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三 (24)
卷三 (24)
1. 口舌
三黃丸,治脾熱口疳。
黃芩(去土),黃連(去須),大黃(煨)各半兩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服。
治膽寒熱口苦謀慮不決
小柴胡湯加麥門冬、酸棗仁、地骨皮、遠志。
治口瘡服涼藥不愈者,因中焦土虛且不能食,因相火衝上無制。
用人參、白朮、甘草、乾薑。甚則加附子或加官桂尤妙。
既濟丹,治口生瘡。
乾薑、黃連等分為末,搽上流涎即愈。
升麻散,治上膈癰毒、口舌生瘡、咽喉腫痛。
升麻,赤芍,人參,桔梗,乾葛各錢半,甘草七分
水煎,徐徐服之。
黑參丸,治口舌生瘡久不愈。
黑玄參,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各炒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用一丸,綿裹噙化咽津。
赴筵散,治赤白口瘡。
黃柏,青黛蜜陀僧各等分
為末,干貼瘡上。
白話文:
[口舌]
三黃丸,治療脾臟過熱導致的口腔疾病。
黃芩(去除泥沙)、黃連(去除根鬚)、大黃(經過烘培)各取半兩磨成粉末,用煉製的蜂蜜揉成桐子大小的丸狀,然後服用。
治療膽臟的寒熱症狀及口苦,對策劃事情無法下決定的情況,
使用小柴胡湯加上麥門冬、酸棗仁、地骨皮和遠志。
對於口瘡長期服用涼性藥物但仍未見效的情況,因為中焦脾胃虛弱且無法進食,相火上升失去控制。
使用人參、白朮、甘草和乾薑。如果情況嚴重,可以添加附子或官桂,效果更佳。
既濟丹,治療口腔內長瘡。
乾薑和黃連各取等量磨成粉末,塗抹在患處,唾液流出後即可痊癒。
升麻散,治療上膈部位的毒素、口腔和舌頭生瘡、咽喉腫痛。
升麻、赤芍、人參、桔梗、乾葛各取錢半,甘草取七分。
用水煎煮後,慢慢服用。
黑參丸,治療口腔和舌頭長瘡久久未愈。
黑玄參、天門冬(去除中心)、麥門冬(去除中心)各炒一兩。
以上材料磨成粉末,用煉製的蜂蜜揉成彈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一丸,用棉布包裹含化吞津。
赴筵散,治療紅色和白色的口腔瘡。
黃柏、青黛和蜜陀僧各取等量。
磨成粉末,直接塗抹在瘡上。
2. 鼻病
蒼耳草散,治鼻流濁涕不止,名曰鼻淵。
辛荑五錢,蒼耳子二錢半(炒),香白芷一兩,薄荷葉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蔥茶湯食後調下。
通聖散加薄荷葉、黃連,水煎熱服。治腦漏。膽移於腦則辛頞鼻淵。
一方,鹽半斤炒熱作二包,分開頂發更替熨之,鼻中臭水流盡即須調理。
治鼻淵並臭,名控腦沙。
沉香(少許),宿香(去白)三錢,雄黃,皂角各少許,白牛尾,橙葉(焙乾)二錢
上為末,吹入鼻中。倘有血出加梔子。
治腦漏方
鮮江魚齒燒灰存性,為細末。淨去鼻中濃水,仰臥床上,令人將藥摻人鼻中。亦可治耳內膿瘡。
離澤通氣湯,治鼻不聞香臭。
