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捷徑指南全書》~ 卷之四 (4)
卷之四 (4)
1. 女科
婦人胎產諸病對症用藥歌
女科雖曰有專攻,余病皆於男子同。
獨有胎前併產後,血崩經候滯難通。
烏沉和氣常當服,更得逍遙散有功。
四物湯中加減用,懷胎涼燥莫相逢。
孕婦忌用南星、半夏、乾薑、肉桂、滑石、硝黃大寒大熱燥性之藥。
烏沉湯,治產後諸疾,尋常亦可服。
烏藥,陳皮,川芎,甘草,當歸,香附子,芍藥
上用白水煎,午前服。
和氣飲,治胎前產後諸疾,尋常亦宜。
紫蘇,川芎,陳皮,甘草,厚朴,白茯苓,荊芥
上用白水煎服,發熱加黃芩。
逍遙散,治發熱,經候不調,勞熱咳嗽。
當歸,芍藥,赤茯苓,白朮,甘草,柴胡,薄荷
上用白水煎服,不拘時候。
四物湯,治虛損,月水不調,常服調益榮衛,滋養血氣。
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
上用水二盞,慢火煎至七分,空心熱服。妊娠胎前產後血塊不散,或亡血過多,或惡露不下,並宜並具,隨症施治加減於下。
妊娠下血宜加:艾葉六七片,阿膠末一錢。如疾勢甚大,散藥不及,以四味各五錢,用水四盞,煎至二盞,分為四劑,食前熱服,一日令盡,以醒為度。
如產後血虛,臟腑不調,因虛致熱,熱與血搏,口舌乾燥頻欲飲水加:天花粉一兩,麥門冬三錢。
腹中刺痛,惡物不下者加:當歸、芍藥各一錢。
血崩不止者加:川芎一分,柴胡五分。
身熱脈醜,頭暈項強者加:柴胡、黃芩各五錢。
大便秘結不通者加:大黃五錢,桃仁二分(炒)。
大便滑泄者加:桂心、熟附子各一分。
發寒熱加:牡丹皮、乾薑、芍藥各一分。
嘔吐者加:白木、人參各五分。
腹脹者加:厚朴、枳實各一分。
虛煩不眠宜加:竹葉、人參各一分。
虛躁大渴者加:知母、石膏各五錢。
水停心下,感熱逆加:豬苓、防己、茯苓各一分。
虛寒伏熱者加:人參、柴胡各三分,防風四分。
經候過而作痛氣虛也,本方對四君子湯服之。名:八珍湯。
經候將來作痛者,氣血實也,加:桃仁、黃連、香附子。
經候不及期者,血熱也,加:黃連。
經候過期血少也,加:人參、白朮
色帶淡加:半夏、陳皮。
過期紫黑有男者,血熱也,必作痛不可忍宜加:香附子,黃連。
過期而色淡者,體弱血衰也,加:芎歸二味併合二陳湯。
紫色成塊,血熱也,加:黃連、柴胡。
肥人不及日數,且多痰多血有熱加:香附子、南星、半夏、黃連、白木。
瘦人血枯經閉者加:桃仁、紅花,或越鞠湯。
上丹溪加減四物湯。
氣充經脈如故,月事頻並,臍下時作痛加:芍藥。
經欲行,臍腹絞痛加:玄胡索、檳榔、苦楝、木香。
經水過多者加:黃芩、白朮。
經水澀少者加;葵花、紅花。
經水適來適斷,或往來寒熱,宜先服:小柴胡湯。
白話文:
婦科雖然說有專門的研究,但其他疾病其實和男子相同。
唯獨懷孕前後和生產後,容易出現血崩、月經不順等問題,難以疏通。
可以經常服用烏沉湯來調和氣血,若能搭配逍遙散,效果更佳。
四物湯可以根據情況加減藥材使用,懷孕期間要避免使用性涼或燥熱的藥物。
孕婦應忌用南星、半夏、乾薑、肉桂、滑石、芒硝、大黃等性質大寒大熱或燥烈的藥物。
烏沉湯,能治療產後各種疾病,平常也可以服用。
藥材包含:烏藥、陳皮、川芎、甘草、當歸、香附子、芍藥。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在上午服用。
和氣飲,能治療懷孕前後的各種疾病,平常也適合服用。
藥材包含:紫蘇、川芎、陳皮、甘草、厚朴、白茯苓、荊芥。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服用,如果發燒可加入黃芩。
逍遙散,能治療發燒、月經不調、勞累發熱、咳嗽。
藥材包含:當歸、芍藥、赤茯苓、白朮、甘草、柴胡、薄荷。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服用,不拘時間。
四物湯,能治療虛損、月經不調,經常服用能調養身體,滋養血氣。
藥材包含: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
將以上藥材加兩碗水,用小火煎煮至剩七分,空腹時溫熱服用。懷孕期間、產前產後若有血塊不散、失血過多或惡露不下等情況,都適合服用,可以根據症狀加減藥材。
懷孕期間出血,可加入艾葉六七片、阿膠末一錢。若情況嚴重,散藥效果不佳,則可用四味藥各五錢,加四碗水煎至兩碗,分成四份,飯前溫熱服用,一天內服完,直到病情好轉為止。
若產後血虛、內臟不調、因虛導致發熱、熱與血相搏,出現口乾舌燥頻繁想喝水的狀況,可加入天花粉一兩、麥門冬三錢。
若腹部刺痛、惡露不下,可加入當歸、芍藥各一錢。
若血崩不止,可加入川芎一分、柴胡五分。
若身體發熱、脈象異常、頭暈脖子僵硬,可加入柴胡、黃芩各五錢。
若大便秘結不通,可加入大黃五錢、桃仁二分(炒過)。
若大便滑瀉,可加入桂心、熟附子各一分。
若發冷發熱,可加入牡丹皮、乾薑、芍藥各一分。
若嘔吐,可加入白木、人參各五分。
若腹脹,可加入厚朴、枳實各一分。
若虛煩失眠,可加入竹葉、人參各一分。
若虛躁口渴,可加入知母、石膏各五錢。
若水停留在心下、感覺熱而氣逆,可加入豬苓、防己、茯苓各一分。
若虛寒而有內熱,可加入人參、柴胡各三分,防風四分。
月經過後才開始疼痛,是氣虛所致,可將此方與四君子湯合併服用,名為八珍湯。
月經快來時才開始疼痛,是氣血旺盛所致,可加入桃仁、黃連、香附子。
月經提前來,是血熱所致,可加入黃連。
月經延後且量少,是血虛所致,可加入人參、白朮。
若經血顏色淡,可加入半夏、陳皮。
若月經延後且顏色紫黑,有血塊,是血熱所致,會痛到難以忍受,可加入香附子、黃連。
若月經延後且顏色淡,是身體虛弱、血衰所致,可加入川芎、當歸,並搭配二陳湯。
若經血呈紫色且有塊狀,是血熱所致,可加入黃連、柴胡。
肥胖的人月經週期不規律,且痰多、血多、有熱,可加入香附子、南星、半夏、黃連、白木。
瘦弱的人血虛經閉,可加入桃仁、紅花,或服用越鞠湯。
以上是丹溪先生加減四物湯的方法。
若氣血充足、月經正常,但月經頻繁且臍下時常疼痛,可加入芍藥。
若月經要來時,臍腹絞痛,可加入玄胡索、檳榔、苦楝、木香。
若經血過多,可加入黃芩、白朮。
若經血量少,可加入葵花、紅花。
若月經時來時斷,或有時發冷有時發熱,應先服用小柴胡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