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表

《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一 (8)

回本書目錄

卷一 (8)

1. 痛風(附濕痹鶴膝風)

上為末,好酒三盞,燒酒一碗,麻油一兩,入面和勻,入藥末調成膏貼患處。

療風濕氣臂腳痛癢攣痹

水紅花(並枝葉,即水蓼也),桑葉

不拘多少,隨意煎湯淋洗,不可先濕趾甲,令出氣。

虎骨酒,治諸風緩弱及歷節風,骨節痠疼。

虎脛骨(酒炙黃,捶碎如米)

上每骨一升以酒三升浸五日,空心服一次。

潛行散,治腰半以下濕熱注痛。

黃柏酒浸為末,入湯藥調服。

治筋攣縮,療腳膝筋急痛

煮木瓜爛研,裹痛處,冷即易,一夜四、五度。熱裹即瘥,入酒同煮。

薏苡仁湯,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久風濕痹神效。

薏苡仁一升

搗,以水二升煮二時,末作粥,空腹食之。

養血壯筋湯,治鶴膝風,腿膝不能行動。

當歸,白芍,熟地黃,白朮,木瓜,牛膝,知母,陳皮,白茯苓

水二鍾煎服,吃藥後加好酒一杯立效。

麒麟血竭膏,治濕氣疼痛、損傷,亦治瘡毒。

松香(明淨者)四斤,蔥汁一斤,薑汁一斤,燒酒一斤,米醋一斤

共入松香煮乾,每松香一斤下桐油四兩。若夏天止用三、五錢,攪勻,傾入水內拔千餘下,仍入鍋中化開,每斤下黃佔二兩,礬紅四兩,再煮一茶時,攪勻又傾入水中拔千餘下,收貯。用時加乳香、沒藥。

萬應膏,治一切風氣寒濕,手足拘攣,骨節痠疼,男子痞積,女人血瘕及腰疼脅疼,諸般疼痛,結核轉筋,頑癬頑瘡積年不愈,腫毒初發,楊梅腫塊未破者,俱貼患處。肚腹疼痛,瀉痢瘧疾,俱貼臍上,痢白而寒者尤效。咳嗽哮喘,受寒噁心,胸膈脹悶,婦人、男子面色痿黃,脾胃等症及心疼,俱貼前心,負重傷力,渾身拘痛者貼後心與腰眼。諸疝小腸氣等症貼臍下。治無不效。

木香,川芎,牛膝,生地黃,細辛,白芷,秦艽,歸尾

枳殼,獨活,防風,羌活,大楓子,黃芩,南星,蓖麻子

半夏,蒼朮,貝母,赤芍藥,杏仁,白斂,茅香艾葉,兩頭尖,連翹,川烏,甘草節,肉桂,良薑,續斷,威靈仙,荊芥,藁本,丁香,丁皮,金銀花,藿香,紅花,青風藤,烏藥,蘇木,玄參,白鮮皮,殭蠶,草烏,桃仁,山梔,五加皮,牙皂,苦參,穿山甲,五倍子,蟬蛻,降真節,骨碎補,蒼耳頭,蜂房,鱉甲,全蠍,麻黃,白及各一兩,蛇蛻三條,大黃二兩,蜈蚣二十一條

上為粗片,用真麻油十二斤,桃柳榆槐桑練楮樹枝各三寸,浸藥在內,夏浸三宿、春五宿、秋七宿、冬十宿,方煎,以藥枯油黑為度,用麻布一片濾出渣,貯磁器內。另以老黃色松香不拘多少,先下淨鍋熔化後方加藥油。量香二斤用油四兩,試水軟硬仍濾入水缸中抽扯,色如黃金即成膏矣。若加乳香、沒藥、血竭、麝香、阿魏尤佳。

治風濕作痛不能舉動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三杯好酒、一杯燒酒、一兩麻油混合均勻,再加入藥粉調成膏狀,貼在患處。

用水紅花(連枝葉,就是水蓼)和桑葉煎湯洗患處,洗時不要先弄濕指甲,讓藥氣揮發出來。

虎骨(用酒炙烤至黃色,捶碎成米粒大小)一升,用三升酒浸泡五天,空腹服用一次,可以治療各種風引起的肢體乏力及歷節風、骨節痠痛。

黃柏用酒浸泡後研磨成粉末,加入湯藥服用,治療腰部以下因濕熱引起的疼痛。

將煮爛的木瓜研磨成泥,敷在疼痛處,冷了就換新的,一夜換四五次。熱敷後就會好轉,也可以和酒一起煮。

薏苡仁一升,搗碎,用兩升水煮兩個小時,煮成粥,空腹食用,可以治療筋急拘攣,不能屈伸,久患風濕痹痛。

當歸、白芍、熟地黃、白朮、木瓜、牛膝、知母、陳皮、白茯苓等藥材,加水煎服,服藥後再加一杯好酒,可以治療鶴膝風,腿膝不能活動。

將松香(要乾淨的)四斤,蔥汁、薑汁、燒酒、米醋各一斤,一起煮到松香變乾,每斤松香加入四兩桐油。夏天只用三到五錢。攪拌均勻,倒入水中沉澱,再重新加熱,每斤加入二兩黃丹、四兩礬紅,再煮一個小時,攪拌均勻,再次倒入水中沉澱,收好保存。使用時加入乳香、沒藥。此膏藥可以治療濕氣疼痛、損傷,以及瘡毒。

將所有藥材(木香、川芎、牛膝、生地黃、細辛、白芷、秦艽、歸尾、枳殼、獨活、防風、羌活、大楓子、黃芩、南星、蓖麻子、半夏、蒼朮、貝母、赤芍藥、杏仁、白斂、茅香艾葉、兩頭尖、連翹、川烏、甘草節、肉桂、良薑、續斷、威靈仙、荊芥、藁本、丁香、丁皮、金銀花、藿香、紅花、青風藤、烏藥、蘇木、玄參、白鮮皮、殭蠶、草烏、桃仁、山梔、五加皮、牙皂、苦參、穿山甲、五倍子、蟬蛻、降真節、骨碎補、蒼耳頭、蜂房、鱉甲、全蠍、麻黃、白及各一兩,蛇蛻三條,大黃二兩,蜈蚣二十一條)切成粗片,用十二斤真麻油,以及桃柳榆槐桑練楮樹枝各三寸,將藥材浸泡在麻油中(夏天三宿,春天五宿,秋天七宿,冬天十宿),然後煎煮,直到藥材枯乾,油變黑為止。用麻布過濾渣滓,貯存在瓷器中。另取適量老黃色松香,放入乾淨鍋中熔化,再加入藥油,每二斤松香用四兩油,試著調整水份軟硬,再過濾到水缸中,不停攪拌,直到顏色像黃金一樣,就完成了。如果再加入乳香、沒藥、血竭、麝香、阿魏會更好。

(治療風濕疼痛,不能動彈的療法,內容缺失)