羌活,獨活,蒼朮,防風,升麻,葛根各三錢,甘草二錢(炙),麻黃(留節,冬加),川椒,白芷各一錢
每服五錢,姜三片、棗二枚、蔥白三寸煎服。忌冷食。風寒。
菖蒲散,治鼻內窒塞不通不得休息。
菖蒲,皂角各等分
上為末,每用一錢綿裹塞鼻中,仰臥片時。
黃白散,治鼻齆、瘜肉、鼻痔等疾。(方見斑疹門)
治血熱入肺鼻赤名曰酒渣鼻
川芎,當歸,芍藥,地黃,紅花,陳皮,黃芩(酒炒)茯苓,甘草
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滴好酒數點於內,調炒五靈脂末同服。氣熱加黃耆。
又方,山梔為末,蜜蠟丸,彈子大。空心嚼一丸,白湯下。
治酒渣鼻子驗方
辛夷研末,人腦、麝少許,以綿裹納入孔中,外用桐油入天吊藤燒灰,油調黃連末敷之。又用枇杷葉拭去毛,銼碎煎湯,候冷調消風散,食後服。忌食前炒、姜蒜、辛辣、醇酒等物。
白話文:
[鼻病]
「蒼耳草散」,用來治療鼻涕不斷流出,清稀如水,這種情況稱為鼻淵。
配方:辛荑五錢,炒過的蒼耳子二錢半,香白芷一兩,薄荷葉五錢。
以上材料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後用蔥茶湯調和吞服。
「通聖散」添加薄荷葉、黃連,用水煎煮溫熱後服用,可以治療腦漏。膽汁上逆至腦部會造成鼻樑兩側疼痛及鼻淵。
另有一方,取半斤鹽,炒熱後分成兩包,輪流放在頭頂髮際熨熱,直到鼻中的臭水流盡,再進行調理。
另一種治療鼻淵及鼻臭的方法,名為「控腦沙」。
配方:少量沉香,去白的宿香三錢,雄黃,皁角各少量,白牛尾,焙乾的橙葉二錢。
以上材料磨成粉末,吹入鼻中。若出現出血情況,可添加梔子。
「腦漏治療方」
取新鮮江魚的牙齒燒成灰,研磨成細末。先清理鼻中的黏稠分泌物,然後仰臥在牀上,請他人將藥粉撒入鼻中。此方法也可用於治療耳內膿瘡。
「離澤通氣湯」,可用於治療嗅覺失靈,無法分辨香臭。
配方:羌活,獨活,蒼朮,防風,升麻,葛根各三錢,炙甘草二錢,麻黃(保留節部,冬天使用量加倍),川椒,白芷各一錢。
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三片薑、兩枚棗、三寸長的蔥白煎煮後服用。避免食用冷食及風寒食物。
「菖蒲散」,用於治療鼻塞,使呼吸困難。
配方:菖蒲,皁角各等份。
以上材料磨成粉末,每次取一錢,用棉布包裹塞入鼻中,仰臥片刻。
「黃白散」,用於治療鼻齦、瘜肉、鼻痔等疾病。(此方可在斑疹門找到)
治療因血熱進入肺部導致的鼻紅,這種情況稱為「酒渣鼻」。
配方:川芎,當歸,芍藥,地黃,紅花,陳皮,酒炒黃芩,茯苓,甘草。
將二鍾水與三片薑一同煎煮至剩八分,滴入幾滴好酒,與炒熟的五靈脂末一同服用。若氣熱,可添加黃耆。
另一方,將山梔磨成粉末,與蜜蠟混合製成彈子大小的丸狀。空腹時咀嚼一丸,以白湯送下。
「酒渣鼻治療驗方」
將辛夷磨成粉末,加入少量人腦、麝香,用棉布包裹塞入鼻孔。外部使用桐油與天吊藤燒成的灰,與黃連末調和後塗抹。另外,使用去除絨毛的枇杷葉,切碎後煎煮成湯,待冷卻後調和消風散,飯後服用。需避免食用前炒、薑蒜、辛辣、醇酒等刺激性食物。
3. 喉痹
