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府禁方》~ 卷一·福集 (4)
卷一·福集 (4)
1. 傷寒
熱結膀胱休誤下,桂苓飲子真奇絕。心下硬痛利清水,熱結利症醫莫測,又譫語,又作渴,身熱黃龍湯莫錯。口噤頭搖名痙痓,如聖飲內抽添訣。瘥後昏沉百合病,柴胡百合湯休越。亡陽症,過汗多,頭痛振振病不和,筋惕肉瞤虛太甚,溫經益元湯最和。男女勞復陰陽易,逍遙湯治脈沉疴。
腳氣症,類傷寒,禁用補劑與湯丸。暑中身熱寒中冷,浮風濕熱脈之端,便閉嘔逆難伸屈,加味續命湯保全。撮空症,仔細認,休認風症誤人命,循衣摸床為症驗,叉手摸胸不識人,只因汗熱相傷肺,升陽散火效如神。睡覺中,忽言語,夢寐昏昏神無主,湯粥與之雖吞嚥,形如中酒多不舉,心火剋金越經症,瀉心導赤湯急取。
身熱渴,不頭痛,神思昏昏亂語言,小水不利大便黑,誤投涼藥喪黃泉,病傳心肺夾血症,當歸活血湯最玄。夾痰症,類傷寒,寒熱昏迷頭又眩,涎出口中為症驗。七情內損傷之根,神出舍空亂語言,加味導痰湯可增。大頭病,是天行,項腫惡寒熱並煎,一劑芩連消毒飲,痰飲喉痹盡安痊。
此是先賢千古秘,不是知音莫浪傳。
升陽發表湯
出其不意,治冬月正傷寒,頭疼發熱,惡寒項脊強重,脈浮緊無汗,是足太陽膀胱經表症。若頭如斧劈,身似火炙者,宜用此方。
麻黃,杏仁,桂枝,甘草,川芎,白芷,羌活,防風,升麻
用薑、蔥、豆豉,水煎,熱服出汗,汗出藥止,勿多服。
疏邪實表湯
治冬月正傷寒,頭疼發熱惡風,鼻塞項脊強重,脈浮緩有汗者,太陽表症也。
桂枝,芍藥,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朮
姜一片,棗二枚,水煎服。汗不止加黃耆,喘加柴胡、杏仁,胸中飽悶加枳殼、桔梗。
羌活沖和湯
治春夏秋非時感冒,暴寒頭疼,發熱惡寒無汗,脊強脈浮緊,此足太陽膀胱受邪,是表症。
蒼朮,羌活,防風,川芎,白芷,細辛,黃芩,生地黃,甘草
薑、蔥煎,熱服出汗。胸中飽悶加枳殼、桔梗;夏月加石膏、知母;有汗去蒼朮加白朮;再不止去細辛加黃耆;如再不止,以柴胡加桂枝、芍藥一錢,名神術湯;不作汗加蘇葉。
柴葛解肌湯
治陽明身熱,鼻乾不眠,微惡寒,頭痛眼眶痛,脈微洪,宜解肌,屬陽明經病,其正陽明,別有治法。
柴胡,黃芩,葛根,芍藥,羌活,石膏末,白芷,桔梗,甘草
生薑、棗煎服。本經無汗惡寒,去黃芩加麻黃。
柴胡雙解散
治少陽經,耳聾脅痛,寒熱痛嘔而口苦,脈來弦數,屬半表半裡,宜和解。此經有三禁,不可汗、下、利小便也。
柴胡,黃芩,半夏,人參,甘草,茯苓,芍藥
生薑、棗煎服。嘔者加陳皮、竹茹、薑汁;痰多加栝蔞、貝母;口渴加知母、石膏;心中飽悶加枳殼、桔梗;心下痞滿加枳實、黃連;內熱甚,錯語心煩不得眠,合黃連解毒湯;小便不利,大便泄瀉,合四苓散;挾熱而利,加炒連、白芍藥。
白話文:
傷寒
膀胱濕熱,切勿輕易使用瀉下之法,桂枝茯苓湯效果奇佳。心下堅硬疼痛,小便清利,這是熱結導致的利水症狀,治療方法不易掌握;若還伴有神志不清、口渴、發熱等症狀,黃龍湯是最佳選擇。口噤、頭搖,名為痙病,可用聖愈飲,酌情增減藥量。病癒後昏沉嗜睡,屬於百合病,柴胡百合湯不可亂用。陽氣衰竭,出汗過多,頭痛劇烈,身體不適,肌肉抽搐,這是氣虛過度,溫經益元湯最為合適。男女勞累損傷陰陽,逍遙湯能治療此類久病。
