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魯府禁方》~ 卷一·福集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福集 (2)

1. 中風

治風內消丸,

治男婦左癱右瘓,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語言謇澀,手足麻木,行步艱難,遍身疼痛,神效。

川芎(一兩),乾山藥,白芷,甘松,防風(各七錢五分),草烏(炮,去皮),當歸,芍藥(酒炒),天麻,甘草,細辛,白膠香,牛膝(去蘆),兩頭尖(各五錢),人參,木香(各二錢)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細嚼,無灰黃酒送下。

華山五子丹,

治左癱右瘓,遍身疼痛,三十六種風,二十四般氣,胎前產後,腹脹咳嗽,氣急傷風,痔漏,手足頑麻,遍身瘡癢疹癩,五般痢疾,共血氣風、血暈、血山崩、積聚、赤白帶下,一切疾病,俱服之。此藥生精補髓,安五臟,定魂魄,補下元,治虛損,壯精神,補血氣,和容顏,其功如神。

當歸,川芎,生地黃,熟地黃,川烏(煨,去皮),白朮,蒼朮(酒浸三日,焙乾),益智仁,五靈脂,桔梗,甘松,人參,白茯苓,白豆蔻(各二兩),天麻,陳皮,麻黃,滑石,川椒,甘草,白芷(各一兩),木香,丁香,沉香,乳香,沒藥,牛黃(各二錢半)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細嚼,茶、酒、米湯任下。

祛風散,

治中風口眼喎斜,半身不遂。

白附子,殭蠶,全蠍(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五分,熱酒調下。

牛黃散,

治中風痰厥,不省人事,小兒急慢驚風。

牛黃(一分),辰砂(半分),白牽牛(頭末,二分)

上共研為末,作一服,小兒減半。痰厥,溫香油下。急慢驚風,黃酒入蜜少許送下。

壽星散

治痰厥不省人事。

臘月牛膽南星(五錢),枯礬(二錢),硃砂(一錢)

上共為末,每服一錢,茶、酒、姜水皆可送下。

治中風不語及打傷敗血攻

枯礬為細末,弱人三分,壯人五分,黃酒調服,血從大便下,或口吐一二口即已。

治左癱右瘓半身不遂

用好麻(四兩,燒灰存性),硃砂(二錢)

上共一處研末,分作四服,黃酒送下。

治眼歪斜神方

當歸,白芍,川芎,白朮,茯苓,陳皮,半夏,枳殼,白芷,桔梗,殭蠶,天麻,防風,荊芥,細辛,黃芩,烏藥,甘草,生薑

煎服。

通關散,治中風痰厥,昏迷,不省人事欲絕者。先用皂角、細辛等分為末,每用少許吹入鼻中,有嚏可治,隨用吐法。

皂角末(五分),半夏,白礬(各三分)

上為末,薑汁調服,探吐後,服對症藥。

紅白散,治中風痰厥,不省人事。

用辰砂、白礬各等分,三伏內裝入豬膽內,透風處陰乾。每用一塊,涼水研下。

白話文:

中風

以下列出幾種古代中醫治療中風的偏方,藥方成分及用法僅供參考,請勿自行嘗試,應尋求專業醫師診斷及治療:

治療男性女性左側癱瘓右側麻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語言含糊不清,手腳麻木,行走困難,全身疼痛,效果顯著的藥方:川芎、乾山藥、白芷、甘松、防風、炮製去皮的草烏、當歸、酒炒芍藥、天麻、甘草、細辛、白膠香、去蘆牛膝、兩頭尖、人參、木香等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酒糊做成櫻桃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細嚼,用無灰黃酒送服。

治療左側癱瘓右側麻痺,全身疼痛,以及各種風症、氣症,孕期產後疾病,腹脹咳嗽,氣急傷風,痔漏,手腳頑麻,全身皮膚病,各種痢疾,以及因氣血不和導致的暈厥、崩漏、積聚、赤白帶下等疾病的藥方:當歸、川芎、生地黃、熟地黃、煨製去皮的川烏、白朮、酒浸三日焙乾的蒼朮、益智仁、五靈脂、桔梗、甘松、人參、白茯苓、白豆蔻、天麻、陳皮、麻黃、滑石、川椒、甘草、白芷、木香、丁香、沉香、乳香、沒藥、牛黃等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做成櫻桃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細嚼,可以用茶、酒、米湯送服。

治療中風導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的藥方:白附子、殭蠶、全蠍等量混合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五分,用熱酒調服。

治療中風痰厥,昏迷不醒,以及小兒急慢驚風的藥方:牛黃、辰砂、白牽牛子研磨成粉末,一次服用量,小兒減半。痰厥症用溫熱的香油送服;急慢驚風症用黃酒加少許蜂蜜送服。

治療痰厥昏迷不醒的藥方:臘月牛膽南星、枯礬、硃砂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可以用茶、酒或薑湯送服。

治療中風不語以及外傷導致的敗血症的藥方:將枯礬研磨成細粉,體弱者服用三分,體壯者服用五分,用黃酒調服,血液會從大便排出,或從口中吐出少量即可。

治療左側癱瘓右側麻痺,半身不遂的藥方:將燒成灰的麻(四兩)和硃砂(二錢)研磨成粉末,分四次用黃酒送服。

治療眼歪斜的藥方:當歸、白芍、川芎、白朮、茯苓、陳皮、半夏、枳殼、白芷、桔梗、殭蠶、天麻、防風、荊芥、細辛、黃芩、烏藥、甘草、生薑煎服。

治療中風痰厥,昏迷不醒,危及生命者的藥方:先用等量的皂角和細辛研磨成粉末,少量吹入鼻中,引起噴嚏即可,然後再用催吐的方法。之後再用皂角末、半夏、白礬研磨成粉末,用薑汁調服,催吐後,再服用其他對症的藥物。

治療中風痰厥,昏迷不醒的藥方:將等量的辰砂和白礬,在三伏天裝入豬膽內,放在通風處陰乾。每次服用一塊,用涼水研磨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