屬痰屬火屬熱。重者宜吐、宜刺出血,又針少商、照海二穴。
冰梅丸,治喉痹十八種俱效。
大南星(鮮者二十五個切片),大半夏五十個(鮮者佳,切碎),皂角(去弦淨)四兩,白礬,鹽,防風,朴硝各四兩,桔梗二兩
揀七分熟梅子,大者一百個,先將硝鹽水浸一周時,然後將各藥碾碎入水拌勻,方將梅子置水中,其水過梅子三指為度,浸七日取出曬乾,又入水中浸透曬乾,候藥水干為度,方將梅子入磁器密封之,如霜衣起愈妙。要用時薄綿裹噙口內,令津液徐徐嚥下,痰出愈。一梅可治三人,不可輕棄。
青龍膽,治咽喉閉塞腫痛並單雙乳蛾,大有神效。
用好鴨嘴、膽礬盛青魚膽內,陰乾為末,吹入喉中。加熊膽三分、牛黃三分、梅花冰片三分更妙。
治雙蛾
黑牛膽一個,膽礬三錢,硼砂二錢,山豆根一錢
上為末同入膽內,用綿掛陰乾,點至咽中,吹亦好。
華陀危病方,治纏喉風、喉閉。其證:先兩日胸膈氣緊,出氣短促,摹然咽喉腫痛、手足厥冷、氣閉不通,頃刻不治。
巴豆七粒(三生四熟,生者去殼研、熟者去殼炒,去油存性),雄黃(皂子大者研),鬱金一個(蟬肚者研成末)
共為細末,每服半匙,茶調細呷。如口噤咽塞用小竹管納藥吹喉中,須臾吐利即醒。如無前藥,用川升麻四兩銼碎,水四碗煎一碗灌服。又,無升麻用皂角三錠捶碎,擂水一盞灌服,或吐或不吐即安。
牛蒡子方,治風熱上壅、咽喉腫痛或生癰瘡如有肉腐。
牛蒡子二錢,玄參,升麻,桔梗(去蘆),犀角,黃芩,木通(去皮),甘草各一錢
水二鍾煎八分,去渣,食後煎服。
甘桔湯,治少陰咽痛。
桔梗。甘草等分,每服五錢,水鍾半煎八分,通口服。一方加荊芥、當歸;有熱加黃芩、枳殼。
治喉乾燥痛,四物湯加桔梗、荊芥、黃柏、知母立愈。
薰法,治咽喉、牙關緊閉。
用巴豆去殼,以紙包巴豆肉,用竹管壓出油在紙上,就將此紙作為紙捻點燈吹滅以煙薰入鼻中,一霎時口鼻涎流,牙關即開。
治鎖喉風
青木香葉搗汁和醋入口沃之,痰來頻吐之即愈。
治喉或單蛾、或雙蛾、或皮內有紫血凝結、或有紫線紋、或起膿頭白泡,俱用利刀挑破去紫血,以蘆管燒著入口內吸菸薰之,凡三吸後用米醋磨山豆根漱過,點胎髮散。
胎髮散,此乃治諸般喉症之總方也,驗過極效。
胎髮(煅灰存性)一錢,硼砂(煅過)七分,膽礬三分
上研極細以綿花裹箸頭,蘸米醋拈藥末點瘡上過宿,次日用射干磨米醋漱過再點,如此點過二三次。瘡愈後,尚未除根,常以逼麝葉搗汁嗽之,以茶柏散吹之。或用黃花、蒂丁煎湯,或用金星草搗汁,或用吉祥草根搗汁漱俱可。
白話文:
喉痹
喉嚨腫痛,通常是因為痰、火氣或熱氣引起的。嚴重的,應該催吐或放血治療,也可以針刺少商穴和照海穴。
冰梅丸,可以治療各種喉嚨腫痛,效果很好。
製作方法: 大南星(新鮮的25個,切片)、大半夏(新鮮的最好,50個切碎)、皂角(去筋絡,淨重4兩)、白礬、鹽、防風、朴硝各4兩、桔梗2兩。
選用七分熟的大梅子100個,先用硝鹽水浸泡一週。然後把其他藥材碾碎,加水攪拌均勻,再把梅子放入水中,水面要高過梅子約三指寬。浸泡七天後取出曬乾,再放入水中浸透曬乾,等到藥水完全乾透時,將梅子放入密封的瓷器中。如果梅子表面出現像霜一樣的白色物質,效果會更好。