腳氣病,類似傷寒,忌用補益藥物和湯劑。暑天發熱,內裡卻感覺寒冷,這是風濕熱邪侵犯所致,表現為便秘、嘔吐、肢體屈伸困難,加味續命湯能保全性命。撮空症,需仔細辨別,不可誤認為風症,以免危及生命,觀察病人是否衣衫不整、輾轉反側,以及是否叉手摸胸、認不出人,這都是汗熱傷肺的表現,升陽散火湯效果極佳。睡覺時突然說話,睡夢中神志不清,雖能吞咽湯粥,卻像醉酒一樣無法動彈,這是心火克金導致經絡阻塞,瀉心導赤湯需緊急使用。
發熱口渴,但不頭痛,神志恍惚,胡言亂語,小便不利,大便黑,切勿使用寒涼藥物,以免危及性命,此病已傳至心肺,並伴有瘀血,當歸活血湯最為有效。夾痰症,類似傷寒,寒熱交錯,昏迷,頭暈目眩,唾液從口中流出,這是病症的表現。七情內傷是病根,神志失常,胡言亂語,加味導痰湯能有效改善。大頭病,是流行性疾病,頸項腫痛,寒熱交替,芩連消毒飲一劑即可消腫,喉嚨阻塞也能痊癒。
以上皆為前賢流傳千古的秘方,非行家勿輕易嘗試。
升陽發表湯
出其不意,治療冬月正值傷寒,頭痛發熱,惡寒,頸項僵硬疼痛,脈象浮緊無汗,這是足太陽膀胱經表證。若頭痛劇烈,渾身發熱,宜用此方。
藥物組成:麻黃、杏仁、桂枝、甘草、川芎、白芷、羌活、防風、升麻
輔料:生薑、蔥白、豆豉,水煎,熱服,發汗後停止服用,勿多服。
疏邪實表湯
治療冬月正值傷寒,頭痛發熱惡風,鼻塞,頸項僵硬疼痛,脈象浮緩有汗,屬太陽表證。
藥物組成:桂枝、芍藥、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朮
輔料:生薑一片,大棗兩枚,水煎服。汗不止加黃耆,喘加柴胡、杏仁,胸悶加枳殼、桔梗。
羌活沖和湯
治療春夏秋非時感冒,突然受寒頭痛,發熱惡寒無汗,脊背強硬,脈象浮緊,這是足太陽膀胱經受邪,屬表證。
藥物組成:蒼朮、羌活、防風、川芎、白芷、細辛、黃芩、生地黃、甘草
輔料:生薑、蔥白煎,熱服,發汗。胸悶加枳殼、桔梗;夏季加石膏、知母;已出汗去蒼朮加白朮;汗仍不止去細辛加黃耆;如汗仍不止,加柴胡、桂枝、芍藥各一錢,名神術湯;不出汗加蘇葉。
柴葛解肌湯
治療陽明經發熱,鼻乾口燥,失眠,輕微惡寒,頭痛,眼眶痛,脈象微洪,宜解肌,屬陽明經病,正陽明經病另有治法。
藥物組成:柴胡、黃芩、葛根、芍藥、羌活、石膏末、白芷、桔梗、甘草
輔料:生薑、大棗煎服。本經無汗惡寒,去黃芩加麻黃。
柴胡雙解散
治療少陽經病,耳聾,脅肋疼痛,寒熱往來,嘔吐,口苦,脈象弦數,屬半表半裡,宜和解。此經有三禁,不可發汗、瀉下、利尿。
藥物組成:柴胡、黃芩、半夏、人參、甘草、茯苓、芍藥
輔料:生薑、大棗煎服。嘔吐加陳皮、竹茹、薑汁;痰多加栝蔞、貝母;口渴加知母、石膏;胸悶加枳殼、桔梗;心下痞滿加枳實、黃連;內熱甚,錯語心煩不得眠,合黃連解毒湯;小便不利,大便泄瀉,合四苓散;夾熱而利,加炒連翹、白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