨勝湯之症。再造飲治無陽症,重複發汗汗不定,如狂症,原無熱,精采不與人相攝。

白話文:

這傷寒病,世間很少見,許多庸醫都無法理解。張仲景的《傷寒論》被陶節庵洩漏出來,這可是千金難買的傷寒秘訣。治療傷寒的藥方和方法都不相同,因為四季的傷寒各有不同案例。只有冬天發生的才是真正的傷寒,與春夏秋季的傷寒治療方法不同。無論是發汗解表還是實證的治療,這兩種好方法,在冬天都適用,沒有其他的治療方式。

真正的傷寒和中風,表證的虛實狀況各有不同。表虛的症狀是自汗、脈象浮緩,用疏散邪氣、實表的方法有奇效。表實的症狀是無汗、脈象浮緊,用升陽發表的方法,汗自然就出來了。背部怕冷,或背部發熱,以及頭痛、脊椎僵硬,這些都可歸類於太陽膀胱經的症狀,有汗或無汗必須區別對待。有汗是表虛,無汗是表實,脈象是浮緩還是浮緊,這點要特別注意。春夏秋季的傷寒,有不同的治療藥方,通常用羌活沖和湯。春天偏溫、夏天偏熱、秋天偏濕,都要隨著情況加減藥量,仔細考量。這些季節的病症與冬天相似,但病情的深淺,表裡狀況,以及脈象中的細微差別都要詳加辨別。

脈象有浮、有沉,半浮半沉表示病邪在表裡之間。脈象有力無力代表虛實,或用溫補、或用攻下的方法,都需要仔細推敲。更有汗、吐、下這三種治療方法,該用就用,不要猶豫。兩感病,傳變快速,一天內可能太陽和少陰經同時發病,腎和膀胱的脈象沉大,口乾頭痛是它的根本症狀。第二天可能陽明和太陰經同時發病,脈象沉長,脾胃也受到影響,眼睛疼痛,鼻子乾燥,腹部脹滿,腹瀉不止,難以安穩。第三天可能少陽和厥陰經同時發病,肝膽脈象沉弦,出現耳聾、脅肋疼痛、陰囊蜷縮,古人認為這種病無藥可救,只能聽天由命。陶節庵洩漏的藥方,不論陰陽兩感,都用沖和靈寶飲,一服就能像雪澆到火一樣,兩者都能解除。

要明白表證和裡證有多少種,治療要分先後順序,詳細推敲。表證多而裡證輕微的,麻黃葛根湯最好。表證緩和而裡證急迫的,要攻下裡證,用調胃承氣湯快速通便。寒邪侵入陰經,口不乾,身體疼痛發熱,又出現腹瀉。脈象沉細無力,要用回陽急救湯來搶救。大家都說兩感病無法治療,誰知道要分先後順序來治療。結胸症狀要分輕重,可以用雙解六一二方來治療。陽明病,無法入睡,鼻子乾燥,眼睛疼痛,這是病根,用柴葛解肌湯一劑,就像乾渴時喝到甘泉一樣。

耳聾脅痛,病邪在半表半裡的,用柴胡雙解湯馬上就能痊癒。腹痛、咽喉乾燥,可用桂枝大黃湯來治癒。太陽病發黃、頭部有汗,用茵陳將軍湯最為有效。沒有發熱卻腹瀉不止,這是臟腑虛寒,加味理中湯最適合。流行疾病,身體發熱,要用六神通解散來治療。小便不利,要用導赤飲,下焦蓄血可以用這個方法來解決。一切下部疾病和結胸,都可用六一順氣湯來辨明。身體發熱,頭部不痛,臉色發紅,想喝水卻喝不下,庸醫會誤認為是熱證,卻不知是心火上炎,這其實是戴陽的假象,用復元湯就能治癒。身體像塗了朱砂一樣紅,眼睛像火一樣,發斑,神情狂躁,誤以為是中邪,這種病在三焦,沒人認識,三黃石膏湯最適合。

發斑的症狀,先出現咳嗽和嘔吐,耳聾腳冷,沒有其他症狀。不要再發汗,發汗會讓斑更加嚴重,要用青黛飲來消斑。勞累之後又感寒,這種病和普通的傷寒不同,要用調榮養胃的方法來治療。內傷氣血又外感風寒,不可以和傷寒等同看待。身體出汗、發熱又口渴,像神一般的白虎湯最有效。食物積滯引起的病症,類似傷寒,但發熱卻不惡寒,會嘔吐,身體不痛,只是頭痛,不要懷疑,只要用加味調中飲,氣口脈緊盛時就不要再拖延。小便順暢,大便顏色發黑,可以用桃仁承氣湯來治療。

熱邪傳到裡證,導致蓄血症狀,血熱腹瀉,這種病反而容易治療。吐血和流鼻血,另有其他藥方,生地芩連湯最適合。陰陽相隔,情況難以詳細說明,陰氣極盛導致發熱,臉色發紅,這是陰極陽虛的表現。病人想跳井自盡,脈象無力,要用回陽返本湯來急救。水喝不下去,是因為瘀血,用加減犀角地黃湯來治療。真正的中寒,真正的厥證,要連續服用回陽救急湯。陽毒發斑,脈象洪數,這是三黃巨勝湯的適應症。再造飲能治療沒有陽氣的病症,重複發汗導致汗出不止,像發狂一樣,沒有發熱,精神狀態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