使用方法: 用薄棉布包裹一顆梅子,含在口中,讓唾液慢慢吞下,排出痰液就會好轉。一顆梅子可以治療三個人,不要隨意丟棄。
青龍膽,可以有效治療咽喉腫痛、單雙乳蛾(扁桃腺發炎),效果非常好。
製作方法: 用好的鴨嘴和膽礬,裝入青魚膽中,陰乾後磨成粉末,吹入喉嚨。如果加入熊膽、牛黃、梅花冰片各三分,效果會更好。
治療雙蛾(雙側扁桃腺發炎)
製作方法: 黑牛膽一個,膽礬三錢,硼砂二錢,山豆根一錢。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放入牛膽內,用棉線掛起陰乾,然後點在咽喉處,也可以直接吹入咽喉。
華陀危病方,治療纏喉風(急性喉炎)、喉嚨閉塞。這種病症,會先出現胸悶、呼吸短促,接著咽喉腫痛、手腳冰冷、呼吸困難,很快就會危及生命。
製作方法: 巴豆七粒(其中三粒生的去殼研磨,四粒熟的去殼炒過,去除油脂),雄黃(像皂角大小,研磨成粉),鬱金一個(選擇蟬肚狀的,研磨成粉)。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匙,用茶水慢慢吞服。如果患者牙關緊閉無法吞嚥,可以用小竹管將藥粉吹入喉嚨,很快就會吐出或腹瀉,然後就會清醒過來。如果沒有以上藥材,可以用川升麻四兩切碎,加四碗水煎成一碗,灌入服用。如果沒有升麻,可以用皂角三錠捶碎,加一碗水攪拌後灌入,可能吐也可能不吐,但很快就會好轉。
牛蒡子方,治療風熱引起的喉嚨腫痛,或者出現像腐肉一樣的癰瘡。
製作方法: 牛蒡子二錢,玄參、升麻、桔梗(去蘆)、犀角、黃芩、木通(去皮)、甘草各一錢。
加兩碗水煎至剩八分,去渣,飯後服用。
甘桔湯,治療少陰症引起的咽喉疼痛。
製作方法: 桔梗、甘草等量,每次服用五錢,加一碗半水煎至剩八分,一次性服用。 另一種做法可以加入荊芥、當歸,如果有發熱可以加入黃芩、枳殼。
治療喉嚨乾燥疼痛: 用四物湯加上桔梗、荊芥、黃柏、知母,可以立即見效。
薰法,治療咽喉、牙關緊閉。
製作方法: 將巴豆去殼,用紙包住巴豆肉,用竹管擠出油在紙上。把紙捻點燃,吹滅後用煙熏入鼻孔,很快口鼻就會流出唾液,牙關就會打開。
治療鎖喉風(急性咽喉炎): 將青木香葉搗汁,和醋混合,含在口中,頻繁吐出痰液即可痊癒。
治療喉嚨發炎,可能是單側或雙側扁桃腺發炎,或者皮膚內有紫色血塊凝結,或是出現紫色血絲紋路,也可能起膿頭或白色水泡。可以用鋒利的刀挑破,放出紫色的血,然後用蘆葦管點燃吸入口中,用煙熏三下,再用米醋磨山豆根漱口,最後點上胎髮散。
胎髮散,是治療各種喉嚨疾病的總方,效果非常好。
製作方法: 胎髮(煅燒成灰)一錢,硼砂(煅燒過)七分,膽礬三分。
將上述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用棉花包在筷子頭上,沾上米醋,點在患處過夜。第二天用射干磨米醋漱口,再點上藥粉,如此點兩三次。等瘡口痊癒後,如果還沒完全好,可以經常搗爛逼麝葉取汁漱口,或是用茶柏散吹入喉嚨。也可以用黃花、蒂丁煎湯,或者用金星草搗汁,或者用吉祥草根搗汁漱口,都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